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土地经济揭幕

温州一次推地3000亩 财政紧张多个单位拖欠奖金2012年08月28日03:00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日报
听众:886828人
+收听已收听

最新消息 8月27日 23:27
【帝国大厦枪击案折射美国失业困局】本月以来,包括帝国大厦枪击案,仅纽约就发生3起暴力事件。心理学家库瑞安斯基认为,近年来美国疲软的经济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是一种大范围的受挫。人们内心会崩溃,家庭暴力事件有所上升,人们甚至杀死狗来泄愤。”(新浪财经)更多

]柳九邦我要评论(25)
字号:T|T

处于“稳增长”与控房价中的地方政府,不再受束于“房地产‘绑架’经济”的言论,在土地市场上开始动作频频。
近日,温州市政府大摆“地产宴席”,一次性推出52宗共计3220亩土地,供应力度前所未有。值得一提的是,据当地媒体报道,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在投资推介会上亲自向300多名投资商“吆喝”——温州房地产市场经过这一轮的盘整已回归理性,当前,无论对买方还是卖方而言,都是最佳介入期。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微博


第一财经
听众:263248人
+收听已收听

最新消息 2012年8月28日 08:15
直到我们完全迷失了,或者说直到完全失去了这个世界,我们才会开始发现自我,开始意识到自己身在何处,才会意识到与我们无穷无尽的种种关联。——梭罗 (早安,各位)更多

)日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如此大规模推地背后,极有可能是基于土地财政方面的考虑。另据温州市财税系统的一位人士透露,“有些单位的奖金已拖了好久未发,地方财政‘吃紧’迹象明显。”
部分单位奖金拖延未发
“今天我们诚恳地拉开架势、摆开台面,邀请各地地产商汇聚温州……温州准备好了,广大地产客商你们准备好了吗?”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投资推介会上,温州市一位主要领导公开向众多投资商代表如是推介。
据悉,此次温州共推出52宗地块,共计3220亩,规模是过去几年推出净地的总和。上述52宗地块包括住宅用地11宗、866亩,商住用地9宗、472亩,商服用地29宗、1831亩,另有其他用地3宗。
知情人士透露,推介会现场确定10个签约项目,并举行了预申请意向签约仪式。
昨日,温州市国土局一位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回应称,如此大手笔的推地一方面是贯彻“上头”增加土地有效供应的要求,同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们想让大家知道,温州有这么些土地可以推向市场,如果有市场需求,我们再进行价格评估,进而走招拍挂的程序,因此,推地行为与土地财政关系不大。”
上述知情人士还介绍称,核心还是因为财政收入下降,政府希望增加土地供应、稳定房价预期,在保证楼市量增价稳的同时,提升财政收入。“各地政府一把手都有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的概念,尽管面临调控,但土地财政的冲动依然存在。”
资料显示,浙江省上半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为1957.45亿元,仅增长4.4%,这远远低于往年20%~30%的增幅。上半年,浙江成交土地481宗,成交额约380亿元,两项指标均出现大幅下滑,其中,温州土地成交额21.18亿,同比大幅下降84%,温州市区甚至出现连续多月无住宅用地成功出让的现象。
温州市财税系统的一位人士透露,上半年到相关部门登记的新办企业数量大幅下降,这反映温州实体经济活力不足。“有些单位的奖金已拖了好久未发,地方财政‘吃紧’迹象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不能仅仅从土地财政的角度去考虑地方政府的推地行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建成表示,虽然不排除土地财政的冲动,但地方政府的供地都是有一个明确的计划的。“比如在‘十二五’期间,土地供应是有指标的,指标分配到每一年,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分配方式。”
以市场信心唤投资拉动
记者发现,进入下半年,地方政府推地速度和力度都在加强,先有南京一日预公告41幅地块的先例,后有武汉一日土地拍卖“收金”121亿的“壮举”。
显然,不论地方政府集中推地的具体目的何在,可以确定的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拉动作用依然被寄予厚望。
温州当地媒体报道称,如此大手笔的推介显示温州转型发展的大幕已经开启,既然是转型发展,就不是一般意义上自然演化的线性延续,而是以增量带存量的结构性大变革。今年,光是历年“转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就清理出近6万亩,有了土地保障,温州招商引资的底气就更足了。
上述温州国土局负责人也称,“这些土地的规划、设计都已经做好了,具体出让还要看市场的反应,但整体上,我们希望能够增加投资量。”
进入下半年,此前“极度冰冷”的温州楼市出现回暖,商品房成交量连续三个月突破1000套,上一次连续几个月成交量突破千套还要追溯到2010年底。近期,随着房贷利率优惠、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二度降息等结构性放松政策让压抑了两年的“刚需”开始释放,不少购房者的心理预期也开始发生转变。
一位温州当地开发商代表告诉记者,公司旗下一个项目近期推出600套房源,吸引了4000组顾客的预定。“目前,只要价格有所优惠,温州当地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这些现象政府当然也是看在眼里。”
一位温州地产业内人士指出,温州市开发商库存土地达150万平方米,“去库存”是其当前的主要任务。于是,吸引外地大型开发商入驻,成为温州推动楼市的主要方式。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表示,温州当地政府应当抓住金融创新转型带来的机会,换句话说,土地推介应包含更多的技术含量,而不是追求原始的赤裸裸的土地溢价,应该给地块赋予更多的功能,也就是所谓的功能地产的概念,这是地方政府要更多下工夫考虑的问题。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则认为,尽管目前楼市成交普遍回暖,但反映楼市基本面的一些指标,如投资增速、新开工面积等还是处于下行的通道当中,基本面的回暖还没有到来。
“现在地方政府推地的目的和以前不一样,关键是为了树立市场信心,让大家去关注这些地块和区域,进而拉动投资稳定经济。”他称。

左右开弓注:温州一向以市场经济的骄子形象展现在国人面前,但在即将而来的经济走低和经济危机中却和其他地方一样显得乏力,温州作为中国经济的典型个案,实际上正说明河蟹经济的投资拉动是内需的主要部分,而投资拉动带来的产能过剩则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爆发,所以温州引进大量投资,推出诸多土地不过是饮鸩止渴之举,将财政捆绑在即将崩溃的投资经济体系中,早晚有灭顶之灾,可拭目以待。

[ 本帖最后由 左右开弓战当中 于 2012-8-28 09:04 编辑 ]

鄂尔多斯2千万平在建楼盘停工 全民放贷变讨债
2012年08月28日00:50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我要评论(54)
字号:T|T

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人迹罕至。“鬼城”正是当地煤矿、地产、民间借贷相互纠缠一损俱损的前兆。 (张涛/图)

“鬼城”鄂尔多斯
2012年8月的鄂尔多斯,到处是停工的烂尾楼和焦急的讨债者。
康巴什新区早已成为一座大量房屋无人居住的“鬼城”,老城东胜区也变身一个充满着钢筋水泥烂尾楼的“怪胎”。
一位当地人说,从去年10月份开始,这些工程就再也没有动过。鄂尔多斯90%以上的家庭都拿出了钱投资房地产,如今,这些钱都变成了尚未完工的钢筋水泥。
2012年的夏天,这座中国最富的城市弥漫着“缺钱”的声音: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四处躲债,在建项目纷纷停工;而通过民间借贷将财产投入房地产的老百姓,则担心自己是否会血本无归。
“讨债”成了工作
鄂尔多斯尚未完工的住宅项目有多少?鄂尔多斯市政府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鄂尔多斯市新开工1005.9万平方米住宅,加上前两年的续建项目,共有2225.3万平方米。
一位开发商指着周围的楼房说,80%以上的建设项目都已经停了,而这些房子的投资60%以上来自于普通市民,更可怕的是背后的民间高利贷已经让债务翻番了,在这个节点上,所有人都想拿回自己的本息,局面失控了。
位于吉劳庆北街的赛特·铂宫楼盘的售楼处,已经看不到售楼小姐的身影了。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几天前,销售公司已经撤销了,自己是从其他项目抽调过来负责后续办理按揭手续的。
位于天骄南路和南环路交叉口的维力西大厦,销售部只有一个人在留守。销售经理说,这里是黄金地段,去年这里的商铺都是每平方米一万多元,现在自己也不知道价格,因为没有人买房。
一位房地产项目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大家都很清楚,即使降价也没有人买,而且还会导致已购房者的不满,所以鄂尔多斯的房价如同停工的建筑一样停滞了。
据一位楼盘销售人员介绍,鄂尔多斯的购房大多为投资性购房,大部分是本地人购买。
楼盘停售了,开发商也不见了踪影。在天骄南路的几个售楼处,总能看到一些人在闲聊或打牌。一位销售经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都是来找开发商要债的。
山西人乔世刚早年在鄂尔多斯做生意,攒下了一笔钱。两年前,乔世刚向内蒙古腾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腾图集团”)投入了六七百万元,其中一部分是借亲戚的,一部分是自己的。
在过去一年多的追债生涯中,乔世刚只要回了3000元。
8月10日,腾图集团门口聚集了三四十位讨债者。他们都是普通的市民,也是腾图集团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少则十几万元,多则上千万元。
据一位当地开发商介绍,在鄂尔多斯,类似腾图集团这样涉及房地产业务的注册公司大约有四五百家,经营的不仅有房地产,还涉及到煤炭、餐饮、酒店等其他领域。
乔世刚说,从去年六七月份到如今,追债已经成了他们的“工作”。除了要账,未来一年,没有任何规划。
大家都来“吃高利贷”
据当地人介绍,从2001年开始,鄂尔多斯市有很多煤矿兴起,民间借贷开始发芽,一部分老百姓将自己的积蓄投给了煤老板,并享受高利率。
2003年以后,随着城市的扩建,大量农民的宅基地和耕地被征用,鄂尔多斯给予农民的征地补偿款较高,每平方米几千元到一万元不等,许多被征地农民成为百万富翁。
随着2007年房地产业的兴起,在早年放高利贷家庭的影响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放高利贷了。
“你想一下,每月吃3分利,100万元放进去了,一个月就可以得3万元,有的吃5分利,什么也不干,两年就挣回100万元”。三年前,鄂尔多斯人李哲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中“吃高利贷”了。他说,在鄂尔多斯,跟他一样大的孩子很多都不工作,以放高利贷为生,因为普通工作每个月辛辛苦苦才挣三四千块钱,“没有必要”。
一位当地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鄂尔多斯市被征地的家庭中,一个五口之家,往往工作的只有一两个人,其余的平时就打打麻将,而且消费还挺高,家庭也没有攒钱的习惯。
据鄂尔多斯政府官方网站信息显示,2009年9月,在该市一次会议上,时任市长的云光中强调,各旗区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和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城镇建设。
这一年,鄂尔多斯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达到1562亿元。
至2009年7月,鄂尔多斯市政府协调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三年向鄂尔多斯授信额度420亿元,已落实161亿元;激活民间资本390.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4.9%。
天津高和股权投资管理基金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在1898.4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占56.4%。
据当地人介绍,过去三四年间,鄂尔多斯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一条融资的套路。几乎较大的企业集团下都有一个负责民间融资的部门,一般是财务部,有的也叫融资部,由几名财务负责四处联络客户,财务一般会发动自己所有的亲戚朋友,亲戚介绍朋友,朋友介绍亲戚,如此形成一个融资网。
据一位开发商透露,有的大型企业,民间融资甚至高达20亿元。不仅投向房产,还涉入酒店、餐饮、煤炭、化工等各个行业,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当所有的民间投资都要撤回时,只有少量煤炭大佬还能维持,其余的几乎都资金链断裂,陷于瘫痪。
资金外逃
除了经济学家和理论研究者,没有人相信鄂尔多斯楼市会复活。
在过去几年如火如荼的建设期
鄂尔多斯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建设者。据当地一位学者介绍,2009年,鄂尔多斯的外来人口达到30多万,但自去年开始,这些人陆陆续续走了一大半。
闫宝军就是这样一位外来者。四五年前,闫宝军和朋友们从北京来到鄂尔多斯,他组织了一个销售团队,接手了当地某楼盘的销售。当鄂尔多斯的“经济危机”到来时,该楼盘的住宅部分几乎已经完成销售,仅剩下绿化等收尾工作,售楼处已停业。闫宝军还是经常来售楼处,因为老板还欠着他的销售服务酬劳。
“开发商都不会再进行投入了,现在,所有人想的就是要债,老板即使还有一些余款,他们也不再支付债务了,因为远远不够。”当地一位开发商说,“开发商是在2.5分、甚至3分月利息的基础上筹得的建设资金,如果两个亿有一个亿是民间集资,那么这一个亿可能已经形成了3个亿的债务”,“而可怕的是,过去几年,开发商利用高利贷滚动,进入到市政、建筑、矿产、酒店等多个行业,一旦形势不行了,所有的债务都将越滚越大,所以即使资金已经回笼的楼盘也受到牵连”。
鄂尔多斯犯了一个错误,用媒体的话来说,“它用一块钱干了10块钱做的事儿”。
商人周启亮(化名)在鄂尔多斯的产业涉及建筑、酒店等多个领域,他已经不打算再在鄂尔多斯投钱了。周启亮也囤了一块地,如今土地不值钱了,但好歹不赔本,他打算用5000万元的价格把这块地卖掉,然后到东北去做点生意。
鄂尔多斯就像一个谜,“就连当地人也看不懂,这里面的水太深了。”一个当地的企业家感叹说。
在鄂尔多斯注册的四五百家房地产公司中,全国性或外地房地产公司寥寥。据当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全国性的房地产公司来到鄂尔多斯并非易事,因为在过去几年城市建设发展的快速时期,鄂尔多斯市政府在市政改造、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保障房等领域欠下了众多债务,为抵销债务,这些没有经过土地流转和招拍挂程序的土地流向了开发商,外地公司拿地不容易,即便拿到地,也容易出事。
记者在鄂尔多斯国土资源局的网站查询发现,该局发布的招拍挂公告只有两条,发布时间分别为2011年8月和2010年10月。
在采访中,记者试图联系鄂尔多斯有关政府部门进行采访,均遭婉拒。鄂尔多斯市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关于鄂尔多斯楼市崩盘的报道不断,随后,政府三次邀请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后,所有部门一律不接受媒体采访。
“企业由自救到呼救的历程已经结束,目前能做的只是等待。”一位鄂尔多斯开发商这样表述自己的现状:“关键是解套,而不是简单地注入资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李凤桃朱日岭|鄂尔多斯报道

左右开弓注:跟温州楼市相似,处于北方二流水平的鄂尔多斯成为首个楼市萧条的典型,鄂尔多斯资金链的崩溃,是整个中国楼市即将发生的事情,由于银行断供,居民买房能力的萎缩,整个楼市都会崩溃,无人能救,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在此前,高速发展了十几年的榆林楼市也已经显示出疲态,此番楼市崩溃一定会引发连锁反应,而整个天朝楼市的低迷会再次牵动整个金融系统,大量呆坏账重现,人民又要通过财政输血为楼市暴跌买单,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已经初具形态,革命的高潮也在酝酿之中

我国多个城市被指财政吃紧 重新走上卖地老路
2012年08月29日02:41第一财经日报我要评论(220)
字号:T|T
财政吃紧地方政府重走卖地路
近四成省份财政收入未完成“双过半”任务,使地方财政吃紧的窘境暴露无遗。这种情况下,多个地方政府开始在老路徘徊,在土地市场上动作频频。
多地加速推地
近日,温州市政府大摆“地产宴席”,一次性推出52宗共计3220亩土地,供应力度前所未有。“今天我们诚恳地拉开架势、摆开台面,广大地产客商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当地一位主要领导在推介时表示。
当然,温州需要应对的不一定是债务,因为此前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在上海举行招商推介会时说过,现在温州市政府负债仅占6%。但避免温州产业空心化,让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温州大计,所以温州人罕有地赴外招商、推地也确有用心。
不独温州,本月27日,杭州占地达456亩的主城区7宗地块以前所未有的齐整阵容低调出让,获得出让金总收入54亿元。其中,5宗直接以起拍价成交。龙湖和万科均以底价拿走奥体单元宅地及普福宅地,祥符宅地稍有争抢,但溢价率也都在15%以内。
同一天,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也公布11宗经营性用地出让公告,其中宅地9宗,这11宗地块将从9月17日开始竞价。这是8月17日以来,第三次集中推出入市地块,截至目前,9月将交易的地块达到23宗,其中宅地14宗,将迎来本市土地最集中的交易高峰。
稍早之前的24日,石家庄市国土资源局公开出让8宗土地使用权,本次出让的8宗土地最大的亮点为市内热点区域地块,且多为二环以内位置绝佳的黄金板块。武汉市迎来今年最大规模的土地拍卖,共有36宗地集中推出。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发布公告称,该市将于9月7日也就是“投洽会”期间,公开出让17幅地块。
土地市场预期改变
对于地方政府最近的推地冲动,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楼市调控导致土地收入减少,地方财政进而吃紧是地方加速推地的重要原因。
一个数据上的佐证是,全国人大财经委一位官员日前透露,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从2008年的15618亿元猛增到2011年的41363亿元,年均增长38.4%,其中土地转让收入大概占到70%以上。
财政部数据显示,受土地出让成交额大幅下降影响,上半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430亿元,同比减少4342亿元,下降27.5%。
不过,近期以来,随着楼市的反弹和企业资金紧张局面的缓解,土地市场回暖的迹象明显,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也开始上涨,高单价、高总价的地块次第出现,已经影响到周围区域市场以及整体市场购房者的预期。
在此情况下,对土地市场十分依赖,且财政吃紧的地方政府也抓紧推地。
以云南省弥勒县为例,其上半年非税收入突破4亿元,增长46.2%,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该县红河投资公司湖泉金秋“旅游小镇”等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及时清缴入库,这笔资金高达2个亿。
不过,本报记者在东部一些地方了解到,虽然卖地会改善财政收入状况,但也要有条件,即要有地可卖,且建设用地指标充分。
前述人大财经委官员认为,地方政府还是要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避免过多地依赖非税收入的增长来维持公共财政,否则财政收入结构将更不合理,进而危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外媒称华商投资南欧楼市损失惨重 房价已降一半2012年08月31日05:46现代快报[微博


现代快报
听众:295036人
+收听已收听

最新消息 7月24日 13:07
【金陵男科医院3楼诊疗室失火】据@南京市公安消防局 :今天12时34分,南京市鼓楼区汉中路129号金陵男科医院3楼诊疗室失火,消防部门接警后立即调派力量到场。目前,明火已被扑灭,消防官兵正在清理现场。更多

]我要评论(39)
字号:T|T

据外媒报道,美国全球投资市场调查公司分析指出,经济低迷,投资者忧虑欧元区未来,令南欧商业地产市场濒临崩盘,当地华商损失惨重。意大利、西班牙一蹶不振的楼市,使大批早前投资房产的华商资不抵债、大量资产蒸发,一些人甚至破产。
而另一边,逐渐探底的房价,也吸引一些中国公司和富商抄底入市,豪掷万金,欲在南欧掀起新一轮的“圈地运动”。
据西班牙《欧华报》报道,今年第二季度,西班牙和意大利两国商业地产交易数量骤减超90%。美国著名投资市场调查公司市场分析主管凯利指出,投资者避险情绪加剧,尤其是跨境机构投资者,导致南欧房产交易几乎崩溃。
西班牙中国温州同乡总会主席潘勇在接受采访时说:“与往年兴盛时相比,房价一路下跌,现在已经降了一半!”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促销,说买房不需要预付款,先签合同。你想想,买房哪有不交钱的啊,这么好的事!但即便如此,都没人买!” 潘勇无奈地哀叹道。
在意大利,糟糕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惨淡的楼市逼迫华商撤资回国。“房产现在糟糕啦!还是中国好。”说这句话的是意大利中区华侨华人联谊会会长卢继顺,“意大利不好混,十分之一华人都回国了。”
虽然地产市场疲弱,但也有外国富豪逆市而上,趁机购买当地豪宅的,这其中就包括俄罗斯钢铁大王、中国商业巨子和德国富商,足迹遍布撒丁岛、科莫、翁布里亚等地。综合
大量资本不应涌向虚拟经济
南欧房地产市场的危局,是否给正处在繁荣阶段的中国楼市提了个醒?
据统计,在1999年到2007年期间,西班牙房地产价格翻了一番;同期,欧洲新屋建设的2/3都发生在西班牙。直到2008年年底,房地产开发商获得的贷款总量达5000亿欧元,几乎是西班牙年GDP的一半。
很多欧洲人开始反思,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任放在房地产市场的策略是否合适。
《中国证券报》分析说,前些年,中国国内大量资本涌向房地产、金融等虚拟经济,从欧洲经验看,这是很危险的。综合

左右开弓注:其实在资本的世界里,一面是资本贬值导致的破产,另一面是资本低价进入进行的疯狂收购,不过是资本易手而已,这是资本进行集中地正常途径,也是形成垄断的一个途径,本文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资本已经成为世界资本市场上的一个重要角色,绝不是某些网友所言的泛泛之辈。

鄂尔多斯信贷危机连环雷 民间借贷2000亿爆发
正文 我来说两句(595人参与) 2012年09月03日06:52来源:理财周报 打印
字号
大|中|小保存到博客
疯狂的鄂尔多斯正在为冲动的泡沫型经济付出惨痛代价。

大批房地产在建项目无奈停工,中小矿企接连倒闭,民间借贷链条雪崩,正在考验鄂尔多斯曾经引以为傲的生存模式。

公安机关每隔几天就会在当地报纸上发布告示,悉数有关非法集资及债务纠纷,因此而引发的刑事案件也并不鲜见,自杀、跑路、破产的流言更是遍布街道的每一个角落。

而更加令人忧心的是,这一轮崩盘式危机已经从实体经济和民间借贷开始向金融机构传导。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鄂尔多斯银行业坏账激增,而曾深度参与该地区房地产、矿产等项目融资的部分信托公司,也同样陷入被动境地,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其中,中融、新时代、新华等几家公司首当其冲。

这个昨天还处于盛夏的西部城市,不可控制的迅速坠入寒冬,留下一片哀鸿。

地产崩盘,矿业冰封

去年秋天,鄂尔多斯出现房地产老板因资金链断裂问题引发的首例死亡事件,中富房地产开发责任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福金在办公室的卫生间内自杀身亡。

而在不足一年之后,在距离鄂尔多斯仅几十公里,驱车行驶一个小时左右便可到达的包头市,当地最大的地产商,鼎太置业董事长魏刚也在一家酒店的客房中,选择了以同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事后得知,将这两位地产商逼入绝境的,就是当地已经陷入瘫痪状态的房地产业以及难以偿还的巨额高利贷款。

据了解,魏刚旗下楼盘项目的销售已经长时间处于低迷状态,而他的债务规模却至少超过7亿元,单笔借贷最高达1.2亿元,月息基本都在4分、5分以上。

而王福金生前也是因为接近3亿元的高息贷款遭遇了密集追债,最终不堪重负。

这样的情景在鄂尔多斯、包头一带并不鲜见。今年以来,鄂尔多斯正在遭遇史无前例的巨大危机。

但就在2年前,这里才被爆出“人均GDP超过香港”,拥有“5000个亿万富翁”,“打工族开豪车上下班”,各路游资蜂拥而至,看似遍地黄金。

事实上,鄂尔多斯发展的逻辑并不复杂,一头系着矿业,一头系着房地产,绳索就是随处可见的民间高利贷。

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个位于内蒙古西南角的城市,曾因为丰富的煤炭、天然气资源优势而“一夜暴富”,2003年之后,伴随着煤炭开采高潮的到来,这部分原始积累的资本迅速向房地产涌入,此后当地的房地产业开始向“畸形”的方向扭曲发展。

有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鄂尔多斯全市房地产企业多达442家,几乎所有的煤炭企业都开始涉足地产业务,房价从早年的每平方米1500元,直线飙升至超过2万元,直逼一线城市。

可这样由巨大泡沫托起的经济模式注定无法经受经济下行周期的考验。

鄂尔多斯目前的房价已从高位迅速回落至3000元上下,一年多前塔吊林立四处热火朝天开工的景象如今也不复存在,楼市持续成交惨淡。大量开发商资金链濒临断裂,大多数在建项目都已处于停工状态,有媒体报道称,这一比例已经超过8成。

出现这样的现状,除了房地产调控政策打压强力挤压了泡沫之外,煤炭市场的低迷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煤炭业一直是当地财富的发动机,今年煤炭市场的萧条对鄂尔多斯产生了重大冲击,大批量煤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山西一位从事煤炭运输行业的人士陈先生对理财周报记者感叹,不久前,他曾到鄂尔多斯进行考察,看到的景象远比预期的要严重许多。

“从业这么多年,还没有看到过这么不景气的情况,大批量的中小矿企倒闭,停产的煤矿至少超过半数。”

资源类产品的巨大市场波动,使得鄂尔多斯的房地产业遭遇浩劫,加之民间高利贷巨额的融资成本压身却无力偿付,债务链条瞬间崩塌,一切看似濒临失控。

中融信托或受累民间借贷危机

房价下行严重冲击了民间借贷市场,除了鄂尔多斯本地,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陕西榆林等地区的民间资本也都同样受困于鄂尔多斯。

来自官方调研的保守估计,当地民间借贷资本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而维系当地房地产高速发展的资金,来自民间借贷的部分或已高达8成,借贷成本则大约在月息2.5%左右,最高甚至可达4%-5%。

如影随形的高利贷魅影正在成为压倒当地不少知名企业的直接杀手和“最后一根稻草”,而鄂尔多斯时刻都在爆发的高利贷崩盘危机更是让关联的信托公司如鲠在喉。

事实上,从多年前开始,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等机构就已经开始大批量进入鄂尔多斯地区,与当地企业展开融资合作,主要以房地产和矿业项目为主。而随着近一段时期,当地地产商和煤老板普遍资金短缺,一向倚重民间借贷的鄂尔多斯老板们,也开始学习更多的利用信托、债券等多种融资渠道。更有不少人将信托当做了“救火大队”,越来越多当地企业开始借助信托资金来“维持生计”。

然而在繁华喧嚣过后,这个叫做鄂尔多斯的城市开始“去泡沫化”,部分当时欢天喜地签下的信托融资计划,也开始逐渐暴露风险。

2011年5月10日,中融信托发行了一款名为“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棚户区改造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所募集资金用于对凯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投资完成后持有该公司96%的股权。信托规模116350万元,期限1.5年,满一年可提前结束,年收益率9.5%-12%。

公开信息显示,融资主体鄂尔多斯凯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鄂尔多斯市通凯建材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凯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实际控制人为凯创集团。

凯创投资集团成立于2005年11月,注册资本10000万元,集团以煤炭业为基础,实际控制人王建平名下有内蒙古凯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凯创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凯创文化旅游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通凯建材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市亚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准格尔旗准格尔召乡碾房塔纳林沟煤矿有限公司、青海鲁银矿业等多家子公司。

虽然信托计划名称为“棚户区改造项目”,但是实际资金运用的领域则更为“广泛”,按照信托计划的安排,信托资金主要用于投入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棚改以及城市之巅两大项目,前者地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镇中心位置,项目类型包括回迁房、商品住宅、商业、写字楼、酒店等,定位为伊金霍洛旗中心地段中高档综合社区。后者则地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铁西新区,项目业态为高层住宅、商业及酒店等。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这两个项目都是凯创目前在鄂尔多斯的重点项目,可以明显看出,在房地产信托融资受到一定限制的时日,凯创选择了“聪明”的方法另辟蹊径,通过保障房信托融资来进行所谓“综合商业开发”。

而抛开这样的做法是否有“名实不符”的嫌疑,若是按照开发商规划预计顺利成行,使信托资金分享投资收益倒也令人欣慰。然而随着鄂尔多斯当地房地产业持续萧条,这两个项目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掌门人王建平的日子并不好过。

当地知情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凯创旗下的城市之巅项目曾号称要建成鄂尔多斯东胜地区最高的建筑,然而由于资金周转问题,此前已停工半年,预计今年交工的计划难以完成。

更让人揪心的是,除了从金融机构获取融资,王建平及旗下公司背负巨额民间借贷,为了减轻逼债压力,凯创还使出了“缓兵之计”,曾发起以城市之巅的地产项目进行抵房的活动。至于其总体的债务规模则暂难做估计,但涉及人数众多,这些凯创集团的债权人,正计划“抱团”讨债。

有消息称,去年8月,鄂尔多斯市政府曾秘密召开会议,摸查了当地的民间借贷情况,并拟定出了一份高危黑名单,据记者拿到的这份坊间流传的“黑名单”显示,王建平赫然在列,被列为“信誉度、抗风险能力较差”一级。

不景气的房地产市场直接影响了凯创集团的资金周转,而复杂的债务情况又使中融信托的融资项目未来兑付平添疑云。

一位凯创集团的债权人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鄂尔多斯所有有资金放在外面的人,都在密切关注每天的动向,很怕欠钱的企业主跑路,甚至自杀,今年类似的事情已经太多了。”

而很多为鄂尔多斯地区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也是寝食难安,上海某信托公司信托经理透露,之前有很多公司都密集去鄂尔多斯看项目,做成的人反而现在提心吊胆,那边的企业普遍高利贷缠身,加上主业不景气很容易就被绊倒了,而部分信托公司在对这一地区企业做项目时,也缺乏足够的谨慎。

“听有信托公司在鄂尔多斯的矿产项目,老板已经跑路,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因为位置遥远,公司在信托计划成立后甚至没有去现场考察过一次,风控等流程完全是在走形式。”

该人士无奈地笑言:“越来越多的问题正在逐渐暴露出来,鄂尔多斯已经是敏感词了。”

鄂尔多斯农商行不良贷款激增

众所周知,鄂尔多斯,房地产、矿产开发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借贷,而非传统银行。鄂尔多斯银行业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以及其他产业也一直持比较审慎的放贷原则,这主要也是因为大部分民间资本主动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民间借贷体系中,而不是银行。

这样的金融生态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银行业在这一轮经济危机中的风险程度,但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尽管如此,今年以来,当地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仍处于快速增加状态。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鄂尔多斯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已达44.92亿元,比年初增加了30.87亿元,不良率已经从去年年底的0.7%上升至2.14%,增加了1.44个百分点。

事实上,为了救市房地产,鄂尔多斯当地政府一方面大批量回购开发商的现房项目,改作公租房等保障房项目,另一方面则积极出面牵头处理债务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对于银行的“游说”。

消息称,去年9月份,鄂尔多斯市政府还曾动员各级金融机构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规模。要求各家银行,对具有一定实力、有土地等资产、暂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积极协调贷款银行,做到不抽资、不压贷、不上浮利率,并通过转贷、展期等办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而就在不久前,该市再次出台扶持全市工业企业发展意见,宣布将根据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投放量和增量进行奖励,鼓励驻市各大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加大对工业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在国家贷款利息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对优势企业的贷款利息,帮助其降低生产成本。

大力“救市”的同时,控制风险的问题也让银行及监管机构同样焦灼,在刚刚举行的鄂尔多斯2012年上半年全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议上,副市长李国俭明确指出,各家银行要共同努力,尽量将不良贷款率降低。各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有钱不还、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不法行为。

据记者了解,在鄂尔多斯地区,四大行对当地企业的融资支持态度较为冷淡,银行机构中发放较多贷款的为本地两家商业银行,鄂尔多斯商业银行和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

当地一位金融业内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这两家银行现在手中都有很多可能收不回来的贷款。

就在今年年初,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就曾一口气将卢平、王秀等13人告上法庭,案由为“借款合同纠纷”。

“由于管理松散,这两家银行部分内部人员都存在违规放贷等行为,实际的损失情况可能比账面上看到的严重很多。”

消息人士透露,此前曝出的鄂尔多斯非法集资第一案主角乌金煤业董事长白昊,涉资24亿元,此人与鄂尔多斯农商行某高管过从甚密,曾从这家银行拿到了不少贷款,但“合规性存疑”。

而除此之外,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包商银行也是在当地较为活跃的银行,但“相对保守,所以受影响情况也不如上述两家银行严重”。

“房地产企业贷款是一部分,但还有很多相关的产业,比如钢材、运输等,都是不良贷款出现最多的地方,当然还有部分矿企,以及煤炭运输企业。”

面对坏账不断增多的情况,让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寝食难安,应急机制纷纷启动。

上述人士透露,相关部门已经将部分融资大户列入重点监控,如果发现利用银行授信在外高利放贷,或用于挥霍,严重的情况下则可以采取财产冻结、清偿本金等手段对其进行控制。

左右开弓注:南方周末我很喜欢,因为不仅有分析,还有个案的支撑!!!一份清纯的报纸。南方周末也十分关注资本的进展,而且其中混杂了许多民主派和自由派人士,他们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要求也是很鲜明的,其实对于一个鄂尔多斯楼市问题本不需要转载那么多文章,但正因为南方周末喜欢把文章写得跟拍电影一样直观感性,且不乏理性深思,我觉得让大家了解一个更丰满的东西是挺不错的,所以转载了,没时间没兴趣者大可不看!!!因为前面都已经有了。

2000亿民间资金危急
鄂尔多斯:“房子”伤了“票子”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陈楠 发自:鄂尔多斯 最后更新:2011-11-18 09:33:15

标签鄂尔多斯民间资本打印

字体

开煤矿和拆迁补偿,让鄂尔多斯人有钱起来;他们又通过民间借贷,将钱投向了房地产和煤炭。房地产、煤矿与民间资本由此纠缠至深,一损俱损

因为能源依然是强劲支撑,鄂尔多斯此次危机并不会导致系统性的崩溃。相反,危机提供了一次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关键在于鄂尔多斯人能否抓住

忙碌的“打非办”

一走进打击非法集资办公室大门,两张A4纸贴在醒目位置。一张是24小时值班民警的姓名和手机号,一张是报案材料范例,在案情陈述一栏,甚至提供了通用的表述模板。

2010 年后,鄂尔多斯新开楼盘通常70%的资金来自民间借贷,有的 甚至是100%。一旦销售遇冷,危机不可避免。 (东方IC/图)

最近,“酒驾”在鄂尔多斯忽然具有了别样意义。

“好几个民间借贷的庄家故意酒后驾车往公安局门口开,就是为了让人抓到酒驾好进去躲几天,避避风头。”一位鄂尔多斯法律系统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鄂尔多斯原本是全国最早严惩酒驾的城市,但现在面对汹涌而来的追债人,庄家们更愿意在“里面”找清静。

据高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011年10月发布的《民间借贷危机调研报告》中披露:9月,鄂尔多斯政府曾对17个民间借贷在10亿元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法定代表人限制出境,并实施监控。

然而,危机还是被引爆。导火索就是“苏叶女案”——这是鄂尔多斯史上最大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即使是不完全统计,涉案金额也已超过10亿元。

2011年9月20日,被债主追得无路可逃的苏叶女自首。头一天,在本该还息的最后时刻她仍拿不出钱,于是那些借款在500万以上的大客户们当场抢了苏的车。第二天,借款在500万元以下的小户们失去了耐心,大批向公安机关报案。

苏叶女自首后第三天,中富房地产公司法定代表人(占股30%)、原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院长王福金自杀,身后是2.63亿元民间借款和每月789万元利息,而占股70%的董事长郝小军不在国内。

两案连发,让90%家庭都在放贷的鄂尔多斯风声鹤唳。这之后,东胜区公安分局打击非法集资办公室(以下简称“打非办”)忙碌了起来。

一走进打非办大门,两张A4纸被贴在醒目位置。一张是24小时值班民警的姓名和手机号,一张是报案材料范例,在案情陈述一栏,甚至出现了通用的表述模板——

“××年×月×日,张××以其做××为由向我借款×元,讲好利息是×分每月,我通过银行汇款(或付给现金的方式)共给张××借款×元,迄今为止,我手上共有借款单×张(本金单×张,利息单×张),金额共计×元,张××共计给我结利×元,现在还欠我×利息。”

另外,在报案时,放款人还要出具借款单复印件或者给借款人打款银行卡的打款凭条。这意味着一些连白条都没有的人,甚至不具备完整的报案材料。

2011年10月31日一个寒冷的周一上午,打非办刚刚开始办公,就涌进来二十余人。他们是放款人代表,前来状告庄家王喜栓从一百多人处非法集资四千余万元。老练的打非办人员从容地拿起电话,首先接通了王喜栓的手机,让他领着告状的人到打非办楼下协调,其间派出一名警员在楼下维持秩序。

寒风里,从外地来东胜打工多年的王女士抱着1岁多的女儿,想上前询问自己的50万本金和利息何时有着落,却挤不进去。但即使隔着很远,她也能听到身穿单薄灰色西服的王喜栓强硬的声音:“钱都投到项目上了,现在没有钱。”

然而,多米诺骨牌还没有倒完,“张静案”、“邢凯案”等越来越多的民间集资案子正涌向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区分局。

钱与房疯狂共舞

“这里的人看不懂股市,投资又不愿意出鄂尔多斯,于是就放贷。在房地产最狂热的时候,甚至是求着房地产商借他们的钱。”

民间资本的危机,与民间借贷与房地产的共生有关。

苏叶女案的受害人之一张英是通过好朋友认识的苏。2011年元月第一次见面时,苏叶女的父亲苏自来带着她去了正在建设的维廉大厦。

“他说这是苏叶女的酒店,投资3.6亿,借我们的钱盖完封顶后,就可以向银行抵押贷款。给我们的利息是每月4分。”她说。

2005年后,城市化建设成为鄂尔多斯市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拆旧楼、盖新楼”的景象遍布鄂尔多斯全境。仅2011年一年,鄂尔多斯城区就计划拆迁300万平方米,几乎是过去五年的一半。

但拆迁和盖楼的费用远远超过当地商业银行的授信额度。高和报告显示,鄂尔多斯银行系统至今年2月底,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仅59.7亿元。而鄂尔多斯房地产业此时的投资规模是360.7亿元,来自银行的支持不满17%。

与此同时,民间有强烈的资金供给欲望。鄂尔多斯本地人因煤炭和拆迁富裕起来后,手里掌握大量的资金。据高和报告透露,来自官方调研的保守估计,鄂尔多斯民间信贷资本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

这笔巨资掌握在投资知识和经验匮乏的当地老百姓手里。“这里的人股市看不懂,投资又不愿意出鄂尔多斯,手里拿着那么多钱光放在银行里吃利息还觉得可惜。怎么办?”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律师协会会长田生良自问自答,“放贷,主要是把钱借给煤矿和房地产。在房地产最狂热的时候,甚至是求着房地产商借他们的钱。”

当地的共识是,2010年之前,如果鄂尔多斯的开发商新开一个楼盘,通常50%的资金来自民间借贷。

“有些开发商更加疯狂,整个楼盘都是借民间资本建起来的。”蒙商投资集团总经理撖小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只要赶在2006年到2010年上半年鄂尔多斯房地产的黄金期把房子脱手就没事,还能赚钱。

2010年后,由于信贷紧缩和调控,新开楼盘更是70%的资金都来自民间借贷。

鄂尔多斯人不仅把钱借给开发商,而且热衷买房。

“暴富之后,大家疯了一样的去买房子。那个时候,凌晨一两点大家就去排队等着拿号买楼,如果有人插队,会招来拳脚相加。”撖小刚想到当时的震撼场景忍不住笑了笑,“最疯狂的印象是,700套房子一开盘就被100个人瓜分了。如果觉得订了房不想要,就连转卖名额都能挣不少钱。”

2010年上半年之前,鄂尔多斯楼市不存在营销概念,盖房不用设售楼处,人们看看模型沙盘就把房子买了。在最疯狂的时期,开发商只要拿下土地、做完规划,就敢卖房。撖小刚说,“真是疯了,期房就能全部卖光”。

买房子的人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其中又有大部分是民间资本的放款人,拿着赚到手的利息去买房。这些买房者即使有钱付全款,也还是只交30%首付款,70%向银行贷款,自己的现金留着放高利贷。

高和投资董事长苏鑫从2010年4月开始对鄂尔多斯房地产以及金融市场进行调查,在和政府主管官员以及近30位资产过亿者聊过之后,苏鑫写了份报告,题目是《没人能看懂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人迹罕至。“鬼城”正是当地煤矿、地产、民间借贷相互纠缠一损俱损的前兆。 (张涛/图)

谁勒住了民间资本的脖子

开发商没钱还庄家,庄家没钱还放款人,进而演变成一桩桩诉讼案。一只原本要扼住房地产的手,同时勒住了鄂尔多斯民间资本的脖子。

但是房地产很快出现了问题。

“在常住人口不到200万人的地方,热火朝天的盖了5年房子,卖得很快、房价还很高。你觉得这正常吗?”鄂尔多斯市亿恒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康华说。他在2010年初结束了在乌海商业银行二十余年的工作,回到老家东胜,看到遍地的施工工地,第一个想到的词是“泡沫”。

撖小刚的另一个身份是鄂尔多斯工商联合会常委,据他估算,截至2011年底,从东胜铁西区到康巴什装备制造基地办公区里的新建商业楼宇,平均给每个鄂尔多斯市区注册的企业分两层,那些楼还能空一半。

即便如此,鄂尔多斯城市空中的塔吊从未曾停歇过。2011年,鄂尔多斯房地产计划新开工面积1300万平米,施工总量2300万平米,完成投资450亿元,是上一年的1.23倍。

但此时开工的房地产项目已经很难再从银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贷款。

“我刚回东胜的时候就感觉到这里的房地产已经出现风险,后来再接触房地产公司都很警惕。”康华说,“单纯只做房地产的公司我们是不投的,除非它背靠的集团还有收入稳定的煤矿做支撑。”

内蒙古第一家小贷公司,位于鄂尔多斯东胜的融丰小贷公司对于房地产公司的态度则更为坚决。融丰公共事务部经理张翔说,“我们自从2010年以来就几乎没有给房地产贷过款。”

新开楼盘的资金比例变成了30%用自有资金,70%从民间借贷。而此时开发楼盘时拿地、拆迁、佣工等成本已比过去要高出很多。以一套东胜区的平房为例,过去的拆迁费是100万,此时已经涨到了400万。这意味着自有资金、民间借贷量都要提升。

雪上加霜的是,找钱很难的情况下,开发商收入锐减。全国性楼市调控开始后,银行收紧个人房贷,本地买房者刚性需求又已趋饱和(平均每人已达2.7套房),再加上明显走弱的楼市让买房热情骤减,2011年2月开始,鄂尔多斯很多楼盘销售遇冷,有的楼盘售房率甚至为零。

现在,鄂尔多斯东胜稍微有些家产的人每天都会收到特惠房、看房有礼等促销短信。曾经不需要售楼处的鄂尔多斯,现在聚集了全国的售楼人才,和房地产老板们谈销售抽成——过去只出现在北上广的售楼场面,在鄂尔多斯登台了。

2011年10月28日上午,京投银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尹筱周从北京出发前往鄂尔多斯“救火”。

银泰集团现正在东胜的铁西区开发一个别墅项目,2009年下半年以相对其他地区便宜的价格拿地,因中间手续复杂,直到2010年下半年才开工。

“一下子就把时机错过了,现在好了,要我们飞过去救火。”说完自家的不如意,尹的语气转而轻松,“不过大家都这样。星河湾9月的时候集中了全国的销售力量到鄂尔多斯卖房子。原本预计卖个1000多套的,结果只有200来套。”

资金力量薄弱的一些本地开发商,则遭遇了来自银行和民间借贷的更大的双重还款压力。

“有些人是没有回头路可走了。”撖小刚认识的一位鄂尔多斯本地房地产商在2010年后仍旧恋战房地产,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其中,现在房子盖到一半,只能咬着牙继续去民间借贷,“只要房子卖不出去,他就没钱还利息和本金,连办公室都不敢去。”

至六七月份,鄂尔多斯开发商借贷信用几乎全部透支,民间借贷彻底紧绷。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老总在5月之前还能仅凭一个电话就借到1个亿,但自此之后就再难有米下炊。一位放了1个亿的放贷人曾在7月受命理大师的点拨想要把钱收回来,但直到10月底,他只拿回了四成,还有6000万不知何时能够要回。

开发商没钱还庄家,庄家没钱还放款人,进而演变成一桩桩诉讼案。一只原本要扼住房地产的手,同时勒住了鄂尔多斯民间资本的脖子。

梦醒时分

鄂尔多斯的民间资本与温州不同,能源支撑依然强劲,政府财政将继续享有大量“黑金”税收。

问题可能远不止几件非法集资案。

鄂尔多斯2008年之前建的楼房,基本都有房产证,但是2009年后建的楼房,“85%以上到现在都还没有房产证,而且很可能永远都不会有”。

购房者办房产证的前提是开发商到房管局办大产权证,楼盘清算时要交税,对于房地产商来说这是一大笔钱。另外,鄂尔多斯每个买房子的人都必须交全契税、维修基金才能入住,一般是开发商代收之后交给房管局,然后办大房产证。

但是,鄂尔多斯通常大一点的楼盘能收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维修基金,这一大笔钱又不用交利息,挪用起来最经济。“很多开发商都把这笔钱挪作他用,申报大房产证手续不全,自然批不下来。”鄂尔多斯富田国际大厦项目销售总监韩红尘说。

于是,购房者的房产证自然没法办下来。没有房产证,就没法进行二手房交易,资产就无法脱手。

另一个影响民间资本的大事也正在鄂尔多斯发生着。2011年4月,鄂尔多斯市政府继2005年之后,提出第二次煤炭整合,计划在2012年6月之前,将全市276座煤矿整合成40家大型煤炭企业,打造地方明星企业。

目前,鄂尔多斯大部分的房地产项目背后都有煤矿作支撑,才得以获得现金流或者获得小贷公司、民间资本的钱。

“一旦明年6月被整合的煤矿拿到最后一笔卖矿的钱,有些煤老板还完借的高利贷可能就不剩什么了,有的可能连高利贷都还不完。”韩红尘说。

目前,本应在明年6月被整合之前停工的小煤矿仍在日夜不停地向外运着煤,希望能尽量多挣一些钱。许多老板都在担心,失去了煤矿这个“黑金奶牛”,资金链条会绷得更紧甚至断裂。

“周末的时候我们企业家俱乐部要组织会员开研讨会、座谈会,大家互相鼓励,增加信心。”鄂尔多斯市企业家俱乐部副理事长刘海明说。

据高和投资报告透露,为稳定市场信心,目前鄂尔多斯市政府已采取一定措施,包括给主要企业领导人群发短信以安抚民心,未来也不排除会效仿温州制定一系列相关优惠措施。

但鄂尔多斯的民间资本与温州的情况不尽相同。输送财富的煤炭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丰富的天然气还未大规模开发,强大的政府财政也将在“十二五期间以民生为本”的政策基调下继续向民间输血。

“关于势力强大的民间资本,堵不如疏。”鄂尔多斯民间资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内蒙古鄂尔多斯商会常务副会长田永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他所在的投资公司成立于6月,下设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致力于民间资本“阳光化”。

鄂尔多斯民间资本服务中心共注资30亿元,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商会成员、市金融办下属的鄂尔多斯资本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作为这个半官方的民间资本“阳光化”平台掌门人,田永平曾在人民银行鄂尔多斯分行工作16年,内退后于2005年成立了两家投资公司。

其中的民间借贷交易市场用于记录每笔在其平台上完成交易的民间借贷,使其正规化,也利于统计民间资本体量;中小企业股权交易所引导民间资本参股企业,成为股东而不是单纯的借贷者。此外,该服务中心还设有上市公司产业投融资平台、信用再担保公司、民间资本研究会等。

“如果这一次放的贷款能收回来,我就再也不像现在这样放高利贷了。”韩红尘似千帆过尽般的总结道,借款人必须有可靠的抵押物,借款过程必须正规。

“其实鄂尔多斯目前的乱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高和投资金融分析师李慧忠告诉南方周末,“鄂尔多斯此轮爆发的危机,并不是全面崩盘式的系统危机,而是鄂尔多斯市场重新规范、深度调整式的结构性危机。”

11月初,鄂尔多斯进入秋雨季节,冰雨寒冷。阴霾之中东胜多个醒目地点挂上了汪峰演唱会“春天里”的宣传海报。字里行间属于春天的温暖,让每个经过的人都下意识地驻足,看上一眼。

西南财大报告称5年内2/3房地产开发商将会垮掉
2012年09月03日14:20京报网[微博
京报网听众:28373人
+收听已收听最新消息 8月2日 15:59天价宣传片给中国铁路带来了什么?_京报网评_京报网 [url]http://url.cn/6ncq5U[/url] 中国铁路形象的提升不是靠一个或几个宣传片就能办到的,而是需要常年如一日的实实在在为乘客着想,为乘客服务,为乘客排忧解难,从点滴中积累口碑。这是最难最考验人的办法,但也是从根本上提升中国铁路形象的唯一办法。更多]我要评论(82) 字号:T|T [导读]“从长期来看,现在(房地产)1/3的产能就能满足所有人的住房需求。2/3的房地产公司都要垮掉。如果房地产绝大多数是投资需求,这就是很严重的泡沫。”
“5年内2 /3开发商将会垮掉”

西南财大经济学院院长甘犁警告中国家庭资产面临泡沫化风险

“从长期来看,现在(房地产)1/3的产能就能满足所有人的住房需求。2/3的房地产公司都要垮掉。如果房地产绝大多数是投资需求,这就是很严重的泡沫。”在昨日举办的南都公众论坛上,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甘犁对中国家庭资产面临的泡沫化风险提出警告。在他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房产占到家庭总资产的71%,而美国该项指标为32%。

中国10%家庭占84 .6%家庭总资产

甘犁领衔的研究团队在今年5月份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称中国家庭净总资产高出美国家庭21%,而城市户口家庭的平均资产达到247万元,全国的自有住房拥有率达到89 .68%等一系列数据,引发了广泛的争论甚至质疑。

在公众论坛上,甘犁详细梳理了这一系列数据并释疑。他表示,首要的误解是关于“平均值”和“中位数”的概念区分。247万元是全部数据汇总之后的平均值,由于调查取样中有一小部分高财富人群拥有相当巨额的资产,从而拉高了整体家庭资产的平均值。但他在报告中同样给出了城市家庭资产的中位数,仅为40 .5万元。

“这个数据说明了资产分布非常不均。”甘犁说,中国前10%的家庭资产占整个家庭总资产比例是84 .6%,而美国只有59%。从他的团队采集的数据看,国内收入不均,资产更加分布不均。“所以(报告的)主旋律是中国贫富差距太大,而不是中国很有钱。“甘犁解释道。

但在财富总量上,甘犁认为中国家庭净总资产高出美国家庭21%的调查结论没有问题。他的团队花三年时间,对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相当严谨。

在结论上,甘犁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不是国内家庭内需不足,而是收入不均。总储蓄率非常高,但是总储蓄主要集中在非常有钱的家庭手上,而大多数老百姓是想花钱而没钱花。

房产泡沫已成将在五年内破裂

论及中国家庭资产的“泡沫化”,甘犁花大篇幅论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数据,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该领域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目前1/3的产能已经足够满足未来长期的均衡供需。这也是中国家庭所面临的非常大的风险。但即使房价下跌30%,银行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房产占中国家庭非金融资产总额的88 .7%。目前美国的房产只占家庭总资产的32%,而中国则占到71%。“也就是我们的总资产中七成都是房产。我们的金融资产很低,只有5%,而美国是38%。”甘犁分析,中国家庭总资产超越美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房产的估值,但它只代表当前的估值,“很容易垮下来。”

甘犁继续论证,中国住房拥有率近90%,世界平均仅为63%,美国为65%,日本为60%。对于人们对这组数据的质疑,甘犁表示,整体数据的确如此,但一线城市年轻人的住房情况要差一些。

至于人们热议的刚性需求,甘犁计算,目前现有的住房需求和城市化新增的进城购房需求总计约为1亿套。而从住房的供给上看,13%的家庭有两套及两套以上住房,加上没有出售的商品房,总数有4000万套。而市场的开发能力是3600万套住房。剩余的商品房待开发时间仅有两年半时间。

“所以每年建600万套房子,就可以满足各种新增的需求。也就是现在1/3的生产能力。这说明长期的需求只有1/3,2/3的房地产公司都是要垮掉的。而现在多是投资需求。这就是很严重的泡沫。”甘犁说。

“中国的刚需已经不是很强劲了。住房的房地产规模太大,应该转型了,再走下去会垮掉。”甘犁说。对于时间点的判断,他认为5年内会见到房产泡沫的破裂。

公民十分钟

小企业主汪先生:如果制造业垮掉深圳未来会怎样?

在龙华经营电子企业的汪先生称,制造业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但现在看不到出路何在。如果长此下去,难以预计会给深圳这座城市带来何种影响。

汪先生表示,去年到今年,明显感到制造业外贸订单开始走向“全军覆没”。而企业越来越难以留住老员工。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

另一方面,房租在递增,除了涨价50%以外,还要增加公摊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厂家,再花钱买200多平方米的空气钱。整个关外的厂房租赁和游戏规则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二手房东多,拼命加价。

资金来源方面,形势越不堪,贷款难度越大。

汪先生的想法是:裁员留精英,慢慢发展。避开高投入、售后服务要求高和高负债的行业。中小企业如果大批量地倒闭、改行,大家炒什么呢?所有的员工不愿意做苦工、制造业,那么未来做什么?全面炒股、炒房地产、投机倒闭,那么这个社会如何向前发展?

“但是我还是会坚持,做好国内的品牌。”汪先生说。

美国头号房企低调叫卖上海地块 欲撤出中国楼市
2012年09月03日07:01信息时报[微博]徐岚我要评论(931) 字号:T|T
信息时报综合报道 (记者 徐岚) 据《央广新闻》报道,素有美国“头号房企”之称的铁狮门,又开始低调叫卖囤在手中的中国地块。

铁狮门想转手上海地块

此次铁狮门想转手的,是其位于上海新江湾城的两块地。虽然媒体并未说明具体是哪块地块,但记者查阅此前资料发现,铁狮门在2008年1月曾在新江湾低价更得一块热门地块, 这也是铁狮门公司首次在中国内地获得房地产开发项目。当时,被业界认为可能成为“地王”的新江湾城F地块最终爆冷,仅以挂牌底价67.5亿元人民币被铁狮门取得,楼面价仅约7500元/平方米。这一价格仅相当于2007年底上海仁恒房地产有限公司获得D3地块时20000元/平方米楼面价的37.5%。而在2007年,华润置地获得新江湾城C2地块时的楼板价已接近7000元/平方米。随后,新江湾城的土地价格在两年多时间内,比合生创展2005年初取得C1地块时的5617元/平方米的楼面价上涨3倍有余。2010年11月22日,上海城投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城投置地,计划以26.61亿元的代价从铁狮门手中回购新江湾城F地块的36%股权。

外资从中国楼市大撤退?

记者梳理发现,早在一年前,黑石集团将所持有的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95%股权以14.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香港富豪郑裕彤旗下的新世界发展,就被认为是“外资看空中国商业地产”与“国内商业地产阶段性顶部”信号。而最近一年时间里,也还没有出现海外基金整购国内大宗商业物业的成功案例。

一年之后,中国楼市处于胶着的状态。而对于此次铁狮门转手地块的做法,有分析认为,美国头号房企铁狮门的举动显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可以说是外资从中国楼市大撤退的一个缩影,是国际资本对我国楼市走势表现出的一种悲观的预期。正是由于欧美债务危机有可能持续恶化和中国房地产市场冷却的缘故,外企退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趋势有可能会从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通过转让地块、降价促销、跑量回款等方式,想尽快从中国楼市中脱身。

但也有分析认为,铁狮门等众多外资撤出我国楼市,是实现预期收益以后的一种正常的退出,是场外资金面对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正常举动。对于中国楼市,铁狮门只是一个识时务的落袋为安者,不会吹响悲观者的集结号。作为美国最大房地产公司,铁狮门进入中国楼市7年以来,期间经历了对抗金融危机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两度楼市繁华,这些房企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面对目前不见放松的楼市调控,见好就收的做法完全符合跨国企业巨头们一贯遵循的资本游戏规则。正因为如此,外资撤离并不会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造成重大的影响,因为外资企业退出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是全面的,而是仅限于部分领域,他们主要抛售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外资投资的一些高档写字楼和高档住宅,在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前提下,外资将会利用它获得的巨额利润寻求新的投资领域。与此同时,减少外资热钱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是有利的,而且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占中国房地产行业主导地位,对于部分外资退出应该是影响不大。

左右开弓注:十年是一个暧昧的字眼,特别是在回顾往昔的时候,河蟹房地产十年是疯狂的十年,暴涨的十年,是人民群众叫苦不迭的十年,是少数富少富而愈富的十年,这篇总结性质的文章,给房地产打了很高的分数,因为他实现了“双赢”——富者有肉,贫者有汤。我们究竟是该庆幸河蟹富不忘穷呢???还是该庆幸河蟹造贫不忘造富???
不过,作为一个即将准备成为房奴的人来说,《十年》这首歌却能道出我一部分的心声“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 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 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十年之后 我们是朋友 还可以问候 只是那种温柔 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只不过我们已然连朋友都做不成,我痛恨你,我痛恨这套我所“拥有”的房子带给我的一切——物业费、暖气费、物业公司、月供以及暴富的国企银行高管,虽然李民祺很爱最后那一位。

房地产10年打造富豪流水线 1亿人受惠于保障房

(题目的玄机,意味着这是一个和谐的盛举,因为所有人都受益)
2012年09月04日06:50中国经济周刊[微博]我要评论(16) 字号:T|T
8月初,石景山区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出台外地户籍在京工作人员申请公租房标准的区县。这一举措打开外地人申请保障性住房的一扇窗户。

除了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房建设的规模也不断在增加。截至2011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家庭、近1亿人的住房困难,受益户数达到11%。

保障房制度与建设的发展只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十年的成果之一。

2002年至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谓波澜壮阔。十年里,中国的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十年里,为了解决高房价问题,满足民生需求,中国大规模建设保障型住宅。而这种转变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十年思变。

让1亿人受惠的保障房

8月的北京,传来了好消息。外地户籍在京务工者也可以申请保障性住房了。石景山区率先正式出台了外地人申请公租房细则,明确了准入标准、申请审核程序、配租标准等内容。保障对象为在石景山区行政区域内连续稳定工作5年以上,或经相关部门认定的专业人才,并符合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标准的家庭。目前,石景山区各街道办事处住保部门已正式受理外地人的公租房申请事宜。

多层次的保障房住宅体系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近十年来不断发展的成绩之一。住建部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1年间,我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2300万套,基本建成1200万套以上,新增发放租赁补贴超过400万户。

截至2011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比例达到11%。如按三口之家计算,总共有近1亿人通过不同形式的保障房解决了住房困难。

2011年5月,陕西西安,54岁的申裕民、苏尔丽夫妇搬进了泰和居保障房小区一套50平方米的廉租房里。老两口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自从上世纪90年代夫妻俩双双从企业下岗后,生活一直很困难。搬进这套房子,每个月只要付几十元租金,第一次让他们觉得生活又有了盼头。(感激涕零吧,穷鬼们,在巩俐拖欠了几百万程度某房产物业费的时候,国家还给你十几元租金让你租一个50多平的廉租房,和我父辈一样的年纪,为国家付出大半青春,为的就是在将近终老的时候换来一点“盼头”)

在中国,有为数众多的居民根本无法依靠市场化手段解决居住问题。过百的房价增幅,让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无法实现自己的刚性需求,也让年过半百逐渐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望房生畏。即将结婚生子的年轻人只能砸锅卖铁借几代人的钱购买一套数十平米的房屋居住。民间的怨声载道引起了决策层的注意。(可见平时决策层和民间多么疏离,就这他们说自己走的是群众路线)

为了遏制高房价上涨的不合理趋势以及满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中国开始了至今最为严厉的宏观调控与保障房建设。

2009年开始,中央不断制定政策着手干预具有全国趋势的高房价问题。在出台“国八条”、“新国八条”等政策后,诸如“限贷”“限购”手段有效遏制了全国房价高企的病态。

不仅如此,决策层制定了具有更加长远效果的措施大力兴建保障房。

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当年的72亿元到2011年的1522亿元,仅仅5年的时间,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力捧平西王的人可能不会想到,胡core新政的亮点之一就是安居性工程吧,倒是平西王自己很清醒,他没有什么新的路线,只不过是严格执行了中央政策。)

随后,中央政府规定,从2011年起,用5年时间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为了保障建设计划的落实,中央政府为各省份分配了建设指标,并定期公布建设进度予以督促。

今年8月,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透露:截至2011年底,约3000万户、近1亿人受惠于保障房建设。其中,有265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通过实物解决,此外还有近450万户通过货币补贴形式受益。

现在,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初步成型。这种立体构建的保障住宅体系不仅可以满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也同样享受政策的保障。一些地方还积极探索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夹心层”的住房之困有望得到缓解。

富豪流水线

大力兴建保障房的意义不仅仅是满足住房需求,这个正逐步完善的体系还肩负着不断平抑房价的任务。

尽管保障性住房体系中并非所有产品都可以买卖,但是诸如廉租房、公租房等品种进入市场完全可以吸收一部分居住需求。这无疑会让价格上涨有所收敛。

不断演进的房地产市场化衍生出了众多财富,但随着供需矛盾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价格也开始快速攀升。(这是胡说,从下文可知,房地产价格飙涨是因为放开了信贷工具,导致投资拉动引起的,和供需矛盾关系不大)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一些投资者在满足了自住需求后预见到房地产价格还将大涨,于是大量购买住宅以期获得巨额收益。从2006年开始,炒房者身影不断,各大售楼处人满为患。这些人大部分采用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购买房产,(投资拉动的证据之一,金融资本的大力介入是催生房地产泡沫的根本原因,这是被很多国家证明的事情。)在不久之后随即卖出攫取利益。

在北京,2002年的住宅销售均价大约为4467元/平方米,而到了2010年则达到了17151元/平方米,增幅达283%。在上海,2002年住宅销售均价大约为4007元/平方米,2010年则达到14290元/平方米,增幅达256%。

尽管房价的攀升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能掩盖近十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亮瞎你的狗眼,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第一,我们要充分肯定房地产发展的意义,同时也可见河蟹的目的是控制房价不要涨得太快,不然不能吸引足够的人民投入这个无底洞,绝不是要房价下跌,肉价当年上涨几个月河蟹就说要控制,但只是控制住涨势,没控制住总价,结果肉价要下跌了,河蟹立马出来护盘防止下跌,为啥???因为肉价下跌,没人养猪,饲料就卖不出啦,就会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

2001年,一家名为北京天鸿宝业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开发企业挂牌上市【后被首开股份(600376.SH)借壳上市】。

这个看似普通的上市行为已经被符号化。因为这是时隔7年后房企上市大门重新敞开的重要标志。早在1993年,为制止当时过度炒作的房地产热,国务院发文禁止房企上市融资。此次房企上市禁令的解除,表明房地产业继“海南泡沫”后又一次高速升温。(投资拉动的证据之二,为什么房地产在2000年后开始出现高增长,之前没有呢???因为之前国家不予融资,投资过少导致民间资本无力大举推高房价,投资和高房价具有正相关性,而且是紧密的,绝不是消费拉动)

房地产行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显现。就在房企上市解禁后不到三个月,福布斯公布的2001年度中国大陆首富榜上,榜上有名的房地产商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2003年8月3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18号文,首次明确了房地产的国民经济支柱地位。当时有官员称:“文件的核心就是搞活房地产市场。”(在这里不妨回顾一下资本论,资本论中有很大一部分论述到地租这个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及其特殊规律,新中国建立后实行了土地国有化,消灭了地租存在的社会基础,因此也就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房地产市场,但是当河蟹发现自己手中握的土地可以变现的时候,地租重新出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并成为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完全遵循地租规律,我老爹说,现在房地产卖的价格主要依赖于地段,房子成本基本都差不多。他是一位建筑业从业40年的工人,目前供职于某监理公司。)

来自万得资讯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当年完成的土地开发面积有19416万平方米,2010年则达到峰值21253.7万平方米,增幅超过47%。2002年,全国房地产投资额只有7790亿元,而到了2010年,则达到48259亿元,增幅超过519%。

2002年,全国在册的房地产企业只有32618家。而到了2010年,房地产各类企业则达到85218家,其中内资企业79489家。

200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利润为252亿元,2010年则达到了6111亿元,增幅达到2316%。

而数据指标的攀升也应验到每个成功个体的身上。从2002年开始,各大富豪排行榜上,房地产从业者都占据着重要席位。比如,2009年胡润富豪榜前10位的富豪中,有8位的主业为房地产开发或涉足房地产业。2012年福布斯排行榜中,涉及地产领域的公司依旧过半。

伴随着中国房地产十年发展而起家的富豪举不胜数。不得不提的是万科。1988年12月,由王石(微博)率领的万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共计2800万股,募集资金2800万元。这个数字如今看来,甚至不如一个巨型国企IPO的尾数。

但是就是凭借这部分资金,万科拿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威登别墅地块。1988年的深圳,开发房地产的门槛比现在还高:非建筑行业的企业要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必须通过招投标,拿到土地才批给单项开发权。此举让万科如愿以偿得到了一张进入房地产行业的高价入场券。

如今,万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公司。2010年到2011年,万科连续两年销售过千亿。据统计,万科在1992年时净利润只有0.73亿元,而2002年的净利润则是3.98亿元。到了2011年,万科的净利润则达到了115.99亿元。

这种出现在近十年的房企高成长现象不仅体现在一家公司身上,首开股份、世茂地产等上市企业均在该阶段呈现高增长。

不仅如此,房地产市场对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形成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元瑞撰文指出,1998年以来,房地产业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每年约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1.5到2个百分点。住宅建设增加10个百分点可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l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每投入100元可创造相关产业170到200元的消费需求;商品房市场每实现100元销售可带动130~150元的其他商品销售;住宅行业每吸纳100人就业,可带动相关行业200人就业。(这是河蟹对榨取剩余价值无耻的吹捧,这种“带动作用”越明显,意味着买房所需要耗费的消费比例越高,对劳动者的压榨也就越厉害。)

不断改善的住房

中国房地产市场十年发展的重要成果还体现在人均居住面积的不断增加以及居住质量的改善。

2002年,中国城市人居住宅面积只有22.79平方米。而到了2010年,全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则达到了31.6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的增长速度更快,2002年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为26.5平方米,到了2010年则达到34.10平方米。(姑且相信这是一个事实,但这都是以普通消费者成为房奴为代价的,而且现在的房产商根本不屑与开发面积适中的楼盘,热衷于面积大、条件好,因为那样利润更高,除非类似北上广这类大城市,地租已经成为阻碍消费能力的严重掣肘,大家在欣赏香港鳞次栉比密密麻麻的楼群时候不要忘记,是高昂的地租造就了这个奇怪的城市,那不是一个健康的经济体应该有的)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程,原本那些破旧不堪的筒子楼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商品住房。而各个地方所进行的棚户区改造也直接改变了原本“几代人挤在一个屋”的尴尬。

以辽宁省为例,这里是中国棚户区最多最集中的省份之一。这些大多数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棚户区中,80%以上的住户是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80%以上的居民失业下岗。很多棚户区的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在这种一无上下水、二无暖气、三无平坦道路的地方,数百户人家只能共用一个简陋厕所。

辽宁给予棚户区居民的优惠政策是,“只要是唯一住房,拆一还一,不收任何费用,并免费为居民办理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产权证。每户只需支付1万元左右的扩大面积款,就能住上价值12万至15万元(时价)的新楼房。”

与此同时,辽宁还以“促进就业”等手段配合棚户区改造。该省通过加大对“4050”人员就业的扶持力度和贫困家庭子女就业培训力度,鼓励居民自主创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就业。许多棚户区居民住进新楼房的同时,也收获了新的就业岗位。

通过棚户区改造,辽宁省整理置换土地达134平方公里。按照现在的平均价计算,可实现126亿元的收入,远远高于24亿元的棚改贷款。辽宁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该省常住居民家庭平均每户住房建筑面积72.1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89平方米,同2000年“五普”相比,户均居住面积增加1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增加6.22平方米。同时居住质量得以改善,2010年辽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16.72个百分点。(这个可以说是对平西王路线的一种讽刺,当然平西王也有辽宁履职的经历,李民祺们大可以说这完全是平西王的创举,胡core只是借鉴了一下罢了!!!)

《中国经济周刊(微博)》记者 孙维晨北京报道

[ 本帖最后由 左右开弓战当中 于 2012-9-4 09:24 编辑 ]

左右开弓按:近期来房地产一直比较低迷,原因本人已经说明,河蟹通过控制对房地产的融资降低了对房地产的输血力度,投资拉动效应明显减少,但是在地方政府一系列蠢蠢欲动的解套政策出台后,房地产又开始出现微幅回暖迹象,北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我所猜不错,各地政府均对房地产行业开闸放水,且主要是利用本地政府控制的地方银行或信用社资金进行补给,在本文中本人已经用红色字体标注了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调控微松和资金链紧张被缓解,虽然目前没有更多证据证明我的推断,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会慢慢浮出水面。这里不妨对新太子上台以后的楼市做一个总体的预测,那就楼市还会维持一定的上涨时期,官方一定会放松对楼市的调控,加大注资力度,原因有三:第一中国经济寒冬来临,太子需要一个可资借用的经济增长点;第二目前各地财政出现紧缩吃紧的现象,如果太子不能给各地提供足够的利润,则其执政稳定性会受到严重影响;第三太子福建、浙江、上海的履职经历告诉我们,他的背后是以上海帮为代表的整个金融资产阶级作为靠山的,目前金融资本相当一部分都驻扎在房地产行业,打压房地产会直接影响自身后台的利润。但这种回暖是一种疯狂的飙涨,其结果就和美国次贷危机一样,会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当然他们不忘用国家财政来救市,或者大量举债(内外债),同时对外扩张,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正在酝酿之中。

北京楼市9成项目抬价 库存创近四年新低2012年09月05日01:23每日经济新闻[微博]我要评论(11)
字号:T|T

热点项目的价格上涨似乎开启了住宅市场整体价格上升的通道。
来自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热点成交的46个项目共计签约9368套,占全市所有住宅项目签约量的35%。在这46个项目中,整体签约均价为20383元/平方米,比二季度的19214元/平方米上涨了6.1%,签约均价相比二季度上涨的项目达到40个,占比近9成。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对《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分析称,目前北京楼市已基本度过价格低迷阶段,从低端、中端到高端项目均开始上调价格,整体市场价格已经开启上升通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9月2日,北京市可售期房住宅50879套、未签约现房住宅26225套,合计77104套,这一库存量创下近四年新低。
北京多个项目价格上调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对北京多个楼盘采访发现,价格“微调”似乎成为目前楼市的关键词。
“目前我们新开的项目均价在14500元,最高在1.6万元左右。”位于北京大兴区的一在售项目 (龙湖时代天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然而该项目最初开盘的均价则在11800元,销售人员称因为户型不同、位置不同自然价格有所不同。然而记者发现,“低开高走”并非这一个项目所独有情况。
来自中原地产的研究数据显示,包括首开常青藤、保利春天里等近50个项目,三季度的签约均价相比二季度均有上浮。其中,首开常青藤今年二季度签约均价为19672元/平方米,而第三季度成交均价则上浮到22197元/平方米。同样,保利罗兰香谷项目二季度签约均价为16690元/平方米,三季度则为18115元/平方米。
“大部分开发商认为在上半年的以价换量中,牺牲了很大的利润,在最近资金缓解以后,都不同程度减缓了供应节奏。”北京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告诉记者。“开发商以价换量基本结束,目前是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价格止跌,之前热销的项目都出现了折扣减少。”
下半年仍以去库存为主
“供应量的短缺已经逐渐影响市场,土地价格居高不下,使得金九银十开发商以价换量的积极性不高。”张大伟直言。
今年的“金九银十”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市场氛围中。今年8月,北京住宅土地市场再次出现“零成交”。
“全年成交量最高点在9、10、11月,继续冲高的可能性非常大。”张大伟预测称,在调控微松的影响下,小部分需求的恐慌入市可以支持成交量继续放大20%左右。但限购等政策依然约束市场过量放大。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则认为,目前北京楼市已基本度过价格低迷阶段,从低端、中端到高端项目均开始上调价格,整体市场价格已经开启上升通道。“出现这一转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房企资金链情况的好转,目前41家上市房企现金持有量超过1500亿,与年初相比增长超过两成,房企资金链压力出现明显缓解。”
任启鑫称,从房企披露的中报数据来看,上半年72家上市房企存货同比增加近三成,下半年楼市仍以“去库存”为主,预计2012年剩余的几个月当中房价将小幅、平稳上涨。

[ 本帖最后由 左右开弓战当中 于 2012-9-5 09:05 编辑 ]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住宅价格环比全线上涨
2012年09月14日00:50中国证券报[微博]我要评论(12) 字号:T|T [导读]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十城市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平均涨幅为0.55%,较上月扩大0.15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住宅价格继续回暖,复苏趋势延续。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十大城市住宅(新房)价格指数环比平均涨幅为0.55%,较上月扩大0.15个百分点,10大城市环比今年来首度全线上涨。

数据显示,其中武汉环比上涨1.66%,涨幅最大;北京、重庆、南京、天津涨幅介于0.5%-0.9%之间,广州、上海、深圳、杭州和成都涨幅不足0.4%。

十大城市住宅价格指数平均同比跌幅为1.73%,较上月缩小0.71个百分点。天津、成都等5个城市住宅指数连续9个月同比下跌,但跌幅均有所缩小,其中天津跌幅最大,为4.97%;上海和武汉同比分别下跌2.65%、0.27%;广州跌幅扩大至0.76%,仅北京、深圳同比上涨。北京涨幅较上月扩大0.55个百分点至0.78%,涨幅最大,深圳止跌转涨,同比微涨0.07%。

此外,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8月挂牌均价平均涨幅为2.71%,较上月扩大1.48个百分点,10个城市全部上涨。

数据还显示,住宅租赁价格指数同、环比均继续全面上涨,涨幅小幅扩大。环比来看,十大城市住宅租赁价格指数全部上涨,平均涨幅为1.81%,较上月扩大0.07个百分点;同比来看,各城市同样继续全面上涨,平均涨幅为8.73%,较上月扩大0.38个百分点。