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糟粕”界限越来越模糊?是“旧文化”找到了新主人 ——从山东“千人拜年“出发的一点看法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没有超阶级的“文化传统”,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革命的传统,也有反动的传统,为什么特色宣传“传统文化”,宣传来宣传去,还是孔老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呢?为什么不宣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呢?很明显,特色这个传统文化是剥削阶级的传统文化,而不是革命的传统文化
2.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从来是与其产生的物质基础相适应的,也为着统治阶级的需要服务。文章指出了当下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屡见不鲜,与从社会主义复辟而来的修正主义物质基础是相辅相成的,服务对象也是修正主义资产阶级。单独批判某一文化现象并不能让文化往进步的方向发展,只有革了修正主义的命,才能改造传统文化,让其为劳动者服务。

新年伊始,各地的拜年活动陆续展开,而山东部分地区的农村拜年因其规模大,传统习俗成分更多,其拜年活动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网络上也围绕此事件对传统习俗与文化展开了讨论。

福昕截屏20240212161109574

从相关视频的评论区来看,反对或反感此行为的与维护或尊崇此行为的虽然大吵其架,但总体缺乏脉络。无论是攻是护往往都难免由批判讨论降格为纯粹攻击。这种难以分清哪一方才是主流大多数的讨论氛围,用一位评论者的话来说就是“传统和糟粕的界限真的挺模糊的”。

然而这一具体事例的争论确实令人感到有些模糊,但是这一事件背后传统文化所遭遇形成的一系列矛盾却一点也不模糊。“千人拜年”以及对这一事件的讨论可以看作是一种由传统文化出发产生的冲突矛盾的缩影,即一件事情或矛盾以传统文化作为主题、封皮出现引起了讨论与争议,但是讨论来讨论去一回看整个争论的结果,各方都像打到了棉花上,相当多精力被牵扯到传统文化本身的论证上去。这是因为要直击要害就不可能只击传统文化本身,击打这类意识形态的东西就要击打其现实的物质基础。击打或者批判传统文化,就要击打批判它现在最大的主子、宿主——资本主义。而这种情形则是由于历史发展所导致的。

上层建筑是脱胎于他所在的社会物质生产的。遵从了古代封建生产模式的社会总要在精神、思想、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等层面生产出维护和适应这个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国古代的上层建筑就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当中被不断塑造,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牢牢依附并服务于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阶级。而在坎坷曲折的近代史过程中,封建统治阶级被官僚资产阶级、买办取代了。

然而传统文化除去其作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的部分,还有作为劳动者创造物的部分,前者决定其为谁服务如何去运动,后者则决定了其之所以存在生命力,决定了其不可能被彻底抹除换成别的什么东西。
于是传统文化失去了其第一位主人,转而成为为新兴官僚资产阶级、买办、地主阶级联合体服务的上层建筑,服侍其第二位主人。传统的封建地主们虽然不再在国家统治阶级中占主要地位,但农业社会的基层管理依然依仗于乡绅等小地主阶层,传统文化随着它的阶级属性的创造者一同进退——在进步的代表工业社会的城市、学校等地区被各种运动批判攻击,在保守落后的代表农业社会的农村等地主们的大本营中依然可以关起门来不问世事,无论统治阶级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是袁世凯、孙中山还是蒋介石,都生命力旺盛,这也使得传统文化虽然被资产阶级试图改造但并没有什么本质变化,三从四德,纲常礼教,等级秩序压迫甚至于维护帝制等为整个封建制度积蓄力量的上层建筑未触其根本。这使得即使有有心之人想要改造传统文化,但仍有保护传统文化封建制度成分的地主们存在,为传统文化“不变色”保驾护航,这使得传统文化不可能是被改造的对象,而只能是一边保留着自己作为封建制度卷土重来的土壤的性质,一边在表面上妥协并服务于统治阶级(如去除对帝制的支持),是一个有一定独立性的服务的仆人。这种不能彻底改造,也使得统治阶级只能被迫接受被改造的结果。于是乎,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花还没种好,传统文化就能在近代史上短暂的政权的土壤上开出各种封建制度时期的花。

这一状况的改变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有所改善。无产阶级专政下,传统文化所拥护的封建制度必须要被彻底消灭,保护传统文化中为封建制度服务的物质基础消弭了,单独的对作为上层建筑的传统文化的改造就得以进行,传统文化不应当再作为仆人服侍主人,而应该回归到劳动者中,服务于劳动者。虽然这一过程由于伴随着社会主义建成后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变得比较坎坷。
而这一进程也在文化大革命失败资产阶级全面复辟中走向失败。传统文化在改造了一半中迎来了第三位主人。

与以往不同,这第三次服务中,传统文化由于经历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造,其独立性可以说是忽略不计,其作为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被修正主义资产阶级所顶替。而出于对革命时期上层建筑否定的需要,资产阶级统治者也乐于使用传统文化。于是传统文化彻底成为了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上层建筑,其服务的统治阶级唯一来源只能是修正主义资产阶级。这个统治阶级需要,那它就根据需求发扬自己,统治阶级不需要,它也就对应地改造自己的内容。需要资产阶级爱国主义,那么就可以宣传统文化中家国部分,摒弃黄老之学;需要为等级剥削背书,就可以翻出三五纲常,偷偷摸摸地进行渗透宣传。而同属于传统文化构成的农民起义、倒反天罡自然就会被掩埋,回避,开除出传统文化编制。

而对待这样的反动的意识形态,就应当认识到这一事实,也同样要认识到对付这种反动思想,根源在于消除它的物质基础,而这个物质基础就是躲在“传统文化”“封建地主”等面具背后的修正主义资产阶级。

而对于传统文化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方法,就要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进行审视。对于传统文化,应当剔除其作为一种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的部分,仅保留其作为劳动者创造物的属性并在无产阶级监督下进行改造。这时在对待传统文化的目的上,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被抹除了,其为剥削者统治阶级的服务被批判,从当仆人为主人变为不做仆人回到群众。届时,传统文化本身也会得到解放。

当然,要意识到这一切的基础是无产阶级专政,要实现这一前置条件,就要认识到阶级斗争与暴力革命是当下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