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1:管理城市的干部要做的就是灌输好市内各党委,要抓阶级斗争,抓民主集中制建设(特别是民主监督的建设),要坚决与其他市委的修正主义、机会主义做斗争——但是逆潮流的勇气还没有建设完全,党中央就沦陷,这种情况任何为民请命的市长都是没用的修正主义走狗,只有另起炉灶的先锋队能真正地发动群众,夺回无产阶级的政权。
2:本文部分段落存在标注不清的问题,将影片中的错误言论和笔者批判的话语混在一起,且批判揭露的措辞上有模糊不清之嫌,如“个人英雄主义”部分只是在解释、呈现影片内容,说什么“文凭只高不低出任代理市长”事实上还是没有脱离出资产阶级的文凭论,而所谓“无产阶级作风”也比较空泛,没有分析海瑞式人物的欺骗性,并且片面地认为本片是“脱离群众”而不是资产阶级专政在艺术领域的体现,读者同志阅读时需要特别甄别。
3:“文凭只高不低”,这句应当指出电影强调“知识分子吃香了,文凭高就是好可以当官”这其实是在为恢复高考制度背书。另外应当指出肖子云是赵修塑造的海瑞式人物,是为了消解无产阶级斗争意识,革命精神的麻醉剂,其迷惑性就在于看似处处为民请命,实则是将剥削压迫限制在合统治阶级法律的范围内,为统治阶级服务,而无产阶级的解放不需要清官为民做主,要的是人民自己当家做主。
《代理市长》这部电影在改革开放年间应运而生的修正主义毒草影视剧集大成之作,走资派上台后,杨在葆等一批投机倒把戏子积极响应中央,立场灵活,拍摄具有鲜明资产阶级立场反动电影,为改开正名,为先富带动后富背书,通篇传递个体户单干奖金能提高积极性发展生产力。
电影简介
20世纪80年代初,祸害中国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百废待兴的当下,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自上而下从政府到民间都酝酿着一场追求幸福生活的巨变。地处南方的瀛洲,华侨出身的工程师肖子云走马上任当上代理市长,他承诺要为百姓做十件好事,从治理交通,集资兴建公路大桥,到鼓励实事求是,提拔任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再到为动乱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科技人员平反。肖子云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是停滞不前的经济局面得到改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难免有一些既得利益者或者讲话思想的人提出反对意见,甚至连曾经支持他的市委书记也颇有微词。然而这些从来不会阻止肖子云为百姓谋福利的步伐……
本部电影可以说是在大量的政治冷笑话中找到了少量剧情,电影宣传的意识形态夹杂在各种人物的对话笑料中,意识形态灌输较为隐晦如电影开篇肖子云这句:“老兄,阶级斗争没有那么复杂,当务之急是解决群众的柴米油盐问题。”幽默而不失内涵,不明马列毛主义的观众看去,呀,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群众生活着想,这是个典型的影视剧焦裕禄嘛,很好的将总设计师那一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论调不露声色的表达出来,弦外之音就是国民经济差人民群众穷,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优先发展经济,以目混纲,修正反动,其余的观点暂且按下不表,留作彩蛋看。
个人英雄主义
毛主席逝世后,四人杰被反攻倒算,领导权被走资派篡夺后,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的新事物,修正主义中央一时不表态,底下官员也不敢贸然出头,怕哪天风向一转批斗到自己头上,明着暗着传播伤痕文学,意思文革把人们害惨了,风向天天变没人敢随意表态,同时压制了思想文化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复辟后对无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在文化艺术领域推行一条修正主义黑路线,这些文艺工作者也受利润挂帅路线金钱名利腐蚀,脱离生产脱离群众。在本部反动电影的塑造下,除主人公这种特立独行的大英雄式人物外的干部都被批斗怕了,异常保守不敢尝试新事物,而肖子云敢于尝试新事物,从电影中他敢于评价迪斯科舞蹈就像扭秧歌是无产阶级舞蹈上可见一斑。敢于改革敢于冲锋在中央还未表态之前便敢于表态下发指令,出了事他担着,认为自己干的事业利国利民身子正不怕影子斜,更多的是其来历背景,丢了官依旧能够活得很滋润。据电影表现来看,肖子云自小接受高等教育参加高考,文凭只高不低,出任代理市长,家庭出身是实打实的豪门,父亲长期居住国外,管家从泰国赶往中国通知三少爷萧子云参加老太爷八十大寿,不可谓不富贵。一个资产阶级的少爷欲展胸中凌云志,走马上任代理市长为富农谋利益,为国家谋复兴,剧中放眼过去看不到半点无产阶级作风,怕不是认为市长富农已经很基层了。
集资修建瀛洲大桥
影片中说是农民私人集资兴建瀛洲大桥利国利民,可四十年前就能凑齐上千万造桥,这是哪门子乡亲们?四十年前不去银行,从家里就能拿出十万八万来私人集资建桥,这是什么人呀?这些人也配称作农民吗?收的过桥费又到了谁的手上?电影中的“农民”田螺声称最早申请了贫下中农证明,带着全村老老小小去要饭,却被文攻武卫抓住,把他抽的如陀螺般旋转,被打极了却想着政府的脸面没有将证明掏出,任他们打。后面当上生产队队长,改开春风一吹乘风而上,农工商齐开花,成为了先一批改开政策富起来的人,实现了阶级跨越。后来冠冕堂皇的说想要为国家解决些困难,讲自己富了但心没变黑。这修桥明摆是打着农民,民生工程的旗号修桥捞金,怎的就成了几辈人的心愿?笔者个人认为本部电影应划分到科幻分区,代理市长肖子云听说这件事后,果断表态私人集资搞起国家建设是个好办法,与“乡亲们”商量了一番向上申请一份红头文件签了个协议书,瀛洲大桥的问题就这么草草开工,剧中还幽默的评价说这建的不是交通桥,是通往资本主义的过渡桥,哈哈谁说不是呢。
随后罗市长罗挺便与肖子云第一次谈话,因为造桥的事群众反响舆论很大,罗挺欣赏肖子云,便主动对建桥一事负责向上级申请了一笔资金先还给“农民”改为承包的形式,但肖子云认为:这不是造一座桥的问题,他想要在国家建设上开一条路,不能局限于国家计划经济集体大生产一种形式上,想要开一条私企接手国企的先河。其实就是在打开资本主义的大门。
白云制药厂的改革
白云制药厂的工厂改革就是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要“有准备有步骤地改变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经过试点,逐步推广、分别实行厂长管理委员会、公司董事会、经济联合体的联合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
“让厂长决定企业的生产计划;厂长任免或聘任中层干部;厂长提出工资和奖金、福利基金的分配方案;企业享有劳动招工权,有权决定用工形式;厂长可以制定企业的重要规章制度,可以奖惩职工”。说白了就是将工厂改国企为私企,资本家有钱就可以大开工厂,在厂内资本家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随意开除打骂工人,设立奖金福利收买少数工人形成工人贵族群体,分化无产阶级,工人们丧失了管理工厂的权力,利润挂帅在前,国企各个部门被拆分为单独的小企业私人经营自负盈亏,政策实施下来便可以将不赚钱的工厂停工,变相逼迫工人离职后变卖生产资料,官倒现象横行,东北百万工人大下岗便是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之一。
五七年的反右斗争
长期以来, 被一些人喋喋不休地称作“知识分子受迫害” 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含义呢?是被处死或判刑吗?是蹲牢狱、受苦刑吗?是被“砸碎饭碗” 、不给饭吃、不给看病吗?这对于大多数右派来说都沾不上边吧!
实际上,所谓“受迫害” ,不过是在运动中受了一阵子批判、写过检讨、下放到群众中劳动。其中有些人还在原 来的学校教学、研究领域工作。即使受到降职、降薪处理, 在生活上仍比当时工人农民强得多。如果说这也叫作“受迫害” ,那么老百姓还享受不上哪!对于比较严重的,当时曾一度被开除公职,下放到工厂、农场或农村劳动改造, 过了几年普通劳动者的生活。但几年之后,即被分期分批 按政策恢复了公职工作。
即使对于全国最大的右派分子处理, 如章伯钧、 罗隆基、 储安平等也不过是撤销了他们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而没 有一个被判刑、蹲狱。如章伯钧,仍保留了全国政协常委的头衔。在生活上,国家分给他的三套三进三间住房未动, 工资虽然从三级降到七级, 但还被允许保留了警卫员、 秘书、 司机、厨师、勤杂工、保姆……,足以说明共产党的宽宏。 即使后来的“四人帮”也没有得到这种待遇!
——【转载】燕凌斯写作组:1957年反右斗争是“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吗?
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阶级说什么话,一定时期的主流艺术作品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从来是政治挂帅,不存在脱离阶级立场的抽象的文艺作品。电影中的知识分子李华心在五七年的反右斗争中被不断的审查不断的隔离,出狱后妻子走了,只剩下女儿相依为命,导致其精神上极度怯懦,女儿也被归为黑五类,无法出国留学,肖子云听后便有感而发:“五七年的反右运动压制了知识分子的才能,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抹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我们的子子孙孙将会铭记这场运动几千年”。后续青天大老爷肖子云向罗书记罗挺反应,很快便解决了这件问题。
改开后文化艺术领域通过肆意抹黑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历史肯定后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一反一正春秋笔法,前三十年毛泽东时代对右派分子资产阶级的一些列“迫害”行为实行下来,这些牛鬼蛇神依旧生龙活虎能大肆哀嚎叫冤;后四十年改革开放所造成的下岗丢地,面临生死存亡迫害的无产阶级,谁又能为他们鸣冤叫屈?杨在葆事后接受采访声称:“要歌颂我们国家真善美,要揭露批判假恶丑。”沉迷这种假大空的资产阶级叙事手法,拍出来的电影歌颂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那一套真善美,揭露批判无产阶级的苦难假恶丑。
两场感人肺腑的哭戏
第一场是受迫害二十年有余的知识分子李华心平凡成功父女二人喜极而泣,没什么好说的。
第二场便是肖子云的妻子在看到丈夫背上的中国地图时,联想到丈夫遭受了那么多不公却依旧热爱祖国为国付出奉献感动落泪,电影内这样的一个忠贞报国,身纹中国版图,亿万人反对只要是利国利民吾亦往已的铁血硬汉形象,为了群众好的良心市长竟然在文化大革命被污蔑为派遣来的特务,每天批斗挨打,现在又有人说他搞资本主义…
镜头一转女儿接了电话,是肖子云父亲打来的,问候自己的小儿子,用着和蔼慈祥的声音。
“咱家为你骄傲,你要好好报效祖国”
“爸爸,今年是您老人家的八十大寿,我应该回去给您老人家祝寿的,可我公务繁忙离不开,爸爸,儿子忠孝不能两全啦,我在这就给您老人家跪下磕头啦!”
这一幕将爱国主义与儒家传统孝道文化完美结合,直戳观众泪点,岳飞般的主人公肖子云,这二者皆因“莫须有”的罪名遭迫害,一个纹有精忠报国,一个纹有中国版图,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借助资产阶级含情脉脉的家庭伦理故事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将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刻画为秦桧为首的奸臣集团,刻画隐晦,表达含蓄,其心可诛。
开办记者招待会
下面来到这部电影思想意识形态输出最为激烈的片段,肖子云给白云制药厂提了个“宁犯天条,不触众怒”的词,含义是敢于改革那些现存的被人视为不可侵犯,而实际上阻碍经济发展,阻碍国家人民利益,影响我们前进的东西。编剧拉出无产阶级革命史来背书,说:“第一个犯天条的是列宁,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无产阶级要取得政权,必须要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里,同时取得胜利,而列宁认为,在一个国家里可以首先取得胜利,于是他领导者俄国无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第二个犯天条的是毛泽东同志,列宁同志认为无产阶级要取得政权,是首先占领城市,而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特点,首先占领了农村,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势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个犯天条的是刘少奇和邓小平同志,毛泽东同志说,人民公社好,一大二公,而他们认为,要发展中国农村经济,还是责任田好,果然,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使中国大部分农村在经济上取得了根本性变化,这些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实践都充分说明,要发展国家经济要使国家富强,要提高人民的生活就要改变旧的观念,这就叫犯天条,不改革就不能发展,不能发展就不能生存,就要触犯众怒,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
编剧那蹩脚的庸俗马列与赵修反动哲学融合,诞生出这么一个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幼苗,按编剧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主义,是非放之四海皆准的,是一个胜利另一个便被淘汰了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时,马克思主义便成为了旧的观念,对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丧失了普遍指导意义,开始阻碍国家发展,人民群众生存,荒谬无比。人民公社坏,妨碍了走资派赚钱,责任田好,三自一包,分田单干,助力了走资派赚钱。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怎会鼠目寸光,眼中没有阶级斗争只剩民族复兴那是修正主义国家的叙事手法。
走资派还在走,杨在葆还在保。
彩蛋
政治冷笑话两则
刘叔叔:“我听说的更多,说肖市长支持白云制药厂改革是搞资本主义复辟,哼哼哼哼。”
肖子云女儿:“中国从轩辕黄帝到孙中山,谁也没有建成过资本主义,我爸爸怎么复辟呀。”
参观领导:“搞这一片花多少钱?”话!”
制药厂员工:“十三四万。”
“这么一大笔钱你们哪来的?”
“办法多了,反正没向国家要一分钱,我们产值高利润大,按照国家规定留成也就大。”
“那你们为什么不少留些美化产业的钱,来支援国家建设,不搞这些也不影响国家生产嘛。”
“诶,这位同志高见呐啊,如果您把身上制服皮鞋脱下来换上一套老棉袄再配上一双草鞋,把这些钱上交国家,您的形象一定比现在更高大!”
“你这是什么
“诶,您愿意听是实话,不愿意听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