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过年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不同的乃至对立的,所以过年成了资产阶级压榨无产阶级的另一种表现,从经济上的无法回家到习俗上的各种封禁陋习实际都是资本主义所导致的,无产阶级必须打破资产阶级设置的枷锁,掌握整个社会,节假日才能真正为无产阶级服务。
2.过年早已不再是无产阶级的节日。自资产阶级复辟以来,他们的魔爪早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将原本属于无产阶级的节日彻底异化,扭曲为消费主义的陷阱,变为剥削与压迫的又一契机,沦为他们调节缓和阶级矛盾的工具。要想恢复无产阶级的节日,就必须要恢复无产阶级的专政地位,才能摆脱政治经济地位受压迫的情况!

依笔者之见,所谓的过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劳动人民的过年,一种是大人先生们的过年。对于前者来说,过年实在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在旧社会,过年就被称为过年关,劳动人民过年时并没有多少辞旧迎新的欣喜,更多的是对这一年辛苦劳作的清点结算,因为一年的借贷都必须在三十前还完,对于贫苦的人家这便是一道难关。新中国成立后,收租放贷的地主被打倒了,新年真正成为了劳动人民的新年,可在资本主义复辟后,新的剥削者又骑到了人民的头上,过年也重新成为了压在劳动人民身上的沉重的负担。

每到新年,车站里都挤满了回家的工人,他们被资本主义赶到大城市里打工,也只有新年才能回家探望亲人。可回到家里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是被追问有没有赚钱,有没有结婚。哦,天可怜见!他们大半辈子都抛在了工厂里受着资本家的剥削,每天不加班连自己都难养活,还要把本就不多的工资拿来置办年货,给压岁钱,哪来的什么闲钱和闲时间呢?面对这样的浸透了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虚寒问暖”也只能带上言不由衷的微笑应付过去了。

那么后者呢?资产阶级——或者用些他们喜欢的“传统”的词汇——大人先生们从来不吝于用最美好的语言赞美新年,比如说,每到过年,电视上都会播放一些喜气洋洋的广告,说什么“再忙也要回家看看”、什么“回家就是最好的陪伴”,将过年塑造成合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样子。这种美化春节的言论就像那些报喜不报忧的燕子一样,单讲些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话,却对无产阶级的苦难闭口不谈。

就拿这些广告来说,新年真的就像它们展现出来的那么好吗?并不见得。首先,这些广告的主角基本上都是资产阶级或者小资产阶级上层,他们住的是豪宅别墅,开的是宝马奥迪,家里的礼品能堆成山……毫无疑问,这就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的东西,目的就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当然,还是有那么一些反映无产阶级回家难的广告的,可它们也充满了资产阶级的私货,比如有的广告虽然指出了无产阶级不能回家的现状,可对于其原因的分析却完全是站在资产阶级的角度,完全不提工人就是因为被资本家剥削、欠薪才有家不能回,颇有一种“给他们吃蛋糕”的傲慢和无知。

再比如说,我们经常听见这么一种说法,说中国的春运已经比其他国家好很多了,每年国家都花费很多的金钱人力到这个问题上面,不可谓不用心。似乎资产阶级们真的关心民生疾苦似的。事实上,对于资产阶级来说,新年就是一片巨大的市场,单官僚资本就垄断了交通运输、旅游文创等市场份额的大头,这么大的利润摆在这里,怎么可能不花大力气维护?说的更明白些,他们宣扬回家、维护春运交通(还只是最低限度的维护)哪里是为了什么“让人们回家过年”不过是为了交通能更好地为他们榨取利润服务,宣扬新年“传统文化”也不过是利用新年的“传统文化”来为自己宣传和扩大市场而已,举个例子,近来新年不是申遗成功了吗,可新年申不申遗影响劳动人民被剥削的现状吗?当然不影响,这不过是中修加强资本输出和提振经济的手段罢了。

总而言之,无产阶级的过年和资产阶级的过年是决然不同的。也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新年才真正属于劳动者,到那时革命的扫帚会把新年里潜藏的一切吃人旧习全部扫除,我们也不用再重复那些利润挂帅的空洞话语,而代之以革命的、赞美劳动和劳动者的祝福。为此,我们就必须组织起来,推翻资产阶级专政,让这不属于劳动人民的新年以及整个旧世界彻底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