回顾以往的路线斗争批判当今的机会主义“大革命家”们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工业化组织同手工业明确的界限是依靠纪律和组织架构来实现的,对革命者来说,这样的架构有利于使革命工作变得明确有条理,清晰革命的方向,依靠组织来把握革命本身,但是对于机会主义者,分明的界限使他们的投机属性无法躲藏,要求革命家冲锋在前,从而拉伸整个无产阶级到组织高度,拉动成员到革命家高度的组织模式是不符合他们资产阶级和个人利益的,这样的组织就是为了这个无产阶级集体利益而建立的工具。
2、路线是纲,纲举目张。只要路线正确,哪怕是看似微小渺弱的力量,也能迸发出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然而,若路线错误,纵使客观条件再有利革命,亦无法推动革命向前发展。坚持路线斗争,就是坚持革命的生命。

自修正主义官僚集团上台以来,中国革命已经经历过了两次决定性的论战,在反对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道路上,以往的“革命家”们走了许多弯路,导致中国革命迟迟没有进展,而18年佳士运动又展现了迫切需要一个地下的革命家组织,为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回顾一下当今中国革命以往的斗争并总结经验。

第一次的路线斗争:
决定要不要进行革命,即要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对赵修集团进行定性。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赵国经历资本主义复辟后,人民内部矛盾变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无产阶级专政被摧毁,无产阶级只能重上井冈山,赵修对外进行“一带一路”资本输出,对内通过资产阶级专政垄断金融,生产资料对无产阶级进行残酷剥削,完全符合帝国主义的性质,应该利用暴力革命彻底打倒。

第二次的路线斗争:
已经决定要进行革命,并且分析得出:赵修已经是帝国主义的一环了,而且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赵修作为前社会主义国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修正主义上台就是最坏的法西斯主义上台,对内的剥削是极其残酷的,同时赵国资产阶级伪善的代议制民主选举制度令人发笑,阶级矛盾无法转移,只好利用民族主义对外打压,只能算作二流帝国主义国家。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与老左派和YCA机会主义知识分子沙龙俱乐部的斗争胜利后,确定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调—那就是必须要团结工人,接近工人群众进行融工,从而与工人一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

而现在的中国革命正在经历第三次路线斗争。所有革命家或标榜自己是革命家的人都承认了“要革命,要融工”。但究竟要怎么融工却没有一个答案…真的是这样吗?
不,列宁导师早已给出了答案!列宁导师在革命早期因为时代局限性犯过错误,创立过许多手工业的融工小组,但在1895年,沙俄反动政府将融工小组拔起之后,1900年列宁出狱迫不得已流亡海外,总结了斗争经验,后面著作了对当时的俄国革命,以至于当今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本小册子,那就是《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应该如何融工,以及革命家组织的必要性。如今的泛左翼机会主义者的融工,导致革命者只是通过小资产阶级革命狂热性进行革命活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进厂之后融工,因为没有任何纪律和与其他革命者的分工合作,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只是在自发性的斗争,革命工作完成的就像手工业小作坊生产出来的东西一般粗制滥造,质量参差不齐。这样就会发生工人对于革命失去信任,革命工作难以继续进行。列宁指出,工人之所以对革命失去信任就是在于对这些“手工业革命家”失去信任,对他们背后的“手工业组织”的组织力量失去信任。手工业组织是懒散的,是缺乏严格的纪律与工业化的分工合作,同时也缺少民主集中制来巩固组织基本力量,更是缺少维系整个组织的手脚架—也就是政治报。

列宁提出要建设革命家组织,同时也指出了要用政治报作为革命组织的手脚架,串联起组织成员,贯彻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进行革命工作。在机会主义者眼中,政治报只有宣传属性,从而反对大群:

大群的朋友们的政治报制作精美想必一定有很多工人看吧(事实上根本没有几个工人看),那么,这个政治报就没有发挥到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况且,大群的线下斗争在哪里呢?

机会主义者口头上支持政治报路线,但实际上是在庸俗化列宁导师提出的政治报的组织性。列宁认为政治报是革命者组织的脚手架,工业化的革命家组织就是围绕这个手脚架建立起来的,而机会主义者却说政治报只是个工人报纸,只有工人阅读了政治报才算有价值。机会主义者之所以如此庸俗化政治报,扭曲政治报原本的组织力量,其实本质上暴露了机会主义者想要逃避工业化的组织纪律,对将来的地上战斗值班产生恐惧,产生这种恐惧的根源在于,机会主义者只把革命和革命家组织当作维护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投机的工具,他们本质上就是一群有着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红皮自由派,他们想要争取的利益不过是维护他们小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面对与赵修的正面冲突,要带领工人们进行斗争的时候,他们就要打退堂鼓了,因为让这群机会主义者旗帜鲜明的与赵修对抗就相当于要让他们真正选择是加入革命的一方还是反革命的一方,特别是革命家组织,无产阶级的力量还没壮大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滑向反革命的一方,逃离或背叛革命家组织,就像之前一位机会主义者所说过的一样:“噫!革命原来是要掉脑袋的啊,我要赶紧跑了!”充分证明了机会主义参加革命是存何居心?而列宁提出的工业化组织下的组织纪律,战斗值班,合作分工,义务劳动会让这些投机取巧的“大革命家”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离开组织或被其他真正的革命者踢出革命家组织,实现更高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