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学生变成工业党? ——意识形态在教育中的作用

编者按:
1、资产阶级办的教育,一定是服务于资本家,这正是它们耗费大量资源投入教育领域的目的。只有无产阶级自己办教育,才能打破思想枷锁,粉碎资产阶级通过教育将精英主义流传下一代的想法
2、可以从资产阶级的专家制与量化入手,分析资产阶级教育的问题与走向,文章虽然涉及了一下,但并未深入骨肉。
3、文章堆砌的专业术语太长了,而且没有正确的马列毛主义分析,希望同志以后可以继续改进自己的文章。
4、本篇时评可能要注意文章排版和结构——此外,有些语言可以再简化,不必过于依赖“专业性”的词汇

· 技术指标与道德标准的悖论

当前的教育系统就是以技术性指标为基础,进行技术性和客观中立的评价和分析。通过分数等技术性指标来对学生进行分化,这一分化标准看似客观公正,掩盖并使不平等社会中的实际权力与意识形态的运作更加合法。人们常常认为技术指标如成绩等客观中立,而道德标准则充满了主观色彩。这导致了在教育中充斥着技术指标的现状。
在技术知识领域,如今存在量子力学等等扩大了学科的不稳定性倾向。然而与刻板印象中,追求稳定性的理科恰恰相反的是,理应采取学生本位而导致追求不稳定性的教育,如今却有依靠试卷等方式量化指标,最终追求稳定性的倾向。
其实这种对于技术性指标的追求在学术上的定义是行为性目标,这里贴一段书:
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它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精准、具体和可操作。“行为性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的缺陷,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课程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行为目标之父”泰勒强调以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由于泰勒课程原理的不断影响,行为目标逐渐成为课程目标的代名词,并且认为目标越具体越好。
行为性目标的优点是目标具体、可操作,容易评估。局限性:第一,只强调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忽视了难以测评、难以转化为行为的目标,如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等。第二,把学习分解为各个独立的部分,不把学习看做一个整体,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行为性目标”具有还原论取向,把人的高级心理能力和素质加以分解,肢解了“完整的人”。第三,人的行为是主体的行为,带有很大的创造住,具有很大程度的不可预知性。行为性目标有可能割裂目标、结果与过程间的有机联系。
简而言之,行为性目标以对待工业生产的方式来对待人类的学习,同时还有片面化忽视联系等问题。行为性目标在中国的表现形式主要以应试教育的方式体现,在生产的运用就是大名鼎鼎的泰勒制。
· 技术知识与分化
高地位知识的判定有两个倾向:一是经济效用倾向,这导致了理科及工科知识的地位崇高;二是可检验倾向,这导致了文科及艺术知识的地位低下。而这些被创造出的经济效益最终又几乎全部流进了统治阶级的口袋里。
当技术知识被应用时,很容易按照学术标准造成个体分化。也就是以中考及高考为代表的考试依据技术标准,决定哪部分人可以拥有接受较高等的教育,哪部分人必须立即参加工作。对于这种情况的通常解释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由从事需要高地位的知识的物质生产的资格,比如智商不够高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知识被用作了经济分化的过滤器。而这种分化是以客观中立的技术指标为标准的。
· 工业党?老保!
工业党的观点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发展的问题需要依靠发展来解决。”实际上,工业党的政治立场是否定阶级斗争的。而这一政治观点也由于符合当局“不争论”的立场,而在学校中被灌输给学生。由于否定了阶级斗争,学校提供给学生现有社会秩序合法的观点。这是因为,学生从权威(教师和书籍)那里接受了这些观点。
因为工业党的政治观点还是精英主义的,他们虽然相信群众所具备的庞大力量,却认为大众是盲动的,只有少数的精英才掌握了正确的方向,整天就捧着本《乌合之众》说事。最经典的例子来自于前不久官方力推的《流浪地球》原著,在原著中,刘慈欣塑造了不相信精英的大众发动起义,最终被机械降神证明精英正确的故事。而这也将导致学生政治冷感或倾向于现有秩序的倾向,这取决于学生的自我定位是被统治的大众还是统治的精英。无论是倾向于现有秩序的老保,还是政治冷感的日子人,他们都为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再生产提供了帮助。
· 结语:
学校教育与技术知识的链接有助于增加而不是减少不平等。学校使看似中立的,以技术文化资本为基础的社会看上去是唯一可能的世界,使得实证主义的世界观在学生中合法化。事实上,科学应在教育中被视为持续不断的冲突和发展的辩证过程。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学生复读日心说与地心说的辩论,而是要借助这种辩论来使学生脑海中建立科学上并无亘古不变的真理,进而让学生对现有社会秩序产生质疑,最终能够参与到阶级斗争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