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1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有关蔡徐坤的热梗看似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背后实际上也是商业资本的推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下,人民群众的主流意识受资产阶级专政的宰制,只有经过马列毛主义的灌输之后,才能真正涌现出代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网络热梗是互联网这一生产资料中的重要现象,马列毛主义者也可以用“梗”作为武器,但是一定要弄清背后的资本逻辑,用热梗针砭时弊,而不是整抽象烂活。
2.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娱乐圈明星和各种饭圈都无不是在为了更好的榨取和分配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方式,它们用妖魔化的、脱离无产阶级的文艺去麻木无产阶级。我们看到所谓的明星不过是一个个依靠资产阶级家庭带来的巨大资源所造成的,而这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资源是无产阶级所根本无法满足的,这种差别将法权思想扩大,似乎明星就高人一等,明星对环卫工人礼貌一点就是亲民、是群众的明星了。无产阶级不需要明星,无产阶级靠劳动创造了社会的一切,这种将群众当作只能跟在尾巴后面的英雄史观必然要随着资本主义的覆灭而被人民史观所彻底打倒。
在资本主义社会下,为了服务于资本主义工业模式的再生产,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就催生出了这样一种文化:对一种于大工业生产下的职业化明星(亦或是制造出的虚拟人物),需要表现出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热情,对ta进行所谓“发病”,购买各类周边,甚至于在互联网上为喜爱的ta进行对其他网民的“讨伐”(包括但不限于挖出对方现实生活中的信息、进行人身攻击、辱骂等)。笔者就从之前各个平台有着较大知名度的一位职业明星“蔡徐坤”讲起,简单分析一下当代文娱内部以及粉丝群体的阶级基础。
文娱中的明星群体究竟是哪些人?
“文娱”,这两个字通常指代文学、文化、艺术类等活动,而在如今则被用来广泛称为互联网上的才艺表演。而在如今在银屏中载歌载舞的一类“明星”也绝大部分是由资产阶级子女来承担角色,就从这篇文章的主角蔡徐坤讲起。
蔡徐坤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父亲是温州人,母亲是湖南怀化洪江人。他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湖南怀化和外祖父母一起度过,小学就读于当地的鹤翔学校。在此期间,他被选为校长助理和学生会主席。小学毕业后迁居深圳,在南山第二实验学校读初中。他在《星动亚洲》节目里自称曾收到TFBOYS公司时代峰峻的练习生邀请;但出于多方面考虑,其母亲最终推掉此次机会,安排他前往美国读书。2014年,完成初中学业的蔡徐坤赴美国留学,就读加利福尼亚州的格雷斯兄弟高中。
——摘录自维基百科
一目了然,蔡徐坤本人就是一个不择不扣的资产阶级“阔少爷”,不管是出身还是各项学业的安排,都可以看到蔡徐坤本人极为丰厚的物质基础,这也就为他本人转为职业明星铺足了垫脚石。
而在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娱中的所谓“职业明星”其实大部分都是被资产阶级垄断的,他们演绎事业的来源,在于他们背后有多少资金,根本上就是其资产阶级父母为其打造的一个温室。从蔡徐坤于初中就受到明星公司的邀请来看,他从小就生活在这种资源丰厚的温室中,但这种温室实际上建立在广大无产阶级苦难的头上,一方面是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平等,资产阶级子女们在舞台上跳跳舞就能获取巨额的广告费,而无产阶级子女整日劳作却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另一方面是明星公司与实际工作不符的巨大收入后面,根本是靠与其他资本勾结,掠取广大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得来的。
所以文娱中,就说我们在大屏幕中看到的,能够真正建立起“饭圈“的个人或群体,几乎都是资产阶级中最为好逸恶劳的一份子。
其粉丝群体的主要占比问题
爱好”饭圈“文化的,一般为学生及办公室结构中的小资产阶级,因为脱离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压迫,又沉浸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熏陶下,将自己的情绪符号化,把意识放在了物质前,从而导致人的思想极度混乱且空虚。在此时依靠一个虚拟的、理想中完美的形象来给予自己安慰,其实是小生产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本能的表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比如说在当今互联网上到处在”比战力“中”封神“各种现实或虚拟人物的出现,实际上反映的是小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小生产被逐渐取代,小资产阶级逐渐赤贫化、无产化。出于对于自身地位在社会中的不安,从而打造出的一个个看起来”值得托付的对象“。
而”饭圈“文化就是服务于这层小资基础的。官方制造出一个打着”可爱“”温柔“”善良“标签的人物,使观众们为其买单,为了心中的那一部分”安稳“而为资产阶级的利益分配着想,但这个披在外面光鲜亮丽的糖衣是非常脆弱的,在现实中,几乎只要轻轻一碰,就会露出其中资本主义的腐朽内核。
黑红文化中的”热梗“问题
2019年1月18日,NBA官方在新浪微博宣布蔡徐坤为首位NBA新春贺岁形象大使,并与三位球员拍摄宣传片,此举引发质疑。球迷翻出蔡徐坤以往节目中打球的片段,并质疑其球技。同时,打球片段也被网友再创作以进行调侃或者恶搞。
2019年4月12日,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上海天尚律师事务所受蔡徐坤本人之委托,向bilibili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注册公司——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发送律师告知函。文中指出,bilibili存在大量对蔡徐坤表演视频进行恶意剪辑的鬼畜血腥暴力视频,涉嫌故意诽谤以及滥用肖像,已严重侵犯蔡徐坤的合法权益。随后,蔡徐坤工作室也转发了这封律师函。同日,bilibili对律师告知函作出回应,称“相信法律自有公断”。之后蔡徐坤对于相关迷因的态度有所缓和,并偶然以此自嘲。
2023年3月7日,人民网发文“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其中就包括了相关迷因中的“鸡你太美”,事后微博平台下方引来网民们用“小黑子”头像来反对人民网这次的行为。
——摘自维基百科
从2019年至2023年,在四年间,蔡徐坤的本人的风评在不断变化,从刚开始的抵制,扒光蔡徐坤本人的恶习与其幼稚、飞扬跋扈的嘴脸,再到后来对其几乎亲昵的爱称”坤坤“,引出各类对其视频及本人二次加工的热门作品,足以见得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对于话语的掌控权。
有人可能会说,对蔡徐坤的二次创作及”热梗“的传播难道不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吗?
首先不管是刚开始对蔡徐坤的批判,还是后来对蔡徐坤”鸡你太美“梗文化的传播,都无不是小资产阶级的自娱自乐罢了。再者,人民的活动与想法,是脱离不开物质基础的,单单谈所谓人民的意志,在各种自发的、盲目的群体活动中自己颅内高潮,也是小资产阶级脱离社会实践,幼稚天真的体现。
总的说来,蔡徐坤各种”热梗“的宣传,离不开不开资产阶级之间的内部权益划分(B站、微博等等),由此引导的舆论,以及早期围观路人的自发性抗议。这些内容结合起来,才有如今互联网上有关于此的内容。
小结
”饭圈“的形态也不止于此,还有许多例如虚拟主播、画师等等的职业,都能建立起一个个”饭圈“,笔者就不多以赘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饭圈“行为都逃离不开在生产关系被颠倒后严重的恋物癖。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复辟,劳动本身的商品化,也造就了这种扭曲文化的传播。要想将这种资本主义社会下恶臭的文化清理掉,只有将其背后的经济基础推翻,才能与那些资产阶级的泔水文化告别,建立起新的文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