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斗争的一个历史逻辑:夺权与斗争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如文所言,阶级斗争的核心在于夺权,同国民党的斗争没有夺权的胜利,自然社会主义的建设就无法开展,而同党内的走资派没有夺权的胜利,无产阶级专政也无法持续 ,这根源就在于夺权二字,只有把权利牢牢的掌握在无产阶级专政之下,才可以去谈更进一步的建设。
2. 正如毛主席所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革命斗争与改良主义所鲜明的区别之一就是革命斗争的目的是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而这一目的必然是随着瓦解一个个资产阶级的堡垒而进行的,这就是无产阶级的夺权,以革命的力量击败和镇压反革命,将无产阶级被剥夺的权利重新夺回来。 正如文中所说,夺权依靠的是正确的革命路线和坚定执行这一路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这也是当代马列毛主义者最关键的工作方向。

从共产党宣言开始,马克思与恩格斯就已经阐述出了“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条真理,一代人确实有一代人的长征,但是根本在于斗争而不是混吃等死或者搞改良,我们时代的“长征”就是我们当代的阶级斗争。

一言以蔽之,我们当代的阶级斗争关键就在于夺权,因为我们时代最深的压迫不是“饥饿”,而是一种极度“无权”的状态,因为“无权”所以要“夺权”,这是生活于特色中国的每个普通人都能感受到的,就连小资产阶级自由派都开始对特色感到反感和抗拒了,谁又能阻止有理想的青年与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无产阶级起来造反呢?因此,不仅仅是过去,任何时代的阶级斗争都必然要围绕“夺权”这个逻辑来进行。

这样的当代夺权要求显然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因为任何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就必然地要具有政治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就是不断发展和进行的夺权。当然显而易见的是,我们时代的阶级斗争与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但任何时代剥夺剥削者的核心都在于夺权,夺权才能翻身。因此,对于阶级斗争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具体表现来说,不管是革命初期对资产阶级部分权利的剥夺,还是革命中期对资产阶级权利进一步全面剥夺,乃至建设完社会主义后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都是这样一个围绕无产阶级权利的夺权和守权螺旋上升过程。

阶级斗争的实际情况本就是这样,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和压迫,就不能使自己从剥削压迫它的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也就是说一方面阶级斗争是容不得改良的,毫不夸张的说革命不彻底就是彻底不革命。以经济斗争为例,我们并不否认其在夺权斗争中的阶段性作用,但要是把这么一个手段和过程当成目的与结果就会陷入改良主义,最后忘掉最根本的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也变成了阶级改良,而脱离夺权目的的任何斗争形式最终也都是会变为不革命甚至是反革命的,这也是部分机会主义者搞改良的起源,就此情况我们是必须对其有所警惕的。

而在另一方面,夺权目标之下是没有调和或是走回头路等选择的,只要斗争开始了,就必须从经济斗争发展为明确的政治斗争直至夺权,否则就是改良以及面临革命的失败、瓦解。因为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统治阶级和压迫阶级自愿放弃自己统治和压迫的权利,是从古至今从未有过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要依靠这种权利从被奴役的农民和工人身上榨取成千上万的收入,并以此为生的,而当他们眼中的“奴隶”开始造反了,乃至要开始夺取他们剥削人的权利了,自然要发出十倍以上的仇恨来镇压革命,如果革命的被压迫阶级这时去搞改良,那当然也就无异与同魔鬼做交易了。

以文革时期的斗争为例,在那时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初期以及资本主义复辟早期,因此剥夺资产阶级(如官僚走资派)的步骤肯定是不同于剥夺地主阶级的。对于地主的生产生活资料的剥夺是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反而这种剥夺可以进一步激发生产力;而在文革的演习中就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现实,即反动统治阶级是会鱼死网破的,在阶级斗争中反动统治阶级在夺权前是疯狂镇压革命阶级的,而在被夺权后也仍会时刻想着反扑,因此对夺权前后的保障固然是斗争之根本。

对此,文革时期毛主席给出的答案是抓革命促生产,也就是说要把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命运,紧紧掌握在无产阶级自己的手里,不但做好对权力的夺取,还要做好对夺来权利的保卫,这是文革这一无产阶级斗争给我们大启示之一。

如果是像机会主义者一样去搞改良主义,显然是既做不到夺权、也做不好守权的。因为阶级斗争造的“权利”的反,而不是造“金钱”的反,停留在经济斗争上的最后,一定是连唯一的权利也要保不住的,因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斗争的短暂妥协本身就是对革命的麻药乃至毒药,深陷其中是必会因此而死的,且革命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消灭资产阶级,根本没有妥协的余地。

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们也不用过于担心资产阶级在被夺权后的负隅顽抗,因为文革时的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只要有了组织和政策策略上的正确保证,生产秩序恢复起来是很快的。

而作为历史经验作为一种模拟状态,在当代的我们当然也不能简单复制,所以由此为我们带来的一个要求就是:在历史经验与我们当代实际的阶级斗争当中,建设出一套符合当代实际情况的组织与政策策略

接下来就可以说说我们当代的剥夺情况了,自然会有两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是剥夺的依据,也就是说要知道剥夺谁的权利,搞清楚革命的敌人是谁

正如列宁所说:
“进行政治分析首先应该提出阶级问题:是哪个阶级的革命?哪个阶级是反革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1917.9)

而早在《毛泽东选集》里最经典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总的答案:各阶级对革命的态度是分析阶级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显而易见的是,当代的阶级划分也会有更多的难点和盲区,对于具体的阶级划分就不得不有具体的解决方法,比如土改时期的自报公议、民主讨论就是一种方法。所以在当代,我们同样要对下层小资产阶级与脑力劳动无产阶级之间的划分难点有所分析,绝不能像宗派主义者那样武断的否定一切脑力劳动者。总而言之,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一切划分的难点和盲区只能依靠群众智慧来解决,而不是像反动知识分子那样关起门来闭门造车

其次就是剥夺的步骤,也就是要知道怎么剥夺剥削者的权利。这同样也需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斗争策略,比如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就组织了秘密农协、农民夜校、雪耻会这样一系列的斗争组织,但总而言之是不能脱离政治斗争和夺取权利的关键目标的。如果工厂罢工只停留在经济斗争和合法维权中,最后就必然走向失败;而通过了逮捕资本家、拒绝资方进厂接管、控制工厂并扩展势力范围等一系列不断夺权的具体措施,最终就能成功保障工人夺权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总之,只有顺利掌握了生产资料,并使之正常运转才能使运动不断发展,反之,仅仅停留在罢工层面是会束缚运动的。

因此对于进一步的斗争图景,我们必然要进行的具体行动就是建设成熟、巩固的斗争组织。而在这样的组织条件下,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是能有所收获的,因为关键在于由此产生的教训。比如在经济斗争中,如果能使革命组织更巩固、更有才干、更有经验,使组织联系更广泛、密切、深入,那么即使失败100次也是有所进步的;反之,如果经济斗争是不明不白的,不知道下一步如何组织,那么即使成功一次,也会对革命斗争运动产生恶劣的深远影响。

这个道理与一篇理论文章是相通的,也就是高炬同志所写的融工的战略与策略http://longlivemarxleninmaoism.online/t/topic/19885) ,其中给出我们的革命谋略便是“熟人网络”。

最终仍得是以革命的先锋队为落脚。总而言之,无产阶级先锋队作为革命党对当代阶级斗争的任务就是研究革命与分析革命,直到最后促成革命。

一切不以此为标准的都是机会主义假革命或者反革命,比方说所谓的“为人民服务”的基层粉红们,他们也会说不少马列毛的话语和到基层去扶贫,但却是十足的反革命,因为他们归根结底就从没想过要革命嘛!反倒是成为了为反动统治阶级续命的帮凶,他们也只有在自己真正开始革命的时候才能为革命赎罪;还有彼此间争论不休的泛左翼们,他们也会堆砌马列毛的词句,但却连要不要革命和怎么革命的目标都要迟疑、“辩论”半天,又怎么可能不呈现一盘散沙、且一事无成的状态呢?

所以在最后,我们懂得一个革命斗争的“本钱论”。阶级斗争是螺旋上升的,所以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马列毛主义有一个扫帚哲学,先锋队也是要通过这样一把与时俱进的扫帚与机会主义进行一次次的斗争,在将来也还会有与资产阶级的一次次斗争,只有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攀援、不断累积斗争的经验,通过这一阶段的阶级斗争试金石直到发展成为下一阶段的革命本钱,才能使革命斗争不断发展完善。

这是我们阶级斗争的一个历史逻辑。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