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根本上是官僚资产阶级专政,他们所做的一切披着红皮形式主义的面子工程,只是为了维护自己核心的统治利益,欺骗无产阶级罢了。
2.特色骑在人民头上,所以才要拼命制造这样的噱头来粉饰自己,可惜这种行为就是在揭穿自己。
3.文章明确指出了形式主义泛滥的根源,即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统治官僚集团中机构冗沉,命令主义等思潮同样繁多,下级为了应付上级搞形式主义,官员为了所谓政绩等搞面子工程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些已经算作普遍的情况不要找一个问题的根本嘛?自然就是这一套资产阶级官僚制度!
陕西榆林市吴堡县委7月21日发布《关于我县“清廉餐”有关问题的通报》,对此前网传视频对为来党校参加培训的学员制作以清廉为主题的“清廉餐”的事实“高度重视”并“立即成立工作组进行调查”,现“已责成党校进行全面整改,对党校常务副校长作出停职处理”,而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形式主义问题排查整治,切实改进作风,提升工作实效”。如此一副乖乖认错、知错就改、处罚迅速的样子,那么形式主义就真的被解决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具体原因可以结合笔者的上篇时评《用“廉洁灶”烹出“清廉餐”,形式主义的“妖风”何时能休?》中总结“廉洁餐”现象存在两条特点来看,即从时间上看,该县所在的陕西省自2006年设立并推行该制度的时间较长;从范围上看,“廉洁灶”是在全国范围内各部门所存在的普遍现象。
1、从时间上看,陕西省早在2013年“廉政灶”制度就已实现全省所有乡镇的全覆盖,并将其落实程度纳入到当地乡镇一级干部的考核当中。2016年4月18日,时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已于2017年卸任)在城固县调研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时说:“此项制度得到干部、群众一致认可,堪称陕西反‘四风’、改作风方面叫得响的一个‘品牌’。我们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使‘廉政灶’制度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基层正风反腐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现任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兴宁于2月28日,主持召开2023年清廉陕西建设部署推进会中也强调:“推进清廉陕西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推动清廉建设走深走实,确保抓出氛围、抓出成效、抓成品牌,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强保障。”而吴堡县委在2023年1月18日的十九届四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以清廉吴堡建设为抓手,继续深入挖掘吴堡特色廉洁文化元素,统筹推进清廉机关、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村居建设”,并在2月的县委第十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把吴堡打造成全省全市清廉县区建设的标杆”,相关事迹也在3月15日被《清廉陕西建设工作简报》进行专题介绍,并得到榆林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所以说,“廉洁灶”制度早就是陕西全省上下各政府部门所认可并长期实行的政策,是“推进清廉陕西建设”的重要一环,而吴堡县委党校也不过是遵循上级政策办事,即使是错了,也绝非要承担主要责任。此次处罚也只是县委有关领导为了平息网络舆论所用的“缓兵之计”,先让党校常务副校长暂时停职背下这口“锅”。只等热度一降,就可以让相关人员官复原职,各部门官员再一起继续遵循“建设清廉陕西”的政策,去搞什么“廉洁灶”的面子工程,打响什么“柳青故里 清风吴堡”特色品牌,不光可以借此获得“清廉的美名”,而且还能成为自己“出色的政绩”,何乐而不为呢?
2、从范围上看,“廉洁灶”、“清廉餐”为代表的面子工程早就是遍布全国东西南北中各地区、党政军民学各部门的普遍现象。就算该地县委“痛改前非”,敢于“违抗上级”,不在本地搞“廉洁灶”,那么陕西省其他乡镇呢?就算陕西省全省也“忍痛割爱”放弃已经搞了多年的“廉洁灶”制度,那么全国其他省份呢?哪怕全省各部门都突然“幡然悔悟”都不搞“廉洁灶”而且进行整治排查,抓到一起处理一起,那么其他方面就没有形式主义了吗?哪怕全国各省市都坚决抵制形式主义“不动摇”,大搞排查整治运动,那么形式主义之风真的就被制止了吗?恐怕,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为,造成如今的形式主义不是某些地区“根基浅薄的小树苗”,而是遍布全国“盘根错节、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的根本原因就是当今披着红皮的ts官僚资产阶级制度!
正因为ts复辟以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各级政府官员遇事首先想到的是个人或者小集团的短期利益,而非人民群众的长期利益;但又因为毕竟是明面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必须在无关痛痒的方面搞一些花费不大又可以迅速建成的工程,来标榜自己是“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此外,这些活动只需要得到上级的认可和肯定,根本不会交由老百姓来评价。即使会有上级来进行审查和评估,可相关标准也大都是纸面上的数据、报告、材料之类的,很少会进行实地的调查走访。哪怕有实地的调查走访,也是下级提前安排的相关人员配合领导演的一场“大戏”,又怎么会反应真实的情况呢?因此,就培养了全国范围内“只注重明面效果,不过问实际情况”的形式主义的深厚“土壤”。
由此可见,仅仅像吴堡县委以暂时性的处理相关人员为手段对待形式主义,只是伤其“枝叶”,却不会动其“根本”。只要不铲除资产阶级制度这个“老根”,让国家一切事物都由群众来进行有组织的参与和监督,就不会破坏形式主义形成的“土壤”,更不会彻底摧毁形式主义这棵“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