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最近的“哈圈大战乙女”风波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 对于“哈圈大战乙女”的资产阶级毒草圈里半斤对八两的内斗,马列毛主义不但要将资产阶级的毒草全部揭发批判,还要用组织与行动把揭发灌输下去,让革命人民学会对资产阶级毒物作出反映,做出抵抗。政治揭露正是向政府宣战,它将突破资产阶级的封锁迫使连敌人也将公开的讨论它们(墙内反动派未明子就如此时常挂起大群和布站),列宁的政治报路线越是进行的完整,无产阶级的自觉力量就越强大,汇集起来的力量也就越团结。

  2. 不管是乙女游戏,还是现在的嘻哈文化,都是资产阶级的大毒草!我们不能停留在对这些“奶头乐”的批判,更要直指背后的资本主义社会与资产阶级专政!而这就需要先锋队的灌输,带领工人群众破除资产阶级的迷魂阵,在无产阶级革命中彻底摧毁产生这些毒草的土壤——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

近日,乙女游戏(后文简称乙游)遭到说唱歌手派克特写歌diss,歌词中提到乙游“全是擦边和油腻”,是当代消费主义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扭曲。进而引发了嘻哈圈和乙游圈的唇枪舌战,多个相关话题冲上热搜。被涉及游戏在微博发声,表示要追究法律责任。事件最终以派克特删除diss歌曲收尾。

事件中两拨粉丝如何对骂揭短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围绕嘻哈和乙游这两个文娱产品的产生背景和社会环境展开探讨。

“乙女”一词源于日本,意为少女;乙女游戏,则是指以女性为主要玩家,男性为游戏中可“攻略”角色的恋爱剧情游戏,比如前几年曾一度大火的《恋与制作人》。乙游吸引人游玩的特点就在于能够沉浸地与游戏中的虚拟人物谈恋爱。游戏中的男性角色们个个都有着英俊帅气的外貌,在角色的嗓音方面,低音炮、少年音、大叔音等等,应有尽有,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女性玩家的喜好。并且游戏中的台词都是精心设计,每一句话都充满浪漫色彩,“比和现实中的男的聊天愉快多了!”,能够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这就是乙游玩家们最大的感受。

这种文娱产品和主要面向男性的GalGame(Girl and Love Game)是一体两面的,它们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奶头乐。在面向男性的GalGame中,同样是塑造了各种二次元美少女,玩家通过扮演男主角与美少女谈恋爱。游戏中的女性角色也有着各种不同的性格,以迎合玩家的喜好。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热衷于和虚拟的“纸片人”谈恋爱,是因为私有制和父权制把人们困在了牢笼之中。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一切社会关系都要用金钱来衡量。最近非常火的“情绪价值”就是这种畸形社会关系的产物,和一个人相处,不仅要计算花了多少钱,给对方提供了多少好处,现在还要计算“情绪”的价值。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人人平等”实际上是“商品交换”的“平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让人们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用来交换的商品,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成了冰冷的利害关系。在这种畸形的社会关系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或者说从未具备)与异性相处的能力,现实生活中的压迫又驱使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了不婚不育的打算,而资产阶级为了拉动消费,又拼命地鼓吹各种以浪漫爱情为包装的消费主义毒草,既然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浪漫的爱情,那么就只好在游戏中寻找慰藉。

不管是乙游还是GalGame,都是资产阶级麻痹无产阶级的奶头乐,它们所宣扬的都是资产阶级的爱情观,其中都不乏软色情或硬色情的毒草,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对人的物化。

然而代表嘻哈文化的派克特对乙游的攻击又完全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赵国如今的嘻哈文化,同样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产物,与乙游同属一根藤上的瓜。

嘻哈(HipHop)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是在美国底层黑人社区中生长出来的街头文化,它的诞生受到爵士乐、摇滚等音乐的影响,具有着反压迫的精神内核,是美国的阶级斗争的产物。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东风不只席卷了国内,在国际上也掀起了一波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在法国巴黎,学生们进到工厂里联合工人群众,掀起了“五月风暴”,粉碎了法国资产阶级粉饰太平的繁荣景象;在意大利,工厂的工人们联合起来发动了“热秋总罢工”;在美国,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越南的罪行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反战运动和黑人反压迫的抗争声势浩大。在嘻哈诞生之初,美国底层的黑人们靠着富有节奏感的鼓点伴奏,以说唱的方式诉说着贫民窟里的人间疾苦。工人阶级的孩子因为贫穷买不起衣服,家中的衣服从哥哥姐姐依次穿到弟弟妹妹身上,所以尺寸常常很宽大,这种穿搭文化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叫做oversize的服饰风格。说唱、街舞、涂鸦、街球,这就是当年美国工人阶级子弟的主要娱乐方式,他们没有条件去享受那些属于资产阶级特权的高级娱乐,只能在嘻哈这样的街头文化中抱团取暖。

这种从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中产生的街头文化爆发出了惊人的影响力,这种讲述着无产阶级艰苦生活的平民艺术收获了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支持。一些富有才华的说唱歌手脱颖而出,受到了唱片公司的关注,资产阶级对嘻哈的资本主义改造也正式开始,商业资本逐渐涌入了进来,在唱片公司的帮助下,说唱歌手们发行了一张又一张专辑,这种新颖的音乐类型也快速地席卷了整个美国。一些说唱歌手出名以后,赚得盆满钵盈,实现了阶级的跨越,于是他们便不再关心底层人民的困境,而是开始炫耀起自己的豪车、豪宅,吹嘘自己的能力。在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下,纸醉金迷的风气也使嘻哈逐渐变了味儿,枪支、毒品、女人逐渐成了说唱歌曲中的“老三样”。

嘻哈在赵国的发展大致是从本世纪初开始,早期的嘻哈组合,都是在这段时间陆续成立,例如北京的隐藏,阴三儿,龙胆紫,上海的竹游人,重庆的Gosh,成都的CDC说唱会馆,西安的红花会。早期的国内嘻哈以地下(Underground)和老派(Old School)作为标榜,由于当时的受众群体较少,且审核力度较宽松,在当时的说唱歌曲中,不乏对于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然而在中修这样的由官僚资产阶级专政的帝国主义国家,即使是这种文艺类的批判也是不能容忍的,在2015年阴三儿的17首歌曲就因涉及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或者危害社会公德的内容遭到下架。随着2017年“中国有嘻哈”这一综艺节目的爆火,嘻哈这一音乐形式正式走入大众视野,嘻哈的听众也越来越多。不少说唱歌手借着这股行业的春风扶摇直上,完成了阶级的跃升。在说唱歌曲的内容中,大部分都是和欧美说唱大同小异,虽然不能在歌曲中宣扬枪支毒品,但是描绘纸醉金迷的生活的词句一定少不了。赵国的嘻哈音乐,并不是从底层群众生活中生长出来的,而是从城市小资产阶级中开始发展的,他们引入的,是欧美资本主义改造后的嘻哈音乐,其中的阶级斗争和反压迫的内核几乎被抛得一干二净。前些日子上海大学说唱歌手在歌曲里面侮辱农民工,说什么“他们争先恐后像农民工讨要工资“,可见现在的嘻哈早已背离了反压迫的精神内核,早已脱离了人民群众, 成为了资产阶级麻痹无产阶级的工具。

派克特写歌diss乙游可不是站在什么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的客观批判,而是以一种“爹味”十足的说教口吻显摆他自己的父权威风。他以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对自己看不惯的现象重拳出击,却不愿指出此现象背后的本质——资本主义的畸形社会关系,因为他自己也是靠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存活的。大部分说唱歌手的生产方式就是小资产阶级的,他们往往以手工业小生产的方式进行创作,只有少数主流说唱歌手有工业化的编曲和制作团队,他们收入的来源也大部分取决于市场,当自己的歌曲出名以后便有机会向上攀升,通过开办厂牌等方式跃升成为上层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这种小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动摇,他们虽然嘴上唱着“从底层一步步爬起”,一旦他们爬了上来,便立马和无产阶级划清界限。

如今许多群众沉溺于资本主义的奶头乐,这不是找到那些制作奶头乐的公司指着鼻子骂一通就能解决的。只有依靠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政治揭露与政治灌输,才能帮助群众认清资产阶级的阴谋,只有组织起工人群众造反夺权,把资产阶级赶走,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才能摆脱资本主义的压迫。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