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块钱”冲动引发个人的悲剧,唯有灌输认识改变阶级的命运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灌输作为方法就和经济斗争一样,要看他掌握在谁手里。同样是罢工游行等经济斗争,由布尔什维克来做就是服务于十月革命的利器,由孟什维克甚至说由未明子来做,那就是不知所谓的牺牲和向改良主义跌落。而解决由谁做这个问题的,恰恰就是组织。只有一个民主集中制的组织,一个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革命的组织,才能保证这些斗争,这些灌输最终会作用到无产阶级革命上去,而不会发生变质。
2.政治灌输正如列宁所说““社会民主党人……应当是人民的代言人,他们要善于对所有一切专横和压迫的现象作出反应。” “要善于利用每一件小事来向大家说明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自己的民主主义要求,向大家解释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切的是前提是革命者必须本身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必须是深入群众的,这样才能进行马列毛主义的政治灌输而非单纯的手工业宣传。

“94块钱”冲动引发个人的悲剧,唯有灌输认识改变阶级的命运

10月29日,发生了这样一起事件,成都高新区某商住楼发生命案,19岁的雷某某杀死了某公司前台的陈某某。事发后,不同于其它杀人事件,一套相关的“聊天截图”在网上流传,似乎坐实了事件的起因,导火索早在今年6月便引燃,原因在于行凶者三个月的进厂打工,最后只剩下94元的“奖金”。

事件“起因”的传播也使杀人者受到大量支持,行凶者的悲痛让所有观者动容,在他追杀陈某后,多次试图自杀,随后被警方控制。而如今,成都警方发表了“警情通报”,声称不存在94元的起因,结果只是说明聊天记录“不相关”,反向证明事实的存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一事件,包括着资本主义荒谬的市场逻辑,也包括特色国家机器的言论压制、维稳手段,更为我们再次指明了个体反抗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依靠阶级整体的力量,在强硬的组织基础上,获取适应阶级斗争的认识后,才有改变的希望。

“辟谣”还需“放下法律,拿起武器”

下图:事件现场的雷某某和部分网传截图;网传截图的部分“中国没有解放吗”;


据网上消息称,一、嫌疑人是劳务派遣工,干了三个月,7000元工资劳务中介只给 4k;二、劳务派遣方事先承诺干满三个月有4000多返费,结果中介把钱吃了,找人事谈只给补94块。

根据网传截图,确实人名信息是对不上的,截图中的人名为马黑阿木,杀人者为雷某某。然而成都警方的通报证实了截图内容是真的,同时雷某某“不认识陈某某”,那么这样自知杀人偿命的青年为什么会有杀人动机?截图中的公司名为苌锦宏,能够搜索到的只有“苌瑾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位置在成都郫都区。笔者不清楚成都市的地理情况,但通过搜索,高新区事实上包括郫都区的一部分,所有事件相关的报道,都没有指出事件具体的发生地,这是否有些蹊跷?

下图:漏洞百出的警情通报;公司信息;相关地区



至此,我们大概明确了这样的事实认识:94块钱确有其事,但是中介到底干了什么我们不清楚;截图中的公司和案发地非常相近,但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是同一家,身为前台的陈某某和截图中负责人事者也没法对上号;成都警方明显为了维持舆论稳定,选择“辟谣”,因为这一件事情牵动民意,尤其是传播的截图中恰恰包括“中国没有解放吗”这样直接揭露了目前特色国家底裤的话语。

克扣工资者,一句黑色幽默的“中国没有解放吗”,事实上把这样一个被特色舆论机器极力抹为“个人问题”的事件,还原为了阶级斗争的一部分。 自此,整个特色国家的合法性又一次地崩塌。作为维护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工具,特色国家再一次地发动它的力量,言论上的封禁,物理上的监禁。

中介与外包,资本主义无尽的耗费

在近现代,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浪费”,比如服饰、文化上的各种享乐和攀比,使得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得以发展,从而冲破封建时代封建意识形态的反人类的禁欲主义。对于反封建来说,资本主义的浪费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即孔老二所极力反对的“礼崩乐坏”。还有类似消费主义的“节俭”,消费主义本质是追求节省,“买到就是赚到”,为了减价商品,凭空赚到的符号价值优先于物的价值了——然而这又包含着物的浪费。而中介,它存在是市场机制下的必然产物,为了各种产品到抽象资本(货币)的“惊险一跃”,中介作为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传递者就应运而生。人力资源在私有制下从来都是可被异化为单纯商品的东西,人力资源中介也就如此,通过如贩卖物品一般的低买高卖,为制造业资本提供可供剥削剩余价值的劳动者。

所有看似凭空生出的、或者说无形的大手所催生出的“差价”、“中间利润”,都不曾消失,随着消费,再度让最广大的底层消费者买单——尤其是特色国家无比落后且反动的消费税。而资源的集中,不断集中到各行各业的某几个个体、乃至最终集中于一人。

关于这种“外包”的资本主义逻辑,层层盘剥,不仅效率底下,而且质量堪忧——去年至今各种豆腐渣工程——最后承担责任的要么是直接的劳动者,要么是全体人民。笔者熟知的,一些中介,通过其经营者与政府相关人员的关系,得到政府就业政策补贴,把一堆人送出去,明明只工作了一个月,却上报三月、六月、甚至数年,从中赚取大量补贴金。特色政府相关的监察、检查机关,面对此事,又毫无办法,谁叫他们都是自己人呢?无官不贪,抓谁,自己先倒霉。而这种情况,还不知全国各地上演多少起,多少人民清贫的生活造就了几个人的穷奢极欲!

唯一的可能性

回到我们标题的事件上,雷姓青年,和马姓青年,无论事实如何,他们的遭遇已经绑定在一起了,也和当今劳动者们绑定在了一起。他们的事件是整个社会上的劳动者的代表。他们的选择即是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 他们选择了拿起武器,杀死的敌人却对这个现实毫无动摇。于是,有了所谓“这男的一看就是神经病”的指控、有了继续所谓匹夫一怒的快意恩仇、有了“互害TV”“刀战房”的犬儒主义看客。

事实就是如此吗,人类历史就终结于此吗,我们明确知道,不是的。“要让自己适应社会,不要想着改变社会”、“堵上耳朵、捂住嘴巴、自己当个孤家寡人”,这些话语为了一时的稳定和享受,消灭了一切的可能性,把一切问题归咎于个人选择。个人是可以改变社会的,社会只是人的关系的集合,只要人集中起来进行选择,社会就会变化。一切革命都离不开集体。**在马列毛主义这里,为着革命目的进行的组织与灌输,就是唯一有希望冲破资产阶级专政及其国家机器围追堵截的一项集体的选择。**而灌输论,则是实现从个人自由主义,到个人的社会主义认识,随后融入集体、进行革命的一项方法论。

灌输论的来源

词源的分析,在2021年已经有位北大马院的博士“前辈”给我们表演过了。这篇文章名字叫《列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含义——从“灌输”一词的翻译谈起》,他认为灌输论的翻译不正确,灌输这个词的意思是强调充实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应该叫列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灌输论的作用是……(特色废话)从马克思恩格斯到考茨基,都提到过类似于灌输的方法论,强调的是阶级意识的作用。只是,在考茨基那里,他1900年提出的内容成为列宁在《怎么办》里面,讨论灌输论的引子:

科学的代表人物并不是无产阶级,而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黑体是卡·考·用的〉;现代社会主义也就是从这一阶层的个别人物的头脑中产生的,他们把这个学说传授给才智出众的无产者,后者又在条件许可的地方把它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可见,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von auβen Hineingetragenes)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urwuchsig)产生出来的东西。

列宁认为考茨基这段话是十分正确的,列宁在这里的目的是针对盲信自发性,和社会民主党的机会主义选择而提出的。

“自发因素”实质上无非是自觉性的萌芽状态。甚至原始的骚乱本身就已表现了自觉性在某种程度上的觉醒,因为工人已经不象历来那样相信压迫他们的那些制度是不可动摇的,而开始……感觉到(我不说是理解到)必须进行集体的反抗,坚决抛弃了奴隶般的顺从长官的态度。但这种行为多半是绝望和报复的表现,还不能说是斗争。90年代的罢工所表现出来的自觉色彩就多得多了,这时已经提出明确的要求,事先考虑什么样的时机较为有利,并且讨论别处发生的一些事件和实例,等等。如果说骚乱不过是被压迫人们的一种反抗,那么有计划的罢工本身就已表现出阶级斗争的萌芽,但也只能说是一种萌芽。这些罢工本身是工联主义的斗争,还不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斗争;这些罢工标志着工人已经感觉到他们同厂主的对抗,但是工人还没有意识到而且也不可能意识到他们的利益同整个现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不可调和的对立,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
我们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

……

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对“自觉因素”的作用即社会民主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工人的影响。

……

那么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人们经常谈论自发性。但工人运动的自发的发展,恰恰导致运动受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支配,恰恰是按照《信条》这一纲领进行的,因为自发的工人运动就是工联主义的、也就是纯粹工会的运动,而工联主义正是意味着工人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奴役。因此,我们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就是要反对自发性,就是要使工人运动脱离这种投到资产阶级羽翼下去的工联主义的自发趋势,而把它吸引到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羽翼下来。

《列宁全集》第6卷——二 群众的自发性和社会民主党的自觉性

灌输论直接对应的,是无产阶级的自发斗争,这种自发斗争还不是我们本次主题事件的单打独斗,而是群体性的工人运动。但是本质上都是作为无产阶级试图反抗资本主义现实的方式。

灌输论提出的场景,本质上是针对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实践证明工人自发运动最成熟的形式也只是工联主义。 世界上最后的、最坚强的英国矿业工人联合会,最终也败在了撒切尔新自由主义的铁蹄和棍棒之下。盲目信任自发性的社会民主主义,不能实现革命的目的,不能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有效的力量。因此,灌输论方法论的本质上是要求加强先锋队组织的建设,而不是具体的宣传揭露。

在西马看来,这就是实用的精英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判里面,灌输论就是否定个人自由的东西。未明子也在他的主义主义4-1-2里讲过灌输论,而未明子更侧重社会民主党的立场,更强调灌输的教育作用、宣传作用“这是从血的教训中得到的认识”,“(先锋队)作为穷人的幕僚、智囊团”,“这是社会民主主义的认识体系对抗资本主义的认识体系,后来社会民主主义被共产主义代替了”。未明子这种论述,实际上延续了后现代主义强调的个人主义的认识论,是一种变相的宣传中心论,认为个体的集合通过认识的进步,通过“先学带动后学”,不要组织,可以自发地实现解放。这也是天方夜谭了。现实中表现出的,也就是所谓“牛肉面”的这种青年社团、互助小组等等,聚焦于公益和认识的影响,实际上起到改良主义的作用,并且行驶在改良主义的道路上了。

然而,灌输论常常造成的误解就是所谓“灌输”这个字眼,和背后的先锋队组织条件。

而灌输的基础,和《怎么办》里面反对手工业革命方式是紧密相关的,

……如果不在各地培植起强有力的政治组织,那么有办得极好的全俄报纸也没有什么意义。——这句话完全正确。但问题就在于除了利用全俄报纸之外,再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培植起强有力的政治组织……我们需要的不是在原则上而是在实际上解决问题,需要的是立刻提出一个明确的建设计划,使大家能够立刻从各方面着手进行这种建设。但人们又把我们拉向后退,使我们不去实际解决问题,而去空谈那个原则上正确的、不容置辩的、伟大的、然而是完全不够的、广大工作人员完全不能理解的真理:“培植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可敬的作者啊,现在问题并不在这里,而在于究竟怎样来培植和培植起这种组织!

……就是这位纳杰日丁,在两页以后又说道:“现在我们只需指出一件事实:地方的工作做得非常差,各个委员会甚至没有做到它们所能够做到的十分之一……难道纳杰日丁竟看不见,地方工作做得非常差是同活动家的眼界狭小和活动范围狭小(这种现象在局限于地方组织范围内的活动家缺乏修养的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有联系的吗?……这些地方机关报也还是不能把革命家的一切力量“集合起来和组织起来”去对专制制度发动总攻击,去领导统一的斗争。

如果我们真能使所有的或绝大多数的地方委员会、地方团体和小组都来积极从事共同的事业,那么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创办一个周报,每期出版数万份,定期在全俄各地发行。这种报纸就会成为巨大的鼓风机的一部分,这个鼓风机能够使阶级斗争和人民义愤的每一点星星之火,燃成熊熊大火……

《列宁全集》第6卷——五 全俄政治报“计划”

列宁这些话,所指出的现象,就像当今的情况。一些机会主义者所叫嚣的,所谓线下的实际调研融工,目的是为了进行灌输、宣传动员。而大群正在沿着政治报路线培植和培植起这种组织,正在通过这种基础,实现灌输的可能性。

尤其是东风融工的传世经典,以小组的形式进厂融工,人跑光了,最后后悔纪律不行,就像纳杰日丁的后悔。 就应该“去对专制制度发动总攻击,去领导统一的斗争。”相应的就离不开相关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应的组织纪律。

前面提到后现代主义反对列宁斯大林的一系列“专政”。这本质上就是否定阶级斗争,才得到的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就如同列宁对考茨基的批判。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1918年10—11月) 里面提到:“考茨基怎样把马克思变成了庸俗的自由主义者”——不要阶级斗争,形式主义地划分所谓民主和专政,不要无产阶级专政。

这种庸俗的自由主义,至今还大量存在,要改变这种错误认识,也没有别的好方法,敌人在明我们在暗,只有在革命胜利后,辩论才有筹码。目前我们不能被这种类似的自由主义给绑架到其它地方。

当今的灌输

在列宁当时,灌输聚焦于充实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意图在于把无产阶级自发斗争从通往工联主义的经济斗争道路上拦下来。要实现的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和工人阶级的结合,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在现在,灌输论主要通过宣传和意识形态内容表现出来。但实际上还是作为群众和先锋队成员的工具。尤其是和政治报路线结合起来作为组织建设的工具。只要属于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能够建立、能够进行工作,就可以作为革命路线的保障。打破机会主义者的宣传、自发性迷信;冲破未明子代表的反动学术壁垒。

如果有一个能够为雷姓青年、马姓青年提供认识论指引,告诉他们选择不只有最后的以命换命,提供一个长久的、可行的道路——夺权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无产阶级专政,结局可能改变。

而这,需要相应的工业化的灌输,还是离不开一个属于群众先进分子的强有力的组织形式。

再具体说来,灌输的方法论,在布站上已经有先例,笔者在此简单罗列,以方便供有兴趣的读者查阅。

此前相关论述

先锋队的灌输工作的主要步骤是:政治揭露、政治鼓动、在组织建设基础上的政治团结。

政治揭露 :运用先进的理论武器,向群众揭露一切剥削和压迫事实,唤起群众的阶级意识,指明阶级斗争的方向,使群众由普遍的阶级自在逐步达向阶级自觉。

政治鼓动 :将理论细化为斗争纲领,在实践中鼓动初步具有阶级自觉的无产阶级群众及其他革命同盟力量团结在先锋队周围,起来斗争。

政治团结 :先锋队通过自身严密可靠的组织建设,使得先锋队能够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的阶级利益,进而通过斗争–团结–斗争的方式,组织起一切革命进步力量形成团结的革命同盟军,尤其是对最具革命性的无产阶级群众的组织和领导。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先锋队能不能有效出色地发挥灌输作用、能不能组织动员起群众力量、能不能在革命路线上保持正确、能不能代表无产阶级整体的阶级利益,不取决于先锋队成员如何自封自号、发下宏愿、自命不凡,而是取决于基本的政治揭露和组织建设工作实际的开展水平。

女性意识与妇女解放——先锋队灌输的试金石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 时事评论 - 布站

先灌输组织,后灌输“群众”

在有了组织后,组织内部的思想灌输是比个人看书更加高效的,更有助于革命力量的形成。这当然对于很早期尤其是仅仅小组的时候,对于马列毛主义的正确理解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早期就有错误的理解影响了组织的下一步发展,那么这个先锋队组织就有可能会变成机会主义的组织。但正是基于已有的错误路线的教育,后续的组织更加对于马列毛主义的理解要更深刻,促进了组织建设的进一步质变即从小组(几个人)变成了大班,思想灌输由几个人之间的存在的可能的不确定性到了一群人之间正确互相灌输学习理解。说白话就是思想灌输更有效更充分了,以前可能几年都想不明白的事情在组织灌输下几分钟就理解了。以前犯错误几年都没人指正的情况下,在组织内通过批评自我批评的方式几天就能解决了 。当然组织建设的下一步质变肯定是思想指导现实的实践,在当前看来便是大工业式的融工。这么看来,组织建设的脉络我们已经看出了,从灌输思想出发,在保障组织的正确的思想后才开始思想指导实践。

编者中按:这里原作者过于强调组织建设后的实践,目的是指出灌输论实践的前提即统一和具体的地上地下先锋队建设。由于表述的原因,“思想指导现实”虽然和马克思要求的“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相似,却倒置了前后关系,导致这一段最后显露出“理论——宣传——组织”的错误模式。而这个模式类似于当今机会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宣传先于组织建设”。理应是类似列宁政治报如《火星报》各地编辑社和中央委员会的关系,划分组织和活动的地上地下类型,比如通过地上合法宣传和地上暴力组织,实现地下组织发出的普遍任务,其中包括灌输论的实现。这样才是组织建设的脉络体现“理论——组织——宣传(灌输)”。后面两段反对当今机会主义把灌输论变成宣传至上,再次强调灌输论得以实现的组织前提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这时候机会主义者又会漏出马脚,它会指责你仅仅进行组织灌输,对群众进行思想灌输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这样的说法,对也不对。对在于在组织发展薄弱的阶段,吸纳的队员必然最开始就是群众,群众在思想灌输下会蜕变成彻底的骨干力量,对群众的思想灌输与对组织的思想灌输是统一的。错在于当前根本无法对更多的群众进行思想灌输,他们所指的灌输群众根本就是在墙内进行宣传这种的极度危险的冲塔路线。这种对多数群众进行思想灌输与所讲阶段的对革命组织的思想灌输是完全对立的 。在他们的理解中,仿佛宣传越多越好,宣传的群众越多,仿佛发觉的骨干力量会越多,全然不知从群众到骨干力量(说白了就是革命家)是一段相当长的跃变。这完全是迷信政治影响力,其结果就是把群众的自发性斗争变成由这些机会主义者所冠名的自发性斗争

组织建设的发展当然在之后肯定会投入到扩大群众思想灌输、扩大组织群众的建设中来。但在自身组织力量本就薄弱的阶段,根本掌握组织不了更多群众的情况下,这些机会主义团体进行的斗争是必然失败的,进行所谓的更多群众的思想灌输不过跟上文的借着阶级矛盾的风的情况一样,都是迷信自发性斗争。所以,扩大群众灌输必然是与先锋队组织建设共同发展的,早期先思想灌输组织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先灌输了少数群众,在之后灌输多数群众的同时也就是灌输了组织 。这种从少数到多数的过程,是必然的发展。

最后,中国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仍然处于高度无权深受剥削压迫的状态,我们必须组织起来,走正确的革命路线。

简论国足——引伸谈谈革命组织建设和思想灌输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 时事评论 - 布站

列宁主义的灌输工作表面上看起来就像是“当群众的先生”。其一是因为群众不具有能力或条件去自发进行政治揭露、唤起阶级意识,所以才需要先锋队去群众中灌输。“你不懂没关系,我来教你”。其二是因为各种反动的意识形态,尤其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还在霸占着群众的头脑,扭曲着群众的认识和思考,这说明“不管先锋队去不去灌输群众,反对派们已经在灌输了”,因此先锋队的灌输工作还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反动力量斗争的一面。

对比于模因论的自发性,列宁灌输论讲究自觉性。在列宁看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产生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早期完成用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武装无产阶级的任务,“实际的宣传鼓动工作始终应放在第一位”,列宁所指的“宣传鼓动工作”,主要就是进行一般的社会主义学说的宣传工作、针对专制制度组织的政治揭露和满足工人阶级需要、组织工人起来进行斗争的鼓动工作。列宁甚至将宣传鼓动的性质和内容,作为区别工联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重要政治条件,并且与马克思恩格斯将“宣传工作”作为入党条件相似的是,列宁也将做好宣传鼓动工作作为加入共产国际的重要条件。同时灌输论也绝不是仅仅用话语引导群众,而是在革命实践中教育群众,让群众在社会实验检验真理,教育自己。

新的舆论斗争

同时在内容上,绝不能走向模因论的泥潭,而是以列宁的灌输论为方法论基础,分析具体实践,来逐步锻炼先锋队及唤醒无产阶级阶级觉悟。

从华为“遥遥领先”等消费主义符号传播谈谈模因论和灌输论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 时事评论 - 布站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