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争的根本原因是阶级斗争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两种哲学思想分别指向了不同方向,为截然不同的政治服务。唯心主义者在历史领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3)
2、政治,哲学,艺术这些上层建筑,均不是无根之水,其必然诞生于其物质基础。唯心主义并不承认这一点,但他们却总是身体力行践行这条规律。剥削阶级为永葆其统治永世长存,编纂出了王权神授,编纂出了来世与乐土,叫我们放弃眼下的斗争,到如今,尽管科学正在不断发展,他也“与时俱进”地创造了实用主义,先验论等等学说,并且现在又用繁琐哲学的方式,让我们许多人在探索真理的路上,总是不小心踩入他的泥沼,研究了几十年的老学究却不如一个年轻的马列毛主义者更接近真理。唯心主义最好的朋友叫神秘主义。谁创造了历史,谁创造了世界谁就理所当然地会获得掌控他的权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假的,他永远真不了(3)
3、在实践中,总要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做个选择。并非是什么表面文章,而是真正的指南。(3)

唯心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争,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来自于—阶级斗争。围绕在双方观点的一系列争论都是代表着其背后的利益。为什么说两种观点之争是阶级斗争 ,这就要谈到两种理论延伸出来的观点以及背后的逻辑在为谁说话。

先说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而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既是思想推动了历史,那放到整个社会上来讲就是精英阶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这就是精英史观。

按这种说法古代之所以会有大唐年间的贞观之治和清朝的康乾盛世,皆是因为皇帝励精图治,大臣们尽心尽力,才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按这种思维,既然是精英阶级推动了历史发展,那么对精英阶级自然是得感恩戴德,对皇帝陛下拿必须是三跪九叩。

比如阿里巴巴,用“英雄史观”去看,那就是马云先有了创造阿里巴巴的思想意识,然后开始招兵买马,组建团队,开拓市场,最后在他英明的领导之下,这个团队披荆斩棘、战胜无数艰难困苦,终于赢得了市场的胜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马云是一个泛指,在阿里代表的是领导阶级,比如创始人、股东,放到社会上代表的是资本家、精英阶级。所以当马云说出996是福报这句话,你用唯心主义用英雄史观去看待他还真没说错 ——因为阿里巴巴是马云创造的,他给你工作那你不就得感谢他吗。

相反地,我们用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观点去看看阿里的历史,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呢?我们会看到,首先是这个社会上存在一个矛盾,即群众有着强烈的“多快好省”的购物需求,与购物方式的落后性之间的矛盾。

这个时候,在矛盾以及条件的作用下,就催生出了搭建一个互联网购物平台的意识。通常持有这种意识的并不止一个人,也不止一个团队,那个团队或者那个人的意识最后是否能成功地运用于改造社会,根本原因取决于他们的意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他们会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以及人力去把他们的意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必然经历很多困难(即主观与客观不符),经过实践的检验之后,或早或晚,会有一团队或者个人取得成功,而这个团队里必然也要有一个领袖,这个领袖的思想往往更符合实际,也往往更有预见性,在阿里巴巴,这个领袖就是马云。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是群众在创造历史,我们承认领袖的伟大作用,肯定领袖的历史地位,但是绝不承认是“领袖”、“英雄”们在创造历史。所以为什么当有人喊出毛主席万岁的时候,他立刻要喊一句:人民万岁。这是客套不客套的问题吗?这是谦虚不谦虚的问题吗?不是,这是坚持“英雄史观”还是坚持“群众史观”的一个问题。

所以,所谓的唯物史观,唯心史观之间的争论,不是理论逻辑的争论,背后的根源是两个阶级的斗争。争论的核心是到底是谁在创造历史。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