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学校正是资产阶级所讲的“象牙塔”,将学生们以保护的名义牢牢束缚在其中。学生要想从学校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将整个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给打倒。待在资产阶级的象牙塔是做不到的,必须从中走出来,与无产阶级革命联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解放。
2、学校从来不是脱离社会的世外桃源,正如文中所说,学校也终归摆脱不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总要借着运动会或这样那样的活动表现出来。尤其在如今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之时,要解决这些压迫,不能靠被动的改良,而只能靠先锋队领导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秋高气爽,又到了各大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时节。不出意外地,在中帝压迫普遍加重的环境下,这罕见的节日也过得越来越憋屈。笔者在网上不出所料地见到一位学生在博客上痛骂学校。但这篇博客自然很快就被删除了。由于原文“妈含量超标”,可能会影响观感,笔者就将备份放在文末。这里概括一下文中对学校压迫的体现,不知读者是否会有共鸣:
一、缩短运动会的时间,以增加课时
这位口吐芬芳的学生表示,他所在的学校把运动会又缩短了半天,多出来的半天直接恢复上课;并且运动会期间不取消晚自习,而是连着上新课或考试,让学生无从请假。
中修教育对学生的剥削与压迫可谓臭名远扬。假期逐年减少,课时却越来越长,没个尽头,课标内容也是越来越多,除此之外还要用各种竞赛来进一步榨干学生的所有精力。无需堆砌华丽的词藻来进一步形容,每位读者,就算不是学生也应该深有感触。而本例所提到的情况,更是反映出压迫的进一步加深
校领导不会无缘无故给学生找麻烦,其中自然有利益的驱动。由于学生的成绩就是校领导的政绩,学校必然是“成绩挂帅”的。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无非两类办法:1 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2 花钱投资学习资源,并增强师资提高授课质量。后者需要大量成本,而前者则顶多需要给老师发一点加班费来购买教师的劳动。用这点成本换来成绩的提高,又能引起上级嘉奖,进一步申请更多经费。校领导名利双收,几乎稳赚不赔。
不过还有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学生的成绩会成为校领导的政绩?即:为什么资产阶级会为无产阶级提供教育,并如此重视它,以学生的成绩来考核他们在学校的同伙呢?这就涉及到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资产阶级不是慈善家,教育措施本质上还是为了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利益服务的。资产阶级必须从剩余价值中拿出一部分来还给无产阶级,进行劳动力的再生产。这不仅仅是吃喝拉撒,教育也包括在内。未来的无产阶级就是由现在的(绝大多数)学生组成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那么生产力也就得到提高。理论上,生产力的提高会促进剩余价值的实现,即提高剩余价值率,这点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有着重论述,笔者就不在本文中重复“造轮子”了。从实际情况上看,这就体现在学历贬值,使转变为无产阶级的学生领不到足够的工资,受到的剥削加重;换言之,资产阶级能以更低的价格雇佣并剥削更有价值的劳动力。即使无产者的生活有一点改善,也远达不到他们应得的水平,和资产阶级多得到的剩余价值相比就是九牛一毛。
因此,正是出于加大剥削的目的,资产阶级才会拿出一部分剩余价值为无产阶级提供教育,并在学校进行成绩挂帅,残酷地压迫学生。教育体系只是手段,资本主义才是万恶之源。
二、利润挂帅的“美食节”
檄文描绘的“美食节”,无疑是利润挂帅的,并充分反映了阶级矛盾与资产阶级法权。在笔者印象中,学校美食节确实如这位同学所说,一般应是“大家各自带点东西来,互相品尝吃饱回家”。但是本例的美食节做得确实惊世骇俗,与人民币挂钩,把学校变成了“小吃街”。
首先是资产阶级法权。资产阶级法权一般认为是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无论能力高低与劳动形态等,应用一样的标准来衡量其劳动。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出相同的资金购买食品(生活资料),无论其家庭条件,这是使资产阶级法权作用于学生。
不过,资产阶级法权即使在真正的社会主义也会存在,这目前是次要矛盾,它和校方接下来的恶劣行径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校方提供了另一种货币,允许富裕的学生用额外的人民币进行兑换,这使得美食节与学生的家境直接地关联在一起,也为各班摊位赋予了“盈利”的目的,不可避免地使它变成一个利润挂帅的节日。这“利润挂帅”,简单来说就是美食不再是为了让学生们品尝而被售卖,而是为了本班收获更多的利润。
那么为了利润最大化,货币的流入就会诱惑各摊位竞相提高价格,为富裕的资产阶级和小资子弟提供美食。于是公主少爷们挥金如土,尝遍全校美食;而无产阶级子女只能拿着贬值了的“金圆券”左顾右盼,最终还是没舍得花钱,咽下不甘找班主任商量能否“间接退款”,然后找好朋友“蹭点吃的”。公主少爷们的欢声笑语似乎与他们并不相干,他们也只好自我麻痹,自我安慰,把自己的贫穷归咎于命运的捉弄,然后“埋头苦读”,一头扎进资产阶级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深渊。
贫穷的无产阶级子女无法参与到节日中去,罪魁祸首毋庸置疑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垄断了生产资料,因此主导了生产、分配方式,只留给无产阶级极少的生活资料,勉强供给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以此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保证无产者为资产阶级继续做牛做马。面临着如今已经非常严重的剥削,无产者但凡生场大病或是出点什么别的乱子都会万劫不复,自然拿不出闲钱来“过节”了。反观资产阶级子弟,他们能享受节日,完全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痛苦上的,每张钞票都代表着剩余价值,都是无产阶级的血与泪。
资产阶级的节日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资产阶级可以尽情享乐,并让小资手上的货币在节日里回流到资产阶级手中。在这样的节日,无产阶级只会过得拮据憋屈,这便是节日阶级性的直接体现。
除此之外,这个例子还能体现出学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再生产的专政职能。“利润挂帅要从娃娃抓起”,标新立异的美食节显然是在向学生灌输利润挂帅的反动思想,以及落后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念等。“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无论小资教师们能否意识到他们实际上做了什么,资产阶级领导们,以及工业资产阶级确实借助学校进行了思想灌输。只不过,违背客观规律的反动宣传往往会起到负面效果,这糟糕透顶的美食节反而为无产阶级好好地上了一课。
三、“无垃圾桶校园”导致垃圾泛滥
原文指出,该校校园缺失垃圾桶,导致美食节过后地面一片狼藉,还得靠热心同学打扫。
中修各学校确实有垃圾桶逐渐减少的趋势。据笔者所知,校方这么做往往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纯粹的面子工程,通过取缔垃圾桶来体现本校学生的高素质,为校领导立牌坊,在政绩上多添一笔,留下学生们攥着垃圾风中凌乱;另一方面则是“头疼医脚”的一刀切:学生丢垃圾丢不好,总是丢到垃圾桶旁边去,那直接把垃圾桶拿掉不就解决了?这些校领导真是天才,像檄文中说的那样,某些“聪明的头脑”确实应该挂在路灯上展览。
无论出于哪种考虑,都是牺牲学生利益来成全校领导利益,便于校领导在资产阶级分赃中多得一些。但这迟早会付出代价。要求几百号人都能把现场产生的大量垃圾打包带走,是极不现实的,但校领导却在周围禁止设置垃圾桶。美食节过后留下的大量垃圾,无疑要归罪于校领导而不是学生。但这一切后果最终还要学生来承担。热心学生打扫现场无疑值得称赞,但校方死不悔改,只是始终一褒一贬,把自己的错误藏了起来。
这个情况也许称不上是多严重的剥削、压迫,但仍然值得深究,因为学生们打扫校园的自发行动实际上是改良主义的。
一方面,只要校方一日不改,问题就一日不能根治,只能靠这些热心同学一直扫到美食节结束。热心同学值得赞扬吗?值得,但确实解决不了问题。类比到无处不充斥着阶级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必须认识到,如果抓不住根本的阶级矛盾,“扫地”之类的无产阶级内部互助是靠不住的,这些改良措施只会越改越凉。
从另一角度看,文革时期也有实际上相似的情况。党内走资派绞尽脑汁要破坏生产,使出各种阴招:如物质奖励,甚至直接放假等,导致经济主义泛滥,一些工人被蛊惑离岗导致生产停滞。怎么办呢?虽说罪魁祸首是走资派而非先锋队,但是为了无产阶级利益,必须“抓革命,促生产”,先锋队在把群众劝回来之前只能自己顶上这个缺口。这么做的目的为了粉碎走资派的困兽之斗,是政治挂帅的革命行动。
这两种情况是相似的,即资产阶级造成了破坏,却要由被剥削压迫的学生、工人阶级来弥补。这种弥补本身值得提倡,因为资产阶级不可能悔改,被压迫阶级只能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它必须上升到政治层面,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服务,就如文革;否则只能陷在改良主义里头,为资产阶级提供免费劳动力,走向截然相反的结果。
出于时间、篇幅原因,笔者就只提这些典型方面,其实原文还有许多值得揭露,比如“好人好事”被异化成任务指标等。延长课时也好,利润挂帅也罢,他们往往被“为了你好”等反动的上层建筑层层包装,学生和无产阶级群众难以看穿其本质,于是陷入自我怀疑或是改良主义中,被转移了矛盾;即使勉强抓住主要矛盾,也只能陷入到绝望的自发性运动中,就算争取到利益,剥削很快也会卷土重来。因此,一个组织严密,并以马列毛主义武装起来的先锋队是不可或缺的。在先锋队领导下,无产阶级才能够推翻资产阶级专政。
除此之外,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学生不可能作为革命的主力军来推翻资产阶级专政。脱产阶级的意见对于资产阶级就是不痛不痒的耳旁风。学生运动必须在马列毛主义的指导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才有意义。
附:原文拷贝,其素质有待降低,读者可选择性阅读
操 * * 的* * * * * 养的狗屁皇帝,将来不知道吊死在在校门口还是后山被你点起来的电灯泡。一天到晚就喜欢搞些形式主义的煞笔外壳,不愧是炮王,行为逻辑和自身癖好完美统一。不说你 的那些连吃喝拉撒都要管的 校规,就办个运动会也乌烟瘴气。运动会加上开幕式搞两天半已经很紧了, 中年年都是两天半,你居然还能再压缩到两天,除去开幕式只剩一天半,这一搞来的时间提前了,连个懒觉都不能睡,美其名曰“维持生物钟”;走的时间也延迟了,早上的女子接力跑到十二点多还没跑完,你自己怎么不去饿一天再跑几圈,“与民同乐”呢?连开幕式和我们一起站会都不肯,你那皮囊比我们这群黑奴金贵的很,还得留着去* *是不是?而且你压缩时间让我们饿肚子就算了,早办完早休息,但是你怎么边压缩时间边往里面加项目呢?你那个跑操比赛,和平时跑操有区别吗?哦,有区别,可以留下跑得好的班级拍视频,录下你的“政绩”,真是“硕果累累”。而且按理运动会结束不得休息一下,结果你妈的运动会周五急着办完是为了周六再把我们赶回去上那么一天课?全校师生哪一个不气愤?运动员没饿出事来,也得在你这气个心肌梗塞。
除了“赶着上课”,运动会期间的操作也是把学生放在火上烤。就那么两天,你还在乎那晚自习呢?那你要是只宣布运动会期间晚自习照常就算了,我们起码还可以请假缓和一下矛盾。结果是不是谁给你出的伤天害理的馊主意,晚自习要么拿来考试,要么直接连着上两节新课。这下好了,请假都不敢请,有苦说不出,说了也没用,又打不死你。你*的,你暑假开学的时候以周为单位提前,现在运动会占了两天课你还要晚自习考试上课补那么一两节,撒旦见了你都要上天堂。这他妈是最恶心的,还有别的相对比一下反而没那么恶心了,比如什么“运动会禁止带手机”,因为连老师都看不下去,所以实际上没人收,只是杀鸡儆猴;还有以上学时间出入校园,禁止早退,那早来点也就算了,去看看比赛;更抽象的是“好人好事”加分,一件“好人好事”抵好几篇广播稿的分数,结果不难预料的是各“积极的”班主任直接把“好人好事”任务化强制化,从爱心传递变成强制劳动。你要想给运动会的组织提供免费劳动力直接明说就好了,好人好事任务化不觉得抽象吗?
更牛逼的还在后头:学校还打算在运动会期间并行举办一个美食节,让大家都有参与感。听起来“本意是好的”,那肯定是要“执行坏了”,也确实执行坏了,糟糕透顶。在正常人的印象中,学校美食节都是大家各自带点东西来,互相品尝吃饱回家。结果校方的脑回路不一样,他可能觉得这里面缺少了“特色社会主义”元素,硬着头皮加入了“货币”和“市场经济”。那要这么干也不一定会搞砸,办成地摊那样嘛。结果校方缺少最基础的经济学常识,这群傻逼怎么搞的呢:每个班每个学生“自愿”保底出资20¥,从学校换来面值20的“金元券”(单向兑换,不可兑回人民币),而20*n¥的资金就拿给各班家委用于购买食品或食材。然后每个班摆一个摊位,没有议价权的学生拿着“金元券”去购买食品。那理论上讲,货币和原材料相对应,再考虑部分家委的加工,学生应该都能品尝到价值>20元的美食,物超所值。没错,那群死脑袋大概就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们忽略了个问题:他们搞了个“银元券”:“如果学生的钱不够花,还可以花现金兑换额外的‘银元券’”(可以兑回人民币)。那这就意味着市场内的货币必然过多。就连那**政治课也有讲的。
更加致命的是,初高中的“金元券”使用时间不完全重叠,而“两三”(初三、高三)根本没有参与摆摊,因此没有出资20购买美食。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额外出资兑换“银元券”,导致货币泛滥的现象极为严重,兑换点的老师数钱就没有停过。这样一来必然导致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伴随着的是商品的紧缺。10元在校门口能吃各种套餐都管饱,在美食节上却只能吃两个小馍,对于那些贵到没几个人买的黑心摊点则更离谱。但不论卖的有多难吃,总是能在一个多小时之内卖完收摊。若要吃饱点,就得疯狂兑换“银元券”,并在人群中竭力浮沉。这个额外兑换在掏空所有学生腰包充实班费的同时,也让原先付出的20¥购买力下降,可谓令人苦不堪言。
某些领导脑子里肯定灌满了核废水,你搞这个“金元券”干什么呢,你当校长比蒋校长还会微操?人家搞这个直接把经济搞炸了,现在你也搞炸了,你**也炸了,全面向国党靠拢。要是没有后来的“银元券”,还能解释说平衡学生购买力避免攀比;那你这个“银元券”搞出来,那真是还不如直接用人民币。脑子喂狗狗都不吃。
而且,不光是后来出现的通货膨胀,每人出资20元本来就是个错误。你现在所谓“全面小康”了,实际上还是有学生揭不开锅,光我班上就有几个。你让他们和那些老爷一样,富的穷的每人都保底出20¥,不觉得离谱吗?而且这钱被富哥兑得连一半的购买力都不一定有了,有的同学都舍不得花那20元钱,和班主任约好当作提前交班费,结果一整天只吃了个棉花糖,或者糖葫芦,有的人却能大口吃肉大口撸串。谁想出这个主意,你* 不知道* 哪去了,我***的
那然后还有,美食节办完,地上全是各种垃圾。塑料袋纸碗签字应有尽有。是不是学生没素质呢?很多局外人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包括校领导。但是问题来了:你要让这些学生怎么办呢?全校几年以来一直只有一个垃圾桶在很远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领导特别爱护垃圾桶,可能是有奇怪的癖好,宁可给清洁工增加劳动量也不肯垃圾桶被垃圾玷污。这么多的垃圾没地方丢,甚至都没有提醒大家自带个垃圾袋。领导的颜面有那么重要?就* * 那点素质,他要是自己来了第一个乱丢,还能丢到别人脸上。你这地上没垃圾才见鬼了。第二天早上长了点记性,拉个垃圾桶过来,结果下午又搬走了,看来就算知道是自己的问题也不肯做点人事,死不悔改。本来没问题,硬要创造点问题给同学们做“好人好事”去打扫垃圾,热心同学帮你把屁股擦了,居然还敢大肆宣传,苦口婆心地劝导大家不乱丢垃圾。垃圾桶呢?精神分裂,* 全家的* *领导。现在学校里时不时就能听到有人骂 * *是扫码的东西,我看它几个码不够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