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凯恩斯主义的实质是通过负债的方式,透支未来应对危机的能力,以保持当今的繁荣。相当于把现在的危机推迟到未来。债务不可能上不见顶,负债总有达到上限然后破产的那一天,那就是被推迟的所有经济危机集中爆发的那一天。所以凯恩斯会说:“In the long run, we’re all dead.”
因为凯恩斯主义只是对资本主义具体运行方式的改进,并没有动摇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为了利润而无节制地生产的痼疾依然还在,所以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绝不会被凯恩斯主义根除,而且由于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被透支,这还会加剧即将爆发的大萧条的破坏性。
百年前的大萧条带来了德国法西斯、日本法西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接下来的这场危机会不会带来中国法西斯和第三次世界大战呢?
2.特色赖以生存的商品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从最近特色的焦头烂额,放开限购等等也能看出来特色没有找到替代此方案的新方法,所谓的基建强国,有那么多房子但无产阶级工人仍然居无定所,只能说特色这一套生财之道罪行罄竹难书。
3.
4.如今经济疲软,经济危机的到来正是前几十年资产阶级种下的恶果,资产阶级无论如何采取措施都永远不可能根治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化生产以及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三驾马车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所用的缓和阶级矛盾延长自身统治的手段,而解放人类的真正的革命只能靠先进的无产阶级来进行。
二.入局
在文化大革命失败,走资派全面夺权,将无产阶级专政变成资产阶级专政后,资本主义开始全面复辟,并在改开后确立了官僚资产级专政的经济体制,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就会必定会出现,经济危机暴发,而为了延缓这危机,那么不得不用之前提到过的’‘开源’‘与’‘竭流’'这两个手段。
而具体操作,就是中国的’‘罗斯福新政’‘,也就是所谓的’‘三驾马车’':
第一,政府拿那些剩余产品去投资,修桥铺路等等。但是这个方法有其极限,不能长久,更是相当依赖技术的进步。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假设某个地区有一条铁路,每天都会有好几班列车经过,使得当地的铁路运输十分拥挤。于是这时政府在这里又修了一条铁路,而有了这条铁路的分流,运输就要通畅得多了。然而当政府在这里修第三条路时,那么每条线路每天经过的列车可能就只有一班乃至没有,显得十分冷清。那么当政府再修第四第五条时,又会是一个什么场景呢?会有大量的铁路没有列车经过,政府不仅因此收不回修铁路的钱,反倒还得倒贴维护费用。而那些成了’‘鬼铁路’'的线路,其下场要么彻底没人管,因得不到维护而荒废;要么就是被拆除一一而这些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除非这时候高铁出现,政府投资修建高铁,因为高铁比较先进,把铁路的客流量’‘抢"过来,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卖票把成本收回来,然后去修更多的高铁,并开始新的循环。这个循环可以推广到其它领域,但无论在哪个领域,比得就是一个’‘看我造得快,还是技术发展得快’',所以这个循环想玩下去,除非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否则政府投资收不回来,欠一屁股债,那么就会由此引发各种问题,进而导致危机。
第二,便是将这些剩余产品出口,让海外市场去消费这些产品。然而问题又来了,资本主义发展了这么多年,全球那么多资本主义国家,整个世界的市场消费能力其实已经趋近于枯竭。这时你河蟹想’‘走出去’‘,把自己的过剩产品倾倒在别处,把过剩危机转嫁给别人,其它国家的资本家怎么想?肯定是’‘你嫌过剩产品卖不出去,我还嫌卖不出去呢’‘’,更不用说还有像美国这种’‘帝国主义老大哥’',想出去跟他抢市场,就问问自己的枪杆子有没有人家硬吧。
第三,便是将住房商品化,通过卖房子去提高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而这个方法是怎样做到的呢?我们知道,吃穿住行是人的四大刚需,而将房子作为商品,那怕再贵,也是不得不买的,农民在农村活不下去,要进城打工,需要房子吧?新生人口成年独立后,大部分都需要一个房子吧?至于房子太贵你现在买不起,那么就向银行借嘛。于是乎,大家伙都去借钱买房子,房子建造需要工人,需要钢筋、水泥,于是钢筋水泥厂有了定单,工人有了工作,工人有钱了就要去消费,于是拉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总而言之,社会的消费能力上升了,产能暂时与消费相适应了,经济总算又可以’‘发展’'了。然而,这不过在是透支社会的未来以谋一时的发展,有借就有还,你现在借钱去买房,未来就得节衣缩食地去还,何况人们对房子的需求也不是无限的,总会有饱和的时候。而当最初的疯狂过后,面对着比以往还要低得多的消费能力,过剩危机会比以往来得更历害,本质上不过是把过去的过剩危机叠在一起暴发了。
而河蟹根据当时的国情与国际形式,无疑选择了大力发展第三个方案,而这也使我们现在能看到’‘极具河蟹ts的房地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