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安故事:私有化折戟沉沙

即使是曾给予君安证券沉重打击的《财经》杂志也这样描述张国庆领导的君安证券:“在中国证券业的同行眼中,拥有2300多名员工的君安,属于创新意?很强的证券公司。虽然也有不少议论认为君安操作‘有些野’,但人们并不否认君安的人才队伍、创造精神与杰出业绩。”

作为张国庆的得力干将,杨骏在整个“君安王朝”的建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89年,杨骏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在深圳招商局投资公司做投资和企业分析。一年后,杨骏转到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先任总经理廖熙文的秘书,不久转做发行承销业务,任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君安证券成立初始,杨骏受张国庆的邀加盟君安证券,前后主管发行、交易、投行、研究、并购,数年后出任君安证券总裁。当时的国内证券行业?并不重视研究,认为研究的用处不大,但杨骏并不这样看。他认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研究,因此当时的君安证券斥巨资加强研究所的建设,在国内证券行业可谓是独树一帜。

据说,当时杨骏的梦想是把君安证券打造成为一个国际级的投资银行。

机关算尽:张国庆梦断MBO

在事业到达巅峰之际,张国庆考虑君安的股权分配,开始计划如何私有化君安证券。他设想用国际通行的MBO方式来完成君安股权的改造,也就是经营层以回购的方式获得公司股份,最终实现对企业的控制权。

经济学者给MBO的定义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与经理层利用所融资本购买公司股份,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实现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重组公司,进而获得产权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由于管理层收购在激励内部人员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它成为20世纪70-8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

张国庆此时是董事会的主席,杨骏出任公司总裁,两个人身兼经理人和资本代表的两重角色,自然有制订规则的便利。然而,此时的君安已经颇具规模,经营层想要顺利回购股权所需资金非一笔小数。于是,张国庆、?骏等君安高管便展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财技”,到1997年,君安增资扩股到7亿。经过巧妙安排,君安职工持股会变成君安证券的实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77%,其余的国营股东们最大的一家股权也被降低到7%左右,君安职工持股会的两大股东分别是“新长英”和“泰东”,均为张国庆团队所控制的两个投资公司。

于是,张国庆用一年半的时间,就把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改造成了一家由私人占控股地位的证券公司,尽管国有公司仍在君安证券拥有股份并获得分红回报,但其权益早已被大大稀释。

然而,令张国庆始料不及的是,一封举报信将?国庆悄悄进行的MBO捅破,由此引发了一场“君安之变”。

恰好君安证券财务部门发现有10亿元人民币公款不知去向,于是,引起监管部门注意。《财经》杂志早前着手“君安事件”的报道称,国家审计署对君安的审计在1998年9月间结束,君安事件的谜底就此揭开。原来,当初张国庆就是靠调用一笔账外收入在外注册自己控制的公司,辗转获得了君安证券的大部分股权。审计署查明张国庆等人“账外违法经营隐瞒转移收入”的总额在12.3亿元左右,其中约2.3亿元已在查处前夕返还公司。张先后动用5.2亿元,获得君安约77%的权益。张国庆等君安高管在处理产权方面无疑展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财技”,虽然在今天这种MBO财技在中国企业已进行得如火如荼,甚至显得平淡无奇,但在当时却是君安首开先河的大胆创新。当然,这种触及红线的尝试最终以悲壮的结局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