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机器人+”还是能用人工就不用机械?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不掌握生产资料的绝大多数,越努力,越贫困,自己造出的商品越多,自己的劳动力价格越廉价。这种贫困有时是显然的,劳碌半生却不敢大病一场;这种贫困有时是隐然的,不得不拿自己珍贵的去换自己急需的。传统的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发展,时代在进步,机器在消灭职业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的岗位–这种对现状的描述当然没错,但劳动者是无法在长期适应职业A的情况下,顺理成章适应职业B的,特别是在社会分工更加复杂的今天,市场条件下他们只能被淘汰,无法得到必要的长期的职业培训。作为马列毛主义者,我们相信科技发展能够带来社会进步,我们既要推广新技术的运用,也要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所以我们必须推翻现有的已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上层建筑,因为它既无法推动生产力发展,也无法保障劳动者的利益。

2、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可以造福劳动者—减轻劳动者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时间,为劳动者创造更多自由发展的可能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却成为使劳动者被淘汰,被失业,陷于苦难的帮凶。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资产阶级垄断了生产资料和技术,把它们仅仅作为榨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工具。资本主义该灭亡了,先进技术已经为了人类解放创造了物质条件,唯一阻碍就是资产阶级。劳动者团结起来,把资产阶级尽快扫入历史垃圾堆。

1月19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而2月1日发改委发布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提出“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虽然有关部门解释称后者仅限以工代赈项目,但仍不难看出,落后生产关系对先进生产力的束缚已经出现。

一方面有着堆积如山的找不到销路的过剩商品,另 一方面却是广大人民的饥寒交迫[1]。这“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2]、资本主义在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便是经济危机。

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使得买和卖可以不同时、不同地地发生。若有人只卖不买或只卖不买,便会影响“商品-货币-商品”的商品流通。此外,错综复杂的债务关系中,一人无法按时赊账可能导致整个信用关系的破产。这便是经济危机的可行性。

资本流通则是“货币-商品-更多货币”,得到剩余价值这一增值额。货币在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能成为资本,否则只是单纯的货币。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们自觉维持资本的运动,追求剩余价值而不管三七二十一。随着各企业的竞争,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比例会愈发失调,从某些地方开始最终引起普遍性的买和卖的脱节,进而引发经济危机。这便是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之一。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发展并不是为了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为了资本家获得高额利润[3]。资本家不断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对小生产者的排挤,使广大劳动人民愈发贫困,支付能力日益降低,激化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最终引发普遍性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巨大增长未必超过了人民群众的绝对需要,但超过了人民群众的支付能力。这便是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之二。

如何解决经济危机,如何解决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关系的矛盾呢?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做法是解决落后生产关系,即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更先进的生产关系;资本家的做法是解决先进生产力、摧毁生产力,把生产力降低到能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水平。在社会主义先进的生产关系下,生产力会持续发展而不受阻碍;在资本主义落后的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终究会再次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矛盾,最终引发下一次的经济危机。这便是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已发生多次,资本主义世界为何还没灭亡呢?每次经济危机爆发时,资产阶级除了摧毁生产力以外,还通过政策法令等一系列手段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其能容纳更多生产力。八小时工作制、双休制、福利体系等,改善了无产阶级的生存条件,使其拥有更大购买力,进而延缓经济危机的爆发。但必须认识到,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都是为了维护自身阶级利益的,本质还是落后的。共产主义不能被动地等待资产阶级在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实现,而是要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摧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无产阶级政权来实现。

为什么帝国主义的某国一边高喊作为先进生产力之一的“机器人+”又一边阻碍呢?不难发现,正是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产生矛盾了,正是某国要摧毁先进生产力了。前些日子,“倒奶杀牛”又回来了,“货币超发”等在资产阶级框架中解释的言论也卷土重来。我们要认清经济危机的根本在于先进生产力同落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根绝经济危机。

参考资料

[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1970 年版,第 29 页。

[2] 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版,第 463 页。

[3] 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版,第 468 页。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