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以东风为首的机会主义者为什么苦苦支撑着其生搬硬套的“小组阶段论”,甚至使用AI来编造列宁从没有讲述的话,归根到底是其支持小组论背后的手工业小生产和机会主义逻辑。因为只有在手工业和机会主义路线下,才能时刻保持自由散漫的状态,才能为自己谋求个人利益。但如果能够按照大群的路线建立起工业化的组织纪律,坚持系统性工作,并以此将工人和革命家团结起来。那么当机会主义分子在工业化的组织下无从施展其“政治抱负”,当中修面对纪律严明,团结起来的革命家和工人时,无产阶级才是拥有了真正“力量”,而这也正是融工的真正目的。
2.小组阶段论逃避了建立一个具有严格组织纪律性的革命家组织,这种条件下去融工即便有再多的洪流也不可能锻炼出先锋队,往往陷入交朋友和经济斗争的泥沼。接着便急不可耐地发动冲塔运动,广邀各路泛左翼加盟,形成泛左翼大联合,而这种联合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只要中修制服了带头的几个人团体,其他人就作鸟兽散,留下又一段失败的手工业斗争经验,无产阶级的心血就这么被机会主义者拿来换取“摔倒了会疼”这种人尽皆知的经验。
近日在大群工业化针锋相对的快速反击下,机会主义手工业拥趸之一的东风也不得不编织起chat列宁拥护小组的语录,试图无视历史背景给大群扣上托洛茨基的帽子。然而运动的方向直接取决于运动的矛盾,无论手工业负隅顽抗的东风承认与否,现在的矛盾是先锋队发展需要追上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故而工业化才是革命者唯一的方向。东风现在倒退回了与列宁道路差不多的水平,沦落到了靠发明导师语录观点支撑自己摇摇欲坠草台班子的地步了。
一、对小组阶段论的驳斥
相信阅读过列宁《怎么办》的读者朋友们都不难达成一个共识,列宁从来就没有认同过自发的、手工业倾向,全文通篇根本找不出对手工业的肯定和赞美。东风这次也学习修革社,搞起了ai写文,开始胡言乱语,编造些垃圾出来了,强行让列宁支持手工业融工了,后文中更是爆出经典,自己搞手工业融工,又不承认,别人问他到底在做啥,他又说不出来,只能歪歪曲曲地断章取义,一边支持手工业一边往脸上贴金,这样又当又立,王顾左右而言他,拙劣地想掩盖自己手工业融工和机会主义的本质。东风一直为自己的手工业小组辩护称,“这是必要的生长过程”,声称要超越这一阶段,以及最后会成立统一的“革命家组织”。然而,在这里缺失的是一个路线原则问题,那就是小组代表的单一地区、部分集体利益的状态,如何转变为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利益的先锋队——这就是东风抓住不放的“鸡和蛋”的问题,也和东风的所谓“外交”相关——在小组阶段,东风就没有保证自己处在有利于无产阶级整体利益的路线上,于是在后面的所谓团结问题里面,暴露了它自身没有联系于整个阶级的革命利益,而是出于自身小组形式的目的去团结:
“而对于那些已经形成了一定路线、有简单的宣传、线下工作的小组,我们会以外交的方式在路线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帮助和展现先进性来团结它们。 ”
统一的形式和方法一开始就可以存在,很明显,大群的路线是朝向最具可能性的一条群众道路,就像大群入群和发言的简单标准——交流原则、保证共识,表现出的是对群众的负责,也证实了在以无产阶级整体利益为动因的时候,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可以被作为与群众相关的工具,最终实现群众力量的发动。而东风还在沉浸在联合的狂欢、调查研究走马看花、下马看花的自满中。
机会主义者硬要兜售他们的“小组阶段论”,似乎也就幻想着自己一呼百应,如同糖豆人一般越吃越大,然后莫名其妙成为了先锋队?可惜,机会主义与机会主义进行碰撞之后,除了从两坨沙子变成一坨沙子之外也不会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东风的先生们可能忽视了一点,就是他们的“八国联军”,哪怕频道里所有的人数加起来也不及大群的零头。对待同志,当然是要以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进行,但是,革命路线的不同就是最致命的敌我矛盾,大群何来要和被自己清除出去的机会主义者再联合的说法?在机会主义者的眼里,布尔什维克难道不是在与孟什维克的决裂中诞生,而是在和民意党乃至于社会革命党人的联合中诞生的吗?
正如此前洪流的“牺牲”给你们总结出了什么宝贵经验教训了呢:原来是一个洪流的死还不够,还要派更多洪流去在手工业模式下枉死填线,直到每个革命家都变成洪流一样的面面精通的“超人”为止!然而政治报路线从不要求每个参与革命的同志都做到“洪流”那样面面俱到,而是能在严密的调度下进行系统的分工,各尽其能地进行革命事业。 分工能制造出这么多篇系统性炮打你们机会主义路线的雄文,在未来也同样能制造出革命行动来,这是已经被实现了的。仍对着手工业模式抱残守缺者,是无论如何也掀不起革命的浪潮的。就连几篇批判文章都写得稀稀拉拉的,漏洞百出!在当前就已经败絮其中的手工业小组难道有任何一丝能从容应对未来革命所需要的种种任务的能力吗?
革命到底什么时候到来,不是靠东风等人把错误路线尝试个便,把小组开的满大街都是。当然也更不是把工人们组织起来罢工,冲击中修政府就能到来的。事实上,历史斗争向我们揭示,中修专制制度完全有可能由于从各方面随时都会发生的某一次自发的爆发或无法预料的政治冲突的压力而垮台,从历史上来看战争、经济危机等都有可能促成资产阶级政府的垮台。但作为马列毛主义者,如果不想陷入冒险主义,就绝不能把自己的上层建筑在指望这种爆发和冲突上面。我们应该走正确的大道,坚持不懈地系统工作。当革命者和工人组织起来了,当我们越不指望靠东风口中的“必然性”,而是靠真正坚实的政治基础,那么面临革命形式才不会手足无措。
反驳泛左翼大联合论
机会主义者谈外交的样子有种大学生模拟联合国会议的美,团结和联合是有条件的,机会主义者盲目搞泛左翼大联合跟小资产阶级女权的“girls help girls”有什么区别?无产阶级妇女凭什么要跟董明珠联合?同理,马列毛主义者凭什么要不讲原则立场地跟泛左翼联合? 东风大言不惭地引用“对新生事物抱什么态度,是赞扬还是指责,是支持还是反对,这是衡量一个人是真马克思主义还是假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标准。”可东风和它的狐朋狗友团体们能算是新生事物吗?也只有糊涂蛋或者完全不知道马列毛主义的政治冷感者会做出这种一团浆糊的划分。东风和他的动物朋友们,或者说泛左翼们最大的公约数就是认定中国是修正主义,是复辟资产阶级专政,这很“新”吗?从1976年以前的反修防修到1976年以后被捕被镇压和秘密活动的左派分子,对中国修正主义的揭露与批判已经不是什么“新”的事物,相反,这一块正是因为缺乏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理论指导而陷入了停滞,缺的就是下一步“怎么办”。喊口号的泛左翼一点也不“新”,手工业个人英雄主义的“融工”“实践”“调研”一点也不“新”,工业化的,全面坚持地下斗争与暴力革命的列宁政治报路线才“常看常新”,这才是新事物,这才是能实现从认识资产阶级复辟到重拾马列毛进行二次革命的质变的东西。至于团结一堆重量级狐朋狗友搞大帐篷错在哪里,东风觉得热闹就随他去吧。东风在这一块的错误逻辑完全看不到其对于复辟以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与认识,他们说大群“不实践”,转头投入到AI生成列宁原作中去,他们说大群“不知道中国革命的实际”,却仿佛站在一个刚左转的学生视角上一样对陈腐的“经验”视若珍宝。令人失望。
赤眉的“到工人中去”是当时为了反驳知识分子沙龙虚空建党而作,属于一般性质的政治号召,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到工人中去的具体策略,迄今为止的今天这个策略已经很清晰了,那就是学习列宁政治报路线的历史经验,把民主集中制灌输给工人阶级,列宁成功灌输鼓动、组织起沙俄工人阶级的基础正是民主集中原则下严密组织起来的布党,而不是泛左翼机会主义的自发融工小组。
无产阶级革命立场的团结根本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上的,联合是建立在对革命路线的认同上的。革命者一定会走到一起,最终合流。而联合时评看似声势浩大,然而各机会主义组织其实各怀鬼胎。根本原因就是机会主义者抱着投机的心态参加革命,所作所为并非基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事实上,因为毫无组织建设、缺乏明确的政治路线,他们脑中的革命理论和无产阶级良知已经完全被用于与其他组织互相攻讦上了。为了维护机会主义路线,他们敢篡改导师的理论,更敢破坏革命。这也反映了手工业的本质就是无组织无纪律,因为路线不统一、纲领不统一、就必然造成组织不统一,这是由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 而马列毛主义者的群众观绝不会像机会主义者那样追求空泛的大联合、大联欢。只有认同政治报路线,愿意为革命事业工作的人才可以算得上是群众,才可以成为团结的对象。机会主义者不认同大群革命路线,而是奉行破坏革命的机会主义路线,那么必然会被革命者坚决斗争。
机会主义者污蔑大群不团结左翼力量,要削弱“革命力量”,而这些泛左翼,“至少是以马列毛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而他们自己的团结是,对于人,是“根据发言和表现来打游击”,对于不同的小组,是“路线一致的基础上,直接合并或间接合并”。这就是最直接的不用分析的泛左翼的大联欢,依靠拉人头来扩充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以群聊的聊天量作为组织生存力的指标。泛左翼为泛左翼,就是因为他们坚持自己的机会主义路线,如果他们一天也不愿意解散自己的泛左翼组织,一天也不愿意放弃自己乱起八糟的路线,那么他们就一直是机会主义分子,革命大群不仅要作为旗帜鲜明的反对力量,对他们的手工业进行无情的揭露,与他们进行长久的轮战,也要坚持扫除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思潮。如果不坚决地毫不妥协地和泛左翼做斗争,恰是背弃了承认五项共识因为正确路线集结在一起并积极地投入到组织建设的广大群众。
三、经不起丝毫推敲的“组织经验”
机会主义分子说要在学习班安排政委和纪委、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政委和纪委如何而来,由于机会主义团体主动拒绝了政治报路线工业化的选拔与民主集中的集体监督确保选出的同志政治可靠,如何能够保证东风的这些“政委、纪委”的质量?退一万步讲假设即便靠手工业选拔的若干“政委、纪委”是靠谱的,那么这些发展出的下级组织以及下级的下级如何保证他们的质量?这是手工业的死穴,人数越多相互反噬内耗越严重,最终四分五裂再度上演无限可分的闹剧。
一个人不可能从摔跤本身得到任何教训,培养人的是避免摔跤的经验。手工业方式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告诉我们:“手工业是行不通的”,摔跤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让我们明白:“摔倒了很疼”,而真正有意义的地方,促使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因素,就在于避免摔跤的技巧,摆脱手工业的方法。这个方法并不是从手工业中长出来的,手工业方式只是带来了一种痛苦的暮气,向革命者提出了解决手工业的要求,真正解决手工业的是列宁的政治报计划。机会主义者庸俗地将政治报视为仅仅将各地小组“集合”起来的报纸,而不明白,如果不通过政治报的义务劳动进行基本训练,他们连手工业式的分散都做不长久,甚至干脆做不到。
警察局自然差不多总是知道所有那些领导本地运动的、在学生时代已“初露头角的”主要人物,它只是等待对它最合适的时机来围捕他们,而故意让小组充分发展和扩大,以便获得明显的犯罪构成,并且总是故意把自己所知道的几个人留下来“繁殖””,叫嚷着广泛手工业的融工骗子看不到这点,不知道手工业的融工一开展,公开的军事行动就离他们远去。
——(非ai保真)列宁《小组阶段与发展手工业对机会主义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机会主义者碰了壁但又不想放弃机会主义路线结果搞了个四不像的组织建设,学了列宁早期组织建设的皮毛没学到组织问题的精髓。东风的对外项目就不值得说了,所谓的融工被冲的一点不剩,搞融工、夜校都招揽不了人,于是又跑到网上忽悠人。忽悠过来搞学习班,搞了一堆形式主义的莫名其妙的措施但不知道一切行动是要使人在协同工作和共同纪律下培养复刻出巴布什金,不知道要用协同工作和共同纪律锻炼出无穷无尽的无产阶级铁军。最后说学习班能教人工作的技巧,照此推敲是不是还有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技巧和秘籍?由此可见一般,这种学习班不过是刘少奇修养与老左论坛学习会的结合。 东风倒可以搜一下老左泥潭主义网站“人境网”,那里也有学习班、写作班,对外也搞宣传吸收成员,看看是不是符合他们心意呢?
总结
马列毛主义者始终相信群众,但这种相信绝不能被歪曲污蔑成相信群众的自发性, 也不能相信在历史上布党组织内部那种小资产阶级自发的、手工业的倾向,更不能相信完全靠手工业生存的机会主义小组。决定组织团体性质的只能是手工业还是工业化的路线差别,而不是里面 “群众”的占比。 谁知道这里面的”群众“占比多少是自发手工业倾向的,还是像历史上布党的代办员们那样,被工业化锻炼灌输出自觉革命意识的战斗“群众”?就好比确定光的种类是光波的长短,而不是什么五彩斑斓的折射表现。特色要判断一个革命组织对它的威胁,也不会简单看里面群众参与度有多少,左翼有多少,工人有多少,知识分子有多少;而是根据组织度和组织形式对应抓捕后的定罪量刑!东风这类的机会主义团体对此无论是天真的毫不知情还是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试图以自己“相对安全”的组织形式尝试抛砖引玉逼迫大群“剖腹证粉”;机会主义随时准备叛卖革命的险恶用心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