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倒幕的成功与亚洲改良的失败(三)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1.历史上代表历史进步方向的阶级的革命斗争要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比较彻底地发动人民群众,尤其是当时受压迫最深的劳动群众。而剥削阶级受其阶级本性决定,这种发动必然是有种种局限的,并且最后也必然要篡夺人民斗争的果实,并对人民进一步斗争的要求加以镇压。只有无产阶级,由其阶级地位决定了,必须要彻底发动最广大劳动群众,坚决支持群众革命到底,直到全人类实现解放,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道路,马列毛主义者必须沿着这条道路,带领群众坚决向前,直到共产主义。
2.历史已经证明了资产阶级在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封建地主阶级反抗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向来都是不彻底的,而只有无产阶级才会认识到,只有彻底的去推翻旧的生产关系才能真正迎来自己的解放。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无产阶级先锋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在与民主资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统一战线必须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独立自主。而在帝国主义国家推动社会主义革命时,必须坚决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对资产阶级进行消灭和改造!

倒幕倒幕!–从尊王攘夷到倒幕运动

马列毛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极其重要的,不要说当时的日本很难接触到详细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或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就算接触到各种经验又怎能保证不犯错误呢?所以在当时“志士”们只能在不断的实践的挫折中找到前进的道路,这就必然导致在日本“志士”们还没有从尊王攘夷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时,他们总是把希望寄托于天皇、诸侯和大名身上,而这也很大程度上是他们阶级地位的表现。

在开港后的二、三年间,攘夷派的领导人逐渐开始了为坚决攘夷而倒幕的策划。在1862年,在萨摩藩为中心九州各藩的“志士”们曾把倒幕的希望寄托于萨摩藩主的生父岛津久光,因为此人是一个强烈的攘夷主义者,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此。但是岛津久光毕竟是最上层的统治者,他的阶级地位导致他的攘夷的根源是为了维护顽固的垂死的封建制度和封建关系,所以他根本上是维护幕府统治而不是为了倒幕,这就导致他反而极其痛恨这些志士们破坏等级秩序的行为。所以在1862年4月,其派家臣刺死了正在“寺田屋”旅店集会商讨倒幕的志士们也就不足为奇了(寺田之变)。

寺田之变使志士们认识到了诸侯是不可信赖的,但是此时他们还没有完全抛弃掉与上层联合的想法,于是他们开始策划依靠天皇来倒幕。在京都方面,志士们从之前的江户为中心变为了以天皇居住的京都为中心。在这里他们建立了革命的组织,其中他们将蚕丝交易所作为联络地点,建立一个四通八达的信息交流处,以此来发动群众,他们一方面散发传单并进行充分的政治灌输,他们告诉民众他们贫困、痛苦的根源是列强导致的,而列强的到来又是幕府导致的,这就把反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反封建结合在了一起,最终把人民群众斗争的目标转向了幕府和列强。另一方面他们对幕府官员和商人进行恐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震慑幕府使其妥协的目的并且还可以再一次更直观的教育群众,进一步争取群众并激发他们的热情。就是在这样正确的方针下,幕府最终妥协,终在1863年5月10日同意攘夷。

在同意攘夷后,尊王倒幕派接连在长州萨摩藩等地与英法舰队交战,虽有许多失败并且损失也极大,但是却并没有使他们受到打击,,相反极大的鼓舞了尊王攘夷派和人民群众的热情,在这样形式的推动下他们希望拥立天皇,依靠天皇的力量去进行武装起义,彻底打倒幕府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但是天皇跟岛津久光一样攘夷的根源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秩序,且其比岛津久光更为固执,他十分厌恶扰乱了封建等级秩序“下克上”的志士们,于是天皇与幕府合谋在8月1日对在京都的尊王倒幕派发动突然袭击,迫使在京都的尊王倒幕派不得不逃亡长州(京都政变)。就这样因志士们对天皇的幻想,导致在这一轮的较量中输的一败涂地,导致各大名又重新掌握权势,尊王攘夷派就这样失掉了京都的根据地。革命陷入了低潮。

在长州方面,在政变之前长州在高杉晋作的领导下尊王攘夷派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军事武装。他们从下级藩士和百姓町人的志愿者中精选人材,组织了叫“奇兵队”的新军队,除奇兵队外,还陆续组织了群众队伍。猎人的狙击队、力士的力士队、僧侣队,被视为贱民的人们还组织了“屠勇队”,总称这些队伍为“诸队”。在乡村和市镇里,由富农和商人出钱组织了民兵队,还允许民间的小铁炉自由制造武器。由于“肉食之士皆经不起考验”,所以在高杉晋作的不论身分和门第,“专以力量为贵”的思想指导下,实行了为防御外敌而允许全体人民自由武装的革命的政策。而这也正是与改良主义所根本不同之处,日本的上层人士不光在必要的时间转到了武装的阶段而且不是依靠自己的私兵而是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去武装,这种像七年后巴黎公社的人民武装将会在全国上演。而这种武装正是打垮幕府彻底摧毁一切反动势力残余的重要力量。像这样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在日本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

面对强大的武装威胁当地门阀极其畏惧,他们趁着京都政变趁机对尊王攘夷派施压,要求恢复等级秩序并禁止训练,这一切都是在制止长州尊王攘夷派武装的发展。在这样空前紧张的氛围下,一些尊王攘夷派的领导者被强大的压力所吞噬。公元1864年6月,久留米神职出身的真木和泉以及久坂玄瑞不顾高杉晋作的反对,竟带兵赴京,7月19日进攻宫廷,但毫不费力地,被幕府的京都守护职松平容保所属会津藩兵和西乡隆盛所指挥的萨摩藩兵所击败,真木和久坂都自杀而死(禁门之变)。从此,长州藩和尊王攘夷派在封建的大义名分上被视为天皇的叛逆。天皇下令幕府征讨长州。然而祸不单行,在此时英、法、荷、美四国舰队联合对下关进行攻打。于是长州藩不得不投降。列强以长州攘夷是幕府致使为由强迫幕府签订“改税约书”,这个条约的签订也意味着日本彻底丧失了关税主权,更加深了日本半殖民地的地位,日本自此完全没有了保卫民族资本主义的手段,日本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


(禁门之变布阵图)

表面上来看一连串的危机大大削弱了尊王攘夷派的力量。但是尊王攘夷派却并未由此而气馁反而在实践的挫折中充分总结了经验教训,促使其发展到了倒幕的阶段。在尊王方面,因天皇把他们视为“叛逆”使志士们终于意识到无论是天皇还是大名诸侯都是不可信赖的不能依靠的,他们不可能进行倒幕以达到驱逐列强的目的,志士们力量的源泉不应该寄托在天皇和诸侯上。而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应该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反对幕府和驱逐列强。于是他们彻底与天皇幕府决裂并且意识到首要的任务不是攘夷更不是尊王,而应该首要是倒幕,要彻底打倒幕府。在攘夷方面,一方面因为四国联军的进攻而不得不投降。导致攘夷没有了借口。另一方面,日本的富农和在乡商人已在开港对外开放的冲击中发现了贸易的益处,虽然他们可能并不明白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什么是民族资本主义,但是他们从中发现应该利用贸易,而并非反对,应该顺应新的经济关系。所以他们不再拼死反对日本对外接触反而支持下关开港。不光如此他们还积极的利用英国来为他们提供帮助,以弥补因法国帮助幕府而形成的力量对比的差距。但是倒幕派与幕府以特权交换法国援助不同,倒幕派只是以私人商业贷款的形式接受武器援助,这是在1861年高杉晋作在上海目睹清楚求助英国镇压太平天国后,引以为戒的时间精神。就这样志士们从尊王攘夷的思想中摆脱了出来,他们抛弃了依赖天皇诸侯以及闭关自守的思想,进而进入到了最后的阶段–倒幕阶段,而那些依旧裹足不前、陷入泥潭的人最终将会被人民所抛弃,将会一事无成,逐渐没落下去。

(萨摩藩之藩士)

到1866年初,幕府联合各大名希望讨伐长州,消灭倒幕派的主力和主要根据地。但是因从1864年就开始的全国农民武装起义导致各地大名不敢腾出兵力去支持幕府讨伐长州。不仅在农村,在兵库、大阪、近畿、东海、江户这些城市中爆发了激烈的捣毁暴动,农民、手工业工人、工匠都联合起来进行起义并且进行了一些自发的土地革命。这种情况使幕府极为惶恐,他不顾阻拦不顾形势和力量对比一意孤行的对长州进行三个战线的讨伐,但是其各个战线均被联合起来的人民群众击败,无奈退回原地。综上所述,这时已经可以看到幕府为首的反动派在人民群众汪洋大海的打击下已经极其虚弱,很难进行有效的进攻。故他们把希望寄希望于法国殖民者,他们在法国的指导下进行了军队和政治改革并且制定了出卖蚕丝贸易、铁路、商业等给法国的卖国计划,如果这些计划实现日本必然完全沦为法国的半殖民地,日本民族已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能阻止危机的只有因符合人民群众利益而把人民群众团结武装起来的倒幕派了。

到了这个时间幕府已经是强弩之末,封建秩序在全国各地土崩瓦解,人民特别是下层群众纷纷组织起独立的武装,往往几个村子也联合起来反对幕府的征兵,就连被幕府迫害了二百多年的天主教徒也在阳光下公开进行活动了。因为倒幕派彻底的打倒幕府的口号符合人民的利益以及对人民群众的灌输宣传,此时无论哪一个藩都出现了追随倒幕的势力无论是上层的商人富农还是下层的农民百姓很多都追随倒幕派。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幕府根据前土佐藩主山内容堂的劝告,企图在形式上让天皇执政,而自己在天皇之下掌握实权。于是在1867年10月14日请求把政权“奉还”给天皇(大政奉还)。第二天,朝廷允许了这种请求。实现“大政奉还”,妄图消除了倒幕的借口,避免自己灭亡的危机。但是此时的倒幕派已经脱离了尊王攘夷时期,他们已经意识到天皇和幕府不可能改变现状,如果不彻底的用武装的办法摧毁幕府的统治就无法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所以他们继续举兵反幕并创立新的借口,给予人民更多的许诺来拉拢人民。

10月下旬,从京阪地方到东海道、江户一带,以至甲府和阿波的德岛都发生了说是从天上降落的写有伊势神宫等神社名称的神符,谁要拾到了它,谁就得福,因此民众跑到街头狂欢乱舞,十分混乱。而且,民众唱着结尾是叠句“还不好吗,还不好吗”的、粗俗的、不象歌也叫不出名字的唱词,不分昼夜,好象发狂一样又跳又舞。倒幕派迅速抓住这一时机不断为这场活动添柴加火,这场活动导致在二个多月中,使幕府在京都、大阪、江户、横滨、名古屋以及其他当时政治上最重要地区的军事、警察机能完全陷于瘫痪状态。这位倒幕派策划全国的武装起义创造了时间,在这种强国国家机器瘫痪的状态下,在这种事实上幕府权利已经被人民剥夺的情况下,庆应三年十二月九日(1868年1月3日)倒幕派政变成功,成功建立了新政府。但是此时仅仅是宫廷政变,德川庆喜仍然有武装未被消灭,于是德川庆喜与新政府不可避免的在1861年1月3日的京都郊外进行交战,幕府军的兵力虽是新政府军的三倍之多,却并不被人民所支持,军中士气低迷、毫无斗志,他们不愿为幕府卖命,在这样的氛围下幕府军自然一败涂地,德川庆喜丢盔卸甲的逃回江户。本来德川庆喜打算求助于法国的支援,进而进行反攻,但是当他看到全国民众哪怕是江户的群众都不支持他们,并且幕府军已经崩溃,全国的秩序已经彻底瓦解,幕府已经无任何统治根基,于是在军事总裁胜海舟的劝说下放弃了反抗的意图并且在1868年4月,江户城和平交给了新政府,自此延续了二百六十五年的德川幕府彻底终结。


(在任时的德川庆喜)

尽管幕府被打倒了,新政府进驻了江户(东京),但是在全国各地依旧有大量的反动势力有残余的武装势力,例如在函馆的榎本军建立了以榎本为总裁的甚至已经被外国承认的虾夷岛共和国。于是为了彻底扫清全部的反动残余势力,为了防止其卷土重来复辟旧政府,新政府军发起了席卷全国的内战。虽然新政府军的人数相对比各藩少的多,又长途跋涉面对以逸待劳的各藩大军有极其大的劣势,但是各藩的群众都反对各藩主的统治,他们纷纷为新政府军提供情报,运送粮食支援新政府军,并且组织人民武装来反对各藩的大军。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新政府军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彻底扫清了全国反动势力,不留下任何复辟的力量,也正是这样彻底的革命才防止了像中国辛亥革命和伊朗宪政革命那样被反动势力重新夺取政权实行复辟的情况。日本全国的内战虽然仅仅战死三千六百人,负伤者三千八百人,但是我们要看到之所以死伤如此之少是人民群众斗争的结果,是广泛发动全国人民群众,是全国人民反封建的结果,在人民群众汪洋大海的冲击下,所有反动势力当然如螳臂当车一样没怎么反抗变迅速的土崩瓦解了。这是日本伟大的革命的人民群众的胜利,同时也使亚洲其他各国反帝反封建的人民看到了光明的前途与希望。


(全国内战图)

在外部因素方面,英法殖民者之所以没有特别顽强的不惜一切代价进攻新政府一方面是看到了日本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迫于亚洲其他国家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运动的高涨。在隔壁的中国1851年开始了十几年的太平天国起义,伊朗的反英起义以及随后的1857-1859年的印度反英大起义大大牵制了英法的力量,并且也正是各个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不断的反抗与斗争使西方殖民者看到了被压迫群众无与伦比的力量,他们也认识到单凭武力无法压服各国人民,在统治根深蒂固的印度况且如此,那么统治还薄弱的日本就算武力压迫还是无法使其屈服,这也是英法列强放弃全面侵略支持反动势力的原因。在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亚洲各国人民团结斗争的强大力量和友谊,如果各个国家被压迫的阶级、革命的阶级都联合起来那么再强大的反动势力也必然被革命人民的汪洋大海所无情的击垮。

就是在日本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下日本成功达到了反动腐朽的幕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新政府,日本脱离了最危险了境地并逐渐脱离半殖民地社会,进行了众所周知的明治维新,朝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日本在摆脱了帝国主义束缚之后迅速的发展,就像列宁导师所说:比起俄国,日本是以十几倍的速度飞速发展。在日俄战争时日本就在英美资助下打败俄帝国主义,在一战时步入帝国主义。然而在倒幕运动后新政府迅速镇压群众进而与地主等封建封建关系妥协,导致其改革的极为不彻底,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封建关系依然在农村占据着统治地位。日本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对本国人民剥削以及对朝鲜、中国的疯狂军国主义扩张的结果。这是没有彻底铲除地主以及阶级社会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根本对立造成的。落后国家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靠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尽管如此日本倒幕派进行的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的倒幕运动依旧是伟大的,他不光打倒了德川幕府而且驱逐了列强,他改变了日本民族的走向,使日本逐渐摆脱了列强的控制进而可以发展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这应该是值得肯定并且不应忽视的。

总结

根据日本倒幕运动的经验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1、要进行充分的阶级分析,分析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像日本天皇诸侯这种统治者是我们的敌人,甚至不是拉拢对象不应该联合更不能依靠。

2、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列强身上,可以利用列强之前的矛盾,但是不能忘记列强根本目的是剥削压迫本国人民。

3、要放手发动群众,不能惧怕群众,要使用革命的暴力,惧怕群众不发动群众害怕暴力革命就是改良主义,革命的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至于那些人属于人民群众要根据不同的局势和任务进行阶级分析。

4、要有革命的政党或组织,这种政党要为发动组织群众服务,不应是一小部分人密谋的政党。

5、革命要彻底,要彻底扫清一切反革命力量,不给其进行复辟和反攻倒算的基础。

6、达到一定时期要有自己独立的武装,并且保证对武装的领导权,不能被篡夺

无论是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还是新土耳其奥斯曼党人的立宪运动,还是将要讲到的伊朗君主立宪运动、菲律宾宣传运动、印度国大党运动都是存在这六点致命错误,从而导致了革命的失败,没有达到最终的任务。至于其错误与日本的成功对比将在其后做出叙述。

最后我们可以要知道日本与别国的主要区别是日本有独立的两个世纪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导致他存在新的阶级萌芽,以及政治、经济、思想基础。从开国到推翻幕府仅仅16年,他的发展是不曾完全中断的,是在旧的基础上迅速革命,而其他各国则是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因薄弱或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联合绞杀所消灭了,新的阶级的诞生和商品经济发展都是在列强控制下完成的,其他国家自侵略到本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都是隔着数十年甚至百年之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自马克思主义以来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大大加强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大大加强,无论是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都不需要等待新阶级和新生产关系漫长的发展,而只要以无产阶级为基础联合农民、小资产阶级中下层并建立一个革命的能把革命群众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就可以代替资产阶级的领导或者之前奴隶制到封建制中封建地主的作用。这是我们比前人的优势,同时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

额外想说的话

此文涉及的日本历史主要参考了井上清所著的《日本历史》中册以及《简明世界史近代部分》1974版,大家如果想了解可以去孔夫子网购买井上清同志的日本历史,中册大概也就几块钱,全部购买也就十多块钱到二十多块钱,井上清同志在毛主席时代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曾因支持文化大革命被日共除名,本文是六十年代的作品,应该是最符合马列毛主义的日本历史著作之一。除此之外我还阅读过其他一些日本的历史书籍如《大国通史日本通史》冯玮·著、《简明日本通史》[日]依田惠家/著、《日本历史》浙江大学日本研究文化所以及在网上的一些关于日本历史的视频和知网上一些文章。

但是在其他的一些著作中,有一些认为外因是决定日本近代化的最主要原因,而非内因,他们认为是外来文化的到来和外国的压力促进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而并非是日本自身在其两个多世纪的资本主义发展。马列毛主义者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毛主席曾举了鸡蛋和石头的例子,为什么石头孵不出小鸡呢?是因为他内在原因是石头而不是鸡蛋,是本质不一样,外部的温度外部条件再合适也孵不出小鸡,同样日本之所以能够近代主要是自身有商品经济发展有了新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在外来压力下近代化走向资本主义,这也是唯一能解释为什么同样都是外来文化和外部压力为什么日本能近代化,中国、印度、伊朗就不行。其次这些资产阶级的著作都极力赞扬王侯将相,他们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写朝廷和幕府的搏斗、各大利益集团的搏斗,在他们笔中丝毫没有一点人民群众,幕府的一切行为不是人民群众的斗争导致的而是朝廷或者自己想出来的,推动历史发展到不是阶级斗争、不是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运动,而是上部的自我革新或是朝廷和幕府的矛盾,他们不光不提人民群众面对革命的长州藩和萨摩藩也是极其蔑视,视其是反贼、内斗。最后其还为法国唱赞歌,对法国对幕府的援助支持赞不绝口甚至对幕府的失败深表惋惜与无奈,足以见资产阶级作家的反动性。还有一些书他们因为写的简略缺少阶级分析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缺少人民群众的斗争对人物思想和事件决策的影响,总之一些问题没有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仅仅看到了事件表面的发展原因没有考虑到分析出深层次的根本原因。

总之我认为最好的是井上清所著的《日本历史》,其次是《简明世界史近代部分》1974版,但是简明世界近代史中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和倒幕运动有些简短。其中很多书籍的语句和事件分析都差不多甚至是一模一样,但是总体的分析和连贯性都不如井上清的日本历史。除此之外万峰写的《日本近代史》粗略看貌似还可以,这是我写这篇文章之后才发现的书籍,但是内容应该也大差不差,是为一种遗憾。我一直认为每个国家的历史应该主要由本国人民来书写,但是在如今世界革命低潮下大部分都是资产阶级的历史,极少有马列毛主义的历史,就算有也不会有人翻译过来,希望各国人民早日革命成功并完善出本国人民群众的历史,并从中得出胜利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为社会主义的不断革命去服务,为最终达到共产主义、消灭一切剥削与压迫、实现世界人民大团结而服务。

5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