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乎盐选小说的资产阶级思想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文学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的一部分,具体反映着当下的经济基础,所以文学艺术必然带有阶级性。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项实践中来。而在错误的实践中自然会产生错误的思想,就如文中所说给出反动离谱的“解决方案”。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环境下,人民群众所受到的普遍的不公,压迫,剥削,那怕在实践中获得错误思想的“作者们”也有着揭露的欲望。另一方面,无法找到正确的解决道路。这正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在具体革命形势中落后于革命形势的具体表现,一方面人民群众受到深重压迫,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先锋队没用能够广泛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广泛的揭露,灌输,指出正确的方向。这迫切的需要无产阶级凝聚起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建设属于无产阶级先锋队,推动革命的浪潮走向高潮。

2.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有些资产阶级的文艺,带着冲天的臭气向群众灌输反动、恶臭的思想。他们颠倒黑白、助纣为虐,对当下工人阶级每时每刻都在遭受的剥削和压迫视而不见,反而去给那些苦难的制造者,即剥削阶级洗白。还有一些小资产阶级的文艺,对反动统治做了一定的揭露,对劳动人民表达了一定的同情。然而,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消灭剥削和压迫提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往往在折腾一番后陷入了虚无主义,在资产阶级的掌心中化作一滩烂泥,成了否定革命,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毒草。

想必不少读者平时都有看知乎的习惯,笔者也是如此。我们都知道,在诞生之初,知乎有不少高质量的问答内容,也因其相较其它平台更为开放的环境而受到网友的喜爱。但随着资本的扩张,“小而美”的问答平台知乎已转变成了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的巨型社区。原先以时事批判著称的知乎,社区的问答质量有严重下降的趋势。资产阶级急于开发知乎的盈利能力,经多轮商业化探索所打造的知乎盐选会员,便孕育而出。盐选小说这一新的创作形式,也出现在了大众眼前。不少知友对盐选都颇有微词,这主要源于盐选小说的套路化、低质化以及在不相关问题答非所问。笔者想,知乎官方执意推行盐选小说的目的无非如下:

1.盐选吸引网民使用知乎,扩大了知乎的市场占有份额
2.盐选小说可以吸引用户充值成为盐选会员,为企业谋取利益
3.知乎官方无法管理好社区环境,大量优质账号出走,使得低质内容劣币驱逐良币
4.逐步收缩的网络审查机制限制了原先知乎所擅长的时事批判的内容创作

于是乎,大量低质、恶臭的盐选小说便充斥了知乎社区,这些小说不过万把字,其中绝大部分是“爽文”。有些同志想,这些爽文无非是质量低,看了让人乐呵乐呵,又有什么影响呢?非也,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过“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同样,在阶级社会任何东西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在资产阶级社会中,这些由小资产阶级创造的文艺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在客观上都起到了巩固资产阶级专政的作用。这些看似与政治毫无干系的小说,实际上起到了最恶毒的政治目的,即“向人民群众散播资产阶级的恶气,荼毒人民群众让其顺从资产阶级统治” 。今天,笔者就从几个方面讲一下这资产阶级的“恶气”。

像我们常看到的盐选小说套路,其中之一常见的是「他人(通常是主人公的亲人或朋友)遇见了某种困境,主人公帮助了他人,却遭他人背刺惨死,在转生后改变了主意向他人报仇,在大仇得报后主人公享受到了幸福的生活,他人得到了悲惨的下场。」

首先,这种文章宣传了如人性本恶论的反动谬论。并且,这种文章为这一类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尔虞我诈的资产阶级的阶级性擦脂抹粉,将其表现的如所有人生来就有的品性一般。再然后,这种文章塑造这一些恶人形象,转移了当今社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阶级矛盾,将无产阶级如今所受的苦难解释成一些恶人作恶的结果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压迫与剥削,又鼓励了群众斗群众的做法。这些作品所宣传的价值观,无一不是畸形的。

再然后像许多知乎盐选小说中的主人公身份,在现代的不少都是什么“公司老总的千金小姐”“娱乐圈的明星”等等,在古代的不少都是什么“皇宫里的公主格格”“王公贵族的女儿”等等,他们在小说中所遇见的困境无法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现实中的底层劳动人民,连出场的机会也没有,仿佛完全消失了。编者在看这些文艺作品的时候发现,这些小说中出现的人物,竟然一溜的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专政对象,全都是些该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监狱、劳改所、枪决刑场的人物。这些作者还想说这些人过的日子很苦、有什么什么困扰,这可把我们无产阶级的肺都气炸了

那么,这些小说的题材有没有揭露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呢?答案还是有的,但这些文章有没有什么问题呢?答案也是有的。

故事一

拿一篇盐选小说举例,它以现实中幼儿园老师用布置画自己家车标的作业来调查学生家庭情况从而偏袒富人子弟、排斥穷人子弟一事为题材创作了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与老公作为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将女儿送到某私立幼儿园,遇见幼儿园老师布置画自己家车标的作业来调查学生家庭情况。老师误以为主人公家庭是平民家庭,从而处处排挤主人公的女儿,将主人公给女儿的公司新品机器人抢走给了另一个富人子女。我通过取消给幼儿园投资、发动舆论战的方式让老师锒铛入狱,园长引咎辞职。结束一切后,主人公一家共同到国外旅游,享受生活去了。」

这篇小说揭露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但小说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却令人大跌眼镜,评论区不少网友都纷纷吐槽。





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在资产阶级专政的赵国,幼儿园老师嫌贫爱富是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恶果。但小说中解决问题的方式,竟然是用资本去解决。这是宣扬什么呢?无非是想说现实生活的问题只有靠资产阶级哪天不满意了才能解决,穷人就只能忍着。再比如,小说中的主人公和丈夫都是所谓的“企业家”,其实就是大资本家,平日里对员工敲骨吸髓,甚至把公司员工费尽心血制造的新型机器人拿回家给了自己的小女儿,不费吹灰之力便据为己有,成了自己家的私有物。但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却被塑造成了一个爱女心切的慈母形象,成了打击黑暗的好人形象,简直就是一个“大善人”。这种为资本家擦脂抹粉的大毒草,真是令人作呕。

故事二

另一篇小说就要好一些,但它的问题也不少呢,它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老婆生孩子,因为羊水栓塞,母子命悬一线,被推进ICU抢救。在主人公的岳母痛哭时借用隔壁病房拍戏的剧组人员过来阻拦,主人公认为对方无理取闹,想不到对方不依不饶甚至还想赶人。此时主人公老婆情况更加危急,医生不得不剖腹产保小。剧组人员更加暴躁,脚踢手术室打扰手术,辱骂主人公一家,拦住刚剖出来的婴儿去儿童医院。对方逼主人公给钱、下跪。手术室的主任医生出来让对方放走了婴儿,告诉了主人公噩耗。剧组的导演、编导更加嚣张地嘲笑主人公,主人公忍无可忍,用手术刀和灭火器打死了导演和编导。原来主人公上周送老婆来产检,有人酒驾撞了主人公的车还想打主人公老婆,主人公动手打断了他的腿,对方想通过这件事讹主人公四十万,主人公为了保全父母和孩子不打算活了,所以今天犯下死罪。最终主人公也被刺伤,爬到妻子遗体边上死去了。」

这篇故事据说也是取自真实事件,评论区也有人给出了这家公司的真实信息。作者在取材现实的基础下发挥想象力,创作了这个主人公反杀剧组人员的故事。从故事中可以看出,这些剧组人员其实就是流氓无赖,是资本主义制度压迫人民的一个缩影。主人公做了反抗,却是通过消灭肉体的方式。固然,这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但推翻压迫的不是杀人,而是无产阶级革命。仅仅靠杀几个人,是永远无法推翻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也绝不可能因为几次“恐怖事件”而“恐惧”从而停止压迫,真正能够推翻压迫的永远是无产阶级革命。显然,主人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结论

知乎的盐选小说在为资产阶级敛财的同时,也在精神上散播着资产阶级思想,巩固着资产阶级专政。一些小资产阶级的文艺作品虽在某些方面同情着无产者,揭露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但基本上给不出什么解决压迫与剥削问题的办法,往往会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将长期地存在下去,与资产阶级作品一齐充当着维持资产阶级统治黑脸和白脸。资产阶级虽然完全无法包容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但是在没有统治危机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包容小资产阶级文艺的。这些小资产阶级文艺作品没有触及资产阶级统治的根本,并变相地承认着资产阶级统治。哪怕这些作品的本意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所做的事情也注定成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有机补充。这些个作品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但终究是站在我们对立面的,但一篇无产阶级的文艺作品,无论是低级或高级,只要它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那就是一个好的艺术作品。无产者们联合起来,要坚决同这些个资产阶级艺术的毒草作斗争。只有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充分发扬无产阶级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文艺界才能迎来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