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最近某机会主义频道那边也根据毛主席的几篇文章,写就了反马列毛革命路线的一篇机会主义奇文。同样是毛主席对于革命的阐述,在机会主义者那里就被拿来为错误路线辩护,而在马列毛主义者这里却能够成为革命路线的有力证明。可见斗争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革命不是靠读原著变出来的,扫帚不到灰尘不跑,物质基础决定了革命的去路。
2.毛主席的文章在当代革命也散发着真理的光芒,我们说只要人类还处于阶级社会当中,与机会主义的斗争就是不停息的,而要对其进行不只是思想更是物质上的斗争,进行斗争马列毛主义者必须牢牢掌握在手里面的是什么?是革命家组织,有了这个中心环节,我们就可以向外发展,向内整顿,没有这个中心环节,就丧失了主动权,如摸着石头过河,随时会被淹没
又是一年12月26日,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31周年,同样的,如果从1976年算起,如今也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受苦的第48个年头了。要想获得自由解放,重新建立起一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第一步。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有形形色色的困难险阻,在这个第一步上,我们便与机会主义者产生了分歧,到底是靠手工业式的融工、宣传?还是依托列宁式的政治报路线?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民主集中制的认知与贯彻——即纪律性的问题,笔者接下来将结合毛主席的《反对自由主义》的内容展开谈谈。
机会主义者的自由主义表现
首先我们来看看机会主义分子的路线到底是什么。大致可以总结如下:通过融工鼓动宣传,从而拉起一支先锋队。也就是说机会主义者把核心放在了“宣传”上,组织的建设则被放在了第二位上。贯彻这样路线的组织本身必然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他们注重宣传,却在宣传上产能严重不足。机会主义者喜欢说为我们发口水文,质量堪忧,而他们只出精品,慢工出细活。于是在我们发出十篇反驳后,他们则一篇都发不出,因此在与我们的论战中屡屡处于下风。纪律如此之松散,也难怪被称为手工业。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无非是他们自始自终都没有抓住重点。在组织和宣传上他们先宣传后组织,在纪律与文章中他们选择了文章。为什么他们抓不住重点呢?本质还是他们的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让他们接受不了无产阶级的纪律,从而让组织给宣传让了步。用毛主席在《反对自由主义》的话来说就是: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 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备完全实行之,不准备拿马克思主义代替自己的自由主义。 他们的目的始终就在靠着自己的手工业融工给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而不在于建设先锋队来取得革命胜利。
列宁式的政治报路线
既然我们知道要先建设组织了,就应该了解列宁的政治报路线。在列宁式的政治报路线中,组织建设才是重中之重,而宣传——政治报是工具、脚手架,在这样一个组织中政治报的撰写是训练职业革命家协同工作的工具,反过来,这些革命家也会用这些工具来进行政治揭露与政治灌输。总的来说,无论工具是什么,组织建设是第一位的。
机会主义者与马列毛主义者的组织区别
虽然说机会主义者搞不清重点,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组织。但可想而知的是,他们的组织纪律应该是糟的一塌糊涂的。究其根本是不愿意接受民主集中制来改造自己的小资心理。用毛主席在《反对自由主义》的话说就是“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那么民主集中制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有自由的纪律和有纪律的自由。前者是保证充分讨论后的一致行动,后者是遵守原则下的畅所欲言。而机会主义者总是片面地强调民主,殊不知他们要的民主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而这种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是以个人利益优先的,是不利于无产阶级群体的,自然是不会被算进无产阶级利益为原则下的民主的。拿之前的文章例子来说,整个机会主义者组织里,可能就是没有关于文章的纪律规定,完全是灵感来了就写,还得写到自己满意,没有灵感就一直不写,在小资思想指导下,这样的组织不可能有协同。这种极端民主化的问题其实早在古田会议上就被毛主席指了出来,这种自由主义思想会破坏整个组织的工业化,从而在与工业化的敌人在斗争时无法负起斗争的责任,从而导致全体利益的受损,无产阶级纪律与这种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总结
我们稍稍回顾一下毛主席写下《反对自由主义》这篇文章的背景吧。《反对自由主义》这篇文章写于1937年9月7日,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情况下,一支纪律严明、团结一心的军队是获得最终胜利的保障,为了整顿军队,毛主席写了这篇文章来纠正党员和军队的不正思想。日本为什么选择侵略中国呢?其一固然有帝国主义的扩张逻辑,第二就是当时的中国处于一种实质上的无政府状态。也就是在帝国主义日本看来侵略处在一种各方势力我行我素的情况下的中国是一件毫不费力的事情,实际情况也证明了,在战争初期,日本凭借着其工业化的军队以及产能取得了巨大优势。因此,毛主席极其有前瞻性地指出了队伍内部的问题,在历史中我们也看到,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在敌后战场是无法完成任务的。这一切力量的来源就在于纪律性。放在如今也是一样的,面对工业化的阶级敌人,我们能像机会主义者一样抱着手工业组织不放吗?这显然是行不通的。毛主席靠什么来肃清队伍中的自由主义呢?显然不是靠这样一篇文章,而是靠党内以及队伍内部建立起来的民主集中制来解决的。机会主义者如果不接受民主集中制的改造形成工业化组织的话,那他们就只会在敌人的铁拳下被砸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