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产阶级社会下标签化的一些看法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

编者按
1、标签化,体现着追求资本增殖的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更深层次,代表着不关注活生生的人的思想动态,拿几个标签来简化异化庸俗化的文牍主义路线。真正能改变命运的,不是上个多好的学校找份多好的工作来获得一个多好的标签,而是掀翻桌子、革资产阶级的命,让无产阶级掌握自己的命运。
2、其实不仅是学校和专业,特色治下的教育领域充斥着将人物化的事例。大学生们即使是上了大学,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也大都全身心投入各方面的内卷——卷绩点,卷科研经历,卷学生工作,卷实习,卷各种考试和证书……在毕业年级,更是想方设法保留所谓“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这些无不是主动地为自己贴上各种有利的标签,以便在进入社会时获得资产阶级的青睐。要想摆脱这种被“标价出售”的境地,首先便是要纠正错误的认识,这就需要政治揭露和灌输了。

伴随着高考的结束,高考成绩的出来,学生们又面临新的阶段的烦恼,那就是如何选择较好的专业选择较好的院校,往往这个时候就是四处打听探寻消息的时候,因为一个好的专业好的院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一位学生的未来工作与社会地位与钱财。

但是笔者在这并不是想要批判高考如何、专业如何,而是想说在现在社会中的标签化。学生为什么必须要考取大学,为什么在探求信息的时候必须要去找那些专家学者。

关于现在社会当中的标签化

现在的学生想要考取一个好的大学,想要选取一个好的专业,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当中更加的具有优势,能够更方便地找到良好的工作。而占据优势最好的展现方式就是将自己的学历与专业放在雇佣者面前证明自己,这也就是现在社会当中寻找工作的一个标签化。是社会三六九等阶层划分的一个缩影。

在中修的教育资源倾斜的环境下,越是高等的学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便越好,成绩越好的学生便能够进入更好的学校享受更加优渥的教育资源,这样的现实基础在人们心中已经立下了三六九等的基础:越好学校的学生能力越强,认识的人质量越高,所处的平台就越高。如此,学校便成了学生的标签,就更加方便市场雇佣者们进行相应的筛选了。例如:在一场求职应聘当中,雇佣者们更加愿意去雇佣来自高等学校的学生们。

并且这样的标签化实质上就是对人的一种异化,异化成某种标签物品,也会更加地让人产生自卑消极等心理。例如原本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因为一场高考,一位考上了985,一位只考上了二本,那么在这样的标签化影响下,两个人的心境和心理也就会不一样了。考上二本学校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对比等原因承受更多的压力,也同样会因为自己好朋友学校考的比自己好而产生自卑消极等心理情况。

但是这样的社会标签化不是没有原因的,造成这样的原因便是社会的物质基础。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在中修教育资源倾斜的情况下,导致了学生之间的三六九等。那么在整个社会当中,阶级划分的主要因素便是钱权,有钱人往往会被贴上“有学识”“有教养”“优雅”等等的标签,以此来与普通人区分开来,有权的人则往往会被贴上“稳重”“有远谋”“权威”等等的标签,来彰显自己社会精英领导的身份。就像网上有些人会说:“你们想的这些问题难道当权者就不会考虑到吗?”这就是标签所带来的影响。

这样的标签思想则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一个缩影。像是马克思理论原本是无产阶级理论,但是现在却被束之高阁,只有名校的专业教授专家等才能够对马克思理论进行相应的见解和解释,美其名曰更好地符合现在的社会,但是他们的阶级和立场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之上,对马克思理论的见解和解释也是越发的理论化而不适用于无产阶级的具体实践当中。而这样的专家解释则存在于各个领域当中,理论专家的标签化使得各种各样的理论界定和解释的权力不再属于无产阶级而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手中,普通的无产阶级群众更是少有解释发言权。

因此学习马列毛理论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学会去标签化,认识到标签对于人的异化与危害,了解马列毛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无产阶级的理论而不应该被那些资产阶级所谓的专家们给束之高阁。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认识到标签化并不是代表着某个人的样貌与形象,更不代表这某个人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