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修正主义者空谈劳动,抛开了生产资料,认为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单凭自己的劳动也可以创造出财富出来。可是,劳动创造财富必须是同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同生产资料相结合,其实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生产资料掌握在谁手里,归谁所,也就决定了劳动创造的财富归谁支配,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2、人民本应该喜欢劳动,但资本主义异化了这种劳动,让原本创造世界的行为变成了重复而机械的运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时生产资料不归劳动者所有,人民群众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开始厌恶这种劳动,也厌恶特色灌输的这种反动的世界观。
3、再怎么正确的话语被压迫者所利用,其目的只是为了给“机器”们加点心灵燃料,而不是像其说的那么光伟正,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生产资料不为私人所有,劳动被解放,这时奋斗,去祖国需要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为人民,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老爷们的人矿。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文章,号召青年人要努力奋斗,要肯吃苦,不要只想着赚钱。文章认为,“当代年轻人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年轻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此外,文章还称:“青春的样子,本就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样子。”
不过,这篇看似很正能量的文章,却在发布之后受到了社交媒体上众多网友们的嘲讽和质疑。一位网友总结了文章背后的含义就是:“大家要去当牛马哦,钱是没多少钱的,要用爱发电发光发热哦。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而苦难,都流向了肯吃苦的人。只要你能吃苦,你这辈子就会有吃不完的苦。”就像这位网友说的一样,在当下今年失业率为21.3%的中国,享福的官僚老爷们反而让受苦的人民多吃苦,这是十分荒谬可笑的。
颇具讽刺的是,1974年《人民日报:苏修为何翻来覆去让人民奋斗?》中的论述恰恰能批驳现在的《人民日报》的观点。我们现在不妨引用1974年人民日报这篇文章来剖析一下特色让青年们“肯奋斗、多吃苦”的本质。
苏修集团近年来翻来复去地要求苏联人民为“提高福利”而“不懈劳动”。勃列日涅夫喊得尤为起劲,今年六月他在莫斯科说,劳动是“获得福利的唯一源泉”;去年七月在基辅讲,“只有劳动才能为我们保障生活福利”;去年九月又到乌兹别克鼓吹“提高苏联人的福利”的“可靠途径是劳动、劳动、劳动”。苏修其他领导人和报刊的这类言论也到处可见,什么“福利的来源只有一个”,“这就是劳动”,“提高人民福利的途径除了劳动再没有别的办法”,等等。
苏修领导集团这一套谬论是早在苏修二十四大上就定下的。翻开苏修二十四大的文件,在《关于一九七一——一九七五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指示》中,就有“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只有劳动越多,福利才越多的十分荒谬的说法。
提起“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劳动是福利的唯一源泉”,不能不使人想起机会主义的祖师爷拉萨尔。他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劳动分工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谬论。之后《哥达纲领》这一机会主义文件又一次贩卖了这一黑货,胡说什么“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当时就受到伟大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痛斥。
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者只有“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分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作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拉萨尔谬论的要害,正在于对谁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一根本条件避而不谈。在当年德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号称“马克思的学生”的拉萨尔竭力在工人中宣扬劳资合作,竭力欺骗和蒙蔽工人阶级,要他们不去注意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这一事实,而埋头为资产阶级卖命劳动。
事隔一百多年,拉萨尔的幽灵在克里姆林宫再现了。在资本主义已经复辟了的苏联,这原是不足为怪的。同样号称“马克思的学生”的勃列日涅夫之流如今大吹大擂地贩卖拉萨尔的破烂货,是和拉萨尔一样,妄图用劳动的空谈来掩盖苏联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强迫人民卖命为苏修叛徒集团劳动,以维持他们的反动统治。在苏修叛徒集团的统治下,苏联的广大劳动人民早已失去了生产资料,失去了作为国家主人所拥有的最根本的权利,重又成为雇佣劳动者,遭受一小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榨。近年来,苏联劳动人民采取各种形式反抗苏修的统治,旷工、罢工和消极怠工,以及大量的工人流动,已给苏修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苏联《劳动报》报道,由于青年工人大量流动,一九七一年仅俄罗斯联邦工业系统就损失三十四亿卢布。苏联一九七二年出版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一书说,工人怠工、停工使企业损失的工时占总工时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苏联一经济学家对美国记者说,由于旷工、怠工和事故,苏联一年的损失达一百八十亿美元。
面对着广大人民日益强烈的反抗和苏修国内严重的经济困境,苏修集团深感不安。他们在加强法西斯镇压的同时,不得不大肆进行欺骗宣传,要人们相信,苏联劳动人民今天所遭受的生活困苦,是劳动得不够,只有加强劳动,才得以改善。其实,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在今日之苏联,为所谓“福利”而劳动,不过是为一小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特权”而卖命。这一小撮人通过利润和税金等形式无偿地占有工人创造的大量财富,并通过高工资、高奖金和其他额外收入,贪婪地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一些工人气愤地说:“领导人、厂长,汽车别墅……应有尽有,而我们工人只有两只手。”这就是苏修叛徒集团口口声声讲的所谓为“福利”而劳动!
“提高人民福利”是假,强迫人民劳动是真。苏修集团让广大苏联人民为他们“劳动、劳动、再劳动”,就是想使他们这一小撮人获得“福利、福利、又福利”。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惜重新拾起拉萨尔的破旗来招摇过市。
但是,拉萨尔显然帮不了勃列日涅夫的忙,相反只能暴露新老机会主义者是一丘之貉,只能使苏联人民更加认清勃列日涅夫之流从理论到行动,彻头彻尾都是马列主义的叛徒。
——1974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在现在的特色新时代,当年的这篇文章反而更加振聋发聩。原来的人民日报早已成中央日报,拉萨尔、勃列日涅夫虽死,但刁总书记又带着他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是一切成就的基础”等谬论卷土重来了。苏修似乎亦死,但也“借尸还魂”了。
新老机会主义者、改良主义者、修正主义者们都不谈“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一重要问题,而一直鼓吹劳动,不是真正为了让人民获得福利,而仅仅是为了让官僚资产阶级老爷们在自己的金銮宝座上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