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浅谈我们当代的左翼艺术——艺术应贴近无产阶级现实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 好的左翼文艺作品能揭示出日常生活中的压迫,让人民群众能够联系到自身的生活中去,从而让群众得到足够的启发。这就要求左翼的作品应当足够的结合现实。
2、脱离了当今现实的作品,只能算作历史读物,而左翼文化却远远脱离底层生活,早已成为资本的工具小圈子的“圣物”,我们要重新捡起笔杆子,夺回我们的宣传阵地!
3、文艺具有社会性,具有阶级性,它来自于现实,同时又构建和影响现实。左翼文化不要无病呻吟,也不要歇斯底里。扎好马步,融入群众,再提炼升华,才能有群众的好作品

image

笔者对于当代的左翼文艺关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令笔者较为不满的就是大多数当代左翼文艺仍然仅仅热衷于谈论1976年前的中国,十月革命到二战的苏联,以及声讨邓小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修正主义者个人的罪恶。

而谈论当今的现实,谈论当今的斗争,谈论当今的资本主义罪恶,是很少的。

这就造就了在宣传上的空洞,使得大部分宣传看起来似乎是用“乌托邦”式的未来期许,“沙文主义式“的强大,以及对于某些很早就死去的修正主义者的声讨,对于某些人物单纯的惋惜。这种空洞的宣传完全没有真正涉及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在这种宣传下所造就的对于社会主义的影响,只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感性认识。所能吸引到的,大部分也只是“共趣”,是无法吸引到对于社会主义完全不了解的人的。

毫无疑问,当下的文艺要去关注一切群众所关注的问题,通过艺术的手法去揭露其中的政治问题,向社会发出质问。当然如果仅仅只是揭露还是不够的,就算是在资本主义的环境下,仍然有不少揭露资本主义黑暗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大多数要么就是会引导读者到一个虚无缥缈的“爱”上面,要么就是会引导读者到颓废的虚无主义之中。所以左翼的文艺不单单是揭露就够了,左翼的文艺还要起到一个说明革命的必要性的作用,需要在作品中喊出除旧立新的口号,要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不变革是不行的。

然而,在揭露问题这一点上,又有一个误区。一些人认为,似乎在作品里面揭露的情况越惨越好,最好是六月飞雪的那种冤情才好。然而这样的作品反而脱离了大部分群众所处的现实情况,反而会被人们当作一个耸人听闻的趣事。同时这还会令人产生一种“我没有这么惨,所以我脱离了被剥削压迫”的错觉。孔乙己文学很早就存在,为什么在最近才开始爆火?曾经为广大被压迫群众感同身受的白毛女为什么在前几年反而没有多少人理解?这与社会上普遍的阶级斗争情况有关,当人们普遍感受到某种压迫存在时,反应揭露这种压迫的作品就会爆火。在面对越来越大的压迫之下,人们就会从过去的左翼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经典作品将会被人们“再发现“。

因此,文艺理应要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情况,无论是忽视或者是刻意拔得过高都是不可取的,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文艺作品的传播。那么要如何写出贴近群众生活的作品呢?**这就要求我们去融入无产阶级的生活,去认真观察受剥削压迫者的一切生活习惯,要求我们要时时刻刻去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阶级分析法去仔细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剥削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而左翼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找出它们并大声地喊出来,要把每一件事情,每一处地方,都要和剥削压迫联系到一起,都要和革命斗争联系到一起。**我们正是要把他们从那些舒适的睡梦中彻底赶出来,告诉他们去砸碎“铁屋子”。

单单意识到剥削和压迫是可以忍受的,令人无法忍受的是无处不在的剥削和深入骨髓,以至于不知不觉中习惯的压迫,无论在哪里都无法摆脱这些影响。当任何人真正意识到这点时,他们将再也不能和资本主义社会妥协下去了。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