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文艺作品中究竟能不能存在非现实的事物?

广告☭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文艺为哪个阶级所服务不能只看面子不看里子,就像中修虽然宣传赞扬志愿军,但目的不在于反资反帝而是用他们为自己对待争霸服务。
2.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上说话,这是很重要的。而文学作品中现实与非现实的事物是真正现实世界的映射,作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表达他的意见和立场,文艺作品中可以存在非现实的事物,作者想要怎样用这种东西表达他的意见和立场都是作者的自由,真正为站在无产阶级立场表达无产阶级意见的作品是必然有着浓厚的无产阶级氛围的。

一直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声音,他们长期批判着各种资产阶级作品的设定,认为一切不符合现实存在的东西都属于唯心主义,并声称只有符合现实的现实主义才属于无产阶级的艺术。

然而其真的如此吗?现实主义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些改良主义者用于声讨现实,呼吁改良的艺术题材。如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其希望的便是宗教主义式的改良。看作品的描述是不是彻底符合现实来判断是不是符合无产阶级文学是不科学的,这同样也是如今许许多多故意庸俗化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区别的资产阶级作品的做法——将唯物主义简单归类为科技机械的力量,将其他东西统统划为唯心主义。另一方面,在苏联动画,中国解放时期动画里,套用动物形象,或者夸张化的例子数不胜数。如万式兄弟反抗封建主义,反对压迫者的《大闹天宫》,苏联庆祝中国民主革命的《烈焰下的中国》,都运用了夸张化,物品动物拟人的手法,也不见得就是把物品抬高到人的高度,混淆人和物的区别,宣传“拜物教”。

说回正题,文艺作品里面能不能出现非现实的事物?在笔者看来是能的。我们真正应当探讨的不是某种设定,某种形象,某种手法是不是符合无产阶级艺术,而是要探讨这部作品的内涵是不是符合无产阶级精神,而是要看写作品的人究竟是站在哪一边的。探究设定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只是在混淆主次矛盾。一个设定符合无产阶级,形象符合无产阶级的作品就一定是无产阶级文艺?恐怕不见得。只有有革命的人,才会写出革命的作品。虚构的文艺形象说到底也只是对于具体现实的反应,作者无法创作出超过其认知的真正虚构形象。想要写资产阶级作品的人,那么他写出的东西自然一切都会向着资产阶级立场靠拢,想要写无产阶级作品的人,那么他写出的东西自然一切都会向着无产阶级立场靠拢。同样是重写《西游记》,一共就拍出了描写反抗精神的《大闹天宫》,而资产阶级只会拍出各种阴谋论的取经路。同样是拍机器人问题,资产阶级只会拍出智械危机,机器人不可用;而苏联就拍出了机器人的标签不过是分化机器人的手法,大家齐心协力赶跑了资本家。

说到底,评价作品还是要看他究竟是站在多数人的立场还是少数人的立场上:是宣传革命有理?还是宣传反抗有罪?是宣传大众力量势不可挡?还是宣传少数精英无所不能?是宣传……唯有这样,才是真正去评价文艺作品的方法。

4 个赞

虚构的现实反而常常是最有力的和最容易过审的
之前看到过一名同志写的通过网文来分析宣传方式的时评,写的还不错,就是忘记标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