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减肥霸榜热搜——访谈中空洞的小资产阶级哲学究竟在表达什么?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从本文我们可以看到,资产阶级的文艺界,塑造鼓吹着各式各样小资形象。这种形象的塑造不是偶然的,而是为其转移阶级矛盾服务的。从偶像剧到减肥励志,他们多么想让无产阶级把目光放到生活琐事、放到过小日子中去啊。但这种企图必然会在阶级矛盾的不断加深与人民日益恶化的生活水平下破产。
2.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很难离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资产阶级也乐于将其推广强加于无产阶级,告诫群众管好自己。尽管目前这种思想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对无产阶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在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的现实下,小资产阶级的美梦终将破灭,面对现实。

近期贾玲减肥狂瘦100斤的消息霸榜热搜,其所主演的电影《热辣滚烫》也跟着票房高涨,在五小时内突破两亿人民币。《热辣滚烫》讲了一个肥胖女孩通过参加拳击比赛,减肥瘦身改变自己的故事。通过简介来看,这无非又是一部普通的宣扬资产阶级人生观的励志电影,在看完新华社对贾玲的半小时采访后,我对此确信无疑。

除去其中的废话,贾玲在采访中主要表达了两个观点。1.电影讲的不是减肥,而是一个善良女孩“爱自己”的故事,当今时代我们要学会“爱自己”。 很显然,“爱自己”就是贾玲在减肥这一具体实践中感悟出来的人生哲理,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哲学一样属于说了等于没说的狗屁哲学范畴,模糊不清,莫明其妙,小资产阶级还没搞清楚自己感悟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就急匆匆地总结成了一条条戒律。

那么小资产阶级的“爱自己”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平日养尊处优无所事事的时间重新利用起来,去减肥去奋斗去投资自己,不能再躺平了。为什么小资产阶级急忙忙叫嚷着“爱自己”呢?就是因为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小资产阶级的生存空间也不断缩小,他们害怕自己掉落回无产阶级之中而产生了恐慌,这种恐慌反映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就片面地展现出了一条“爱自己”的哲理。

无产阶级需要爱自己吗?自然是要的,谁又不需要自爱呢,自爱就是一件和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的事情。无产阶级的自爱和小资产阶级的“爱自己”是不一样的,无产阶级早已将自己的全部劳动时间投入到了无止境的奴隶生活当中,他们是没有所谓“自甘堕落的颓废生活”的,取而代之的是“无可奈何的麻木生存”,他们是没有所谓“爱自己”这种苦恼的。 不同于“爱自己”,自爱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概念,爱惜自己的身体,维护身心的健康,而对于现如今的无产阶级来说,让他自爱却也与“何不食肉糜”无异。无产阶级在将自己投入劳动力市场接受雇佣之后,自己这件名为劳动力商品的维护与保养,也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就交了资本家的手里——然而完全的健康是不利于资本家逐利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伴随着再生产成本的降低而进行的。无产阶级没有自爱的权利,留给无产阶级的只有廉价的工业食品,简陋的住宿环境,匮乏的医疗资源,以及小资产阶级喋喋不休的所谓“爱自己”的噪音。

2.只要拼尽全力,不论结果如何,自己就已经赢了。 这是贾玲在采访中对电影结局的解释,《热辣滚烫》的结局是女主角费劲千辛万苦减肥之后,还是输掉了拳击比赛。贾玲通过女孩减肥成功的过程来忽略比赛失败的结果,单就电影剧情来说没什么好争辩的,但正如前文所说那样,小资产阶级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表达什么,当贾玲又希望借此事例抽象出一条“过程决定论”的人生哲理时,她并不了解自己的真实用意。

那么这种“不论结果”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小资产阶级面对犹如天堑般的阶级鸿沟而发出的感叹,是身处帝国主义时期阶级固化跃迁无望时的自我安慰,同时也是其对资本主义的僵化体系反感却又自发维护旧体系的懦弱表现。“不论结果”换句话说就是“努力了就够了”,为什么人们努力了还是得不到好的结果?这自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是因为血淋淋的阶级统治不在乎你是否努力。面对种种现实问题,资产阶级选择引导小资产阶级软弱的一面,从贾玲的口中再次抛出这个“不论结果”的戒律,这就是在告诫小资产阶级要知足守成。而小资产阶级之所以接受了这种哲学思想,自然是因为他们过得还算可以,他们还有余地承担这个结果的失败,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嫉恨资产阶级的稳固地位,自己却也想坐到那个位置上去,所以他们不愿意攻击整个资本主义体系。 无产阶级能信这种鬼话吗?我们能因为一个女孩减肥成功就对一切社会不公忍气吞声?真是笑话!小资产阶级还能勉强度日,无产阶级却是早已退无可退了。

综上所述,《热辣滚烫》以及贾玲的减肥故事本来就只是资产阶级制造的无数文化垃圾中的普通一员,而之所以引发这么多的关注,其背后肯定少不了资本及官方的推波助澜。不仅仅是票房收益,这类明星艺人的突然爆火总是带着刻意引导舆论关注的意图,豆瓣评论区借题发挥出来的性别矛盾更是印证了笔者的猜想——这般敲锣打鼓,不是为了给“火灾”降温,还能是为什么呢?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