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否玩烂梗,轮不到人民日报来管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
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
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中国资本主义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主流宣传总要维系着一副道貌岸然的基调:今天批判某某文化腐朽落后,明天批判某某产业毒害青年,以标榜自己“代表先进文化”。 事实上这只不过是贼喊捉贼:主流宣传所假意批判的,又往往是其背地里大力推广,牟取利益的。中国资本主义流行文化的断崖式腐朽,恰是中国资本主义整体的衰落所致。 正如文中所说,问题绝不在于在资产阶级文化的泥潭中期盼着淘金,而是要以无产阶级的文化代替资产阶级的文化。

2附:人民网原文( 人民热评: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观点--人民网 )
人民网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烂梗会毒害青少年,因此要抵制烂梗。其实质上是将问题的矛头指向一些缺乏正常娱乐手段的人民群众以及部分不谙世事的青少年。而本文则通过分析烂梗的由来,揭露出河蟹官媒压抑扭曲的审查制度以及官方对人民创造力与话语权的剥夺。人民网的这番论调,借用网友们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大事视而不见,小事上纲上线。

3对于梗的传播学研究没有详细说明,有些遗憾,不过总体上是有马列毛的观点的,辩证取用。

人民日报批评“鸡你太美”是烂梗,以为自己主导了人民的价值取向,做了天大的好事。事实上,在人民日报发表这样的言论之后,人民突然发现玩不玩烂梗好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民不想听特色的说教。

烂梗的出现如同大剧院不对贫下中农开放于是贫下中农只能自己娱乐的产物。人民喜欢烂梗吗?不喜欢,但是没有好梗。在资产阶级专政下没有属于人民的正常的娱乐方式,更不用说特色喜欢钳制思想而凭空增加繁重的审查制度,导致人民越来越不能正常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烂梗是人民的创造力被扼杀的情况下诞生的扭曲产物,这当然不是人民的错,人民只是如实反映出官僚资本主义气急败坏的模样。我们在烂梗中只能看到复辟年代的悲哀。

特色批评烂梗,却从来没有着眼于产生烂梗的社会环境。如果人民可以任意批评不称职的官员,烂梗自然不会出现。如果人民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物质基础去生产文艺,烂梗自然不会出现。如果人民可以广泛掌握革命文艺的精髓,烂梗自然不会出现。但是以上条件都没有,烂梗自然就出现了。特色一边夺走人民发展文艺的土壤,一边批评人民只会玩烂梗。这叫又当又立,无耻至极。

那么人民需要什么梗,或者是文艺呢?当然必须是属于无产阶级的。它传播的理念需要符合马列毛主义,需要充分尊重人民的价值取向,需要把生活中一些经验的东西抽象成具有审美情趣的产物。有些同志对于这种文艺存在一种偏见,似乎高雅和人民文艺是完全不搭边的。这种偏见很有害。我们当代的人民文艺早已不是延安土场里的秧歌和合唱,无产阶级根据具体的时代创造出来当代的文艺,形如工人诗歌,流行歌曲。有些同志想象不出来人民文艺,他们的偏见是人民文艺似乎就是样板戏的代名词,又单调又乏味。但是事实不是如此,苏联早期的文艺就兼具昂扬的精神和贴近群众的视角,如《列宁在十月》《利列宁在1918》,其中不乏让人会心一笑的片段,看完后激励人心。对于我们时代也一样,人民文艺不是僵死的,只是我们缺少对于人民文艺的想象力,没有看到无产阶级丰富的日常生活。梗也一样,人民喜欢说什么反映着人民的价值取向。有些平台上,人民喜欢讲“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白流了”,“付之东流”,这说明人民开始逐渐了解马列毛主义。有些平台上,人民喜欢讲“这是碰都不能碰的话题”,“陈平不等式”,“小润出豫,大润出国”,这说明人民对于特色积怨已深。梗似乎解构了事物的严肃性,这是其他同志担忧的地方。但是这完全不必担忧,对于革命的普遍信仰已经是革命的开始。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这都是一件好事,这些同志只是认识到单纯的“梗”不能起到作用而已。是的,梗看起来是没有作用的,玩梗的人也大部分不会投身革命,但是只要这些梗能施加影响让人们在工人罢工示威的时候不反对,就已经是莫大的进步。剩余的内容,还需要同志们躬身去进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