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
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中修反复宣传早就被批烂的儒家思想足以看出中修的反动本质!
2,在新的剥削阶级掌权以后,一切旧的剥削阶级思想都重新复活了,他们联合在一起,成为新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所谓“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就是因为阶级压迫还没有结束。被压迫阶级还没有获得最终的解放。
笔者在翻阅初中语文课本时,发现了这样一片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气息”的文章,其内容让人汗颜。的确,一篇古文,内容反动或许可以用“时代局限性”来遮羞,但这批古文却不加批判地放在了初中语文课本,资产阶级教育的目的此时此刻十分明显:把无产阶级训练成奴仆!“儒家精英”、自由派和修正主义集团都有一个共识:人民都愚蠢!
《富贵不能淫》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便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常发,是妇女遵循的规则。(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篇文章到底反动在哪了?
首先,我们必须要清楚,儒家的“礼”其实就是周礼,就是西周奴隶制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礼节、仪式,是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在孔老二、孟子、及其他们的门徒看来,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破坏了礼就是大逆不道。而“公孙衍”“张仪”其实是封建地主阶级,在孟子看来,这种人就是在破坏“礼”,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毕竟孟子作为想要复辟奴隶制的所谓的“思想家”,自然要反对公孙衍和张仪。
至于“男子成年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这句更是可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反对等级制度观念在这句话体现的如此淋漓尽致,赵国一边宣传“人人平等”一边又大谈“儒家遗毒”真是自相矛盾!
下一句更是重量级,“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从古至今,女子的社会地位一直都不算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领导无产阶级解放妇女,妇女的社会地位才真正开始逐渐提升,但很可惜,资本主义复了辟,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一次降低了。统治者狠狠地将女性的手捆住,高高在上地告诉她:“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女性竟然连说话提意见的建议都没有了!这并不吓人,毕竟这是古文,但吓人的是,这篇古文竟然堂而皇之的放在了初中语文课本里!统治者想让这种情况再出现!
看看下一句,大丈夫要“仁”,什么是“仁”?仁就是商、周奴隶主阶级的政治伦理观念,就是指奴隶主贵族之间按着远近亲疏的关系互相爱护。孔老二所谓的“仁”就是“克己复礼”,也就是复辟奴隶制。孟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无非就是给复辟奴隶制找接班人罢了!那“义”又是什么?“义”在孔老二及其门徒看来,一个人的言行能服从奴隶制统治秩序即符合周礼就叫做“义”,孟子的意图很明显了,他就是想在言行上控制人民的思想!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这一句很令人发笑,或许可以当饭后笑料谈谈,但这个笑料却被放在了初中课本上,这也算是个笑料,不过这个笑料很可悲。作为共产主义者,无论何时都必须坚定的和人民站在一起,可我们的“大丈夫”呢,却是当人民“得志”时和他们走在一起,而当人民“不得志”时,自己却又脱离人民了!更何况这个“志”是奴隶主的“志”,儒家包括现在的“儒家精英”从内心深处就仇恨人民,觉得他们愚蠢,可能人民在他们眼里是几条用来支持他们的评论,又或者是几张赞同的选票,真是可笑之极!他们谈什么“人民不得志”“人民愚蠢”,试问为什么他们愚蠢,他们不得那所谓的志呢?儒家精英和自由派对此闭口不谈。毕竟他们觉得人民就是天生的愚者嘛!
总结:儒家思想这个恶臭的思想本来被劳动人民批了个粉碎,但统治者在复辟资本主义之后却非得捂着鼻子,给儒家打上了沐浴露,甚至出现了“现代儒家精英”这种丧家之犬!他们把儒家抛给人民,硬说这是美食,但很可惜,抹上了沐浴露却掩盖不了儒家思想的恶臭,他们却非得捡起来再恶心人民一遍,真是反动至极!想要改变教育现状,空谈“改革”没有用,只有从根源上铲除资产阶级专制,这个问题才可以真正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