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 : 打着唯物史观的旗帜,实际推行英雄史观,利用一大堆史料作为自己横行霸道的武器,丝毫不顾及史料撰写者其自身的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
2.英雄史观是纯粹中立的吗?不是的,在阶级社会里,不存在这么一个超阶级的史观,因而其必然是资产阶级的,有人试图因为历史调研室“偏袒”斯大林等左翼人物,便说他只是有英雄史观,也是个“左翼分子”嘛。这跟三体粉说刘慈欣只是带有精英史观的左翼作家,真是让人觉得如出一辙,似乎英雄史观和精英史观倒也算是左了。那我们马列毛主义者坚持人民史观,岂不应该是右了?那这左右之分未免太可笑了些,那这样看来网左风评如此之差不是没有原因的,对于这种打着红旗反红旗的行径,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
3.
反对“还原”史学观
今天我明确地提出这一点,某种程度上是对历史调研室事件的感想。我认为,在所谓的唯物史观上,存在着太多的混淆,我今天不可能对他们一个一个分析批判。因此,我挑选了这个似乎最广泛也为害最深的靶子。
所谓史学观,就是对历史学的目的和方法的观点。而我们必须反对的“还原”史学观,它认为,历史的目的是“还原真相、还原事实”。这是他们的口号和纲领。
然而我即将指出这点:他们的“还原”完全是一种虚伪的构造。
历史学的学科对象本身,规定了他无法以充足的信心如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般宣称:他们的对象是非-历史的永恒物(规律在大尺度上是长期不变的)。作为关于历史的话语,历史学本身恰恰是自身处身其中的历史环境的一部分。——这也就意味着,历史学不可能不受当下意识形态的影响,和不得不干预自身所处的环境。
历史学不是一种历史的名称,而只是对历史材料有选择的展示,当一个不论一手、二手的史料作为史料而被使用的时候,它们已经是经过拣择的了。史料的“真实性”仅仅在于它诞生的时代是否符合他声明的环境和时代而已,在其他意义上,不存在史料的真实性问题。
一些人认为,整个历史学的目的应当是尽可能的还原“事实”。这种观点,实际上就是认为历史学是对某种对象的名词性描述。而我们总是感到这个名称始终无法完美符合于对象。
然而,当我们把名称和对象割裂的时候,已经错失了正在审视的对象(整体)与审视者的关系了。仿佛人是占在名称这边玩弄着概念,仿佛人是现实关系之外遭到悬置的而又邪恶地想要插足的第三者,人被切断了与对象的直接联系:这就是这种“还原”史学观想要告诉我们的。这难道不是对这种所谓的名称-对象图像的拜物教吗?物与物的关系取代了人与人及其创造物的关系,这里根本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存在一个“无罪”的对象,当然也不存在一个与对象“卡死”的符合于它的名称。
“还原”史学观就好像在说:“神是完美的,如果我们的神不够完美,拿只是因为人对神的认识不足,或对神的信仰不够坚定导致的。”他们甚至声称,这是唯物主义!?这是吗?
有的人始终无法理解,何以历史的物质实在与意识形态性竟能够共存,即使是在不同层面上,对他们而言也是不可想象的。这是怎么了,事实竟然有意识形态性!它可是绝对客观的!——他们就是这么惊叹的。
他们给出了一道虚假的选择题:要么承认“事实”的权威性与中立性,要么你就因为强调人们对“事实”认识的意识形态性而因噎废食否定“事实”,并且否定“事实”就是否定实在——他们就是这么推论的。
事实却是:承认“事实”的意识形态倾向性与研究“事实”,两者毫不冲突。“事实”当然是现实的,但是意识形态的行为的现实。
虽然以下这种区分对已经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人们来说毫无意义,在严格意义上来说甚至是错误的,但我还是要以棒喝的形式,对那些焦虑于名称与“事实”的偏差的人们大喊:实在不等于“事实”!这是禅宗式的棒喝。我的棒喝是为了终止这种错失关键和颠倒的思考进路。
“还原”史学观完完全全是一种伪君子的腔调,甚至不如公开的唯心主义者,它们至少公开声明,自己是概念第一性的。而持有“还原”史学观的人们,则打着“客观科学中立”和“唯物主义”的旗号,偷偷摸摸见不得光地这么做,欺骗了不少人。
他们自己也忘记了,他们在那个轻描淡写所肯定的“还原”这两个字眼里,包含了多少他们在公开表述里极力否定的东西。“还原”史学观在骨子里是极端保守的,一种以虚伪外表表现的真诚。他们恰恰不会去思考,这种“事实”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对他们而言,那是早就不言自明的:肯定现存秩序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