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只是一直以来所想的一些疑惑和愤怒

没日没夜做题的学生是为了谁做的?
教导他们如何考试的题目,有多少给他们提供过在生活中的帮助?
不同户籍的学生们录取率也不一样,受益的人群到底是谁?
在霓虹色都消失的夜里,依旧有办公楼的灯是亮着的,是因为他们热爱工作吗?或者单纯只是他们认真负责?
那些日日夜夜为了防控奋斗着的工作者们,除了钟南山这些名医还有几个人的名字被人铭记过?
创造了方舱神话的建筑工人们,他们结束工程之后,受到的是什么样的对待?有人提到过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吗?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流离失所?
当年下岗的工人们,有多少人的哀嚎被人所知?
为了祖国牺牲了一切农民,他们今天得到的是什么?
振兴老工业基地提到了这么多年,在今天有一丝实现了吗?
建造了如此多世界第一的建筑,为什么一个工人都没有被提到?曾经的王进喜总不会如今一个人都不存在了吧。
在新中国建立的时候,不是说中国人民都站起来了吗?为什么现在还会有人在社会的漠视下无助地死去?

自称是工农阶级领导的国家里,它的主人怎么在奴隶的位置上面?
在宣布全面小康的社会上,那些流浪汉们到底是谁的国民?

1 个赞

写的真不错。有点《答案在风中飘荡》的味道。凝练一些就更有诗味了。

感谢评价,确实语言不够简练,而且部分地方似乎也有些重复。不过写下来也只是单纯地想把这些日子以来倾泻而出的愤怒与疑问穿成一段而已,不过写的时候还是参考了下《一个工人读历史的疑问》的。

一个工人读历史的疑问
作者│〔德〕布莱希特
译者│冯至、李以亮

编者按:布莱希特的《工人读史》有多个译本。最流传的是冯至的译本:一个工人读书时的疑问(见“译本二”),收在1959出版的《布莱希特选集》里,但还有另一个似乎也是冯至的译本《一个工人读历史的疑问》(见“译本一”),译笔出入很大。从内容来说,解读应该不难:历史所记载的帝王、伟人的各种丰功伟绩,以及各种宏伟建筑,里面为什么都不提到劳动者和其他普通群众(的劳作,以及他们的事迹和角色)?这里的要害,不在于左翼都会熟悉的“劳动创造世界”,而在于选择了一个特别的角度,设置一个特别的情境——工人读书——去提醒其他工人:统治阶级书写的历史是不完整的,有问题的;要知道你自己所属的劳动阶级,在剥削社会的记录中是怎样被抹去的;你在面对这种历史叙述,以至于面对现实中的种种论说的时候,也应该养成“提出疑问”的习惯,而且是从劳动者的角度去提出疑问。冯至对这首诗有如下评论,可参考:

布莱希特的诗风,以冷峻﹑理性见长,在平白晓畅﹑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着无比深刻的思想。犹如不希望观众沉醉在舞台的幻觉,布莱希特也期待它的诗作不仅只引发读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刺激读者的思考,进一步鼓舞实践。《一个工人读历史的疑问》是布莱希特广为传颂的名诗,诗的主题,旨在阐释﹕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与帝王将相的风流韵事无关。而作为历史主体的劳动人民,在发出一连串的质问之后,接下来该有哪些作为﹖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一个工人读历史的疑问》也可视为布莱希特剧场理论“陌生化效果”的运用,所谓“陌生化效果”,简单的说就是用另一个角度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从而揭露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本质。犹如马克思在人们习以为常,甚至视若无睹的“商品”背后,发现商品的二重性,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布莱希特则穿透了巍峨高耸,金碧辉煌的宫殿城墙,从中看到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尸骨。

译本一

一个工人读历史的疑问

七个城门的底比斯是谁建造的﹖
书本上列了一些国王的名字。
石头和砖块是国王搬的吗﹖
还有巴比伦,一再被摧毁
是谁又一再将她重建﹖
金光闪闪的利马的建筑工人,
他们住的房子在什么地方﹖
砌了一天的城墙,天黑之后,
万里长城的泥水匠在哪里过夜﹖
雄伟的罗马到处都有凯旋门。
那是谁打造的﹖那些罗马皇帝
战胜的又是谁﹖

大名鼎鼎的拜占庭
它的居民都住在宫殿吗﹖
传说中的亚特兰提斯,
大海先淹没奴隶,然后
那些主子才漂浮在黑夜的汪洋中哀嚎。

年轻的亚历山大征服了印度。
就凭他一人吗﹖
西泽打败了高卢人,
他该不会连个煮饭的都没带吧﹖

无敌舰队沉没的时候,
西班牙的腓力哭了。
没有别的人哭吗﹖
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战争中获胜。
除了他还有谁获胜﹖

页页有胜利。
谁来准备庆功宴﹖
代代出伟人。
谁来买单﹖

一大堆史实。
一大堆疑问。

(译者:冯至)

批注

[1] 底比斯﹕古希腊的重要城邦与王国,许多古希腊悲剧的故事发生在这个地方,传说中的奥狄帕斯王就住在这个地方。
[2] 巴比伦﹕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二○○○年~一○○○年﹚与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七世纪~六世纪﹚的首都,是古代最著名的城市之一,遗址在伊拉克巴格达南边。
[3] 利马﹕秘鲁首都,西班牙入侵者于公元一五三五年在此地建城。
[4] 拜占庭﹕古代是希腊人的殖民城市,后来成为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现在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堡。
[5] 亚特兰提斯﹕传说中的海岛,岛上有古城,位于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西方,后来沈入海底。
[6] 西泽﹕古罗马帝国的军事将领与独裁者,曾带兵入侵高卢地区,写了一本《高卢战记》。高卢地区包括目前法国的全部﹑意大利北部﹑比利时与荷兰南部。
[7] 西班牙的腓力﹕西班牙国王腓立二世,在位期间一五五六~一五九八年,是西班牙国势非常强盛的时期。他在一五八八年派遣无敌舰队入侵英国,结果在多佛海峡被英国海军痛宰。
[8] 腓特烈大帝﹕普鲁士国王,在位期间一七四○~一七八六年。他为了扩充领土而入侵奥地利的西里西里,随后引发欧洲的七年战争。
[9] 七年战争﹕一场以领土的扩张和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为目的的战争,主要的参战国是普鲁士﹑英国﹑奥国﹑法国﹑俄国,一七五六年开打,一七六三年结束,获胜的一方是普英联军。

按﹕除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伟大剧作之外,布莱希特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二千三百多首的诗,不但在数量上身列德国文学史的前茅,在质量上也深深影响了五○年代的德国诗坛,布莱希特大量关注现实,关心人民的诗作无论在内容上或形式上都成为对抗G?贝恩﹙Gottfried Benn﹚诗派的主力军。

译本二

一个工人读书时的疑问

谁建筑了七座城门的特贝城?[1]
书里边写着国王们的名字。
那些岩石,是国王们拉来的吗?
还有破坏过许多次的巴比伦——
谁又重建它这么多回?在金碧辉煌的利玛[2]
建筑工人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泥水匠们在万里长城建成的那晚
他们都到哪里去?伟大的罗马
到处是凯旋门。谁建立了它们?那些皇帝
战胜了谁?万人歌颂的拜占廷
只有宫殿给它的居民吗?就是传说里的阿特兰提司,[3]
在大海把它吞没的夜里,
沉溺的人们都喊叫他们的奴隶。

年轻的亚山大征服印度。
他一个人吗?
凯撒打败高卢人。
他至少随身也要有个厨子吧?
西班牙的菲利浦王[4],在他的海军
复没的时候哭泣。此外就没人哭吗?
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5]打胜了。
除了他还有谁打胜了?

每一页一个胜利。
谁烹调胜利的欢宴?
每十年一个伟人,
谁付出那些代价?

这么多的记载。
这么多的疑问。

——1936

来源:《布莱希特选集》,冯至、杜文堂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9月出版

[1] 特贝是希腊纪元前四世纪的名城。
[2] 利玛是秘鲁的首都。
[3] 阿特兰提司,希腊传说中西方的一洲,沉没在大西洋中。
[4] 西班牙国菲利浦二世(1527—1598)在1588年与英国作战,海军全部复没,
[5] 腓特烈二世(1712—1786)是普鲁士国王,在1756年至1763年发动侵略性的七年战争。

译本三

来自一个读书的工人的疑问

谁建造了底比斯的七重门?
在书上你只能找到许多国王的名字。
国王们扛石头吗?
还有,巴比伦,多次被毁灭
谁一次又一次地重建了它?在
金碧辉煌的利玛城,建筑者住什么房子?
中国的长城完工那天晚上
石匠去了哪里?
伟大的罗马城
遍布凯旋门。谁建造了它们?恺撒们
战胜了谁?拜占庭,饱受赞美
是为它的居民建造的宫殿?甚至在传说中的阿特兰蒂斯
海水吞没它的那夜,
受淹的人仍在叫骂着他们的奴隶。

年轻的亚历山大征服了印度。
他独自完成的?
凯撒打败了高卢人。
他随身一个厨子也没带?

舰队沉没时,西班牙国王菲利浦
哭了。他是唯一哭过的人吗?
弗利德里希二世打胜了七年战争。还有谁
赢得这场战争?

每一页都有一场胜利。
谁烹饪了胜利之宴?
每十年都有一个伟人。
谁付的账单?

太多的记录。
太多的疑问。

来源:布莱希特:诗九首(李以亮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