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改天换地的劳动群众,从不需要任何《被讨厌的勇气》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从阶级分析的观点,基本能推测出为什么《被讨厌的勇气》这种烂书能在当下流行:资本主义陷入经济危机,“最自由散漫的”小资产阶级再也没法跟着资产阶级吃香的喝辣的了,这些散漫的、个人主义横行的小资产阶级,就只能靠个人中心的“内省”“自我反思”等方法来欺骗自己了。无产阶级如果也走这种路线,跟那些机会主义者一样,斗争个几千万次都不够中修镇压的。正确路线要求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要在地下革命家组织的领导下反击这种个人主义的错误思想、错误路线。只有组织起来的人民,才能够真正实现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的壮举。
2、资产阶级的这个哲学,心理学也是受到资产阶级路线影响的,路线是什么?是利益挂帅,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剥削无产阶级,因此他们的心理学,从来都是将矛头对准无产阶级,而不会去审视自己,因为他们的心理学就是为了资产阶级的路线和统治服务的。无产阶级要从物质上和思想上将资本主义扫除,建立无产阶级的专政和无产阶级的哲学,心理学。

自四十多年前,资产阶级篡夺了革命果实,把社会主义中国复辟为资本主义中修以来,资产阶级就始终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一切方面,对无产阶级进行着全面的专政。在这一刻不停的剥削和压迫下,苦难深重的劳动群众,乃至尚未参与劳动的学生们,都难免会对充满了疲劳与辛酸,却又找不到出路的无望生活,而感到无助和悲观。

于是,为了抑制劳动者的消极情绪,使他们更加心无旁骛地任人摆布,成为生产流水线上一枚放弃思考的螺丝钉,资产阶级心理学便应运而生。这种心理学从根本上,完全地服务于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赤裸裸的反动思想。笔者接下来要介绍的书目,便是这种思想的一个代表。即受到资产阶级宣传媒体广泛吹捧,却根本名不副实的,《被讨厌的勇气》。

资产阶级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学说,被本书的作者奉为圭臬,甚至称他为与荣格、弗洛伊德并列的“三大巨头”之一。在此之外,阿德勒也一并受到了《人性的弱点》与《高效能人士》等励志书作家的大力推崇。这位“传奇”心理学家,在资产阶级思想上的贡献,多少称得上是万恶之源了。且让我们凭借此书,一瞥这种思想的反动实质。

和很多言之无物、空讲道理,只向无产阶级宣扬“努力奋斗”的畅销书一样,本书描述了哲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围绕不同主题开展的对话,以这种故事的形式,向读者灌输资产阶级的心理学废料。本书从一个简单明了,却又堪称重量级的问题开始:“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对于马列主义者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才是劳动群众苦难缠身的真正元凶。 而本书的作者,又是如何做出回答的呢?

青年: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人种、国籍或者民族差异依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关注“被给予了什么”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先生,您的话只是纸上谈兵,根本是在无视现实世界!

哲人:无视现实的是你。一味执着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 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青年:先生您总是避重就轻。不是吗?这个世界存在着天生的不幸。请您先承认这一点。

哲人:我不承认。

青年:为什么!

哲人: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毫不意外,在资产阶级及其喉舌口中,由资产阶级人为造成的,无数的苦难与折磨,都变成了一种唯心的“可选体验”。一切处于压迫之下的劳动者,只要不屈服于承受苦难的命运,哪怕只是发出“无可奈何,只得认命”的感叹,都必须受到“是你自己不接受现实!”的道德指责。

不等笔者捏着鼻子翻完几页,作者便借故事中的哲人之口,迫不及待地鼓吹起了“阿德勒”的奇谈怪论。首先,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现在和过去毫无任何客观关系。一个人的过去并不能决定他的现在,而是他对过去采取的不同看法和态度,才决定了现在。因而无论是心理创伤,还是忧愁烦恼,都成了庸人自扰。于是,阿德勒便得出了一个看似极为光明的结论:人不仅不受感情的支配,也不受过去的支配,所以人可以、也理应自由地想着幸福迈进。作者因其导师“战胜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不禁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

毁人不倦的作者,又在人际交往方面,对阿德勒心理学做了扩充说明。而这实质上,也只不过是经由心理学包装后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要有被讨厌的勇气”……笔者看了看后几章的标题,觉得实在没什么拿出来细讲的必要了。简单地说,阿德勒同样把人的不幸,归结为人际关系的产物,给出的解决办法便是,不与任何人比较和竞争,也不去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是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凭此哲人得出了此书最核心的结论:所谓自由便是被人讨厌,因而人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至此,这本书终于差不多结束了。

于是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定论:本书在人生路线的选择、人际交往的方式等各个角度,发展了现代的资产阶级心理学,又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灌输,蒙上了一层含情脉脉的面纱。它宣称资本主义社会下广泛存在的苦难和压迫,可以凭借个人的积极心理状态而消除。又照搬资产阶级人性论,把资产阶级之间唯利是图的人际交往,胡诌成了人类永恒的本能。最后得出结论,鼓吹资产阶级“活出自己”的人生观。

在阶级社会中,一切的思想和学说,都势必服务于一定的阶级利益。 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复辟,则注定了当今社会上绝大部分的书籍和宣传媒体,都如此书一般,充斥着资产阶级的反动谬论。那些作者根本不关心是否能为读者带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唯一的目的只是蒙骗和麻痹劳动群众,为资产阶级榨取出更多的利益。

那么,为了重新建设起社会主义的制度,使真正属于劳动群众的心理学,在未来重见天日,便要坚持暴力夺权的道路,通过新的无产阶级革命,重新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重新拾起并始终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路线

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不仅要求我们要在夺取权力前,必须坚持先锋队的组织和灌输作用,以掌握了革命路线、具有坚定立场和完备能力的先进分子,领导整个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还要在无产阶级专政建成后,用由群众选出的革委会,逐渐取代先锋队的领导作用,并不断培养锻炼劳动群众管理社会、组织生产以及批判诸如本文所揭露的各种错误思想与反革命路线的能力,使劳动者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始终提防修正主义的腐化,向着共产主义的伟大方向不懈前进。

一切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都终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而敢于改天换地的劳动群众们,一定会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展示出无穷的精神伟力!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