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视角简论刘慈欣的小说与其反动思想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私聊)

编者按
1、编者小时候非常爱看刘慈欣,还合影和要了签名。但是学习了马列毛主义后,发现刘慈欣完全不懂马克思主义,从来不讲阶级分析,其思想基本上是中修教科书的出厂设置,精英主义爆棚,为法西斯主义独裁唱赞歌。就算真的有三体人打过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也应该是联合三体人中的无产阶级,一起推翻两个星球的剥削阶级暴政。(3)
2、作者没有停留在文学抽象的形式与内容,而是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根据大刘的背景和经历揭露反映的资本主义性质,这本身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造成的。(3)
3、“满天乌云密布了一千五百年。过了十五个世纪之后,乌云散了,而您却要加罪于雷霆”,伟大的文艺作品才不会贬低普罗大众所具有的磅礴伟力。“少数人的清醒”不过是一种矫情和自欺欺人。数不清的政权,有几个是真的亡于“多数人暴政”?在历史上,多数人成为统治阶级才发生了多少次?不都是为了“门户私计”,自己把自己搞死的吗?自诩为精英的统治阶级把自己的庸俗思想强加于群众,这种甩锅行为更是证明了他们的反动与落后。在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好汉就在群众当中,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结识许许多多的英雄。很多作品,要认清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批判地阅读。(3)

刘慈欣大概是中国近几年来受众最广、最受欢迎与青睐的当代科幻作家。他以《三体》三部曲进入公众视野,《流浪地球》先后改编成了两部电影,《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国2185》等作品使中国民族主义者对其爱不释手,甚至影响到了一部分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同志们。

首先是《三体》三部曲。它为刘慈欣集大成之作,也被注入了刘慈欣绝大多数的反动观点。最先就是扑面而来的个人英雄主义与精英主义。这部作品刻画了无数英雄,包括主角、配角,科学家、军官、政治家,并让他们保卫人类文明,与三体人展开激烈的斗争。整部《三体》中表现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便完全出自于这几名精英人物。这里直接反映出了刘慈欣的个人英雄主义。群众在他的笔下发挥的又是什么作用呢?他们批斗叶哲泰、为叶文洁发送信号引来三体人埋下祸根,他们用石头砸死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雷迪亚兹,他们使人类发展陷入了低谷,他们短视地一次又一次地破坏罗辑的计划,到他们民主公投选了程心上台迎来人类历史的终结,可以说人民群众成为了《三体》一书真正的负面价值。在刘慈欣眼中,群众就是群氓的同义词与“人性”的具象化,他们不会独立思考、不会做出判断,遇到矛盾时只会盲动,不配得到丝毫的同情,甚至不配感谢罗辑。

《三体》也是一部社会达尔文主义意味浓厚的小说,黑暗森林理论就是一典型。宇宙中的各个被用一种神秘的唯心主义划分成了“善”与“恶”两大阵营,各个文明又无法判断对方究竟是善还是恶。于是,文明之间就只容许留下暴力。于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文明与文明就只有相对的和平与绝对的战争,就算第三部开头时地球人已经可以与三体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不难看出,刘慈欣之所以会写成这样,无非是出于他的直接经验,看到了无产者之间的二级剥削,又看到了资产阶级茶余饭后的大国博弈。但他没有理解资产阶级法权,于是就理所当然地把这些内容归结成了世界弱肉强食的“本性”,浓缩进了他的作品之中。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早期作品,它表达出了十分明显且偏激的精英主义。地球人发现太阳有问题,于是建好了行星发动机,飞出了太阳系。飞到一半,人民群众觉得太阳没有问题,于是暴力革命推翻了地球的政府,准备把地球开回去。然后地球马上就爆炸了,他们都傻了眼。人民群众的“愚昧”的标签在这里被刘慈欣描写的比三体有过之而无不及,似乎他们存在的意义只是帮助刘慈欣建立他每部作品中的负面价值与反派的群像。而他们的暴力革命就是在阻碍人类发展,使文明陷入停滞。

《全频带阻塞干扰》《球状闪电》使刘慈欣的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热忱一览无遗。《全频带阻塞干扰》分为两个版本,分别为赛里斯与俄罗斯两个国家,遭受到了美西方势力的联合进攻,无奈之下主角驾驶航天器撞向太阳引发磁暴,断掉了全球的通讯,也消除了西方的电子战优势,使赛里斯/俄罗斯成功反推。《球状闪电》讲的则是男主研究的球状闪电技术在跟西方“境外势力”科学家开了会之后被利用并成为西方的气象武器引发了三战,女主研发宏聚变武器结束了战争并使赛里斯三分之一的国土回到农业时代。一场非正义战争、一个极端的军事行动,构成了这部“史诗”的“悲壮”。需要说明的是,刘慈欣的悲壮与苏联文艺的悲壮没有任何相通之处。后者的悲壮是出于对各种斗争中的无产阶级的敬仰,刘慈欣的悲壮只是出于对某个精英或某个帝国的感叹。

《中国2185》是迷惑性最高的一篇。它写到了未来的赛里斯与赛博重生的教员,也写出了很多当下的赛里斯仍然面临的社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老龄化与集权的问题。这篇中的有些段落处理得足够精彩,但也埋着不少的毒草。这部作品虽然写到了教员,但这个“教员”并不讲阶级斗争,而只是讲脱开阶级的“新生事物”与“权威的必然性”,或是什么“华夏伟大复兴”。而且,一如既往的个人英雄主义并没有脱离这部作品。比如说,“那个时代的人民只是在被动地创造历史罢了。”

我们不能否认刘慈欣的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尽管大部分是被颠倒的),但正是因为不能否认这点,我们才有展开辨析与批判的基础。刘慈欣经历过文革与改开,他讨厌自由主义,但对文革与无产阶级专政也没有什么好感。综上所述,他向往的更有可能是一种类似于法西斯的垄断资本主义。这种思想与复辟的修正主义不谋而合。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便更有睁大眼睛,看出资产阶级文艺反动本质的义务。

13 个赞

刘慈欣自己也说了,他写的时候就有意想探讨极端情况下个人对历史的扭转作用,他认为现代科技以及未来科技的确有可能赋予少数人彻底改变人类历史的颠覆性能力,比如核武器,超级病毒,纳米机器人等等,这一点如何批判?还有就是黑暗森林在三体第三部里被推翻了,所谓的黑暗森林状态只是真正的宇宙战争休战期间的一种日常清理行为,而真正的战争都是在宇宙规律层面进行的,这一点如何批判?

1 个赞

少数人通过技术凌驾于他人,压迫他人,体现的依然是伪装过的精英主义,刘慈欣还“严谨”地加上了“技术”这个前提条件,事实上现实的社会不用这个前提条件不已经有人骑在无产阶级头上了吗?无产阶级阶级因此失去了反抗的能力了吗?只要压迫者仍是压迫者,剥削者仍是剥削者,被剥削压迫的阶级就一定不会被前者所消灭,后者正是前者存在的基础,无产阶级身上的只有锁链,怎么会去惧怕技术或者是其他一切握在资产阶级手里的工具呢?
日常清理和宇宙文明间永恒的战争并不违反《三体》中的“黑暗森林定律”,相反,清理佐证了“黑暗森林定律”的“正确性”,战争不过是两个已然接触的能力相仿的文明间进行的“清理”。这依然体现的是他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想,即永恒的竞争,这也是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思想在他作品中的体现,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一向是把市场规律和市场理论看作公理的。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