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痴想——在共和国批新衣服做皇帝梦的人可不是少数

有一阵儿翻蒋介石提倡的新生活运动的资料,发现这个老蒋,居然强调统治民众,要做之君,做之亲,做之师。显然,他是痴心妄想,毕竟已经是民国了,不管是真是假,反正这一套没人买账。难怪,运动一开始,上海的报纸,就冷嘲热讽。

不过,在帝王时代,皇帝可真的对老百姓有这样的痴想,而且还付诸实行。做之君,理所当然,人家就是君主。做之亲,皇帝是民众的大父。做之师,这事要点折扣,严格地说,是科举考试有了殿试之后,凡是中式之人,老师就是皇帝本人。

其实,皇帝这个民之父母,说说而已,连他自己也未必信。所以,这事可以搁在一边。但是,科举的殿试,皇帝还是挺当真的。无论怎么样,他都要亲临考察,看着考生们把试卷答完,尽管,判卷之人,并不是他,自有儒臣代劳。但皇帝做主考官这个名分,历代的皇帝都挺当回事的。

自然,皇帝的这份坚持,是为了要官僚们,尤其科考出身的官僚们,对他效忠。人生五达尊,天地君亲师,除了天地之外,皇帝一个人,占了仨,这样的身份,想要官僚们对他不忠诚,都办不到了。

但是,殿试录取之后,纵然进士们都可以自诩是天子门生,但也就是那么一说,没人特别在意。因为大家都知道,最终录取,皇帝顶多就是在主考副主考们提供的十人名单上,做一点微调而已(明清)。录取与否,名次高低,还是考官们决定的。

在那个时代,谁决定你的仕途,谁就是你的恩人。所以,科举考试,无论举人还是进士考试,主考副主考,被称之为座师,同考官,即具体判你卷子把卷子推荐上去的人,被称为房师。尽管理论上,皇帝不许人们搞这种师生关系,但根本挡不住,考完之后,被录取的人,无论举人还是进士,都要去登门拜老师,从此确定下这种师弟关系,终身不渝。每逢三节两寿,都得送礼。三节是春节、端午、中秋,两寿即老师和师娘的寿辰。如果哪个人,敢无视自己的老师,那就等于犯了欺天大罪,会被所有人唾弃,以后就没法混了。

相形之下,皇帝这个名义上的老师,倒是可以被忽视的。因为,皇帝是所有进士的老师,无论哪一科,都是如此,论都没法子论,事实上,反而没有意义了。倒不如具体的主考副主考以及同考官那样,每科都不一样,具有特别的意义,可以结成一种特殊的关系网,师生之间,同门之间,在今后的仕途上可以互相照顾,互相拉一把。

所以,皇帝想出来一个殿试,自己做考生的老师,到头来,还是一场空。除了拍马屁,没有人真的会把皇帝看成自己的老师的。大家都是,就等于都不是,没有什么可以吹的了。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