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东风手工业融工的失败逼得他们不得不篡改历史给自己的泥潭路线作辩解,企图诓骗更多的革命青年。这帮机会主义分子崇尚自发性,臆想群众中可以自发产生先锋队,他们所歪曲的政治报路线目的不是建设一个秘密的、工业化的、纪律性高的革命家组织,而是搞泛左翼机会主义小组的虚假联合,完全处于手工业的爬行状态。马列毛主义者当下最迫切的任务是依靠列宁的政治报路线建设一个强大的革命家组织,以工业化融工将工人的自发运动引导向自觉的革命运动。
2、正如笔者所言,过去的历史一再证明“小组阶段论”最终走向失败,尽管表面上试图借用列宁的政治报路线装点门面,实则是将焦点引向所谓“线下实践”。但实际上组织程度就是现在制约革命发展的首要因素,因为分散的状态压制着人们,使人们好像是坐井观天,革命家的任务就是去把群众组织起来,而实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革命家自己先要有稳固的组织力量。 过去十几年各种手工业式融工的失败案例,各种工人自发运动的覆灭,正是证实了这一点。列宁说:“我们运动的危急的过渡的状态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述:没有人,而人又很多。”原子化的无产阶级们虽然也会有自发的反抗与斗争,但无法触及资本主义的分毫。当今迫切地需要一个政治挂帅的拥有强大斗争性以及纪律性的革命家组织,扎根于人民群众,将他们组织起来,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
东风篡改历史是在他们实践中彻底失败后狗急跳墙的产物
一开始,东风筛选出了六位融工成员,但是其中有三位还没开始就退出了,一位被警察吓到跑路,一位小资思想残余旺盛谈恋爱跑路,最后一位也不愿参与融工工作脱离组织;剩下的三位有两位进厂,在七天的时间内接触了个位数的工人,向接触到的工人进行灌输;第八天又一位东风成员退出;第十天另外一位进厂的成员办理离职,虽然后面还有进入工厂的机会,但最后也是宣告结束全员退出。
—— 经典永流传——拜读《东风融工实践记叙》有感
无组织无纪律之徒组建手工业小组只不过是散兵游勇,如东风这群散兵游勇,手工业融工完全失败后才逃跑已经是“上勇”,被条子、产线组长吓跑才逃跑是“中勇”,听到要手工业融工就逃跑是“下勇”。东风意图挽救自身垂死挣扎的手工业小组,意图用新的谎言来骗取跟多革命青年加入东风,如果是东风是一群在山上称霸王的土匪,那么这群土匪意图联合其他毫无战斗力的土匪与组织起来的军队作战,这是鸡蛋碰石头,鸡蛋碎而石头存。
东风的融工史,拉起4个人队伍其中就有三个跑路,其中一个还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爱情去了。这是算哪门子的革命实践派?他们完全错误的把线下当成了地下,认为只要摆脱了互联网的“枷锁”,那么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但是现实是无情的,结果是惨痛的,他们每个人都像一个夜空中的灯笼一样,肆意地同工友们兜售着自己的政治立场,最后不难猜到,光靠一个资产阶级最下位的一个小头头,小管理者,就发现了他们的企图,发现了某条产线的某个刺头,甚至组织组建“最顺利”的摸鱼小组阶段论,最后要闹罢工的时候,都有大部分人没有站出来,而且最后要求给补偿金的时候,一大帮人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完全没有将阶级利益以及政治灌输放在自己心里,只想着自己的个人利益,后续直接被资产阶级分化了。 他们的所有融工成果不管是谁来看都是完全失败的,这当然要归功于他们的错误的组织形式,机会主义者完全将线上线下地上地下搞混。他们的线下就认为是只要没有互联网参与,就可以高枕无忧,可以安安心心的开始宣传马列毛了,但是其他机会主义分子的融工就可以知道,不强调地下工作,在地上暴露自己,对于中修的秘密警察, 机关干部,暴力机器而言就是一座黑夜中的灯塔,不需要过多关注就可以发现的。
东风自己作为手工业小组,难道真能克服小组习气吗?还说要把所有小组联合起来,真能联合吗?如合嘛。不以政治报为脚手架,建立一个严密的组织,异想天开要联合各小组。首先,小组的运转模式是手工业的,各个小组都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怎么能联合到一起呢?还说要建立严明的纪律,每个小组成员各怀鬼胎,自由散漫的天性无法克服,根本就不会遵守纪律。同时,没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做后盾,该怎么去融工,融工成员的安全问题该怎么解决,东风故意回避讨论这些问题。事实上,这种融工是毫无作用的,根本无法让工人接受你的宣传。这些机会主义者在警察面前是全透明的,工人怎么敢跟你活动,开展革命运动呢?
东风的先生们说还没到专政机器调动军队镇压工人运动这种情景,所以应该促进工人运动的发展,也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建设一个个手工业工人小组,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列宁在怎么办中所说的革命家组织的问题。这就是赤裸裸极端崇拜自发性的行为,难道非要等到工人被逼的拿起武器反抗统治阶级屠杀的时候再去考虑建设革命家组织的问题吗?难道不应该一开始就建立一个革命家组织去发展工人小组吗?东风等狂热自吹自擂的泛左翼小组”实际工作者“,从未真正的组织起一个有用的工人小组了,不会是因为连去融工的人都凑不够吧。你们虽然也读原著,但你们是专引用有利于自己的一部分呀,不知道谁是真正的修正主义呵。劝你们少说些空话,多做实事!
过去的历史已经一次次证明了“小组阶段论”是无论如何都走不通的,机会主义者还是要从过去汲取“失败的经验”,以建设一个“遇水变大变高”的“新小组”出来。可惜机会主义者不懂得南辕北辙的道理,即路线走错了,走多错多的道理。机会主义者走着错误的“小组路线”,幻想着过去组织程度是零,现在是八、九,就能够自然而然地量变质变,从小组变为先锋队。若要笔者给它们的组织程度下个判断的话,那就是它们过去的是负一,现在的是负八、负九才对。鸡蛋才能孵出小鸡,石头是无论如何都不行的,如此浅显的道理,机会主义者怎么都不会懂得。
东风始终分不清地上地下和线上线下的区别,将表相当实质,按着他们的分析,当年列宁的政治报是纸上建党。政治报路线的关键是地下组织的建设,是通过组织纪律理论灌输为融工淬炼出一批可靠的革命家,同时将工业化的组织形式发展到地上组织建设中,东风一直强调要去融工,但具体怎么融工,怎么保证融工纪律性,地上地下组织的隔离区分,东风是从来没有表述清楚的,在他们口中融工是灵丹妙药,只要融工了一切都会有的,这种唯心主义的想法散布于各个泛左翼组织内部,造成的结果不过是4人去融工,一人未起,一人被警察吓跑,另外一人抛去谈恋爱的荒诞局面。这就是无组织无纪律融工的上演的搞笑戏码。
泛左翼机会主义小组的联合貌合神离注定覆灭
在大群中的修正主义分子掌握领导层,使其彻底沦为当代第二国际之后,各个马列毛主义小组联合起来与之论战,并大有走向联合、建立一个马列毛主义的斗争协会的趋势。
泛左翼名义上联合两年了,但做成了什么真正的事情吗?我们看是没有的,仅仅是在各个群互相转发一些互相矛盾唯一共同点是攻击大群的文章,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联合,两年时间,泛左翼间貌合神离勾心斗角,始终行不成一致的纲领文件和路线主张,同时没有民主集中制,更别提在事实上形成统一。工农解放社的理论水平看来是比东风稍微好一些的,致远星相比更差,为什么工农解放社不将后两者统一在自己的旗帜下,不会是看不上两后者水平吧,我们看更多是能力不足做不到。
东风认为的政治报路线是应该今天的各个小组,要想促成组织上的联合,首先要达成思想上的联合,这是列宁所说的“建党脚手架”,真幽默,那么请问什么是联合?正确的联合还是错误的联合?你们怎么定义为自己是正确的?目前来看,我只看到了tg上各处的小组在人数上的联合,但是并没有在思想上联合,各种机会主义分子只有在一致对抗大群上达成了共识,但是在别的方面仍有着大量的分歧,比如致远星强调着组织是超阶级的,宣扬着无政府主义思想,又比如,某些机会主义分子承认自己是手工业融工,但是应该继续在手工业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这又与死不承认的机会主义分子完全不同,连短暂联合的机会主义团体都有大量的分歧,更不要说除了大群之外别的人了,至于接下来一段的融工观,要求革命的知识分子到工人中去、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东风说着先有思想统一才有组织统一,却丝毫忽略了使这种思想统一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机会主义团体和马列毛主义组织同样宣称的是要社会主义革命,但根本的分歧是路线上的差别,而这恰恰是体现在组织建设方面。如果要开展工业化融工就必须以一个工业化的,地下的,严密纪律的革命家组织去领导这样的融工。而机会主义者因其小资产阶级属性形成的热闹团伙也只能带来言语上的统一,行动上的松散,也决定了手工业融工是他们的极限。如果思想统一就只是喊口号就能达到的,那中国工人们早就团结在一起了,东风所说的高潮早就达到了。而东风所宣传的什么科学的,实际的,说白了,就是到工人群体中建立政治报,把整个架构暴露在地上的环境当中,仍然只把实践局限在所谓实际亲身体验的范围内,仍旧是线上线下的机械划分,还将其美化为“革命实践派”,更不如说是“暴露组织,警察快点抓我派”更为恰当。
革命途中时刻会出现两条道路的斗争。十年前是要不要融工的斗争,以融工路线的胜利画上休止符。去年是要不要政治报的斗争,今天政治报路线已经积累了明显的优势,以至于它的敌人也要伪装成支持政治报的样子。
东风就是一个恬不知耻的伪装者。曾经它毫不遮掩地支持手工业融工路线,完全背弃政治报路线。但我们今天看到的东风却仿佛转了180度大弯,也在大谈政治报路线了。现在东风和大群的分歧看似在于怎么做政治报,实则根本分歧还是在于要不要政治报。
要看清这个根本的分歧的不变性就要首先明白政治报到底是什么。正如列宁所言: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在列宁看来,报纸的最重要作用不是对外的,而是对集体内部的。机会主义分子往往在这个关键原则上犯糊涂,他们把报纸的作用说成是对外的: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一样可以用报纸,既可线下传播,又可线上传播。今天的各个小组,要想促成组织上的联合,首先要达成思想上的联合,这是列宁所说的“建党脚手架”,没有达成大多数革命组织思想上的统一,那么组织上的统一是不可想象的。
在机会主义者看来,报纸的最大作用是将分散的小组统合起来,具体方法是通过报纸达成各小组思想上的联合。这幅图景已经很完整了:大量互相独立的小组在工厂里融工,一个仅有少数人的专业编辑部负责出版报纸,这样各个小组就能通过阅读同一份报纸统一思想了,最终就能实现大联合乃至建党。多么幼稚的幻想!报纸的力量只有文字本来就拥有的力量,不能更多。要改变物质还要靠物质的力量。
擅长断章取义的机会主义者看到这里会大呼:“大群否认报纸的力量,大群反对政治报!”呵,唯物主义者都知道,政治报的力量不在于报纸而在于组织。正如列宁所说:
我们特别坚决主张围绕全俄报纸即通过一齐为共同的报纸而努力的办法来建立组织的计划。只有这样来建立组织,才能确保社会民主党的战斗组织所必需的灵活性,即能够立刻适应各种各样迅速变化的斗争条件。
我们和机会主义者的分歧看似是方法上的,看似我们都要建设政治报。但实际上我们的分歧是根本性的,是要政治报的组织还是政治报的文字。
东风鼓吹的“联合”是彻头彻尾罔顾事实的论述,事实上泛左翼的机会主义者们,各自为了保护小团体的利益不惜歪曲革命理论鼓吹自发性,哪里说得上什么联合? 只不过是在与正确路线的斗争中逐渐式微,做垂死挣扎罢了。 机会主义者们的理论本身就是相互矛盾,无法调和,这也是历史上所有机会主义者的共性,小资产阶级性相互冲突的个人利益而带来的所谓“泛左翼无限可分”。
东风想搞“泛左翼大联合”来对付大群,但他们自己先斗起来了。写文章就那么几个人,群内成天不是闲聊吹水,就是互相扯皮。这样的组织没有任何战斗力。东风等机会主义团体抱着小组不放,认为自己手工业的小组模式能复刻政治报路线,锻炼成员。请问,这些机会主义团体有较大影响力的宣传刊物吗?根本没有。他们的小组模式无法稳定产出内容,也就无法锻炼组员,进一步发展组织。
机会主义为什么会走向“大联合”而不是“大一统”呢?既然还只是小组小组之间的“联合”,不同的小组也就意味着不同的路线,而正确的路线只会有一条,泛左翼小组联合起来攻击燎原若是说这是为了争取“正确路线”的话那未免太过虚伪,“大联合”本身就没有统一的正确路线。他们攻击燎原恰恰是机会主义的投机路线被马列毛主义的正确路线阻挡,所以各路互不相同的机会主义小组才会聚集一起群起攻之,在“大联合”内部依然是“谁也别想管我”,机会主义之间可以玩民主过家家,但一扯到集中领导便是谁也不服谁。
我们常说要以政治报作为脚手架来进行组织建设,机会主义者也这么说。在东风等机会主义者眼中政治报的作用就是将各个分散的机会主义小组联合起来;在真正的马列毛主义者眼中就是利用政治报来将同志们组织起来,通过义务劳动来煅炼、培养职业革命家,是创造革命螺丝的工具,目的是建设一个秘密的、工业化的、纪律性高的革命家组织。在我看来因机会主义组织各个心怀鬼胎、思想上不统一、对路线问题秉持“不争论”,无原则的联合使得创造出来的螺丝也是大小、型号不一的,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正方形,请问如何合成革命机器?即使机会主义组织形成了暂时的联合,其战斗力也是软弱的、内部是分裂的。
联合的话说了多少遍,可是据我们所看到的,机会主义组织对马列毛主义者的行动反击是毫无组织的,对马列毛主义者的指责是各说各话,对路线和策略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不断的暴露机会主义者对当前革命的无知,即使是在其最推崇的融工问题上,有的组织开展了融工,而有的组织仍止步于线上的平台聊天吹水,原来是如何现在就是如何,机会主义者还用“工作分工上的专精”来掩盖他们这种分工的本质就是手工业小组的联合,与其叫做联合,不如说是将路线不同的组织用共同反对马列毛主义者这一工作强行粘合在一起。
机会主义说他们现在坚持求同存异,认为路线上的分歧是非原则性的,无关紧要。但这种路线上的分歧恰恰是原则性的,这些说着要联合的机会主义先生们既有推崇小组融工坚决反对政治报路线的,也有篡改政治报路线实质认同小组阶段的,也有既不认同融工也不认同政治报路线的。确实对于机会主义先生们来说,严肃的路线斗争是不存在的,“非原则性分歧”是无关紧要的,只有反对马列毛主义者才是原则性分歧,这就是机会主义这所谓的求同,至于存异,就是反对马列毛主义者可以,但是谁都不能命令谁,谁都不能当老大,以便维持各个小组的独立性,维护小团体的利益。
马列毛主义认为革命工作应当讲求集中统一,协同一致,每个革命者应当是整个大机器中的小齿轮,应当抹去小资产阶级所喜爱的特立独行,这种“异”是手工业和自发性的残余,对革命工作是危害极大的。而要实现这点必须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革命组织领导,需要革命纪律和共同工作的维系,机会主义者所说的“求同存异”本质上就是反对革命纪律对其的约束,要维护小资产阶级个人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就是其极端崇拜小资产阶级自发性的体现,故而,机会主义者叫嚣着联合联合,只会是口头上形式上的联合,必将在未来的革命中被在革命组织领导下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所砸个粉碎。
看来东风的机会主义朋友们,除了继续千篇一律的重复为手工业“正名”以外,还大有一副妄图在各机会主义小组中,召开武林大会视要充当武林盟主,一同围攻大群这个"光明顶"之势,只可惜咱们机会主义朋友们的各大门派各自为政怀揣自己的小心思,究竟是工农解放社、新十月更胜一筹还是东风更加出类拔萃呢?不过,目前看来东风的机会主义先生们水平显然比前两者低了不少,还望东风能发扬光大自己的“少林”技压群雄!
按照东风的设想,分散在各地的手工业小组毫无地上地下之分,中央即地方地方即中央,所有的东西皆混为一谈,这样的局面除了招致资产阶级的一网打尽以外还能剩下些什么呢?难道东风就是想创造这样一个革命者四处流亡的局面吗?然后还臆想四处流亡的分散革命者一次次创建出更有力的革命组织,这种臆想只会出现在东风机会主义先生们的颅内高潮中,而不会在实际革命工作中有任何可能。这样看恐怕今天的东风俨然已经从一个鼓吹手工业融工的小组,转变为手工业的冲塔小组。
政治报路线不容篡改历史的伎俩来歪曲
在十年前,马列毛主义者同机会主义者所争论的点在于要不要融工,事实证明是要的,但实践证明,没有准备的融工是要栽跟头的。十年融工不论是规模还是组织力量都远超现在的机会主义者,但为什么最终无法组织起工人群众?正是因为融工青年处于分散状态、各自为政,思想和路线不统一、行动达不成一致,做群众工作的方式也是手工业的爬行状态。有了革命家组织的前提去开展工业化融工才可以真正有成果,才算是真正迈出步子,为此,马列毛主义者总结历史教训不是为了重蹈覆辙,而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而机会主义者不仅忽视掉就在眼前的教训去搞手工业融工,就连百年前列宁小组建党的教训都不肯吸取。
先锋队从何而来,当然不可能从群众中自发出来,而是只能够通过其雏形——革命家组织同工人群众的相结合去建立,而这也正是我们同机会主义的分歧所在,机会主义是不要革命家组织的,于是他们的建党逻辑就是几个革命青年同工人群众相结合,这完全就是臆想群众中可以自发产生先锋队。当下革命者首要任务就是组织建设,没有组织的保障,一切运动的成果都无法得到保障和继承,革命群众就始终只能够处在用木棍同防暴警察斗争的劣势,阶级力量对比的天平就永远不可能向无产阶级这边倾斜。为此,所谓的线上还是线下建党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关键是这个党到底是依靠革命家组织为前提、以地下领导地上为原则去建立的,还是以自发性、不区分地上地下去建立的。
我们和机会主义都谈如何融工,但鸡同鸭讲,我们马列毛主义者关心和讨论的是如何做工业化融工,而机会主义者则是讨论如何做手工业融工。我们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并且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去替代它们,这样的国家机器不是在革命胜利后去建设的,而是要在革命一开始的时候即准备阶段就去建设它。东风小丑们弄不明白人是第一性,组织和制度是第二性这一道理,歪曲掉远山同志所强调的人的作用而夸大组织的作用,或许我们在东风自己所说的这句话里可以更好地看出来他们对制度的依赖吧:
而我们今天的政治报不单单要写鼓动揭露材料,还要写革命斗争方法,地下工作方法和革命路线等等。今后我们组织可能会被警察破坏,但是新人成长、组织起来的时候就不会从零开始,而是从八、九开始。不必再走前人走过的弯路,再流不必要的血。敌人可以无数次破坏我们,但我们每次重建,都只会让敌人更加难以破坏我们。
机会主义者是多么天真愚蠢,他们居然以为依靠报纸的文字传授就可以制造出一个革命者来了,或者说以为依靠理论的学习就可以学一个革命家出来。告诉你们,革命家的培养和锻炼离不开组织性和纪律性,更离不开革命脚手架的协同以及基于这样的协同展开的各种斗争培养出来的革命信任,东风的异想天开播下的不是龙种而是跳蚤。
机会主义者拘泥于线上线下这种形式。仿佛在网络这一工具(或者说是“物”)被发明出来后,地上地下划分的原则就不灵验了。我们马列毛主义者必须指出,无论是线上线下,都各划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网络这个物可以被资产阶级利用以分化无产阶级,也可以被无产阶级所利用以团结组织无产阶级。机会主义者用线上线下这种网络上的划分来替代革命实践中地上地下的划分。实际上就是幻想着发明了网络,它们就可以不用再进行组织建设了,不用再受什么“强迫写作”和“严苛纪律”的“压迫”了。仿佛有了网络这一物就可以忽视掉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了。
机会主义者断章取义污蔑远山的组织观点,胡说远山要建设的是什么“超阶级”的组织。
大群在修正主义篡位掌权之后,正是像远山先生自信地招供的,采用的、让他们引以为豪的、“最先进的”中修的组织方式。真是难以置信!机会主义者就同一组织形式在赵修和革命组织的应用问题向大群发难。它们刻意摘掉远山所说“无产阶级的组织”中“无产阶级的”这一定语。在这里机会主义者同样是忽略了组织的性质是由其中填充的人所决定的,而只看到了组织这一“物”的表象。
同一组织形式。赵修拿来用,填充了资产阶级,就有了资产阶级希特勒式冲锋队的质;无产阶级拿来用,填充了革命家、代办员,就能够有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质。机会主义者只会机械地看所谓“线上网络组织”、“超阶级的组织”这些物的联系,却抓不住其中人的联系。
这种自发阶段也便达到没有它的极限。而如今,工人运动低潮、阶级矛盾加剧、战争的阴霾、左转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当前中国革命的客观情况,但这绝对不是自发斗争的极限。大群的眼界显然是狭隘的,它并没有看过国际上发生的、使得反动政府不得不动用水泡车、震爆弹、装甲车、冲锋枪和警棍去镇压的上百万人级别的工人运动和游行罢工。
将革命实践和自发性运动混为一谈,足以看到东风的思维混乱,革命组织要在自发性运动中做到自觉性,发挥主观力量,而不是跟在群众运动屁股后边,要着手领导这个不自觉的、自发的和无组织的运动,并竭力提高工人的觉悟,竭力把成批的工人各自反对资本家和政府的互不配合分散斗争统一起来,融合成总的阶级斗争,使这个斗争成为工人阶级反对压迫者阶级的斗争,并竭力使这个斗争具有组织性,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一直未有进展正是由于资产阶级专制统治下,工人运动此起彼伏但一直处于一个低水平徘回,急需要革命家组织和工人组织想结合引导斗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