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1:从这个影视剧中看不到半点马列毛主义的影子,有的只是小资产阶级混乱的思想意识,不仅扭曲革命和烈士的形象,而且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该批!
编者按2:资产阶级所创造的文艺作品,自然也要符合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资产阶级的世界观里,就自然充斥着唯心主义,个人主义的糟粕,以及对真正共产主义的抹黑,赵国近期不断出现的糟粕文艺电影,就是中修政党本质的深刻体现。
谍战剧《哈尔滨一九四四》开播有一段时间,网络上的吐槽多半围绕着该剧主演演技糟糕、剧情硬伤降智等展开,更深入的分析却少见。针对剧情为何会如此低智,其根本原因还需围绕阶级立场展开分析。
该剧一开场,就安排了这样一出戏码:主角中共地下党员宋卓文,是一名伪装成铁路警察潜伏在伪满洲国的谍报人员。他被日本警察渡边讹走一支随身的派克金笔(限量版),而一位被渡边潜规则的少女用这支笔反杀了他,宋卓文不但捡回钢笔继续用,甚至又在后续剧情中被同期生田小江偷走,成了罪证……《哈尔滨一九四四》是编剧精心酿造的一坨屎,笔者实在不忍卒读,但也有义务一一指出这些情节桥段中包含的反动思想,加之批判。
首先,宋卓文随身携带的派克金笔本就昂贵,在当时可算身份体面象征,加上还是限量生产款,更是难得,显然不符合地下工作者的身份。试问哪有地下工作者如此炫耀高调,更何况他还是共产党员?果不其然,这支笔被上司渡边眼热,找借口讹走了。这渡边是个典型的恶吏,借口给摆摊的姑娘办营业证,威逼利诱以权谋私就要猥亵人家,被人姑娘攮死了也是他活该。但这宋卓文就不是个东西了,渡边欺骗摆摊姑娘,他当场不劝阻,偏逞事后英雄自己去救,还被锁在仓库险些把自个搭进去。哪怕他往二人所在的仓库里面制造些烟雾,谎称起火,不也能救下少女?更别提他若向党组织报备,必然有更稳妥的办法。
其次,剧中塑造的“党组织”也大有问题。这宋卓文逞英雄,孤身涉险前不向组织汇报,从渡边胖子尸体上拿回钢笔后却想起组织了,而这个所谓“党组织”做的却是帮他给钢笔换了个笔尖,美其名曰“收拾手尾”!不批评宋卓文的独走和个人英雄主义泛滥也还罢了,毕竟抗日神剧向来往真正的共产党身上泼脏水;单说那钢笔是凶器罪证,不处理掉反而留着做甚?还浪费组织力量换笔尖、伪造记录,宋卓文是什么样的人物,能胡乱违纪还有这么大的面子让组织保着他的宝贝钢笔?可见这是盆往抗日时期共产党身上泼的脏水,摆明了要污蔑一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草台班子。笔者以为,这污蔑放在当前走修正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官僚身上却是恰到好处的形容。
最后也是最令人反胃的是,《哈尔滨一九四四》对牺牲烈士的消费和解构。如剧中牺牲的周医生,家中尚有怀孕的妻子,他打听到情报后,什么也顾不上了,没有先向组织汇报就直接孤身涉险——又见个人英雄主义的滥觞——甚至直到他被捕后数日,剧中“党组织”也没有提前转移他的家属;而另一位牺牲的小同志,生生被割喉而死,与其说渲染烈士的伟大牺牲,更像是迎合了中修某些资产阶级官老爷的癖好、满足了他们因对共产主义的恐惧而催生出的扭曲虐杀欲!甚至宋卓文还要与犯下滔天罪行的伪军特务头子眉来眼去,谈情说爱。剧中满是用猎奇画面和弱智情节夺人眼球的噱头,对革命烈士根本没有一点尊重,全是消费与解构,其中隐藏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着实令人作呕。
《哈尔滨一九四四》所捏造的“共产党”,就是不近人情,烈士家属得不到保障;不成组织,烈士牺牲被白费;全靠英雄个人取得战争胜利的模样。然而党是与广大工农结合的党,没有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些脏水放在中修自己身上倒是能一一对应:士兵执行任务时,家中幼弟被学校逼迫、虐待,跳楼自杀;而为了中修帝国主义争霸的野心,不知多少无产阶级的儿女失去性命,白白牺牲!认清资产阶级文艺毒草真面目,警惕资产阶级灌输的反动意识形态侵蚀劳动人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