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机会主义者眼里只有线上线下的分别,而无地上地下的分别,这看似只是词语上的不同,实际上却是鲜明的路线斗争。前者,机会主义者们是鄙视互联网的,他们鄙视网线,以线下无组织无纪律的冲锋为荣耀;后者,则是在地下建立起革命家组织,利用组织的力量进行地上工作。机会主义者不明白这个分别,他们甚至认为斯大林同志在巴库的实践是证明他们的正确,殊不知没有列宁的地下党组织,地上的行动根本是无法成功的。
2、工业化组织要么就是有纪律要么就是无纪律,要么就是有集中的领导要么就是没有,这个就是质的区别,所谓量变达成质变是需要前提条件,那么就是他们具备转化的关系,石头无法变成鸡蛋,是因为其质具有差别。
近日泛左翼对于手工业与工业化的组织方式,又提出了一些“高论”。
他们表示:“建立手工业组织的实践是能否避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得一步步来,高度组织化的东西就是得慢慢来;特别是在如今这么“稳固”的社会里,矛盾分散化和缓慢化,不像上个世纪早期那样一天就是一年……”
诚然,工业化的高度协同的革命组织建设,绝非振臂一呼就能轻易实现,而是必须要经过革命者长年累月的细致工作的。工业化的革命组织建设确实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发展;但这里有一个根本的前提,即有了正确革命的质,也就是工业化的组织性纪律性,才能有贯彻正确道路的发展。机会主义者一开始就是手工业的错误路线,用机会主义手工业错误路线指导的所谓 “发展”,实际上就是反革命的小资思想习气和个人私利凌驾于革命和组织之上的 “发展”。
政治报作为脚手架,是集体的组织者,组织建设必须以路线认同为根本,集体着手一个共同的事业,目的是建立起共同的联系。政治挂帅的义务劳动和组织纪律培养革命者的自觉性,是无产阶级作为主人翁、主动阶级进行革命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而利润挂帅的雇佣劳动的工厂纪律则是资产阶级培养耗材、奴才的工具。机会主义者只要是沾到纪律的边就条件反射般地坚决打倒,抽象地谈什么 “只要内在”,而不去想革命者间实质的同志联系、战友关系是怎么从0到1建立起来的。这跟大群之前批判过的“黑厂论”是一个道理,机会主义者就喜欢把自己在组织建设上的无能归咎于客观条件的问题,从不愿反思自己在组织问题上的错误。
于是他们对政治报路线展开了大批判:“人员之间完全没有联系,思想混乱、脱离劳动人民,这样的组织建成了一个所谓的工业化组织,无非就是以一个现代技术掩盖起来的线上乌合之众罢了。表面上线上信息技术的网络组织多么先进啊,但工业化组织是工业化组织起来的人,我们不可能像资产阶级那样用金钱权力自上而下建立一个法西斯式的工业化的社会组织;组织的核心是人,怎么团结人、凝聚人,纪律条令都是表象巩固的措施,内在的机制和资产阶级的工业化的国家机器组织根本不同……”
泛左翼们没能理解到的是,在工业化的严明纪律下,线下和线上只是形式,关键是地下和地上的区别。只有思想还停留在前互联网时代的人,才认识不到线上的联系也是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关键不是看采取什么形式(形式根据对斗争的有利原则可以灵活选择),而要看是否真正贯彻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工业化、民主集中制等原则。
到了泛左翼的嘴里,只有组织社会化大生产要组织性和纪律性,别的都不需要,完全是将革命抽离了生产生活,搞成空中楼阁一般的东西;机会主义者再进一步是不是都要认为革命这么 “神圣”的东西,参与劳动生产的无产阶级简直要 “高攀不起”了?他们反对任何组织和纪律,不区分资产阶级的组织纪律和无产阶级的组织纪律,一棒子将组织纪律打成“官僚主义”,本质还是为自己作政治投机服务,认为自己是“革命者” “高人一等”,隐含着剥削阶级的那一套论资历地位的思想,反动至极。机会主义者将组织纪律对无产阶级来说的普适性和一般性,硬是歪曲成只对机会主义者有利的特殊性和投机性,还是在为自己的政治投机作背书。
机会主义者说什么“纪律条令都是表象”,实际是在要求“我们应当有自由选择遵不遵守某项纪律的权利”。因为机会主义者经常会为了维护个人和宗派利益,随机转变立场和观点。这就注定了机会主义者断然不能遵守只拥护唯一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原则的党的纪律。但机会主义者又没有能力,去否认革命需要工业化革命组织这个事实,所以才会整出什么“高度组织化”,来掩盖他们和他们的组织在立场原则上的孱弱、掩盖他们在组织问题上的极端懦弱和无能。
“在工业化组织的道路上,那还不是手工业吗?起个名字叫工业化组织的初级阶段,别谈工业化组织了,我觉得这个词不好听,组织生产和组织革命是两回事,革命的组织不能用工业化这个词概括”
泛左翼们把纪律看作洪水猛兽,而忘记了人对于纪律的改造和使用;纪律是工具,它能够协助工业化的人组织起来,也可以培养起来工业化的人,没有纪律妄想改变手工业,是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机会主义者总是认为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把本就松散不堪、山头林立的小组轻而易举整合起来,在马列毛主义者看来无疑是痴人说梦。
马列毛主义者在实践上的胜利逼着他的敌人也装成马列毛主义者的样子,现在机会主义者也开始谈起“怎么凝聚人”了,但他们的结论是什么呢?是用单纯的理论来凝聚起人,用虚无缥缈抓不着的唯心主义思想,来试图把机会主义者聚合在一起。而真正把人们统一在一起,统一在一个生产集合体的纪律、条令,机会主义者近乎疯狂地去排斥它,他们只会一昧地污蔑无产阶级先锋队铁一般的纪律,而这种行为除了透露出他们的自由散漫,毫不愿意服从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统一领导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了。
列宁常常用“常备军”来形容先锋队,用“军事纪律”来要求革命者。无产阶级创造一切,却又一无所有,资产阶级反动而强大,其薄弱环节就是包括工厂在内的基层组织,无产阶级的组织就是无产阶级的唯一物质武器,只有通过军事性的组织纪律将无产阶级严密组织起来,做到上下同心者齐,根本上毁坏其统治的末梢,才能成功夺取政权。工业化就是组织性和纪律性,手工业就是无组织无纪律,这是质的根本不同。能够团结革命者在共同的革命事业之下战斗,并保证这一战斗卓有成效的,除了统一的思想和路线、统一的纪律和行动,等等这些工业式组织建设才能带来的成果以外,还会有什么东西呢?
结语
总结起来,泛左翼的模糊认识,可以归结为两大错误:
一是仍然混淆手工业和工业化的本质区别,继续贩卖手工业阶段论。
手工业不是工业化的“幼年阶段”,而是完全不同质的两条路线。手工业就是依赖泛左翼的自发性和工人群众的自发性,当工人群众的尾巴,永远陷于经济主义、工联主义的泥潭。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要真正起步、发展,就必须抛弃手工业路线,建设集中的地下革命家组织,由地下革命家组织领导工业化的融工。工业化就是无产阶级自觉的革命工作方式。
二是根本不理解工业化的本质,实质就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组织所必须的严明的纪律。
工业化的本质就是在无产阶级自觉性基础上的严明纪律性,以纪律性为前提的集中领导、分工协同、民主监督。没有纪律,就没有有战斗力的组织,没有战斗的组织,无产阶级就没有革命的力量。 而机会主义者最反对的就是工业化下的严明纪律,他们把后者污蔑为资产阶级的官僚纪律,只不过反映了他们根深蒂固的小资产阶级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