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的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尼泊尔共产党(Mashal)。1996年2月13日,该党领导人普拉昌达、巴特拉伊公布开展“人民战争”。以后,其力量发展很快,目前已控制了尼泊尔全国75个县中的20个县,并在这些县建立了人民政府,其活动和影响范围已波及到58个县,人口达1000多万!全国80%的农村地区处于他们的控制或影响之下。尼共(毛主义)运动的迅速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尼泊尔人民异常贫困,种姓等级制度森严;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与王室势力之间矛盾重重,国内政局长期动荡不安。同时,尼共(毛主义)能够准确判定国内形势,善于把握时机,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社会革命,赢得了广大贫苦人民的支持:也是该党发展的重要因素。
尼共(毛主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毛主义及普拉昌达路线。党的奋斗目标,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政权,然后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现实的政策是要实现圆桌会议、过渡政府和选举国民代表大会。一通过国民犬会成立民主共和国,然后制定一个新宪法,就国家面临的危机提出有远见的对策。在武装斗争与议会道路问题上,尼共(毛主义)认为,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并不完全排斥多党竞选和议会道路。这不是一个策略,而是党在进入新世纪后要着重考虑的战略问题。
尼泊尔王国虽然是个小国,但地处中印两个大国之间:战略地位非凡。要警惕美、英、印等外国势力插手尼泊尔内政。假如莫国等国家籍“反恐”之名,乘乱将军事触角伸入尼泊尔,将使尼泊尔的局势乃至南亚的局势更加复杂化,同时也对我国的周边安全构成威胁。
要客观地看待尼共(毛主义)运动。尼共(毛主义)选择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是尼国内阶级斗争异常尖锐、革命形势和条件逐渐成熟的结果。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把尼共(毛主义}定义为境外的恐怖组织。尼共(毛主义)不认为自己是恐怖组织,因为他们并不袭击平民目标或者旅游区,他们打击的对象是政府武装。
尼共(毛主义)的对外政策也体现出了很大的灵活性。不拒绝和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也不拒绝议会斗争,对于尼国内的莫他进步力量,也不采取简单的关门主义政策。然而:尼泊尔王室一直拒绝尼共(毛主义)提出的要求,议会中的主要政党不信任尼共(毛主义),总是设法孤立它,使得尼共(毛主义)很难实现自己的议会道路。
尼共(毛主义)领导人对我们党的内外政策有过不恰当的批评甚至攻击。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密切关注中国方面对尼泊尔局势的评价以及对王室的态度,希望中国在改变尼泊尔局势方面有所作为。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关注尼共(毛主义)的力量及其在尼政坛的影响。
尼泊尔共产党(毛泽东主义)(Communist Party of Nepal(Maoist),以下简称尼共(毛主义)}是当今世界上少数几个仍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名称为共产党的组织之一,自1996年初公布搞武装斗争以来取得很大成就。目前,该党拥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在全国1/4以上的县建立了解放区和政权组织,控制或影响着全国80%的农村地区,在尼泊尔实际形成了两个政权、两支军队并存的局面,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该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也公布以中国革命为榜样,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因此,该党的现状与命运更引起了我国民众的注重。
-、尼共(毛主义)的兴起
尼共(毛主义)的前身是尼泊尔共产党(Mashal)。尼共(Mashal)是从尼泊尔共产党(Masal)中分裂出来的。尼共(Masal)由前尼泊尔共产党(1949年成立)领导人莫汉•比克拉穆•辛于1983年创立91986年,一群自称毛泽东主义者的年轻人脱离尼共(Masal),成立了尼共(Mashal)。今日尼共(毛主义)的领袖普拉昌达当时就是其中的成员之一。1989年,不满35岁的普拉昌达任尼共(Mashal)总书记。但该党后来又分化出尼共(马萨尔一CC)和尼共(Mashal-COC),普拉昌达领导尼共(Mashal-CC)。L991年,尼共(Mashal-CC)联合其他3个毛主义改党和团体,成立了尼泊尔共产党(团结中心),普拉昌达任总书记。该党主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展持久的人民战争,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1992年2月,尼共(团结中心)决定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并成立了中心行动委员会,联合其他民主党派成功地领导了当年4月6日及5月3口发生的全国规模的大罢工。罢工遭到了政府军的血腥镇压,16人死亡,几十人受伤或致残。在罢工中,共产党组织开始分化,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公开支持政府的主张,反对尼共(团结中心)。而尼共(团结中心)也感到,单靠城市斗争而不发动农村的群众运动,不开展持久的人民战争,就不能实现人民的愿望,也不能将斗争引向正确的方向。
但是,尼共(团结中心)成立后不久,内部也开始分化,在革命道路的问题上形成了两派!“四大”派倾向于非暴力不合作的和平道路,而毛主义派则主张使用暴力来恢复民主。经过两年半激烈的党内斗争,1994年5月,“四大”派被毛主义派清除出党,后急速衰落。n995年3月,尼共(团结中心)召开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大会,决定开展符合尼泊尔国情的人民战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其后经过一年的预备,以普拉昌达为首的主流派打出尼共(毛主义)的旗号,于1996年2月13日公布开展“人民战争”,即以秘鲁的“光辉道路”游击队为榜样,先夺取全国政权,推翻君主立宪制,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接着,他们进人山地和丛林,开始军事练习。
尼共(毛主义)在形成过程中,还有一支力量,即尼泊尔联合人民阵线(United People’s Front,简称UPF)。该党在1991年曾是尼泊尔国内的第三大政党,但在90年代也经历了多次分裂。1994年,巴布拉穆•巴特拉伊(Baburam Bhattarai)博士带领UPF中的少数人,参加了当年举行的议会选举,结果惨败,未能赢得一个席位。1996年2月4日,巴特拉伊以联合人民阵线中心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向当时的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首相提出了有关“民族主义、民主与民生”的40点要求,要求首相在两月内给予答复。首相办公室同意39条要求,但拒绝接受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政体的要求。巴特拉伊没等两个星期的期限结束,就决定加入已开展地下活动的尼共(毛主义)。2月13日,他和普拉昌达共举义旗,联合公布发动持久的“人民战争”,尼泊尔内战从此爆发。目前,巴特拉伊博士是尼共(毛主义)党内的二号人物,任尼共(毛主义)中心委员会政治局常委、联合人民革命委员会召集人。
尼共(毛主义)在1996年起事时不足300人,到2001年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2000名~5000多名正规军和1万名左右游击队员的武装力量。2006年,包括地方性民兵在内的武装力量发展到25000人。他们最初主要以西部山区的巴迪亚、贾贾科特、鲁孔、萨利亚纳、罗尔帕和皮乌坦等县为基地,后迅速向全国发展,目前已控制了包括中部山区的廓尔喀、达丁、辛杜帕尔乔克、多拉卡、卡波雷帕兰乔克、拉梅查普、辛杜刺和达努沙等全国75个县中的20个县,并在这些县建立了人民政府,其活动和影响范围已波及到58个县,人口达1000多万,全国80%的农村地区处于他们的控制或影响之下,所控制或影响的范围被分成9个自治区。到2004年,除加德满都谷地外,其余的8个区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二、尼共(毛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尼共(毛主义)运动能在短暂的几年时间里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决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是尼国内革命形势具备了主客观条件的产物。
首先,尼泊尔人民异常贫困,种姓、等级制度森严,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尼泊尔目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1990年,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170美元92005年9月,其被世界银行列为世界倒数第四贫穷的国家,人均财富仅为3802美元。与之同时,其贫富差距也很大:10%的富有者拥有全国46.5%的国民收入;71%的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其中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10%的劳动力失业,60%的劳动力未充分就业;有1/3的劳动力被迫流向印度及其他周边国家,去当仆人或在军队服役。城乡差距也很悬殊。据联合国发展报告的统计数字,尼泊尔人均年收入为220美元,但在广大农村,有许多地方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女性、下层种姓、贱民、小数族裔、小宗教信徒年均收入有的只有40美元。
在农村,封建主义剥削十分严重。尼泊尔农村人口占全日总人口的81%,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到3亩。但绝大多数土地把握在婆罗门、刹帝利等高级种姓的大地主手中。贫苦农民收入低下,没有基本的社会服务,卫生条件很差。本来在贫瘠的土地土生产的粮食就不够吃,还得将至少∵半的粮食作为地租交给地主。高利贷者也向贫苦农民索取惊人的利息。一些人甚至不得不靠卖女儿维持生活。据报道,尼泊尔每年就有1,2万名女孩被卖到印度,从事色情服务。而加德满都的富有者和上层人士,却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从住房、汽车到别墅,各种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尼泊尔种姓、等级制度非常森严。尼泊尔至今仍存在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贱民等家庭地位的区分。种姓制度严格规范着人们的社交、婚姻、工作、饮食等日常生活习俗。人一出生便被归类于某一世代相袭的社会阶层。身份列在低阶层的人不能与上层社会平等享受社会、经济、政治、法律上的权利。而且种姓身份不能改变。在尼泊尔,大约有40%的人属于非印度(雅利安)裔的小数族裔或原住民,他们不属于种姓制度之内,多数享有较少的权利。印度裔贱民也被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不准进入较高种姓使用的印度庙宇,不准进入印度种姓的商店,使用的水源也不能相同,他们被迫住在被隔离开的地区。尼泊尔还实行世袭奴隶制,至今还有土些尼泊尔人是世袭奴隶,被贪婪的地主视为困工。对妇女的歧视也十分严重,她们在每个社会层面都是二等公民。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文盲率较高,寿命较短,经常面对家庭暴力和骚扰,而没有可依靠的法律来保护她们。贫困和种族歧视使得尼泊尔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因此,当尼共(毛主义)主张革命,消灭剥削,推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时,自然就能得到贫苦农民的支持,革命也就有了群众基础。
其次,尼泊尔是一个王权专制的封建国家,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与王室势力之间矛盾重重,尼泊尔政局动荡不安。尼泊尔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王朝,进入近代后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6年至1950年,拉纳家族依靠英国人的支持夺取军改大权,获世袭首相的地位,使国王成为傀儡。1923年,英承认尼泊尔独立。1950年,尼泊尔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拉纳家族专攻的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当时的国王特里布文和王储马亨德拉在印度的支持下,通过谈判恢复工权,拉纳家族统治结束,尼泊尔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好景不长,1960年,马亨德拉国王又公布取缔政党,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结果是压制民主,重新搞专制,引起人民以及各派政治势力的强烈不满。80年代,民主化运动在尼国内兴起后,君主专制的无党派评议会制度越来越遭到人民群众和民主势力的强烈反肘91990年,尼爆发了全国规模的人民民主运动,比兰德拉国王被迫恢复君主立宪的多党议会制,结束了长达30年的专制统治。1991年5月,尼泊尔举行了恢复民主后的第⊥次大选。1994年11月,尼泊尔又举行了中期大选即第二次大选,在这次大选中主张走议会道路的尼共(联合马列)首次执政。1999年5月,尼泊尔又举行了第三次议会大选。尽管议会民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在90年代,尼泊尔越来越向西方的民主道路靠拢。
但在2001年,这一政治气候开始发生逆转。2001年6月1日晚,尼王室突发血案。55岁的国王比兰德拉和51岁的王后艾什瓦尔雅以及22岁的王子尼拉詹、24岁的公主施鲁蒂等12名皇室成员被枪杀身亡。王室后来公布,凶手是王储迪彭德拉,他在案发时开枪试图自杀,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血案发生后不久,前国王比兰德拉的弟弟贾南德拉继往。很多人认为,贾南德拉是发生这次屠杀的幕后主使,作为前国王的亲弟弟他并未出席比兰德拉的葬礼,这更加重了人们的猜疑。尼共(毛主义)领导人普拉昌达则公开指责贾南德拉是“弑兄者、大屠杀刽子手、腐败分子与国家叛徒”。然而登基后的贾南德拉全然不顾各种猜疑和指责,他一方面动用皇家军队“清剿”尼共(毛主义)领导的游击队,另一方面则倒行逆施,压制民主搞独裁。2002年5月,他公布解散议会,免除德乌帕的首相职务,恢复君主专制政体。此后,尼泊尔再也没有举行过议会选举。2004年7月组建的德乌帕政府也不是民选政府,而是国王命令组建的。虽然迫于民众要求恢复民选政府的压力,贾南德拉也答应举行新一届议会大选,但在时间上一拖再拖,后来许诺在2的5年3月举行大选。
但在2005年2月1日,贾南德拉又发动改变,公布解散政府,实行国家紧急状态,暂时停止公民多种宪法规定的民主权利,包括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和平集会、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并表示他将接收政权3年。首相德乌帕被再一次解职。据报道,国王公布紧急状态的当天,有1000多人被捕或软禁,包括首相德乌帕、议会中主要的两个党派即尼泊尔国民大会党和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的领导人。当天,贾南德拉公布了由他的支持者组成的10个内阁成员名单。国王的新任外交部长甚至说,毛泽东主义者叛乱一日不清除就不会有新的选举,预计3年后才会重新实行多党制民主政治。因此,这样的专制独裁政权既加剧了它与各派政治力量的矛盾,也加深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人民对王室改权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普拉昌达说:随着这次国王的“自我政变”(2005年2月),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点”,“独裁和共和的决战”的时刻到了。2005年11月,即王室改变9个月后,包括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在内的所有改党同意合作以结束王室的强暴统治。2006年4月,由反对党组成的七党联盟发起要求国王交权的抗议活动,三权受到空前的挑战。后虽以国王做出解散大臣会议、公布恢复议会的承诺,暂时平息了风波,但王室与各党派之间的权力斗争远没有结束。显然,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也为尼共(毛主义)力量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第三,尼共(毛主义)能够准确判定国内形势,善于把握时机,思想上组织上日益成熟,是革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条件。1971年5月,在尼泊尔的扎帕地区就曾爆发过由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暴动,但起义后来失败了。而在25年后,尼共(毛主义)能够迅速发展,与它对革命形势与时机的准确把握,思想上组织上的日益成熟有很大的关联。普拉昌达认为,像尼泊尔这…样的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现代技术工人和无产者工人的数量非常有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主观条件上的预备才是问题的要害。反动政府长达200年的专制统治已经迫使人民掀起了波及全国的反抗浪潮,群众阶级运动以燎原之势在整个尼泊尔遍地开花。尼泊尔山区的地形十分有利于游击战,有利于开展人民战争。西部地区从历史、地理和文化角度来看都更适于革命根据地的发展,那里的人民受统治阶级压迫比较深,而又远离加德满都,因此,西部地区成为革命的重点地区。党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自己的组织,并看到了在全国发动群众革命运动的主观有利形势,最终决定在全国各地一同时发动人民战争,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首都地区。城市也是党的另一个工作重点,但不是武装斗争,而是一些革命的宣传工作。
普拉昌达还说,在党内,对于每下个同志来说,飞跃是思想上的一个要害问题。修正主义的党以及他们的领导人总是教育人民说,要害问题是改良,改良,再改良。改良就是改良主义,就是修正主义。而我们认为,飞跃才是最终的革命。我们谴责修正主义是庸俗的“进化论”,我们要求革命,而革命就是不断摧毁旧制度,就是思想上的飞跃。运动开始前,党内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很大争论。当党的指导思想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转变为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时,党内争论就达到了这样一个思想土质的飞跃。在草拟了运动的发动计划后,党内又爆发了一场关于如何开展人民战争的争论。当时党在预备武装斗争的同时,也间接参与了国会选举活动。有11名党员进入了国会,9名在众议院,2名在上议院。这在党内引起了强烈反应。为了使党的思想再一次飞跃,我们同修正主义、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以及种种右倾思潮做了果断的斗争9 1El时认为11名进入国会工作的同志可以公开身份,而主要的跋治局委员,地方及各地区的领导同志绝不能公开身份;除负责国会工作的机构外,其它党组织一律转入地下。
普拉昌达还表示,由于长期受到“和平主义”、议会道路、机会主义等小资产阶级思潮的影响,在运动开始时,党内有人提出先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武装斗争做“实验”,看看统治当局的反应,而不要一开始就公布发动人民战争。我们反驳遣:这是革命吗?这也是改良主义,而且是一种阴谋路线。革命武装斗争不是阴谋。革命斗争是公开的,正大光明的;阴谋主义不是真正的革命。还有些人提出,在进行人民战争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国会中的斗争,使国会斗争不受人民战争的影响。他们还声称国会斗争可以有助于人民战争的深入开展。这部分人在后来运动开始后,要求我们在斗争中退缩。我们也谴责了这种观点,认为这也不符合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正是在一系列针锋相对的党内辩论和大规模整风运动之后,到1995年底,尼共(毛主义)基本完成了开展全国范围内武装斗争的思想和政治预备。
第四,尼共(毛主义)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社会革命,赢得了广大贫苦人民的支持,党和军队的发展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尼共(毛主义)决定开展“人民战争”后,就走向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上些地区建立了人民改权,并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改运动。解放区的基层政权组织叫革命联合阵线委员会,由党、军队及群众这三方的代表按一定比例联合组成,其中党的代表占40%,军队的代表20%,群众的代表40%。所有代表由群众大会选举产生。联合阵线委员会领导执行委员会,通过执行委员会实行战略、战术方面的工作。联合阵线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一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日常发生在人民中间的纠纷,比如土地、债务上的矛盾,家庭纠纷等;二是经济与社会治理方面的职能,比如建立由地区委员会掌管的合作财政基金,解决农民借贷的问题,倡导农业生产的合作化以帮助发展农业生产,等等。土改的基本跛策,是彻底摧毁农村中存在的封建、半封建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实行耕者有其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具体做法:没收封建、官僚资本家以及高种姓、王室的土地和财产,无偿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对富农和中农的土地区别情况实行限额,多余的土地无偿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土地分配不分男女、种族,一律平等;人民军、政府和群众组织中的公职人员,凡来自农村的和其他普通农民一样分得相应的土地和财物,不享有特权,只是要优先照顾烈士的家属;被剥夺土地的旧官僚、旧地主及其家属和其他农民土样,也分得相应的土地和财物以自食其力,从事反革命活动的除外;森林、矿山、大型浇灌设施、牧场、未开发的大片土地、河流、湖泊等,作为公共财产归地方政府所有;鼓励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生产。这些农村政策基本反映并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消除了农村中人剥削人的现象,因而得到广大贫苦农民的热烈拥护。
尼共(毛主义)还倡导不分男女、种族与宗教信仰,人人平等;主张解除宗教桎梏,粉碎种姓制度,彻底解放妇女,革除旧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移风易俗。妇女解放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在尼共(毛主义)的根据地和游击区,妇女的命运有了根本的改变。广大贫苦妇女翻身得解放,第一次有了与男人平等的权利,有了女性的尊严。她们也成了革命的积极参与者,或成了游击战士!或是政权的参与者,或是新思想新风俗新生活的带头人。她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成了革命的骨干力量。
三、尼共(毛主义)的指导思想、现实纲领与当前政策
1.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尼共(毛主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毛主义及普拉昌达路线。尼共(毛主义)对为何把毛泽东主义与马列主义并列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有自己的解释。在他们看来,毛泽东主义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是继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后世界革命进入第三阶段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发展到新的更高阶段的标志,是当代世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毛主义是当今国际无产阶级需要把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提法上用“毛泽东主义”而不用“毛泽东思想”,是要突出毛泽东思想的世界性与普遍性,突出毛泽东思想的国际指导地位,毛泽东主义是能与马列主义并列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普拉昌达路线在2001年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尼共(毛主义)认为,普拉昌达路线是党把马列毛主义与本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5年中,在坚定地坚持马列毛主义原则和目标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发展了马列毛主义的具体跋策。党在领导尼泊尔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自己特有的思想体系——“普拉昌达路线”。普拉昌达路线从灵活、独创的新角度看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了“发展21世纪民主”的新思想。
尼共党内在如何理解普拉昌达路线上有过分歧,后来逐渐公开化。有人对普拉昌达路线是否是马列毛主义在尼泊尔革命中的具体表述,以及这一路线是否具有了普遍性提出了疑问。党内二号人物巴特拉伊认为,普拉昌达路线是马列毛主义在尼泊尔革命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的具体表述,因此不能把它与马列毛主义割裂开来,但“普拉昌达路线还没有发展到具有普遍性的程度,称之为普拉昌达路线是不要的”。2006年2月,普拉昌达在接受印度记者来访时提到了党内争论,并说明了他与巴特拉伊的关系。他说,我们十分完美地解决了两人之间的分歧,现在我们党内的团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我们的问题不是媒体所写的那种类型。我们就如何评价20世纪发生了思想上的争论。在我和巴塔拉伊博士之间,从未就领袖问题发生过争论。他从未挑战过我的领导地位。分歧是思想问题上的,是关于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已经在去年8月份举行的罗尔帕全体会议上解决了这场争论。
“发展21世纪民主”是2003年5月召开的中心全会提出来的。这次会议认为,如何发展民主是党在21世纪的核心问题。这是党在分析20世纪革命与反革命正反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新结论。普拉昌达认为,在领袖问题上,“我们党将成为21世纪第一个从20世纪的经验教训(革命在那时受挫折)中找到线索的共产党”。他说,在全体会议上,我们提出了政权和领袖问题的决议:当我们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后,我们不会像斯大林和毛泽东那样做。我们的整个领导团队将不会参加日常的政权工作。这将留给新的一代。我们会练习新的一代。这是解决领袖问题更为科学的方法。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不再活动或退出政治舞台。我们将从事政治研究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办法,解决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绝对不能把权力集中在任何个人或团体手中。当我们在全体会议上提出这个决议时,我们的全体领导对我们自己、对这场运动和路线布满了信心。我们的团结大大增强。
尼共(毛主义)认为,党的奋斗目标,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改权,然后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目前,尼泊尔处在党领导人民从事武装斗争的新民主主义阶段。党做出尼泊尔目前仍处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结论,是由尼泊尔非凡的国情决定的。尼泊尔自脱离英国独立以来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权力被操控在王室、封建买办以及插手尼内政的帝国主义者手里,广大的尼泊尔人民深受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以及帝国主义的剥削与压迫。封建生产关系和帝国主义的剥削与干涉是尼泊尔进步的主要障碍。正是这个因素导致尼泊尔人民的贫穷、国家的落后。尼泊尔只有从封建生产关系下解放出来,才能保证社会的进步。尼泊尔虽然有民族资产阶级,在推动国内政治民主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们的力量依然弱小,屈服并依附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没有能力领导尼泊尔的民主革命运动。因此,尼共(毛主义)要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领导并联合国内的民主力量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开展不同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运动,通过人民战争摆脱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束缚,在尼泊尔建立一个新的人民民主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战略上看,要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3个阶段。这是因为,按照毛泽东的持久战理论,在尼泊尔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里,革命军队在开始时相对于政府军队而言是弱小的,这时进行军事决战只能遭到粉碎。但通过避免决战和发动游击战争,革命军队能够在较小的战斗中打败并削弱政府军队,并通过持久的军事作战和政治动员,赢得群众支持,增加力量和数量,扩大控制范围,在尽可能大的农村地区建立政权和军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使革命者从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经过几年的艰苦斗争,到2004年8月,尼共(毛主义)公布开始战略反攻。目前仍处于这个阶段。
2.党的政治策略与具体主张。尼共(毛主义)声称,鉴于当前国际局势以及国内主流政治力量的对比,党一直执行灵活的政治策略。现实的政策是要实现圆桌会议、过渡政府和选举国民代表大会这一最低政治目标。通过国民大会成立民主共和日,然后制定上个新宪法,就国家面临的危机提出有远见的对策。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尼共(毛主义)先后同尼泊尔现政权举行了多次谈判。然而,在尼共(毛主义)看来,这些谈判都证实旧政权并不赞成政治解决问题,而是在实行阴谋和镇压的策略。尼泊尔过去50多年来的政治发展反复证实,封建君主制是尼泊尔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障碍。10年来的人民战争、臭名昭著的王室血案、2002年10月4号的民主倒退,使尼泊尔人民对国王和君主制度的憎恨与愤怒上升到了极点。共和国意识已成为人民大众的普遍共识。王室血案后的伪王权一直反对召开选举国民代表大会的建议,现在正徒劳地试图通过安抚民众和向美帝国主义屈膝的办法,希望其永久地存在下去。旧政权把尼泊尔人民的伟大民主运动诬称为“恐怖主义”,这是欺骗国际社会以维持其封建军事独裁统治的阴谋。党一直警告国际社会,不要相信这个已沦为美帝国主义在南亚推行霸权工具的傀儡政权制造的有阴谋的谎言。
尼共(毛主义)还认为,在国内两种意识形态、两支军队和两个政权共存的背景下,党同意双方在联合国组织和国际人权组织的监督下,复员各自的军队并召开国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同时须制定新宪法,内容应包括:政治上,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长期政府,众议院作为人民的最高代表,重建统一的国家军队,规定民族和地区自治并给予相应的自决权,规定根据人民的意愿修改和完善宪法,保证多党竞争、定期选举、成人的公民权、法治和包括演讲、新闻出版自由在内的基本权利,规定妇女和受压迫阶层的非凡权利等。经济上,根据“耕者有其田”的原则进行土地改革,重新分配土地,自力更生地发展民族工业,促进民族资本的发展,制定完整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国家政策等。社会政策上,对腐败、走私和奸商制定严格的惩罚机制,制定以就业为中心的民族的科学的教育体系,普遍的医疗服务,规定对穷人、老人和孩子的国家照顾,结束各种形式的对妇女和被压迫阶层的剥削、歧视和欺侮,保证最低工资和工人参与工业生产的治理,保证学术自由和个人权利,促进民主的、科学的文化的发展以取代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反动文化,制定完整的国家基础设施发展计划,保证所有的人全部就业,满足各阶层群众组织的要求等。对外政策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不结盟的基础上和所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废除过去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在新的基础上缔结新的条约和协议。考虑到尼泊尔与中国和印度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和地理上的独特关系,通过尼与两国在利用自然资源、贸易和运输领域的共同合作,实现共同的利益,推动相互间的睦邻友好关系。
此外,尼共(毛主义)还注重与坚持武装斗争的其他国家的共产党组织建立联系,并与这些党联合成立了一个国际组织——革命国际运动。该组织成立于1984年3月。在成立宣言中,革命国际运动宣称自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后继者,表示果断继续这些伟人的思想和传统,致力于联合和团结世界上所有坚持武装斗争的毛主义共产党组织。加入这个国际组织的政党和组织在1984年有19个,到2004年有14个。除尼共(毛主义)外,还有锡兰共产党(毛主义)、阿富汗共产党、孟加拉国共产党(马列主义)、印度共产党(马列主义)、伊朗共产党(马列毛主义)、秘鲁共产党、毛主义共产党(土耳其北库尔德斯坦)、印度共产党(毛主义)、毛主义共产党(意大利)、突尼斯马列主义共产主义小组、孟加拉国无产阶级政党、哥伦比亚革命共产主义小组、美国革命共产党等。该组织还成立了毛主义政党和组织协调委员会,主要职能是联合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毛主义力量。出版杂志《赢得一个世界》(A World to Win)。
3.关于武装斗争与议会道路。尼共(毛主义)认为,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并不完全排斥多党竞选和议会道路。在多党竞选和议会民主这个问题上,尼共(毛主义)最近几年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过去,党在革命道路问题上是果断主张武装斗争的,对热衷于搞议会斗争的尼共(联合马列)以及党内存在的这一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果断的批判并作了组织上的处理,认为这是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表现。虽然在策略上也认可多党民主与议会制度,不反对其他政党参与民主选举,但这更多的是出于统一战线的考虑,是一种攻治策略。因为党和其他进步力量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是要反对和结束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在尼泊尔的专制统治。党应该团结和带领其他反帝反封建的力量共同实现尼泊尔的民主、共和,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2003年以后,在多党民主与议会道路问题上,尼共(毛主义)的看法有了重大改变。即不再仅仅是把它看作一种策略,而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
2006年2月,普拉昌达在接受《印度教徒报》斯帕夫.魏瓦德瑞金对他的秘密采访中,比较系统地谈到了这个问题。当记者说到“你们和其它政党的联盟是权宜的战术而不是战略上的”,他回答道:“我们关于多党民主的决定是战略上的、理论上的、成熟的立场”,“我们桂现在形势下的(这个)决定不是战术性的。这是一项严厉的政策”。他说,2003年5月召开的中心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党就做出了这个重要决定。这次会议决定“我们必须参加政治竞争”,认为“离开了改治竞争,机械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作风就会产生”,“没有竞争,我们就不能前进”。在2005年8月召开的罗布帕中心全会上,党再次肯定了2003年的决定,认为“我们发动人民战争不反对,或者说,大体上是不反对多党民主的。它主要地反对封建独裁统治,反对封建制度”。当然,党也强调这种竞争是“必须在具体的宪法框架之下参加的竞争”。“我们是在特定意义上,在特定的宪法框架之下讨论多党民主的。我们讲的不是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这个多党民主将是反帝反封建的。换句话说,只有在反帝反封建的宪法框架之下多党民主才是可能的。由此武装斗争也是必需的,在行动上和其它政党保持团结反对封建君主制度也是必需的。我们为之战斗的社会经济变革是反帝反封建的,我们讨论的多党民主就是在这样的斗争背景之下。”
在谈到党为什么要实现这个战略转变时,普拉昌达认为有三点原因:一是当今世界改治军事平衡的具体情况,二是20世纪的经验教训,三是国内的具体形势——阶级、政治和力量的平衡。苏东剧变后,当今世界政治军事力量对比失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世界资本主义力量远远大于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绝大多数的共产党组织坚持走议会民主道路,只有极少数的共产党组织坚持搞武装斗争。从20世纪的经验教训看,民主是人类文明进步中不可阻挡的潮流,多党制和议会民主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取得的政治成果,尼泊尔的封建专制统治是违反人类进步的历史潮流,政党只要是反帝、反封建并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就可以自由地竞争;从国内的阶级斗争、政治形势和力量对比上看,尼共(毛主义)控制了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国内的形势对自己有利。在共产党的力量处于优势的前提下,为减少不必要的流血和牺牲,为实现国家的和平和人民的幸福,党不排除通过和平的民主方式取得全国跋权,实现人民民主的目标。
党接受多党民主和多党竞争的前提,不仅是要结束君主独裁,而且要结束君主制度本身。它甚至不是比兰德拉时期传统形式的君主制,而是一种“礼节性的君主制”。然后,各派政治力量联合成立过渡改府,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之下(或者是联合国,或者是其它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国际仲裁机构,不包括任何驻军),选举出立宪会议,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样,尼共(毛主义)就预备和其他政党一起进行和平的竞争。假如君主独裁制度依然存在,由国王来建立过渡政府并举行选举,尼共不会前往参加。因为选举仍然是在国王的控制之下,结果不可能是民主的。对于军队问题,普拉昌达表示∫由于我们拥有军队,人们仍存有疑虑。他们问在立宪会议之后,我们是否会放弃武装。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说过,我们预备重组军队,还预备建立一支崭新的尼泊尔军队。因此这不是战术问题。”普拉昌达还认为,党过去参加过议会,在1990年的民主运动中,与尼共(联合马列)实现过合作,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同议会政党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也有助于党参加多党竞选。
四、关于尼共(毛主义)运动的几点思考
1.要警惕他国势力插手尼泊尔内政。尼泊尔王国虽然是个小国,但地处中印两个大国之间,战略地位非凡。新中国建立后不久,1951年5月,毛泽东就指示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耍“密切注重尼泊尔的动态”,“并应努力与尼泊尔建立外交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1955年8月1日,两国正式建交。中尼建交50多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精心培育下,睦邻关系得到良好发展。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我国领导人曾先后访问过尼泊尔,尼泊尔的马亨德拉、比兰德拉和贾南德拉三代国王和历届政府首相亦相继回访中日。1978年2月,邓小平在粉碎“四人帮”后,首批到访的日家就包括尼泊尔,这也足见中尼关系的友好和重要。然而,进入新世纪后,尼泊尔国内局势动荡加剧,非凡是印度及美、英等大国的频频插手,使得尼泊尔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布满不确定性。这既为新世纪中尼关系的发展蒙上了阴影,也影响到我国的周边安全。
尼脱离英国独立后一直受到印度的影响。印度独立后对外推行地区扩张主义政策,加深了对尼的影响。其影响范围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而且还渗透到内政甚至外交上。尼共(毛主义)甚至认为,尼泊尔长期是印度的半殖民地,至今仍然如此。自尼共(毛主义)开展武装斗争以来,印度政府积极支持尼官方对尼共(毛主义)的军事打击。印度政府逮捕并关押在印活动的尼共领导人及其他成员,向尼政府提供太量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向尼提供军事练习人员,甚至提出要派遣印度军队直接干预尼泊尔局势的要求。两国还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加强了在两国边境地区的巡逻,打击尼共的人民解放军武装。2001年和2002年,印度向尼泊尔提供了总价值为39。6亿卢比(约合8800万美元)的援助,其中包括武器和直升机。2004年9月,印度政府又同意送给尼3架轻型高级直升机,20000支IN-SAS步枪,15000支7.62毫米自动步枪,5000支各种口径的机关枪,800辆卡车和吉普车,100辆防雷车,防弹衣、头盔、地雷、铁丝网和其它战争物资。印度官方认为这样做,是因为尼共(毛主义)造成的尼国内混乱局势,影响到了印度的安全。
尼泊尔的动荡局势也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注重。美国一直敌视尼共(毛主义)。2004年4月,尼共(毛主义)及所领导下的联合人民阵线及人民解放军,被美国国务院列入新增补的恐怖主义组织名单。美国政府也宣称,美国已通过行政命令把毛泽东主义者规定为恐怖分子,冻结其在美国(或美国公民所把握的)的一切资产,无论位于何处,禁止美国公民同其做生意。不仅如此,2004年,美国国会答应给尼国王4400万美元的援助,并向尼提供了数千支M16步枪以及太量的夜视和通讯设备。还派出军事专家练习尼泊尔军队,美国士兵甚至还和尼泊尔皇家军队进行联合练习。英国也紧随美国,支持尼官方的“反恐”行动,答应从2004年起每年援助尼政府1200万美元。美英如此惠顾远在南亚的这样一个小国,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普拉昌达认为,砰美国有一个宏大的战略,布什把中国和印度看作经济大国甚至是威胁。也许他们看到尼泊尔位于这两个国家之间,假如这儿的形势不利于同他们保持步调一致的势力存在,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美国是从战略的眼光看待尼泊尔的,并不是它们在这儿有什么经济利益。政治控制是要害,所以他们要加强国王的力量。”假如美国等国家籍“反恐”之名,乘乱将军事触角伸入尼泊尔,将使尼泊尔的局势乃至南亚的局势更加复杂化,这就不排除亲西方势力将控制尼政权的可能。对中国真正构成威胁的倒不一定是尼国内的局势,美、英、印的插手有可能是最大的威胁,且不仅仅是军事威胁。
2.要客观地看待尼共(毛主义)运动。尼共(毛主义)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注重将马列主义非凡是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与尼国内革命斗争的实际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尼共(毛主义)党的自主选择。尼共(毛主义)选择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是尼国内阶级斗争异常尖锐、革命形势和条件逐渐成熟的结果。虽然冷战后世界总的形势是趋向和平与发展,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都会面临这样的形势,所有国家都不再具备革命形势,所有国家的人民都不再需要革命了。冷战后的世界实际上并不太平,局部战争不断爆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闩的贫富差距加大,一些国家的人民仍然在苦难中煎熬。在有些国内矛盾异常尖锐的国家,当人民要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利时,共产党组织顺应人民的愿望,开展革命活动,这无可厚非。这也是这些国家的人民和政党应有的权利。显然,不宜跟着西方的调子,把仍然坚持武装斗争的共产党看成另类,看成是恐怖组织。实际上,美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来定义境外的恐怖组织。在2004年美国官方公布的77个被禁的恐怖主义组织名单中,除尼共(毛主义)外,其他几个仍坚持武装斗争的共产党组织也被列入其内。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尼共(毛主义)也一直否认美国的说法,他们不认为自己是恐怖组织。在一份文件中,他们说,“恐怖主义”最恰当的定义就是为政治目的屠杀平民而扩大恐怖,而他们并不袭击平民目标或者旅游区。他们打击的对象是政府武装,“人民战争”不是“恐怖主义”行动。此外,他们还声称自己有严明的纪律,有反映大多数尼泊尔人民意愿的政治纲领,也不蓄谋与世隔绝,而是主动向国际社会宣传自己的主张。1999年接受莫国记者的实地采访,以及近两年党的领导人频频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就是一个明确的态度。
尼共(毛主义)的对外政策也体现出了很大的灵活性。虽然尼共(毛主义)坚持武装斗争,但并不拒绝和改府进行和平谈判,也不拒绝议会斗争,而是积极主张在公正合理的条件下,与其他政党参加多党竞选,争取进入议会,以实现政党与军队的合法化。对于尼国内的其他进步力量,也不采取简单的关门主义政策,而是主张团结和联合他们以实现共同的政治愿望。但尼泊尔王室一直拒绝尼共(毛主义)提出的要求,采取粗暴的武装镇压的跋策,新国王的倒行逆施使尼泊尔国内局势不断恶化,就连一直支持王室的印度政府也对贾兰德拉感到失望。议会中虽然有的党也同情尼共(毛主义),主张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甚至在某些问题上还协调立场,但议会中的主要政党还是不信任尼共(毛主义),总是设法孤立它。当有求于尼共(毛主义)时就打着合作的旗号,而一旦他们与王室之间的矛盾有所缓解时,就与王室协调立场共同对付尼共(毛主义),这样也使共(毛主义)很难实现自己的议会道路。
尼共(毛主义)与历史上的尼共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已今非昔比。尼共(毛主义)领导人对毛泽东去世后我们党的内外政策有过不恰当的批评甚至攻击。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密切关注中国方面对尼泊尔局势的评价以及对王室的态度,希望中国在改变尼泊尔局势方面有所作为。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关注尼共(毛主义)的力量及其在尼政坛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