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资产阶级的臭嘴不会说出什么好话。刘慈欣本人就是分到统治阶级汤喝的资产阶级走狗,《三体》小说内充满了反动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唯生产力论、英雄史观等,对无产阶级充满了鄙视和偏见。
2.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民主并非是高于集中而存在的,恰恰相反,正是有了专政的力量,民主才能够实行和发展。在三体世界中,社会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依然受到资产阶级的专政,只是作者有意把这点隐藏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的生死也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所投出来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手中,而这样脱离群众、脱离实践的代表又与现实中的资产阶级一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面前表现出了十足的愚蠢,这根本就在于落后的阶级无法发展生产力去带领社会的发展。而同样,我们要明白,回到现实之中,无产阶级的民主也并不是泛民主化,不是自由派说的什么自己选择了灭亡,当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成熟时,例如想通过民主的手段去否定掉无产阶级专政和公有制,那专政就需要发挥作用,将这种错误路线给打倒,将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正确的路线进行灌输和执行,才能够发展民主。
近期,随着《我的三体》第四季的播出,把《三体》小说第三部的内容搬上了荧幕,与此同时,各种“赞美、维护”这部反动小说的声音也相继的出现。这里笔者也就挑选其中一个最典型、最具有欺骗性、伪装性的观念,来对其进行揭露。
这一种说法就辩护道“三体这部小说不仅没有资产阶级的’精英主义‘思想”。而且是一部很具有“人民史观”的作品,三体小说的第三部内容就把这一点很好的体现出来。
为什么呢?因为三体小说中的第三部有着这样的情节,随着三体第二部的“面壁计划”之后,又出现了“执剑人”的存在,这些“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明智者”操纵着可以威慑三体人的引力波威慑系统,负责代表、对应整个人类对三体人的态度。而在三体第三部的时间线里,还专门描写着,人类社会的“大多数”在未来的“柔化社会里、在柔化的习惯里”渴望与三体人和平相处这一目标。所以罗辑这个执剑人之后,人类用“全世界投票”的方式选择了“程心”这个温柔的执剑人,用温和的政策对待三体。于是“人类社会因此而落入了三体人的陷阱,把自己推向越来越残酷的深渊”
这时那些反动的辩护者就站出来说:这是很符合人民史观的描述,程心是全世界投票选出来的,人类的毁灭也是人民自己的选择,整个文章把“人民是历史的动力”描绘的很好。
一方面,这里的作者对于资产阶级投票的认识就是迷信的、狭隘的(作者在对于整个人类社会遥远未来的描写就是套皮资本主义的社会,无不体现着作者当今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陋习,也表明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迷信,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的极限,是社会最终形态)认为“全世界投票”就一定是代表全世界人民的意志,好像连无产阶级与被压迫群众、革命者的意志也能算进去。
一方面,就是“群众自己选择毁灭,那么就体现着人民史观的思想”是这样的吗?或许我们换一种说法,就可以更明显的看出它的荒谬性是怎么样的:
资本主义下,没有先锋队的领导,群众大部分只懂得停留在经济斗争而不上升到政治与夺权的情况,所以改良主义,妥协“是群众的选择,是符合人民史观的”
资本主义复辟后许多群众没有大反应,说明群众是“认可资本主义复辟的”“这是群众的选择,是符合人民史观的”
所以,这里就体现了一个很多机会主义者、反动人士常为借口的概念:群众认识不清,被反动分子欺骗了,反抗声音被压制下去了,难道是群众的选择?是人民史观吗?
对于马列毛主义者来说,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主席的一段话来更好的理解
“人民的觉悟不是容易的,要去掉人民脑子中的错误思想,需要我们做很多切切实实的工作。对于中国人民脑子中的落后的东西,我们要去扫除,就像用扫帚打扫房子一样。从来没有不经过打扫而自动去掉的灰尘。”
想必各位都有在鲁迅的小说中听到鲁迅对还没有被做好群众工作的群众的描述,这时的群众是有很多龌龊的东西的:鲁迅的《药》这部小说中,面对着被斩杀的革命者很多被麻痹、欺骗的群众并不在意,而只想着拿馒头去沾革命烈士的血去治病。
这种态度,是一个革命政权必然要去改造的对象,而不是放任的对象。
我们说人民史观,并不是说人民说什么就都是对的,而是讲究让所有人民都掌握正确的方向才能发挥最大的动力。
因此,我们可以说“群众自己选择毁灭,就是人民史观”这种说词不仅是错误、荒谬的,而且还恰恰是资产阶级“精英主义”的。因为能说出这句话恰巧证明自身对于做大多数劳动群众的工作是排斥的态度,恰巧说明他们不愿意去接触、改变大多数群众的事实。通过这一逻辑,我们不仅能用于驳斥“三体”这部反动小说辩护者的说词,更能认识清楚“刘慈欣”这个反动作家真正的想表达的概念是怎么样的:
结合起三体第一部到第三部的小说内容,从一开始对于文革的抹黑,到第三部群众自己把自己投向毁灭,无非是想表达“群众大多数的愚蠢”。
“群众在文革时不理解所谓的‘知识分子’是在投向毁灭”“群众在面壁计划时不理解面壁者是在投向毁灭”“群众在最后对三体人的和善是把自己投向毁灭”好嘛!都这样了,不是资产阶级精英主义是什么呢!?这位“刘慈欣”真当自己这样去写别人会觉得他是当代的鲁迅吗?鲁迅先生是抱着“唤醒群众”“改变群众”“改造旧社会”的态度去写下的文章,而刘慈欣呢?他责是“歧视群众”“赞美旧社会”的态度去写下这种小说!
也难怪这部小说会被当今的中修那么鼓励与吹捧,因为这种欺骗性很强的反动作品正是中修需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