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运动会的背景材料



公司运动会的背景材料

心在左边跳  ( 2012-08-25 )

公司举办运动会,是新任HR的政绩,光看会后聚餐时他嗨皮的神态就知道了。确实,这半年不容易,在市场上,公司曾经在急速扩张后而陷入到对手的激烈反击中,但随着市场总额的扩大,随着别的市场的开拓,这种相持战的力度又相对削减了,公司受到的外部压力就降低了。


而新任HR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缓解公司来自劳资对抗的内部压力。这里,前任不如他。因为前任凭借的只是欧美垄断外企的经验。由于利润平均化的规律,即利润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企业流向有机构成高的企业,欧美垄断外企的劳资对抗是相对缓和的,反过来也为管理层执行所谓“人性化”的措施提供了物质条件。


更何况,前任HR当时处理的极有可能只是小资员工与大资老板的矛盾,她基本没有卷入到根本对立的漩涡中。而当她挟着诸多新潮理念踌躇满志的投入到我司的管理中,马上就看到了迥然不同的情况,从而面临了极大的压力,也加剧了公司的内部动荡。

因为我们这种企业才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利润的主流,是庞大的地下河,黑暗且深不见底。而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表,呈现的却是另外一番的地形地貌----利润高的是垄断企业,利润低的是我们,诸多师爷走狗们在给不同的主子出谋划策,以完成向“高附加值”产业进军的幻想----可实际上,一切的利润交换却在地下河完成了,资本规律在幕后偷笑。可前任却徒劳的企图改变“地表径流”的走向,那么她一切举措只是南辕北辙。


比如,她推行的各部门之间的自由竞争策略(见《活动小结》(5)),这固然渗透着自由主义精神。但通过戏耍2b神,想必各位能感觉到:所谓自由主义者,包括祖师爷哈耶克在内,他们的“自由竞争”是有前提的,即一切都应该符合他们认定的所谓“市场”,所有理性人应该自觉的维护“市场”规则。


在我们看来,他们心中的“市场”只不过是市场的一小部分,所有矛盾不过来自于“买”和“卖”,一切都有自己的“价格”,关键在于是否等价交换,关键在于是否“公平公正”。然而“买卖”只不过是表象,既然一切都是买卖,那只能表明,“买卖”决不会是原因。


但前任的经验只限于应付这个狭隘的“市场”,当她的策略顺利执行时,她面对的仅仅是一帮自觉维护狭隘“市场”的理性人。换言之,只有这帮理性人认可了这统一的“市场”规则,她的策略才能成功,而不是像事实表面呈现的那样,貌似她设定了某种规范,有了某种“法治”,然后就顺理成章的走上正轨了,而这正是她自信心的来源


而在我们这里,她遭到挫折。根本原因:我们在底层----首先是产业链的底层,从这个社会基础出发,导致我们的资方也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底层,他们身处劳资对抗的前沿阵地,甚至时不时还得赤膊上阵跟劳方肉搏。在这个地下世界中,“市场”的范畴远远超出了“自由主义”者们贫瘠的想象力。反过来,“市场”经过逐级过滤,到了前任HR曾经身处的那个层级,就变成了符合哈耶克及徒子徒孙们所想象的那个“市场”,换言之,正是哈耶克们,许小年们,叶檀们在这个层级看到的已经被过滤了的“市场”,才促使这帮人产生了所谓“自由竞争”的美好幻想。


但幻想在我们这里破灭了。一切都被全方位的卷入到竞争之中。从资方狗腿子到工人们。一切都难以控制。资方终于明白,这位清纯的前任HR,完全是个废物。老子需要的是秩序!老子需要的是计划!

新任的是狠角色。因为他是工人出身,是在地下世界成长起来的!可归根到底,他获得了资方赋予的自由裁量权,归根到底,他体现的是资方的新意志。


与前任清纯的认为规则(法治)可以改变一切,调节规则就可以调节人的行为等等这类哈耶克的陈词滥调不同,现任敏锐判断出:车间有地下组织。


他判断到工人们不是因为某些“规则”上的“不公正”“不公平”而自发的斗争,这正是我们力图营造的假象。我们制造的假象骗过了前任,但没能骗过他。


我们不了解他的逻辑思维过程,或许这不是通过逻辑,而是通过嗅觉,毕竟他熟悉我们。也许他发现了工人们对某些已经很“公平公正”的政策也不买账,没有阶级意识是很难出现这种现象的----工人们一犯傻,就会觉得自己也是个光荣的劳力商品出售者,于是他们要的只是买卖自由,交易公平。但工人实际上卷入的是劳资对抗,而不是“买卖”之间的欺诈,只要工人能明确意识到这点,整个行为就完全不一样了。


现任HR很聪明,希望能挖出这个组织,他敏锐的察觉到这个组织不仅仅在车间,还在于办公室的层级---工程师嫌疑最大。他希望能找到足够的证据,为此发动了爪牙在工人们之间明察暗访。结果他只能找到少数的积极分子。


我们搞到了这份名单,看的出来,他没能成功。因为涉及人员大部分属于外围的积极分子,外围的组织者,而我们的人只有极少数不幸名列其中,这样一来,他企图从车间层级摸查到办公室层级的企图就失败了。


我们如何做到这点?顺便也回应一下以前某位朋友的疑问:他好奇我们如何保证自身“安全”。


首先,这不是多么危险的事情,要说“安全”就太矫情了,无非是卷铺盖走人的事情,无非是克服求稳心态,要明白,即便你想稳,本来也是稳不下来的。


然后,毕竟资方无法调用“政权”的力量来侦察,这点很重要,这制约了公司的侦察能力,反过来也表明,“专政”对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而我们的工作尚未足以吸引资产阶级专政机关的视线,这只能表明我们还相当不足。到那么一天,我们的工作方式自然会发展成另外的形式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有些朋友以为我们就像传说中的英雄那样,登台演讲,一呼百应。不,这样就不是搅屎棍了。我们的活动原则------我们引话题,群众做结论。这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群众阶级意识成熟程度的观察。


群众的结论能否达到我们的要求,取决于:


首先,我们的设定结论是不是符合规律的,符合实际的。如果群众的结论与我们相异,那么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自己。


然后,当我们的设定结论没有问题,那么就要反思引导的具体过程:话题的引出次序,表达和逻辑结构等等,从而不断修正,直至把火给煽起来。好比一个实验,总是能重复验证一个成熟的结论,那么做不出来结果,只能检讨自己的操作过程。阶级斗争客观存在,群众经过引导却没能明确意识到这点,那只能是政治工作者的失误,而不是质疑群众的愚昧。


但,最后的直接纵火者却不是我们。我们的群众会不断产生新的积极分子,甚至我们是被这些积极分子领导的。这毫无关系,对我们来说,本来就是要当搅屎棍,而不是当领袖。


道德家肯定会指责:你们挑唆别人,头脑发热的挑了头,结果被炒掉了,你们坏不坏呀。没错,我们本来就不是好人,也没想当好人,当好人就不是马列毛主义者了。太平盛世,想挑唆也没人响应。可偏偏一挑一个准,那能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智商高?

被挑唆成积极分子的,就像火苗冒出的火星,在运动中被干掉了,飘上空中,有的熄灭了,有的摇摇晃晃掉到新的草堆上,又成为了新的搅屎棍,这不正是物质运动的精髓么?


可以介绍一下具体的工作策略:

如果要“宣传”什么,那么最后一句话必须让积极分子说,比如前述的“群众做结论”。

如果要“掩饰”什么,那么最后一句话必须我们来说,比如我们要去跟库房的小MM聊天,企图了解公司的运营状态,或者小MM这个阶层的无产者的状态,那么大可以海侃一通,但最后一句要说:啊,对了,我得过来拿点什么东西。

一般来说,人们会对最后一句话有深刻印象。这样,群众会记住做结论的人,库房小MM会记住我们是过来拿东西的。


当然这些属于小伎俩,是术而不是道。要点是,我们要当河蟹的搅屎棍,河蟹的根基在于企业。就这么简单。

由于这些措施,新任HR没法搞清楚办公室层级和车间层级的关联。他只有怀疑的对象,比如我本人也在名单上,但搞不出证据。于是他只能在办公室对我们这类人直接摸查,可这很难有效果。


因为在办公室层级的玩法跟车间层级完全不一样。那里无产者和小资或者“小资”混在一起,而我们却隐藏在其中。对车间,直接是镇压;对小资或者“小资”,就得投鼠忌器了。类似的困境,我们当年掌握政权的时候也碰到过,但今天,遭受折磨的是他们了。我们这类搅屎棍此时用的是典型的小资口号:公平,公正,人性等等。他要查,首先面临的是“隐私”权的抵抗,他要收紧工作环境,面临的是“人性”的拷问,总之,这里变成了混战。他要干,我们奉陪到底,但不是以无产阶级的身份出现,而是“小资”。最后,他只能悻悻的警告新来的职工,要努力工作,不要跟某些人---比如我----嬉皮笑脸。看着他抓狂的样子,我们忍俊不禁,但还得一本正经对他说,你怎么能挑拨团队内部的关系呢?难道部门之类,部门之间不是应该精诚团结么?


他甚至还想修改公司制度,减少工程师和车间的联系,要通过标准的公文往来。但这只是ISO9000的笑话,这套制度无非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可笑幻想:一切通过公文往来,一切通过流程,尽量减少人之间的“沟通”,用公文来解决阶级斗争。但这套制度本身却在否定了管理层的存在意义,因此也就无法真正贯彻下去,只能形成某种说不明道不白的ISO,一个在市场压力下变形的ISO。


最后,他采取了狠招,他不是光炒掉证据确凿的积极分子们,而是要大批的炒掉可疑的车间工人。这个目标他倒是达到了,无非是换工作而已。结果,我们在车间的核心成员大部分被干掉了,尽管他们没有暴露。可是,这无非让这批火种流向了别的企业,这是嫁祸于别的老板。曾有人说,工人的流动性是否会削弱革命。照这逻辑,工人沉淀下来反倒能革命。压根不是这样!只有流动,才能燎原,搅屎棍搅出火星,火星沉淀成搅屎棍,如此循环不息。


这位狠主只是短暂的干扰了我们的工作。或者说,这根本不叫干扰。因为本来就应该如此,每个企业都是革命的学校,大批的工人补充进车间,大批的技术员补充进办公室,我们的工作对象源源不断,担心什么呢?


但一切都无法阻挡这位狠主向老板提出建议召开一次河蟹的公司运动会,也作为对自己的表彰大会。

在运动会上,他们开怀大笑,他们在庆祝公司生产率提高,利润提高,重上正轨。


我们也在开怀大笑,我们在庆祝新生入学,庆祝又一批穷比即将被打上阶级斗争的烙印。

各位见过这么奇特的战争么?双方不过是在积蓄力量开始下一轮斗争而已。

顺便提一下,我拿了两个冠军,是他亲手给我颁发的奖杯。



这和本人的真实经历也是完全一致的。

曾经我们几个算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在一起,对小经理看不惯,每天上班就是聊天,调侃小经理的各种不适,并且交换各自的信息和看法,有时候制定共同的策略,对一个反动者来说,哪怕是再小的反动者,对此也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又把我们给分开了(值班工作),当然有人就彻底沉默了,有人退出了斗争舞台,但还有留着的人,而且留下来的人焕发的魅力可以激发那些不敢不愿起来斗争的人,他们成为中坚分子的外围掩护。

有些同志以为经济斗争是多么多么的不堪,实际上恰恰相反,经济问题往往成为核心问题和首要问题,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而经济斗争一抓更灵,值班费的发放经常成为斗争的焦点,因为小经理需要一群驯顺的部下,但是我们起来斗争,就为了一点点值班费,其实总共也就一二百元的事情,但是总让小经理抓破头皮也找不到平衡之道,一方面他需要豢养一群驯顺的部下,那就需要收买啊,收买就必然影响公平的值班费分配,于是我们这群受影响的人就消极怠工啊,就想方设法的争取啊,有次我跟同事们放话:“我的值班费谁也别帮我领,我要亲自领,少一分钱我就不要了,我去投诉!!!”,出乎预料,值班费一分没少,本来想趁机好好斗争一番的,就这么平息了。

当然也有人受影响啦,就是那群驯顺的同事,他们为了小经理的大局,不得不忍痛让领导从正当的值班费中割去了一部分,因为他们虽然驯顺,但并不在上层的核心圈子里,这让他们看到一个道理,爱哭的孩子有奶吃。

这个道理一直如此,我从小就很乖,我老爹就不宠我,我还要为家里负担不少,但我妹则不同,很能撒娇耍赖,我老爹自己都承认付出了十倍于我的宠爱,呵呵!!!

所以,我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这种经验发现,所谓立足实际无法开展工作纯粹是胡扯,是因为太喜欢高谈阔论,不讲求实际,不走群众路线造成的,小经理自以为打散我们这群人就可以分散斗争的力量,但适得其反,这正合心左网友的结论,搅屎棍碰撞出更多的火星,火星沉淀出更多的搅屎棍,阶级觉悟就像涟漪一样一层层的展开了,任何认为现实斗争无望而寄希望于网络的人都是有机会主义的嫌疑。

迫于生计,换了工作,接触了一群体制内小青年,各个都把自己当做了统治者,我天天给他们讲经济形势,讲经济趋势,讲政治权利,而且谈到大处就是高谈阔论,谈到小处就是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分析为什么他们要被这样那样的欺侮,然后再用所谓平等自由博爱那一套给他们洗脑,他们无奈中有痛恨,痛恨中有觉悟,虽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他们关心起自己的利益,并且每次都会问我:“最近又有什么高论???”,当他们调侃般的询问你的时候,你就等于有了一个可以发挥的舞台,比起在网上单纯打架有意思得多!!!

心左这篇文章,实际上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应该把斗争的目光放在现实中,不要借口现实太困难,前路太坎坷而放弃,也不要眼睛盯着哪里爆炸了就跑去期望制造更大的爆炸,你只要做好自己的身边事就行了,革命是洪流,那也是千万小溪汇成的,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小浪花不是很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