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列宁说:“我们如果从扎扎实实建立坚强的革命家组织开始,我们就能保证整个运动的稳定性…”,机会主义者不想忍受建立坚强革命家组织所需要的组织纪律,因此总是忽略后面的重要两个字“开始”,并且把建立坚强革命家组织这个从一开始的任务丢到融工去。但是手工业的组织只能进行手工业的融工,几把小锤子合成不了工业机床。再来看看手工业的表现吧,组织分散、崇拜自发性、实践上的工联主义等等,然而机会主义者却认为这一切是因为组织里面缺少一些还没有完全接受马列毛主义因而带有小资产阶级意识的工人。由此可见,对于机会主义者来说,他们把手工业融工当成是自己手工业组织的赎罪券。
2、无产阶级只有在先锋队的灌输下才能觉醒阶级意识,这种灌输只有通过工业的革命脚手架才能得以变为现实,机会主义者妄图用读书会来替代工业化的脚手架,用手工业的哥们义气代替革命家组织的政治纪律,最后现实会用铁拳来回答他们,手工业的组织行不通。
在工业化组织的道路上,那还不是手工业吗,起个名字叫工业化组织的初级阶段,别谈工业化组织了 机会主义对工业化组织建设的质疑和错误理解是不足为奇的,为什么机会主义会将革命组织的手工业同工业化彼此间当作是阶段的关系?
首先需要讲清楚我们要如何去实现工业化的革命家组织建设?这绝不是摸石头过河一般的走一步看一步,也不是先验主义的一下子就拉要起一个工业化的组织出来,而是要在一开始就沿着工业化的道路去进行建设,我们不妨看看列宁在《怎么办》里面是怎么叙述的吧:
列宁说:创办全俄政治报应当是我们使这个组织(即随时都准备支持一切抗议和一切发动的革命组织)得以不断发展、加深和扩大的一条基线。
“当石匠建造一座前所未见的巨大建筑物而在不同的位置上砌石头的时候,总要拉一根线来帮助找准砌石头的位置,指明整个工程的最终目标,不仅使每一整块石头而且使每一小块石头都能用得上,使它们相互衔接起来,形成完整而统一的大厦的轮廓……”
拉这条引线算不算是“纸上的”事情呢?目前我们党的生活的状况,岂不正是既有石头,又有石匠,但就是缺少一条使大家都能看得见、都可以遵循的引线吗?让他们去叫喊,说我们拉一条引线就是想发号施令吧!假使我们有一大批老练的石匠,能够彼此非常协调地工作,即使不拉引线也能把石头恰到好处地砌在需要的地方(抽象地说来,这并不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也许又可以去掌握另一个环节了。不幸的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一批老练的而且能够彼此协调地工作的石匠,石头往往砌得完全不是地方,不是按一条共同的引线来砌,而是乱砌,敌人一吹就倒,好像这不是石头而是沙子。
沿着工业化的道路前进不是空喊,而是像列宁一般抓住那条发展工业化组织的基线,这条基线就是政治报,围绕着政治报的建设可以使得参与它的人员能够保证思想上和行动上的统一,不至于大家各干各,最终堆一堆沙子出来。机会主义者的组织建设就是抛弃掉政治报的基线,要求立刻到工人中去开展工作,这样的行为使得他们不能够在一开始就准备好融工所需要的一切工业化因素和革命主观条件,于是他们在地上不能够快速地搭建起可以将群众聚拢、组织起来的脚手架,不能够在地上形成如军队般的纪律严明的战斗部队。最终他们的行动就变为了流寇主义,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根本建立不了任何的有效的地上根据地,或许他们会用这种流寇主义去给自己的路线错误打掩护,但我们就要注意,战术和战略上的错误是路线上的反映,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就得出什么样的斗争实际。
小组融工的异想天开更是将上述所要求的政治报给彻底摒弃,他们要求革命青年放弃严密的无产阶级纪律、放弃严肃的路线之争,进而去追求没有原则的团结和各自为政的发展,好似各个手工业小组只要手工业的因素足够多就可以变为工业化了。但事实是如果没有刻意地去往工业化方向走,没有彻底摒弃掉手工业的组织方式,拾起无产阶级纪律,这种因素的叠加就不过是水泥砖块的胡乱堆砌,根本建不成大楼!
我们需要有一个集中的组织,即一个能把政治上的反政府态度、抗议和义愤的各种各样的表现都汇合成一个总攻击的组织,一个由职业革命家组成而由全体人民的真正的政治领袖们领导的组织。 这样的组织要能够承担起地上工作的危险和责任,而不是像机会主义那般,将自己的不足所造成的后果全盘推到群众身上,将革命主观因素的欠缺归结于革命客观力量的不足。机会主义要在手工业道路上慢慢来,马列毛主义者就要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向着革命飞驰,但机会主义总是要四处兜售他们的路线黑货,为此马列毛主义者有绝对的义务去肃清这种对革命青年的戕害,并将这些黑货彻底消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