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的书房(名人书斋)

凡是读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人,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热血青年,抑或是当代的中学生,都会荡起热爱祖国、热爱最可爱的人的激情,都会崇敬这位作家:魏巍。
6月28日下午,雨后的北京,恢复了往日的炎热。记者来到西山八大处,看望这位“最可爱的”作家。山上的小院,种满柏树、枣树、沙果、白玉兰,郁郁葱葱的。
书房在二楼。老作家已在房中读书看报。究竟是军人,虽是白发、长眉,身子骨并无老态。东面有门,通往卧室,门边一排书柜直到南墙。南面的窗开着,微微吹进些许风,能感到有些凉爽。西面墙上挂着一幅墨竹图,一幅对联:“小雨高原乐棕马,余阳古囿来鸣禽”和鲁迅先生的画像。
临南窗的书桌上,摆着一些稿纸,随时有感而奋笔一书。书桌前一张宽大的沙发,沙发前一张软凳,平时老人读书看报便在沙发上。沙发旁放着《列宁全集》《杜甫诗选》《宋词选论》《历代书信选》等常看的书。一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爱国主义的壮丽画卷》打开着。记者得知,老作家本来应邀参加26日在北京丰台卢沟桥畔举办的《卢沟放歌》诗歌朗诵会,因老伴生病没能参加。朗诵会上朗诵了这位抗战诗人的作品《好夫妻歌》《蝈蝈,你喊起他们吧!》。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作为一名抗战老作家,更加缅怀那些为抗战胜利而牺牲的革命同志和战友。”老人的目光似乎又回到了战争的岁月。
魏巍(原名鸿杰)闻名作家、诗人,曾用笔名红杨树。1920年3月6日生。河南郑州人。汉族。1937年秋奔赴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1938年4月于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战斗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及华北战场。曾任团政委、总政创作室副主任、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军区政治部顾问等职。是第一届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现任中朝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会长。作品有:《魏巍文集》(十卷);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壮行集》《魏巍杂文集》《魏巍散文选》等;诗集有《两年》《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魏巍诗选》;长篇小说有革命战争三部曲《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东方》等。其中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茅盾文学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和首届人民文学奖。《地球的红飘带》获“人生的路标”奖及人民文学奖。
本报记者 潘衍习 摄影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7月01日 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