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
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
(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小王”梗图文化的传播是一种胜利,或许有些言过,这是一种历史发展,是左翼思潮重回大众视野的必然
2、脱离了大众不接地气创作是必然会被群众抛弃的,依附于资产阶级思想的小资产阶级创作者们只有跟着无产阶级专政一条心,才不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
3、脱离群众的文艺就像尿壶里装红酒,高雅里透露着一股骚臭。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刚刚过去,歌舞小品杂技一应俱全。
一如既往地“群星汇聚”“热闹非凡”,但有心人不难看出,大部分节目都暗含着同一个内核,或是为TS的所谓“政绩”歌功颂德,或是载歌载舞粉饰太平,从《绿水青山》到《一带繁花一路歌》,皆是采用国家宏大叙事掩盖现实中切实存在的矛盾。
《马上就会好的》更是把人民群众在过去三年受到的苦难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和二十年前对下岗工人唱《从头再来》如出一辙,同等无耻。
就连作为春晚语言类节目的重头戏的小品,近年来也变得愈发无聊且说教,几乎变成了TS刻板的政治宣传工具。
过去的小品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其要么贴合人民群众生活,要么敢于讽刺社会现象。而现在的春晚敢讽刺谁?敢讽刺他们的资本赞助商吗?为金主打广告还来不及呢!他们敢讽刺资产阶级官僚疫情期间一手造成的社会乱象吗?敢这么编排的话不挨处分就谢天谢地咯!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说过:“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
TS的宣传喉舌想要生存,就要为资产阶级法权背书,为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背书,如此一来就必然脱离了群众,而历史告诉我们,任何脱离了群众基础的事物都是空中楼阁、昙花一现。
这也是春晚宣传效果愈发疲软的原因,人民群众想看的是欢乐的、真实的、让人能够自发鼓掌叫好的节目。而不是看着台上台下两群演员在那里演绎虚伪的假笑!
如果文艺作品脱离群众、脱离无产阶级,只是为了讨好少数人而存在的话。那早在清朝就有成功的“春晚”了——给道光皇帝看的嘛。清朝的皇家“除夕戏目”奢华无比,在乾清宫筑起华伟高台,汇集天南地北名家大师,但纵然再奢华宏大的排场,也无法让王朝逃离因历史周期律而灭亡的命运。
广大无产阶级要在舆论战线上打败他们,就要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要有大众的而非少数的,朴素的而非资本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而非资产阶级法权的艺术。
而这些该如何实现,就需要我们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宝贵经验中寻找答案了。
提到文化大革命中的革命艺术,许多人便刻板印象地提出“八亿人民八个戏”,认为文化大革命就是摧残艺术,打压艺术。
其实不然,事实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受推崇的艺术曲目种类繁多,其中亦不缺乏优秀的京戏、芭蕾舞、交响乐、钢琴曲、协奏曲、舞剧、地方剧目、集体创作等。在布景、配乐、演出上打破陈规,创造了多种独特的新艺术样式。并协调各部门通力,通过广播电台,唱片,翻拍电影等形式在广大群众之间传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无产阶级艺术形象。把王侯将相的变成工农大众的,把牛鬼蛇神的变成革命战士的。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有新的优秀作品出现,为无产阶级革命艺术注入新血液。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被迫骤然结束,这种艺术创作模式还可以走得更远。
相比于现在某些连穷人形象都不让出现在屏幕上的审查部门,到底是谁更打压艺术呢?
再回到无产阶级艺术战线上,在新时代的新背景下,我们失去了“四大”,电影和广播也被审查部门所垄断。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拥有了更多宣传渠道,像去年王洪文同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在互联网重获新生,让更多人为中央文革小组同志平反,就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以贴合大众审美、人民革命史观的方式创作不同于主流宣传的作品,以艺术宣传的形式,由浅及深地破除TS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妖魔化,这就是革命艺术家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