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月亮湾的笑声》,看伤痕文学电影如何抹黑文化大革命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1: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自然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这样的文艺垃圾把真正的历史给掩盖了,抹黑了,倒打一耙了,从而达到愚弄人民群众,缓和阶级矛盾,宣扬中国特色,维护中修资产阶级专政的目的。但这一切只是中修的苟延残喘之策罢了,中修资产阶级复辟只是回光返照,唯有建立革命家组织,建立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无产阶级推翻中修资产阶级专政,才能把颠倒的历史给颠倒过来。

编者按2:文中的数次采访确实是为着不同的政治目的,但并不是如文章所说都体现官僚资产阶级的形式主义,而是反映着国家机器与领导权的关系,政权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必然会利用国家机器为其根本利益所服务。如第一次取材针对林彪的“国富民穷”恰恰是无产阶级司令部对林彪反革命集团污蔑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建设中的“高积累”与抓革命促生产的所倡导的“低消费”进而推行反革命路线的反击,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手段。而后两次取材皆是服务于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对无产阶级的侵蚀,进而为复辟资本主义铺路。无论是在革命的准备和进行阶段,还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决不能只是强调加强思想建设和理论学习,而放弃了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对革命的领导权,这无疑会重蹈覆辙。因此作为马列毛主义者,在革命的准备和进行阶段,只有通过革命组织领导下的融工以及贯穿其中的政治揭露工作,觉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如此才能将无产阶级真正组织起来并克服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而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要依靠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和基层无产阶级群众和党组织开展两条路线的斗争,让广大无产阶级在斗争中学习马列毛主义,并逐步学会管理企业、社会、国家,从而能够自觉的保持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掌握的正确路线的领导权,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农民江冒富是一个较为富有的农民,因为自己的收成比别人的好,引来了记者的三次采访。记者第一次来镇里取材,是为了寻找富裕的社员来反驳“林彪的国富民穷”论调,第二次来是为了抓“资产阶级暴发户典型”,第三次来是为了宣传单干、市场经济好。

这是一部在走资派上台之后上映的电影,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抹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歌颂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资本主义制度。电影中有一段开会的情节,影片中革命派不让农民讲富裕,让讲阶级斗争、批林批孔,经过导演和演员的“齐心协力”,将这段拍的十分“生动形象”,表现出了革命派的“极端的政治正确、不发展经济”,这也像极了经济派机会主义者的嘴脸,请问没有无产阶级专政,何以谈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资派们企图用“唯生产力论”来否定文化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好思想基础。

电影里面的资产阶级官僚不区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将生活资料较为富裕的农民打成资产阶级暴发户,其本质是刘邓集团为了保住资产阶级司令部,将文化大革命的矛头指向人民而不是党内走资派,而当时的生产资料掌握在集体,就只能钻牛角尖从人民的生活资料上做文章,电影中将这些错误都无声的归咎于毛主席及其带领的造反派群体。而电影中的记者几次下来采访都是为了不同的政治目的来的,表现出了官僚资产阶级的形式主义。电影把人民拍的十分愚昧,丝毫不懂得马列哲学,这是资产阶级对人民的贬低。影片的最后,走资派们开始鼓吹市场经济好,私有制好,结合当下的经济危机,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因此,作为马列毛主义者,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经验,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防止敌人用各种机会主义、修正主义思想蒙蔽人民,加强无产阶级的理论学习,深入批判各种错误思想。目前要加强同志的思想建设,尽快建立先锋队。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