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解放:由新疆三区革命说开去(九)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革命队伍要取得胜利,坚持正确的路线,扎根群众是关键。既要争取人民群众中最广泛的进步力量达成统一战线,又必须独立肩负起革命领导权的担当。同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斗争越是进行,就越是需要革命者去思考、行动如何根据形势去发展和调整斗争策略。
2. 我们应该注意到一点,那就是,三区革命的领导人,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其在见到中共中央的态度,是准寻党的领导,而一共对他们的回应也是要经过组织的原则进行考察之后,才批准加入党组织,不是不经过观察就一股脑的收入了,这不失为两个成熟组织之前的默契。

本期承接上期,主要讲解新疆和平解放前后的事情。但我们还需要先讲一下,新疆的共产主义者是怎么跟地处陕甘宁的中国共产党接上头的。

三区与中共之间的联系

1946年,三区革命和东突厥斯坦革命党主要领导人之一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利用去南京参加国民政府举办的国民大会的机会,于12月5日晚秘密前往中国共产党驻南京办事处,中共代表团负责人董必武亲自接见他。会见时,阿巴索夫向董必武转达了东突厥斯坦革命党坚决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决议,转交了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致中共中央的信。


董必武

董必武给中共中央的回信中说:

“新疆国大代表阿不都克里木姓阿巴索夫…称在新疆有一个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组织,在新疆解放区公开,在迪化及其他地点还是秘密的。现有15000人。领导同盟的共11人,曾要求加入联共。联共以苏联外交关系,未允。阿才要求:

一、我党承认领导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该同盟有一信上报中央(见另电)。
二、同盟领导者11人要求入党。
三、要求派政治、财经及军事工作人员。
四、要求联络。
五、要求我党对新疆问题有明确的政策。…“

中共中央非常重视董必武的来电,12月6日,由周恩来亲自起草复电、经刘少奇签发。复电说:

“甲、望向阿同志询问:

(1)新疆整个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情况及其发展。

(2)新共同盟之具体主张。

(3)阿同志可否能带工作人员一道回新,并建立与延安电台联络。

乙、如可,望你考虑派一个得力而不红的同志作联络代表及两个机要人员随阿同志去新。

并向阿同志声明下列各点:

(1)中共愿与新共同盟第一步建立友谊关系;

(2)派去之代表,其任务只是联络与观察;

(3)新共同盟领导者11人入党事,原则上欢迎,但具体解决须联络代表到后经电报决定;

(4)新疆工作,应以新共同盟为领导中心;

(5)派工作人员须视今后新疆政治情况及交通条件如何再定。

丙、如阿同志不能带人去,你可与之约定电台联络办法及密码,先求电讯来往,并将延安中、英文广播时间和波长呼号告他。

丁、不管去人与否,望将毛主席著作、党章、少奇报告及其他印发文件交他,希望他带回能译成回哈两种文字出版。”

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对新疆的共产主义组织还是非常信任的。当时新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新疆工作由谁具体领导?电报讲明“新疆工作,应以新共同盟为领导中心”。完全以自己的同志和组织一样对待。

正是在与董必武的会面后,阿巴索夫回疆将东突厥斯坦革命党和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合并成立了民主革命党。同时,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地区少数民族文字的报刊发布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消息、介绍解放区情况、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发表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的著作,分析中国国内形势等新闻报导和文章的数量日益增加。

举例说明,塔城专署机关报《人民之声报》,在解放军于1947年7月开始实行战略转变,向国民党军发动战略进攻之际,该报发表题为《关于中国形势》的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的战绩和全国人民支援解放战争的情况。该报还发表了署名文章,详细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情况。在《解放的日子为期不远了》一文中,提出:打倒反动派的统治,解放全国人民的大反攻,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全国人民要自觉行动起来,全力以赴,争取大反攻的胜利。

1949年8月1日,《革命的东突厥斯坦报》转载了《同盟》杂志社论《庆祝新盟成立一周年》,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最激烈阶段。汉族人民中的民主力量正把人民从反动的国民党统治中解放出来。”“我们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和全国的民主力量的胜利紧密相连的。国内民主力量的胜利将加速我们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同样,我们的胜利也会对国内民主力量的胜利产生影响。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的盟员要很好地理解我们民族解放运动和汉族人民解放运动之间的关系,要广泛地向人民进行宣传,这是我们盟员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样,三区革命领导人从思想上、政治上已将三区革命和全中国的人民解放运动完全联系起来了。

三区革命领导人还利用各种机会亲自进行宣传。1948年2月,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等亲自向民族军宣讲《八路军政治工作手册》;9月中旬阿合买提江·哈斯木到阿山视察工作时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不久就会进军新疆,新疆将同全国人民一道获得解放,民族军也将会编入解放军序列。11月12日,在阿山专署召开的“11·12”革命纪念会上,达列力汗·苏署古尔巴也夫就国内外形势和全区工作作了长篇报告。报告指出:“国民党反动派虽然对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实行残酷的压迫和野蛮的镇压,但绝对阻挡不了人民解放运动。因为人民解放军所坚持的方向和推行的政策,代表了全国4.5亿人民的愿望。因此,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诞生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新中国政府。”

由于董必武派去的联络员彭国安所携带的电台功率较小,三区方面一开始未能与延安建立直接通讯联系。194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联络员邓力群到达伊宁,沟通了三区革命方面与中共中央的联系,这是三区革命接受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标志。

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的成立

1948年8月1日,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成立大会在伊宁隆重召开。参加大会的有三区主要领导人阿合买提江、伊斯哈克伯克等30余人,还有三区各阶层代表人士、七区民主联盟代表以及各界知名人士。会议宣告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正式成立,选举产生由中央委员35人,候补中央委员5人组成的新盟中央委员会,推选阿合买提江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并成立了新盟中央主持日常工作的机构-新盟中央组织委员会,由阿合买提江任中央组织委员会主席。这样,新盟即正式建立起来了。新盟是由民主革命党及其他左翼组织联合成立。

我们在前几期就已经提到过新盟。新盟是一个联合各民族、各阶级的群众性的统一战线组织具有某些政党的作用,成为三区革命后期实际上的领导力量。在实际工作中,新盟继续反对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等反动思想,为维护民族团结立下了不少功劳。1948年12月下旬,东突厥斯坦革命青年团正式并入新盟,新盟中央增设青年组织委员会,专门负责三区青年的工作。1949年3月8日,新盟中央组织委员会又做出决定,将三区妇女协会并入新盟。

新盟一直存在到1954年,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新疆各族人民的统一战线组织的使命结束,宣告解散。

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5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河西重镇酒泉、玉门。28日进抵安西,拦头截住了妄图逃窜新疆之敌的退路,迫使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以下40000余人起义和投诚。至此,西北5省已解放了陕、甘、宁、青4省,人民解放军兵临玉门关下,直扣新疆大门。

此时,国民党在新疆驻军80000余人,外有重兵压境,内有三区民族军威慑,外援断绝,内逃退路被堵,运输、给养困难,广大下级军官和士兵不愿再为国民党反动派卖命,士气非常低落。面对大军压境的形势,新疆国民党军政当局加速了内部分化,加之,三区民族军在迪化以西玛纳斯河一线加强战备,与西北野战军紧密配合,形成了对国民党军队东西夹击的态势,形势发展对解放全新疆非常有利。

由于当时张治中已经与蒋介石决裂,投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位前新疆一把手的劝解电报前,新疆国民党内部分裂成了两派,一派以陶峙岳、包尔汉、刘孟纯、屈武、陶晋初等为代表,主张和平解放,另一派以叶成、马呈祥、罗恕人、穆罕默德·伊敏、麦斯武德、艾沙、尧乐博斯、贾尼木汗、乌斯满等为代表,反对和平解放新疆,准备以武力阻挡解放军入疆。


陶峙岳


包尔汉

后来经过陶峙岳、包尔汉等反复劝解,叶成、马呈祥、罗恕人等同意放弃抵抗,变卖家产出逃印度。

9月25日,陶峙岳率驻新疆国民党部队通电起义。9月26日上午,包尔汉在省政府召集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省政府通电起义,与国民党广州政府断绝一切关系,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疆省政府改组为新疆省临时人民政府,同时邀请三区的省政府委员回迪化工作。

至此,三区革命的历史算是彻底告一段落了。

总结

最后,我认为可以对三区革命和三区革命的领导组织做一点小小的评价:

三区革命不是完美的革命,或者换言之,这世界上就没有可以称之为真正模范的完美革命,革命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三区革命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知晓,为了反对国民政府和盛世才的统治,它在初期联合了很多伊斯兰教势力和封建剥削阶级,这些势力也差点就把革命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变成了新的地主资产阶级政权。革命是具有多样性的,它在不同时空,不同的经济文化政治背景下,所表现的形式,所得以爆发的突破点都是不尽相同的。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对三区的援助也是非常给力,不仅给予经济、军事方面的援助,更重要的是在革命过程中培养了一批认同马列主义,同时又具有政治才能的一批骨干成员,他们是三区革命的核心力量,他们是得以扳倒宗教势力的有力抓手,是让三区革命重回正途的关键因素。

三区革命虽然在初期获得了大量的苏联援助,但在1946年和平协定签订后,革命的领导权和三区的执政权便一直由三区的领导组织亲自负责,苏联作为有力的靠山也无法给予正面援助,解放战争也还没有全面展开,主要战场是在千里之外的东北和华北,鞭长莫及。此时的三区,实际上是相对孤立无援的。笔者认为当时三区所处的情景也有助于我们当今的革命者破除所谓的“弥赛亚“情结:当苏联老大哥、毛主席这类被神化为“天降猛男”般的政权或人物不存在之后,现实中的新一代革命者能否破除对过去历史的执念与幻想,靠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靠着不怕困难与牺牲的精神,靠着与资产阶级专政斗争的智慧与勇气,靠着争取来的人民群众的信任,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天降猛男“呢?我认为我们必须能,这不仅是基于我们自身的理性观点,更是因为我们肩上担负着亿万劳动者的未来,因为我们只有必须做到,一个新的平等、民主、自由,劳动者得到彻底解放的世界才可能到来。

目录

:closed_book: 不要用民族主义观点将赫鲁晓夫前的苏联贬为帝国主义:由新疆三区革命说开去(一)
:closed_book: 不要用民族主义观点将赫鲁晓夫前的苏联贬为帝国主义:由新疆三区革命说开去(二)
:closed_book: 苏联直接援助的新疆少数民族起义:由新疆三区革命说开去(三)
:closed_book: “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和联合政府:由新疆三区革命说开去(四)
:closed_book: 民族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由新疆三区革命说开去(五)
:closed_book: 宗教势力的倒台和“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时代的结束:由新疆三区革命说开去(六)
:closed_book: 失效的弥合剂——“新疆省联合政府”的彻底破裂:由新疆三区革命说开去(七)
:closed_book: 平叛和整顿——联合政府破裂之后:由新疆三区革命说开去(八)
:closed_book: 和平解放:由新疆三区革命说开去(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