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家庄建设摇滚城市的一些思考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
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经济下行的情形下,各地政府为了提振经济花招频出,然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来自于其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也就是说少数富人越富,消费数量有极限,穷人越穷消费能力被限制,这就导致整个社会商品生产销售的链条断裂。由此而来的经济危机不是靠炒作几个“特色”就能消弭的,不管是淄博烧烤还是摇滚之城注定只是昙花一现,而且以官僚意志主导的城建多半会适得其反。
2.为了打出一张城市名片,石家庄的领导们也是兵行险着,不拘小节啊。能让一座城市在自己的领导部署下城市火一把,就算只是昙花一现,那也是政绩啊,也算是在上级面前露一会脸。要知道,多少领导想成为淄博第二都没机会,摇滚算什么,经过我党的改造后,也可以是满满的正能量,又是一张城市名片。实际上,领导在乎摇滚吗,不在乎,他在乎只是他的政绩,可以给他加分的,就是摇滚也能改造,也能利用,有没有摇滚他不在乎,就是没有摇滚,也有其他能拿来利用的,他不是为了摇滚这个行业的发展来横插一脚的。可以说,摇滚这次算是糟了无妄之灾,落得个尴尬地位。也可以说,在特色党的把持下,没有谁可以幸免,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我们今天可以笑一笑摇滚,谁也说不准下一个有没有哪个领导再来个一时兴起,到时候不知道还笑不笑得出来。

3.《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本不是一篇歌颂苦难的歌曲,在特色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宣传下,却改为了《杀不死的石家庄人》,想靠着歌颂着石家庄市人民的苦难与彷徨来宣传他们眼里“奋斗”的榜样,一首包含着压迫、苦难与无奈的歌曲最终也变为了特色的宣传工具,可见官僚资产阶级的厚颜无耻。

不久前,石家庄市发布公告声称要建立摇滚城市,这在整个国内的音乐圈以至于圈外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中大部分是对这种事持反对态度的,而那些支持的应该既不懂摇滚,也不懂石家庄。
国内摇滚事业的发源,大抵是改革开放后的那几年,表达的主旨多是对一个时代故去的感慨,包括早期诸如崔健等人的一些作品,直至最近,国内的摇滚才流行起来。
摇滚的内涵是有很多种的,但是其大多数都是在表达一种朋克的对秩序的反抗,当然,摇滚种类过于庞杂,这里不一一赘述。
而回到这件事本身,其结论大致可被归结为资产计较官僚刷业绩的工具罢了,官僚们懂摇滚吗?很明显是不懂的,在日渐败落的资产阶级秩序里,官僚们会采取各种手段为资产阶级社会续命,前有淄博烧烤,这会又来了个摇滚石家庄,只不过后者明显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最为可笑的事应该便是石家庄人全体变为“不死族”吧,从《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到《杀不死的石家庄人》,全国各地的傻卵共青团一直没让我失望过。言而总之,总而言之,中国摇滚的衰败并不是个例现象,而是整个国家艺术的衰败,改革开放后,中国就已经没有艺术可言了,而艺术的衰败,也是资产阶级社会衰败的一种表现,比如,当代中国没有作家,只有傻卵余华,傻卵莫言。没有哲学,有的是国务院那帮哲学系出身的混蛋,美术界则更为萧条了。这无一不在诉说着中国特色丑陋,揭开这种傻卵社会的最后一丝遮羞布。
想要解决这问题,必须发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当下社会的各种抽象至极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是官僚资产阶级应该背锅的,不管是“国际摇滚都市石家庄”还是“丫丫事件”,官僚资产阶级都难逃其责,只有推翻资产阶级,才能根除这种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