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武:列宁走出事业低谷的学术考古
列宁生于1870年4月22日(公历),距今正好150周年。列宁事业的巅峰在1917年俄历10月。鉴于今天很多有志青年并未处在事业的巅峰时刻,对列宁如何走出事业低谷进行学术考古,可能更具有启发意义。
列宁事业的低谷在什么时候呢?答案是1895年12月,列宁因为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案被捕。在这之前和在这之后,列宁都遇到过看起来更大的困难,我们首先需要考证一下为什么这一次挫折具有特别的意义,从而构成了列宁事业的绝对低谷。1887年对列宁来说可能更加流年不利:1887年5月,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因谋刺沙皇被处死。当时沙俄的首都即圣彼得堡,列宁哥哥就读于圣彼得堡大学,在中国相当于北京大学,也属于全村的希望。当时作为谋刺对象的沙皇声称,列宁哥哥只要同意忏悔,即可免于一死,列宁哥哥断然拒绝,慷慨就义。他的选择,深刻影响了列宁,而他的个人恐怖道路,则被列宁坚决否定。一个月之后,列宁中学毕业,成绩太好,获得金质奖章。估计到政审环节有困难,就没有申请世界一流大学彼得堡大学,而是去了家附近的喀山大学。12月,列宁即因参加学潮被捕,校方甚至都不允许他申请退学,而是一定要开除他。但这些事似乎没有对列宁造成太大的影响,我们红色考古了很久,都没有在列宁全集中找到列宁对这些事痛定思痛的痕迹,只能推测大概是因为这些打击比较个人化,列宁没有过多进行事业方面的反思。
被学校开除对列宁未必是件坏事,因为他有了较多的时间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再顺便参加一些马克思主义学会的学术讨论。喀山大学应该没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列宁读的专业是法律,从列宁被开除后读的书目和写的文章来看,列宁相当于自己学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本科,再读了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的硕士,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是“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写作为1894-1895年,差不多是被开除7年之后,见《列宁全集》第1卷)。当时俄国的左派主要受民粹主义的影响,认为俄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只要调整政策就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列宁无法忍受这种唯心主义,指出必须从生产方式,而非政策层面去寻找群众痛苦的根源,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只有通过公开的阶级斗争的道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原理同样适用于专制俄国。笔者查阅了多篇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术论文,达到列宁24岁时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熟悉程度的博士论文极少,硕士论文则肯定没有。列宁还参加了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岁数的叫费多谢也夫的人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会,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这个费多谢也夫后来在和列宁一起流放时,受到另一个流放者的污蔑而自杀。可见同志间的伤害可能比来自专制政府的伤害更大。列宁很怀念这个组织了马会的人,集资给他修了一座纪念碑。
在1893年的时候,列宁觉得自己理论准备得差不多了,就来到了首都和工业中心彼得堡,先是加了学生马克思主义小组,后是在工人小组中宣传马克思主义。1895年5月到9月,列宁还去瑞士、法国、德国等工人运动理论和实践较发达的国家,一面实地考察工人运动,一面向普列汉诺夫(俄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劳动解放社创立者)、拉法格(法国党领袖,马克思的女婿)、威廉·李卜克内西(大家比较熟悉的那个卡尔·李卜克内西的爸爸,德国党领袖)等前辈请教。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列宁回国后即推动了彼得堡知识分子小组和工人小组的合并,成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组织并领导了有3万多人参加的彼得堡纺织工人大罢工。沙皇政府功力深厚,事情处理得很妥帖:一方面制定了新的工厂法安抚工人,另一方面对斗争协会进行了三次大抓捕。第一次大抓捕就抓到了列宁,这时斗争协会甚至都还没有正式成立——列宁被捕是1895年12月20号,斗争协会正式成立则在7天之后。
为什么说这是列宁事业的绝对低谷呢?原因有二:一是列宁本人付出了沉重代价,他在彼得堡被单独关押了14个月,然后在1897年1月29日-1900年1月29日被流放西伯利亚3年。二是大抓捕造成了俄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深刻分化:一批人消沉之外,仍然进行政治活动的人相当比例偏离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的方向,不是变成了只进行经济改良的修正主义者,就是倒向了主张个人恐怖的社会革命党。我们从《列宁全集》和他战友的回忆录中,能发现列宁在那失去自由的4年多时间里,深刻地反思了失败的原因和未来的出路。列宁不曾屈服。在沙皇政府存档的受审笔录中,我们看到列宁的嘴很硬:“我根本不知道目前有什么反对政府的政党存在。我没有在工人中间进行过反对政府的宣传。”审讯机关出示有列宁笔迹的传单、手稿等物证时,列宁则直接说:“我无法加以说明。”(见2017版《列宁全集》第44卷,P532-533)沙皇审讯机关只能用物证进行无口供定罪,而且没有得到任何信息可以扩大搜捕和恐吓其他被捕者。列宁的不屈服更表现在他寻找正确道路的努力上。他需要在一个没有政治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建立政治组织并实现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他的回答就是全俄的政治报计划。
1900年1月29日,列宁流放期满,他在回到欧俄的旅途中会见各地马克思主义者,讲述他用政治报来教育和组织全国马克思主义者和先进工人的设想,并给定了通讯地址和密码。他知道自己、编辑部和印刷所都不能呆在国内,于是选择了远离亲人,流亡海外。1900年7月29日,列宁通过俄国边境,离他流放结束正好半年。在1900年12月24日这个平安夜,敲响资本主义时代丧钟的全俄秘密政治报纸《火星报》在德国出版了创刊号。创刊号头版头条文章《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指出俄国社会民主党处于动摇时期:工人运动脱离了反专制的社会主义,陷于经济斗争;反专制的社会主义也脱离了工人运动,滑向自由派。经济派修正主义企图将这种状况固定下来;迫切任务就是巩固工人运动与反专制的社会主义之前的联系,方法是通过全俄政治报来统一思想,通过其发行和运输体系作为组织框架。(见全集第4卷,选集第1卷)列宁不仅在几乎每一期报纸和政治杂志《曙光》上发表文章,还主导了编辑部组建、联络、印刷、发行、运输、经费、代办员被捕善后、各地党内斗争等极多的工作。列宁在其1902年出版并教育了整整一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名著《怎么办》中,用两页的篇幅,在“自发高潮的开始”这一标题下回顾了7年前的那个低谷。他说:“至于大多数革命家缺乏修养,那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应引起什么特别的忧虑。既然任务提得正确,既然有不屈不挠地试图实现这些任务的毅力,那么暂时的失利就不过是一种小小的不幸。革命经验和组织才能,是可以学到的东西。只要有养成这些必要品质的愿望就行!只要能认识到缺点就行。因为在革命事业中,认识到缺点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列宁的全俄政治报计划,是他在“小小的不幸”后认识并改正缺点的努力,也是整个俄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出低谷的起点。1903年,火星派分子推动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1917年这个党震撼世界的行为,大家想必已经熟知。这时离列宁事业的低谷,已经22年。
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个党也在22年后震撼了世界。我们热烈期待着,在2040年能发生一次震撼世界的事情,以便我们能在列宁诞辰170周年时,再进行一次愉快的学术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