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嘉vs张春桥,谁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共产主义战士是不怕资产阶级的反攻和污蔑的,从文章中朱永嘉和张春桥的对比可以看出来,张春桥拥护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自名为社会主义也忽悠不了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而像朱永嘉这样的机会主义者会见风使舵,只能片面的做到谁在中央就拥护谁这样的做法。我们马列毛主义者应该向张春桥同志学习!
2、真正的革命者和投机主义者的差别在何处,从本文中就可以看出来,革命者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是谁在中央就支持谁,即便身处险境仍坚守自己心中的革命信念不动摇,反观那位投机主义者,在革命处于优势时顺着革命的洪流也愿意投身革命,可敌人一来,就马上缴械投降,真是令人大跌眼镜,高下立判,一目了然。
3、朱永嘉和张春桥作为社会主义时期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走资派夺权成功,资本主义复辟以后,走向了两道截然不同的道路。朱永嘉为了苟且选择了与走姿派同流合污,成为了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将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张春桥则完全表现出了一名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毅力,面对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不为所动,在狱中的那段日子里,他不再只是一名知识分子,他早已成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他的事迹和文章将不断影响着复辟年代下的进步青年。
4、行动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坚持马列毛主义,坚定无产阶级立场的重要试金石,朱先生晚年与走资派同流合污,淡化阶级斗争,自觉成为资产阶级的笔杆子,不能不说是改造不彻底的知识分子,令人遗憾。反观张春桥同志扛住了走资派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无愧于无产阶级战士之名,他的文章对于警醒和改造青年人有着巨大的作用。

朱永嘉,文革时担任上海市委写作组组长,更是在文革结束时喊出了“巴黎公社”式的豪言状语;张春桥,也曾担任上海市委委员,且两人均都参与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创作,在文革时期都是团结在毛主席身边的革命战士。在教员去世后,走资派上台,他们也均遭遇了牢狱之灾。“靡不有始,鲜克有终”,人是历史中人,人是会变化的,特别是在这样的重大历史关头。那么他们又是否能够牢记教员的教导,始终坚持走在革命的道路上呢?那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在文革结束后所留下来的文字吧。
我最先关注到的还是这篇《朱永嘉写给毛主席的信》,然而读完却不免是失望的,全文并不涉及阶级现状、路线斗争、革命形势,不过是些个人经历与对自己坚守革命晚节的反复强调。接着又是一篇《我的文革反思》,可全文丝毫未提到走资派一次,也完全不涉及阶级斗争、革命情况,把党内的路线斗争说成是新老同志间的矛盾,那么不管我们朱先生再怎么强调历史的复杂性,强调自己作为当局人不够“客观”,也完全不能说是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朱先生不提阶级斗争,我姑且认为是因为太过敏感,然而接下来的几篇文章,却又不得不令我大跌眼镜了。《<论语>及其历史价值》、《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历史因缘》这两篇文章,尽管作者力求客观严谨,然而其与河蟹的宣传不说是十分相似,也只能说是一模一样,全然看不出一个革命造反派的样子。这时,笔者也发现早在09年站内就有同志指出了其文章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修正主义头子相提并论的荒诞之举。如此可见,如今的朱永嘉先生已然成为了一个无害化的保党保国的改良分子,实在是令人感慨。
我们在反观张春桥先生,其在被捕后的几十年间甚至是审判庭上,都是以沉默来回击走资派的污蔑,毕竟作为曾写作《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的他是知道,无产阶级的战士是无法在资产阶级的法庭上取得根本性胜利的。幸而,张先生所写的狱中家书发表了出来,这也成为了我了解张先生的主要途径。从这一封封家书,我们可以看到,张先生不仅仅时刻以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者要求自己,也对自己的家人有着这样的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马列毛的基本原理对时事政治、热点人物作出无产阶级立场上的评价并且能够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就连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看了都说“对张春桥的思想进程感到失望,他们的评价大致意思是,张春桥几乎没有变化”。他们都希望张能有少许的客观反省,少许的“历史检讨”,然而苍蝇的言语又怎能影响到战士的信念,张先生就曾在家书中这样写道“我佩服马克思,不是因为他有学位论文,有渊博的知识,而是总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观察问题。”因而,同为造反派,朱永嘉晚年变节而张春桥先生却能够自始至终都坚持着革命的道路不动摇,正是因为他始终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脱离了这个立场,则无论是什么“中立”抑或“客观”的立场,其所作所为也顶多是改良而绝非革命了。


我们可以看见,作为先锋队的一份子,资产阶级会想方设法地拉拢,无论是通过糖衣炮弹还是刑罚牢狱,一方面是借此来打击革命队伍,一方面是想借此来迷惑人民,然而还究竟是不是革命者,只要他们与资产阶级同流合污,那么我们用阶级分析法加以分析,就足以揭穿他们的真面目,正如我们如今把两者的文章拿来对比,从是否坚持阶级观点来看,这差距不是太大了吗?



3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