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弄群众的“肉喇叭”——《蛟龙行动》影评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发动起来战争,就必定要问到一个问题:战争的性质是怎样的?是为了哪个阶级的战争?是挥刀向哪个阶级的战争?《蛟龙行动》等一众影片要干的,就是将压迫本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以及殖民地人民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冠以光鲜亮丽的华盖,打上“正义”的标签,以此为掩盖实施无耻的暴行。无产阶级必须以战争阻止战争,以无产阶级的革命战争来阻止帝国主义国家的帝国主义战争。
2、战争,有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所发动的剥削的,侵略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文章中的小队是帝国主义的暴力机器,是反动的武装力量。而全世界被压迫人民,所组织的反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压迫的者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是革命的战争,马列毛主义者要用革命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打碎帝国主义和一切压迫者的进攻。

今年春节期间,一部当局“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的续作《蛟龙行动》于线下影院上映,较之前作以“撤侨”军事小队的冒险经历,本作则因夹杂大量统治当局意识形态宣讲、煽动而臭名昭著,在群众的谩骂声中“顺利”刷新了近年春节档主旋律电影的低分电影纪录。

《蛟龙行动》主要讲述了本国一支海军潜艇部队在日常出巡过程中截获“外军”密谋进行的军事行动,其意在通过使用大型杀伤性武器伪造自然灾害针对本国沿海城市发动破坏,最终“英勇”的海军潜艇小队粉碎了“外军”的阴谋,使得亚太地区海洋重获“和平与安宁”的故事。

惯用“踩一捧一”手法,论述邪恶反派必然失败,“伟光正”的主角团必然胜利。本片的反派,不点具体国名但使用英语的“外军”,是一群为达目的自相残杀的恶徒,尽管坐拥具备相对技术优势的军事装备,使其能在故事前中期对主角团造成压制,但最终因内斗、动机不良,必然会在“团结”、“正义”的本国军队面前败下阵来,同时也表达了本国军队为“广大苍生”可以不计前嫌救助因浪子回头而落难的“外军”人士,更凸显出本国军人的“大爱无疆、浩然正气”。这种塑造手法可谓是国际资产阶级文艺作品数十年永不过时的手法,从反映纳粹政权末路的《帝国的毁灭》,到前些年BBC出品的反苏反共“黑色幽默”电影《斯大林之死》,以及大量欧美谍战剧,甚至是一众反映旧日本军国主义的电影,都广泛存在着敌国内部倾轧的情节设置,“敌人”必须是邪恶的,而“我们”身为文明正义的一方,绝不能对此坐视不管。

于是,当出现二者对抗的情形时,该国主人公如何活用本国“主流价值”优点识破阴谋应运而生,为的就是塑造出符合本国统治当局需要的特定“主流价值观”的优点。在英国,它叫优雅得体,在美国,它叫潇洒坚毅,而在本片呈现的,则是“团结忠诚”。这些文艺作品往往扮演着本国资产阶级当局迷惑群众,酝酿侵略舆论的急先锋,因此都“迫切”地在文艺作品里面,为本国的统治阶级及其暴力机关赋予上数种而不与敌国重样的“神圣”品质,只有本国的统治阶级,才能代表正义的一方,因此必须进行“正义”的对外“特别军事行动”(战争),只有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至于广大无产阶级群众在此过程中的流血流泪,不过是为达成新秩序所付出的“小小代价”,正如同在本片与前作乃至现实里,在一众资产阶级军官领导的民族主义演讲下,无数为执行军事任务而丧命的士兵,他们的生活处境,喜怒哀乐,无人关心,只有死后一众领导们才会现身给他们敬个礼,士兵们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要为这样的军事任务送命?影片的创作者及其背后的统治当局说:“是为了世界的和平”,军人只需要“服从命令”,在上级需要的时候可以毅然赴死。至于士兵死后其亲友会如何,统治阶级从来漠视这一切,因此更不打算在影片里出现,毕竟,士兵只需要出生入死,但资产阶级老爷们要考虑的事情,要挤出的眼泪就很多了。

在一众电影创作者的塑造中,军事活动不过是一场场不重样的木偶戏。本片充斥着大量特效画面,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誓要“教诫”观众们战争的激烈性、残酷性,事实上不过是在用“激烈”的视听语言试图回避战争之所以激烈、残酷的本质。士兵们接受了指令就自然会出生入死,遇到再大的困难,在资产阶级军官的悠扬“笛声”、热血演讲号召下都会迎刃而解。这样的情节与其说是战争的预演,不如说是一出看似逼真的当代“神话”,意图继续迷惑群众回避“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事实。军事对抗/战争的本质,是两个政治集团,乃至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最终阶段。不仅是本片,当代几乎所有的资产阶级军事战争题材的电影都在回避这一系列问题,资产阶级是如何组织起常备军以拱卫自身统治?资产阶级发动的战争为什么要无产阶级送命?以及现代军队作为工业化的产物,其如何在社会上垄断并执行有组织的暴力?这些是资产阶级电影人选择性地忽略掉的部分,但恰恰是一切的关键部分。影片还尚有介事地“拉出”毛主席关于核潜艇的论断,而选择性地抹杀掉毛主席为捍卫无产阶级专政他们回避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本质,也模糊战争的政治性,由此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这些军事电影从来不打算让群众理解战争的意义,只是在编织一个又一个的“神话”、谎言愚弄无产阶级群众。

《蛟龙行动》很典型地回避了两大问题:为什么只有统治当局才被允许组织起军队?不同的战争和广大无产阶级有什么关系?资产阶级力图回避政治性的表述,但他们对无产阶级的压迫恰恰就是政治性的。为什么无产阶级饱受资产阶级的压迫,因为他们既不掌握社会生产资料,更不掌握有组织的暴力手段。而资产阶级的一切上层建筑都要力图扼杀无产阶级任何组织起来的尝试。同样的,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当下,任何鼓吹可以通过创造属于“无产阶级”的文艺使群众“觉醒”、斗争的泛左翼做法,必然是幼稚且最终为机会主义路线所利用的,只是再一次重复一众泛左翼分子最终远离群众,远离无产阶级革命的自娱自乐覆辙。因此一切问题都水落石出了,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才能推翻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枷锁,无产阶级只有彻底打倒一切帝国主义战争才能最终赢来属于自己的和平,无产阶级只有彻底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后才能真正缔造出反映本阶级革命世界观的作品。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