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生产资料私有的条件下是无法很好地实现既要又要还要的,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是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人的全面发展被“理所应当”地让位于整个体系的谋利性。正如笔者所说,这位委员提出的建议如果落实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但在中修统治之下这些建议着实难以实现。越是系统性的问题,中修便越是在会议上“务实”,在实践上“务虚”,直到积重难返。(3)
2、教育作为阶级及其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工具,必然服务于特定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教育是为了资本增值的,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生产的劳动“机器”,而不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者需要。那么当下既然是资产阶级专政,其必然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那么这位委员说得即使再怎么好听,国家机器最终一定是会维护资本的利益的(更何况赵国政协在国家机器体系内也几乎无用)。不论是教育还是其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体现在当下的时时刻刻;我们要解决教育的问题只能靠新的人民政权。(2)
3、“央国政”,就是央企,国企,公务员。现在中国就这些地方还能维持勉强的“打工人的尊严”,还能不变相逼人加班,还能维持比较好的医保和养老待遇。虽然这是中修为了自己的统治稳定而不得不做的,但看看私企,恨不得把无产阶级敲骨吸髓。35岁就开除,然后连所在城市的职工医保都不能用。请你来上班的时候你是建设城市的人才,嫌弃你的时候你就是臭外地要饭的。所以没有任何冒险性的“央国政”才有了很大的吸引力。可惜僧多粥少,远远不够分,条件一年比一年严苛。这个”专家“不去寻找为什么其他地方,反而要年轻人不要追求“央国政”,去搞科创,颇有”何不食肉糜“的味道。他自己不就在”央国政“里面吗?历任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科研室主任兼校长助理,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副校长,民进虹口区委副主委,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虹口区科协副主席,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处长,奉贤区副区长,现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讲这么多废话最后是为了他自己的仕途!(2)
这位“人民”委员的发言非常具有典型性,就对于其观点的批判,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楚,资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与教育逻辑。
其一观点,聚焦青少年科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不知道这位委员的平时生存环境如何,显然,在笔者的学习生活中,科创是非常烧钱的,或者就是说,其从诞生的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仅仅是为了培育一小撮高级技术员,以及为领导家的小孩子镀金。并且,他说培养小孩子对科技的热爱和好奇心,也是一件非常想当然的事情,且不说以高考为筛选指标的资本主义教育压根不会关注这一点,其次其磨灭人性的应试教育更是从根本上就阻碍了这一想法,然后上升到高等教育,水论文,学术不端的现象更能体现,以资本积累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其教育显然也是会向这个看齐,冀希望于人们的所谓道德良心,也是其唯心主义的又一自欺欺人的想法。
其二,拔尖人才培养。不得不说,他有个观点是很中肯的,那就是只要是个正常孩子,给他充分的环境培养,都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人才。但显然,他认为目前制度阻碍这一点的,仅仅是因为各大高校只喜欢培养那些个高智商儿童,是一种独狼式的教育,这个方向与矛盾就不太对了。首先我们都知道,下游的水一定会受到最上游河流影响,那么我们就应该溯源到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中寻找问题。显然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下的生产生活,没有留给“人”一点空间,教育也是工业,制造出一堆可供交换的商品,名字叫人才,源动力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显然,在等级制下,在大工业生产中,资本主义更需要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服从管理的廉价劳动力,那么在这里,他就不可能为所有的孩子创造充足的环境供他们发展的必要性,毕竟,按照等级制的逻辑,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等级,但资本主义社会群体比例,就是金字塔型的,他没道理需要大量的会冲击其统治地位的“顶尖人才”,但是有一点我们又可以看到,为什么现在大学生,甚至硕士的生存环境都如此糟糕,相比于前十几年来说更加恶劣,本质上也是市场经济的逻辑,商品生产过剩,导致其价格的降低,但也正由于盲目性与滞后性的存在,现在各大高校还在开足马力生产这些个人才,所以其所讨论的“博士生补贴太少”也同样是这个逻辑。并且最后他的建议也是非常的谬误,显然要提高某一群体的补贴,就必然是要从另一群体头上获取相应的资源,显然资本主义的“分配蛋糕”的屠刀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那么在普通工人的待遇,一些基本保障就会做手脚,实际上还是损害了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这种调和从未解决过任何问题。
其三,就业落实问题不是岗位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在这一点上,这位委员也还是非常敏锐的,正如笔者上述所阐释的,这是市场经济的根本逻辑性问题,就像市面上去年卖得好的是橘子,于是一堆果农种橘子树,其他树就种的少了,然后第二年就是市场过饱和然后果农亏钱,橘子卖不出去,这个例子替换成高校和学生也是一样的。显然他的方案是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只不过是砍掉这些多出的橘子树,然后种其他的果树,然后达成一个比较平衡的比例分配,很显然这种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是不可能成功的。
其四,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求稳,年轻人脑子里不要总装着“央国政”。很显然这是一句废话,也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自言自语,其本质上和一群人叫嚣着年轻人不能总想着待遇,要有远见要有抱负一样无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显然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小资产阶级一定会被大资产阶级所吞并,那么鼓吹年轻人去创业就从不成立。说实在,关于勤劳致富,关于知识改变命运,关于这些个对年轻人的建议,我们只需要认识到其立场是唯心主义,就不需要关注任何了。
其五,关于职校认可度问题。他的说法也是有可取之处,现有的职校就是有着巨大的设计缺陷,其在毛时代的本质是工人学校,是为了培养出一批高技术的工人群体促进社会发展的,但显然在现在的唯学历时代下,这种愿景也早就被扭曲的不成样子。而他的产生逻辑在上述论证中也多次强调过,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与等级制的后果,所谓唯学历论,也是等级制在教育中的一种体现。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奢望教育是以提高个人素养为首要目的。而且专家非常喜欢玩统计学的游戏,他说职高学生就业率大于本科就业率,但他从未提起关于工作待遇,关于工资水平,关于社会认可度的调查率等等。至于他说的“技术第一,知识第二”的口号,我们也要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下的工人学校才能办到这一点,他这里所说的技术,向来不是大多数人所能拥有的,必然也是用于创造一小部分小资产阶级的工具,比如高级工程师等等。
其六,ChatGPT的诞生的思考。显然对于应试教育那一套僵化的人才选拔体系来说,这一技术是极大地冲击了其统治基础,但是对于我们以后创立的新教育体系来说,是很有利的,毛主席就说过,我觉得抄袭没啥大不了的,我不懂,我照着别人的答案誊写一遍,那也能让我学到新的东西,写的好的,有创新点的,就打高分,平平无奇的千篇一律的但无标准型错误的就给个及格分就好。而现有的ChatGPT最多能做到的,就是提供正确答案,依然未有独立创作的能力。并且现有的论文创作过于强求创新点,也是学生迫不得已使用ChatGPT的一个导火线,其不过是学术不端的另一种补充手段,根本矛盾与学术不端的出现是一致的。看上去高大上富有创新点的内容,实则通篇荒唐的异想天开与生搬硬套,不存在人思的内容,以及没有ChatGPT以前,也有不少的论文代写机构与软件,只不过成本相对更高,而且我很怀疑正是这项技术的出现冲击了现有的论文代写垄断市场,才会引起各大高校出台禁止使用的规则。
关于这位委员的批判,笔者才疏学浅,观念中有所不足,或者想当然的,恳请各位在评论区中一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