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的经济奇迹从何而来?――改良主义的温顺面具下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1.
胖东来作为一个“不投机取巧的正经资本”竟然能活到今天,还活的很好,这是让我们非常惊异的。究竟是它其实不那么“正经”,还是有其他的特殊因素在起作用?本文就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令人满意的解答。
编者按2.
胖东来作为特色资产阶级中的异类,可以说是撑起来经典“社会主义企业家”理论的半壁江山。本文对胖东来发展历史与经营方式进行阶级分析,戳穿了改良派精心编造的神话,暴露出其本质。没有圣人现世施恩,也没有打破经济规律的神迹,说到底也只能算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海刚峰,统治阶级的糊裱匠。

从一家初始资本仅一万元的望月楼胖子店,到如今年利润70亿元的河南商超地头蛇,所谓的“社会主义超市”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其局限性又在哪里?现在的事实是,胖东来并没有因为自愿提高的高人力成本而破产倒闭,这似乎完成了未明子梦想中的事业。那么要如何利用政治经济学来解释这种现象?本文就带着这个疑问去尝试分析。

一、胖东来发家史。

如果要说胖东来与其他资本企业有什么显著区别的话,那就是其“真货换真心”的商业宣传套路。1995年,望月楼胖子店最开始只是一个四十平米的小型零售超市,于东来在这个时期不仅雇佣商业工人推销商品,自己也参与到商品周转的各个环节亲力亲为,属于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商贩。改革开放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动乱,导致当时的社会风气极度扭曲,商贩们往往以次充好谋取暴利。于东来则反其道而行,坚决通过真材实料来打响自身品牌名气,拿利润换口碑,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那是资产阶级的黄金年代,无产阶级的黑暗纪元,凡是坚信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全都被踩在脚下了,凡是投机取巧雇佣劳动的全都“抓住机遇”一飞冲天了。曾经的社会主义中国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着走资派的复辟,官僚垄断资本家们要开发这块处女地,从他们手指头里露出来的这些财富就足够让一大批小资产阶级首先富起来。所以在这一时期,于东来并没有因为坚持真货带来的高成本而在竞争中落败,到处都是未经圈地的市场,产业资本对产业工人的极度剥削允许于东来这个商业资本家暂时让出部分利润来聚拢名气,进而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

如果说黑心商人通过卖假货实现野蛮的资本原始积累,那么于东来就是作为一个“正经”资本家一步步聚集资本垄断市场。2004年,于东来牵头当地三家龙头连锁企业成立了“四方联采”垄断集团,以应对沃尔玛,家乐福等垄断企业的竞争。通过四方联采,这几家零售超市共享谈判政策,共同协调流通资金,作为垄断集团压低商品进货价,同时打压其余商超的市场份额。发展到现在,胖东来已经垄断了整个河南许昌新乡的零售市场,成为了该地的金字招牌。比较有意思的在于,于东来并没有像垄断资本的一般逻辑那样肆意提高价格赚取超额利润,而是明码标价依然维持良心企业家的人设,推行高福利制度,即回报消费者又回报员工,把95%的利润拿出来发工资,同时任然维持市场价出售商品,大有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意思,但这就可以将其称为社会主义超市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资本家再正义也依然是资本家,这与个人品德无关。

二、商业资本家的剥削方式。

商业资本相较于产业资本是有些特殊的,因为商品在流通阶段,除去那些运输成本,包装成本之类的生产性流通费用,剩下的诸如广告费,人工费之类的纯粹流通费用并不创造新的剩余价值,而仅仅实现原有的剩余价值。而胖东来所经营的零售类商超付出的成本绝大多数都是纯粹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批发商承担的。因此于东来的利润实质上来源于产业资本家的渡让,而产业资本家的利润是通过剥削产业工人得到的,也就是说,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享产业工人的剩余价值。 于东来自认对员工待遇好,问心无愧,但他意识不到自己的利润本质上其实来源于对产业工人的剥削,其对商业工人的优待什么也证明不了,甚至还有些道貌岸然的意思。

那么商业资本家就不剥削商业工人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哪有猫儿不吃油,哪有资本家不压榨,商业工人的劳动虽然并不创造剩余价值,但这种对剩余价值的实现也是商业资本家所必需的。

马克思说:“像劳动者(指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编者)的没有报酬的劳动,会直接为生产资本创造剩余价值一样,商业工资雇佣劳动者的没有报酬的劳动,也会在那个剩余价值中,为商业资本创造出一个部分。”因此,商业剥削的实质就在于:商业资本家是依靠商业职工的无偿劳动,来取得产业部门让渡给他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因此,商业资本家获取的利润,从形式上来看,同样是从商业工人的无偿劳动中得到的。于东来给每个员工开到一万以上的月薪,看起来好像是亏本买卖,是发善心,但这实际上仍然是剥削,仍然弥补不了工人们创造出来的价值,只不过相较于其他资本家来说剥削地更少一些而已。资本家雇佣工人就是为了赚钱,他总要从工人身上无偿占有一部分价值,从而实现资本增值,可以说资本家无论家产多少,绝大部分都是剥削来的,而非自己努力拼搏来的。于东来早期创业幸苦,那么跟他一起干活的员工就不幸苦了吗?光从努力上比较,两者应该获得同样的财富,但结果并非如此,原因就是于东来拥有初始资本,无偿占有了员工的劳动。

三、走不出河南的胖东来。

世界上没有不逐利的资本,资本自诞生就是为了增殖而来的。然而这个论断似乎在于东来身上碰了壁,于东来甚至主动关停了一些扩张出去的超市,放着钱不赚,这能说明马克思的理论出现问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作为资本的人格化身,单个的资本家当然是有部分独立意志的。于东来要任性地停止扩张,要大把大把撒钱,资本也没法意识降临控制他的行为。但单个资本家可以背叛自己的利益,资本不会,发展到如今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尤其不会。于东来之所以可以说不赚就不赚,主要原因在于他掌握着胖东来70%的股份,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说一不二,可绝大部分成熟的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都是通过股东会这一资本集团控制的,这一资本集团就断然不会存在个人的任性想法,而只能忠实地履行资本的天性,即最大程度地增殖。于东来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拿着根木棍上热武器战场,现在的股份制公司为了获得更多起始资金,往往会通过售卖股份取得融资,而只需要掌握所有股份中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就可以撬动整个公司的资本。将大量股份握在自己手里,虽然保证了其对公司的控制权,但相较于其它融资公司就天然缺乏竞争力。

更庞大的资本意味着更强大的竞争力,而资本运转的逻辑就是要么扩张,要么被吞并,所以几乎每个企业都要向银行申请巨额贷款,这些贷款作为货币资本可以繁殖出比利息更多的利润。也就是说,体量越大,贷款越多,贷款越多,赚得越多,赚得越多,体量越大。而资本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巨无霸们可不会对同行抱有什么同情,资本竞争都是逆水行舟,跑得不够快就是死亡。

胖东来的固步自封实际上就是自取灭亡,看似是于东来拒绝了资本,实际上是资本拒绝了于东来,当于东来逆着资本的性子行事时,资本也就以各种方式离他而去,转移到更符合资本增殖口味的有野心的资本家手中去。肉眼可见的未来就是于东来退休后,整个公司被逐步吞并。胖东来是不愿意走出河南吗?实际上就是走不出来,特斯拉之前就因为给员工开的薪资过高,破坏了市场稳定,被一种国内垄断车企联手抵制,胖东来想要倒逼社会改良又从何谈起呢?

四、偏安一隅的成功来自人民群众的支持。

说一千道一万,胖东来终究是赚到钱了,每年几十亿的利润,这又要如何解释呢?各大媒体无非是什么服务周到,人性关怀之类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但照我的想法,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人民群众的支持。胖东来的巨大利润来自其对当地市场的垄断,这种垄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渠道垄断,而是通过“真货换真心”的情感联系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的比烂大赛中,胖东来在同行们的衬托下毫无悬念地胜出了,正是如此出淤泥而不染积攒下来的名气,才允许胖东来实现如此另类的垄断。可以将这看作一种宣传策略,同那些“民族企业”宣传的国货一样,这些野路子都被自由主义者视为破坏规则的蛮荒痕迹。但这种宣传在商业领域是广泛存在的,无非是从宣传物美价廉的广告转变成了打感情牌的广告,胖东来的优势很显然就是这种行业清流的地位,而产品的品质如何价格如何,都只能作为补充因素。从某种程度来说,胖东来和华为是一个赛道的,只不过华为是爱国宣发,胖东来是爱劳动人民宣发。

不要小瞧了这种宣传,当代商业资本投资成本最大的恰恰就是广告费,像各行业的巨头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往往数千万数十亿地买广告位,交赞助费。而如今这部分成本通过这类缥缈的感情牌替代了,要不然自由派怎么说这些企业都是破坏规则的另类呢?因此,胖东来必须竭力维护住自身的品牌形象,当有员工因为试吃面条没换筷子这种小事同样要上纲上线,把一系列民主协商解决方案向围观群众摆出来,立住招牌,这就是胖东来的宣发策略。

其次,各大商超经营模式迭代至今,这个行业本质上已经成为了一门服务行业。在零售超市中,商业工人实现剩余价值(也就是推销产品)的过程并非简单的生产制造。流水线工人心情抑郁并不影响他打螺丝的质量,服务人员暴躁起来可卖不出去任何商品,这就决定了这类商业工人所能实现的剩余价值并非简单地随着加班而延长。胖东来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提高工人工资,同时在企业内部实现“人性化”管理,以此让服务人员有条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虽然表面上看胖东来的人工成本特别高,但相应的其工作效率也变高了,这更加说明了工人的高薪是其应得的,而且还值得更多。

五、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是赵国阶级矛盾加剧的表现。

胖东来并没有吃哪个媒体的流量,其发展成地头蛇靠的都是本地小范围内的口口相传,在网络媒体争相报道之前胖东来就已经颇具规模了。而于东来本人也明确表态不愿扩张,准备退休,可见这并非胖东来的公关团队在背后发力。那么各媒体这样争相报道究竟意欲何为呢?首先自然是这件事情有流量,有利可图,资产阶级并不自觉地进行阶级统治,他总是在逐利中无意识地改造社会面貌。 那么为什么这个“社会主义超市”惹得如此多的关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才算可贵,正是因为这淤泥的存在,人民群众才会对这莲花啧啧称奇。这一类改良主义思想的泛滥恰恰是资本主义社会下,资无矛盾激烈到一定地步的产物,小资产阶级渴望改革,又不愿意推翻整个资本主义体制,想要换自己去当人上人,他们就颇为吹捧这种改良主义的思想。实际上,这类商超对标的群众本就是这些小资产阶级,而非于东来自以为的劳动人民。 胖东来的商品价格是要比市场价更贵一些的,这些附加值来自于其完善的服务,而超市的商品价格又是比菜市场,电商更贵的,这些额外成本来自于房租水电等等。那么哪些群体会为了这些更好的体验,为了一睹“社会主义超市”而溢价购物呢?只有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没有这个闲钱,资本家们发给无产阶级的工资只够其完成基本的劳动力再生产,而这种再生产不可能在大型超市里完成,小资产阶级可以看重服务,无产阶级不行。于东来的作用仅限于改良,再多一丝一毫也不能有,就像他看不到被剥削的产业工人一样,他同样看不到剥削无产阶级的资本主义体系。

列宁说:“资产阶级需要的是这样的奴才,他们能得到一部分工人的信任,用可以走改良主义道路的言论给资产阶级脸上贴金,用这种言论来蒙蔽人民的眼睛,鼓吹改良主义道路的美妙和可能性,使人民脱离革命。”

改良主义者是统治阶级的糊墙匠,是一条看似温顺的恶犬,离得远些他会无害地叫两声讨人喜欢,离得近了就要张口咬人。当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要打破整个旧制度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这些改良主义者就要摘下中立的面具彻底站到统治阶级那边去,因为改良本质上就是保守而反动的,革命过程不存在第三条道路,革命的和反动的人都要在两边找好自己的位置,而没有别的余地。

7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