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 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 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法西斯主义是全人类的敌人。讽刺的是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所作所为完全像是法西斯主义在当代的复活。我们蔑视纳粹的同时更要警惕法西斯主义在当代的复苏。
2.近期河蟹对民族主义的特殊照顾,使纳粹性的言论异常猖獗,也误导许多思想幼稚的学生群众。文章对近期的纳粹言论进行了驳斥,让我们看清了纳粹的反动面目,也提醒我们要注意对错误思想的驳斥。
3.经济上的垄断必然带来政治上的集中,也就是所谓的法西斯化。“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本主义上台,而且是最坏的资本主义,是法西斯主义”如今的特色正如教员所预料的那样不可避免的走向法西斯主义与帝国主义战争,对此无产者唯一的选择是团结起来以国内革命反对国际战争,而不是被极端民族主义裹挟去充当特色的炮灰
上个世纪的轴心国可以说是旧国际秩序的破坏者,其核心国家德意志第三帝国脱胎于资本主义世界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极端武装形态,为世界人民带来重大灾难。然而由于同为二战战胜国的同盟国几个核心成员自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和当下各类右翼意识形态的出现扩大,对于纳粹和法西斯的错误认识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认同、肯定正逐渐增多,而且不少观点“广为传播”。法西斯已经于近一百年前打破坏了无产阶级革命,今天不可以让他重回舞台。
以下是对近期的一些亲纳粹言论的粗略整理以及粗略反驳。
一、 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在短短几年就将积贫积弱的德国带回巅峰,他是德国的救星。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强大军事力量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一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虽然战败,但是协约国实际上并未攻入当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着一来导致凡尔赛条约并未能实质上完全遏制、打趴德国。二来使得德国境内的主要工业区并未受到损坏,像鲁尔工业区这种德国工业的心脏几乎完好无损,德国的工业体系被保留下来了。
二是希特勒本人发行的梅福券。希特勒上台后德国依旧没能走出战败阴影,希特勒如果要兑现自己的执政承诺也要有钱的来源。简单来说无非开源和节流,节流势必会导致国内民众的生活进一步恶化,甚至说再次爆发革命。然而由于希特勒本人的上台与容克、寡头的支持密不可分,想要从国内开源是不可能的。
于是希特勒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先是利用政府的信用来发行梅福券,但是这些梅福券实际上并无对应的资金,群众如果拿梅福券去交易所是无法兑换的——这是一场以政府信用为筹码的庞氏骗局,以这种欺骗的方式希特勒将普通群众的钱全都短暂地骗到手里,之后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军工生产,生产出足够的军队,下一步就是发动战争、抢夺他人的土地与资源,抢夺“生存空间”。
希特勒完成这一系列举措固然证明他有能力和手段,但这些能力手段都是在拿整个德国的未来作赌注。既要满足那些容克贵族和寡头巨大的贪欲、又要不压榨底层民众,希特勒只能不断发动战争,不断抢夺掠夺、再战再抢,直到这辆失心疯的战车崩溃在战争中。
这样的人的出现不是德国的救星、是德国和德意志的巨大劫难。
二、 成王败寇,希特勒只是战败了而已,如果他成功那就是历史伟人。
根据“一”中的讲述,希特勒可以说已经成为纳粹主义这一对外掠夺的傀儡,想不想停止战争完全不是希特勒所能掌控的。不断的战争才是短暂维持这一现状的手段。然而彼时德国国内人口不过亿,建立在这样掠夺的侵略基础上的德意志帝国,即使军队再强大,能承受几次巨大失败?能输几次?即使战胜了苏联,他哪里能消化如此庞大的领土?那些占领区的普通人要么被屠杀,要么几乎沦为奴隶,试问这样的占领区能维持多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等待德国的是占领区的无休止的反抗。即使我们设想一个最离谱的情景——希特勒的德意志帝国占领了全世界。那么没有现成资源可以掠夺,又拥有大量军队和急需掠夺的资本家,只能开始资本主义的老路子——对内剥削。而彼时他们面临的是全世界的普罗大众的反抗。可以说纳粹“成功”之日,便是其灭亡之时。
三、 犹太人完全寄生在德国身上,希特勒屠杀犹太人错在当代,功在千秋。
此处所指的“犹太人控制德国经济”一般指向的是魏玛共和国时期。此时期犹太人内部也阶级差别巨大,按其经济资产状况大体可分为最富裕的上层比如银行家,律师等、中产阶级如商人、医生、律师、以及底层的工人、推销员等。阶层间巨大的贫富差距使得将“犹太人”称为一个概念并同一对待,甚至提出“犹太性”这样的概念来进行成规模的屠杀和破坏,这完全不知所云。
同时,犹太人在农业,林业的数量与其在工业和手工业的数量,远远不及在贸易业,交通运输业上的人口数量。由此“犹太人均工厂主论”显然不能成立。犹太人在纺织品和废铁贸易中占有40%的企业,在零售业中有4/5的营业额,但远远没能将银行体系掌握在手中,德意志犹太人拥有的银行数量仅为国内总数的1/5,远远少于国内主流说法的“垄断”数量。由此“犹太金融垄断论”也显然不能成立,而且犹太人在大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部门中也没有实际代表,在1882-1933年的商业人口份额数量上,非犹太人上升了5倍,犹太人的份额下降了1/8,贷款业中犹太人的份额从22%,下降到3.84%,而非快速增长。由此可知,“犹太人控制德国经济论”不能成立。(数据来源《1933年德意志犹太人的职业和经济状况》)
那么请问希特勒所扬言惩罚的犹太人中,财富客观的都已跑掉,那么杀掉的是谁呢?大部分都是底层犹太人,是工人,推销员,工匠。这些人是寄生虫吗?如果他们因为自己是犹太人就被当作寄生虫,那么请问那些军工制造业的寡头、军官中的容克贵族、其它行业的非犹太垄断者,他们是什么?希特勒承诺的对这些人的清洗到今天都没有影子,请问功什么?
四、 希特勒是民选上台的,他代表了德国人的民意。
希特勒的上台分为两个阶段。先是被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之后是兴登堡去世希特勒进行德国纳粹化,成为元首。
第一个阶段希特勒被兴登堡任命之后,德国依旧是魏玛共和国的共和体制,希特勒作为总统根据宪法任命的总理并无太大权力,而纳粹党在国会中占到三对八,属于少数派。之后希特勒借党派冲突的理由,要求兴登堡解散国会,重新进行选举。同时借助“国会纵火案”,要求兴登堡签署一份“保护法”,赋予其逮捕任何“对国家有危害的人”的权力。由于选举得票不够多,远远不能说是操纵国会,于是希特勒在国会进行表决的时期通过“保护法”禁止共产党和社民党等反对党派的入场,通过这种方法通过表决,让国会把权力交给内阁,而内阁的总理就是希特勒。此时权力已经完全掌握在了希特勒和纳粹党手中。
第二个阶段就是兴登堡去世,希特勒不再有所顾忌,利用手中的权力将魏玛共和国的共和国体制改为高度集权的体制,希特勒也真正成为了元首。
这一过程是希特勒利用魏玛共和国的民主缺陷通过权谋完成的上位,同德国人民的“民意”毫无关联,或者说希特勒在有意避着德国的民意走。而希特勒成为元首后的高度支持也得益于纳粹德国的高强度政治宣传和对其它党派思想的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